本題已加入「非常想問」之「這才是心理學」科普大賽徵文活動,回答圓桌問題即可參與,更有十萬現金獎池等待瓜分 &>&>&>

這才是心理學 | 非常想問?

www.zhihu.com圖標


這算是很基礎的認知心理學知識,潛伏學習和頓悟

潛伏學習,是指沒有表現出來的不可見的學習

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托爾曼和霍恩奇克在1930年做了個實驗,他們把兩隻老鼠放在只有一個出口迷宮裡,第一組迷宮有食物獎勵,第二組沒有食物獎勵。有食物獎勵的老鼠會沿著氣味尋出口,而沒食物獎勵的老鼠只會漫無目的地走。按照操作性條件反射的原理,第一組有獎勵作為強化,應該比第二組更了解迷宮結構,也就是學習效果要更好。

但結果,無論老鼠第一次跑迷宮有沒有獎勵,第二次跑迷宮時,只要在出口放上獎勵,它們跑迷宮的速度都一樣快。

也就是,沒有獎勵驅動的第二組老鼠,在漫無目的地四處走時,也已經學習到了迷宮的構造,只是這種學習沒有在它們的行為中表現出來,即潛伏學習。

只要給它們一個足夠強的動機,它們便會利用潛伏學習的結果來達成目的。

當然,並不是時機來臨,有了動機,你潛伏學習的成果就必定會有效地發揮出來並解決問題。

從潛伏學習到學懂並運用的過程中,還有個關鍵的整合環節,就是頓悟

頓悟,是指情景中的各個要素突然間一起出現,以至於對學習者來說有效的途徑立刻變得清晰明了的過程

德國格式塔心理學家沃爾夫剛·科勒(Wolfgang kohler)進行過一系列頓悟學習實驗,他把黑猩猩關在籠子里,在籠外放上香蕉,猩猩一直夠不著香蕉,會變得焦躁抑鬱。但很快它們會開始觀察籠子裡面的其他東西,並且會發現有根可以夠得著香蕉的棍子在籠子里,於是它們在片刻後都會拿棍子去把籠外的香蕉夠過來,儘管它們完全沒有學習過這樣的行為。

同理的還有讓猩猩頓悟出搬箱子墊腳拿高處的香蕉的解決措施的實驗,當問題和解決要素都同時出現時,我們的大腦比我們想像的要強大得多。

其實在我們每個人的成長經歷中,都曾經歷過這種從「知道」到「懂」的從潛伏學習到頓悟的過程。

我們小學背誦英語課文的時候,就是照著句子背,不知道意思也不知道目的,甚至小孩子還會通過注拼音或者諧音輔助記憶。但背誦的英語課文多了,等到哪天需要用英語口語和造句的時候,「語感」這種玄而又玄的東西就會出來幫你完成任務了。

我們一開始讀唐詩宋詞文言文的時候,也可以說是完全不懂。但等到哪一天比如自己失戀後感慨萬千卻不知如何表達時,瞬間體會到什麼叫「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那之前那些你覺得酸腐矯情的愛情詩,都會字字句句說出你的心聲。

我們初中學課文里的名著時,往往也會覺得一頭霧水,不知道這作品好在哪裡怎麼就成名著了。等到自己有社會閱歷了,經歷的事情多了,跟當初親密無間的朋友變得疏遠甚至反目成仇,才能夠理解《我和閏土》那種熟悉又陌生的友誼帶來的無奈和悲傷。

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往往以為自己在虛度時光,是在接受填鴨式教育,做著些毫無意義的事情。

但事實上,我們都是那隻沒有食物獎勵的老鼠。

在多年的四處走動時(漫無目的地學習中),我們已經學到了很多,而且不知不覺已經往某個學習的內容決定的方向走出去很遠很遠了,只待一個合適的時機來臨,我們才會發現自己離起點原來已經這麼遠了。

我們接觸的內容,決定了我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跟什麼人交往,以及我們將用自己的一生,做一件什麼事。

以上。


在心理學上有個詞,叫「醞釀效應」

有時候學習者儘力去解決一個複雜的或者需要創造性思考的問題時,無論多麼努力,還是不能解決問題。在這種時候,暫時停止對問題的積極探索,可能就會對問題解決起到關鍵作用,這種暫停就是醞釀效應。

這個醞釀效應起源於阿基米德,就是那個說能撬動地球的大能。百思不得其解的阿基米德偶然在洗澡時發現浮力定律從而解決國王問題的故事,就是醞釀效應的典型表現。

所謂的醞釀效應,實際上說的也就是人雖然表面上(意識上)停止了對問題的思考,但是在潛意識中仍然在斷斷續續地進行著對這些問題的思緒,通過這種方式,人的知識記憶得以整合,使「片段」的知識得以「串聯」,從而創造出新的思路解決問題。

醞釀效應很好的弱化了「思維定勢」的作用,也就是人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會運用那些自己反覆運用過已經定型了的思維方式。

思維定勢在「環境不變」的情況下能夠幫助人迅速解決問題,但是在「環境發生改變」的時候會對人造成阻礙,

比如老師給學生口頭講述乘客上車下車的,這站上了多少人下了多少人,那站上了多少人下了多少人,結果最後問你個這個車過了多少站,很多學生就會懵了,這個「懵」就是因為思維定勢讓學生覺得老師會問車上還剩多少乘客。

