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F2的素质非常不错,但光圈最多顶到F2,那么为何不出一支F1.4军团的135焦段镜头呢?


知道一些厂商是怎么死的吗?虽然不待见富士,但是你看看90 2销量才多少。变成90 1.4价格翻番销量只有90 2的零头。。。

要是富士粉们先交定金预定1w个,估计富士马上开工给你做。


出,人家肯定出得起。

买,你确定你会买?

价格:902二手都四千多了,按照35头1.4比2差不多翻一番的尿性,904得近一万…

功能:纯粹的人像镜头,有几个人会去买?大多数人还是在用等效28-85之间的焦段。

没人买的(意指人少)镜头,出只有两个结果,一是叫好不叫座,二是单纯为了炫技只卖给专业用户。


不用怀疑富士的光学技术. 做出90 f1.4根本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市场是否需要..

富士APC画幅的最大优点就是,素质和便携性的平衡. 所以,买富士的人,大多都喜欢他的外形,素质和便携性.

90mm f2的出货量本身就不高,f1.4又有几个人会买?例如,富士的有些镜头例如8-16mm很牛逼吧?太大,太贵.但除了极少数的专业人士,谁会买?如果真追求画质,为啥不买个 富士中画幅相机?

相反,我倒觉得 33m f1.0 倒是不错. 如果,价格可承受,就卖了我的 35mm f1.4 和 23mm f2,搞这个镜头.


首先, 如果有90 1.4的话..照现XF90边缘画质标准,怕是要做到800g以上,价格至少不会低于8500,怎么卖..我买全幅85 1.4去好不啦

而且对我而言很看重的是XF90轻微的口径蚀和几乎不存在旋焦给出的优美焦外,这在90 1.4规格上该是很难做出来了


做当