先前的知識經驗對後來的行為影響是非常大的。

而醞釀效應便是在弱化思維定勢,人把問題擱置,跳出了原先的圈子,使得原有的知識經驗對這個問題的影響減少,從而想出更適合解決問題的思路。


跳出問題來看問題最容易理解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用一個我自己總結的結構圖來解釋。

這個是我看完《認知心理學》之後,根據工作記憶模型拓展而來,可以清晰的描繪信息刺激對個人產生的刺激效果(當然,也僅為本人使用)。當然這個結構圖做的比較粗糙,並不完善,但對於解釋當前的問題足夠了。

我們學習知識,如何確認已經掌握了呢?通過回憶來體現。如果一個相關的知識點可以回憶出來那麼就代表了我們記憶了這個知識點,所以回憶主觀感受記憶的唯一方式,而不是記憶。

記憶分為瞬時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跟永久性記憶。對於瞬時記憶我們通常很難察覺到,短時記憶,通常很難長久的回憶,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消失,我們能回憶的通常是長時記憶跟永久記憶,短時記憶也需要變成長時記憶或者永久性記憶才有資格談題主的這個問題,所以這個問題是對長時記憶與永久性記憶的回憶。

記憶是如何回憶的呢?需要來自外界信息的刺激才能被激活或者重新記憶,也就是需要來自外界信息的輸入,才能產生回應,沒有外界的信息刺激,已經儲存的記憶是無法自主的回憶出來的,更談不上理解。這個是理解記憶的基礎。

通過上面的這個圖可以知曉,對中央執行系統產生一個信息刺激,相關的信息刺激就會延整個網路迅速傳播,通過激活不同的記憶(記憶與情緒、意識、潛意識、無意識與集體無意識)模塊,就會產生很多種記憶反饋並通過肢體或者思維反映出來。不過,通常我們能察覺到的只是幾種而已,其他的都被更強烈的反饋掩蓋了。

當然,這只是理想狀態下的反應,實際情況是,我們通常會同時輸入多個信息刺激,這些信息刺激在傳播過程中會存在相互的干擾與抵消,最終產生的是一個混合的記憶反饋,而不是最優或者最強烈的記憶反饋。我想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經歷,本來在回憶一個知識點,但回憶的過程中往往會偏離原有的知識點,甚至腦洞大開的轉向卻完全不相干的事情上去。這其實就是發生了記憶信息的相互干擾。

當干擾信息被剔除或者有效信息被看似不相干的外界信息刺激激活並反饋出來時,那麼我們就產生了頓悟或者醞釀效應的效果。這其實反應的是一種由記憶現象,這種頓悟不是突然出現的,而是早已經存在但未被我們察覺,當干擾信息被排除,那麼記憶原本的顏色也就反應出來了,對我們而言也就產生了頓悟。


這就要從大腦對知識的理解原理開始講起了。

人的大腦是如何理解一個新知識的?是通過舊有的認知去理解的,比如最近很火的一個概念:區塊鏈。

什麼是區塊鏈?

百科給出的定義是:區塊鏈是由一個共享的,容錯的分散式資料庫和多節點網路組成。

但大家看了之後,能清楚的理解嗎?應該很難吧?

因為其定義中的什麼容錯的、分散式、多節點,也都是我們腦海中之前沒有的概念。

你用一個不知道的概念去解釋另一個不知道的概念,大家當然就一頭霧水。

雖然文字看的懂,但含義卻模模糊糊,甚至會望文生義。

其原因就是因為它無法與我們舊有的認知產生關聯。

但如果我們換一種解釋呢?

有人就這麼比喻,說區塊鏈就好比是一個賬本,你向我借了一百塊錢,那這件事就記錄在了賬本上。

而這個賬本不是一份,而是同時產生很多份,每個人的手中都有。

那如果你想懶賬,你就無法懶掉,因為所有人的賬本都記錄了這件事,他們可以給我證明。

這就是區塊鏈。

既然是所有人都知道了這件事,那區塊鏈的特點就具備了:不可篡改、集體維護、公開透明的特點。

這樣一比喻,大家是否就清晰多了呢?

為什麼會清晰多了?

就是因為它與我們舊有的認知產生了聯繫。

什麼賬本、還賬,這些詞的含義在我們的腦海中是早就熟知的。

所以我們才能理解。

這就是大腦理解新知識的原理。

現在我們回過頭來說:為什麼很多知識即使一段時間不學,也會感覺對其的理解越來越深刻?

就是因為那些知識雖然一開始我們不理解,但我們儲存在腦海了,有印象了。而隨著我們閱歷的豐富,知道的越來越多,那些原本我們不理解的東西,就慢慢得到了驗證和解釋。

當它與我們舊有的知識突然關聯起來那一刻,我們一下子悟通了,當然就有了豁然開朗之感。

而聯繫的舊知識越多,每一次都能加深其印象,當然就越來越深刻。

舉個例子:

小時候你告訴我,愛情是苦的。

可那時候我沒有經歷過,腦海中找不到事例去驗證,我又怎麼能理解其中的道理呢?

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開始談戀愛了,當有一天我突然被甩了,立刻有了那種感受,我親自驗證了你說過的話。

你話中的道理突然就與我現在的感受關聯起來了,那我當然就突然明白了。

而我連續被甩多次,也就是說我不斷在驗證你那句話,那我當然就對那句話理解的越來越深刻。

所以,對一個知識為什麼會豁然開朗,理解越來越深?

就因為你不斷在證明,不斷在實踐!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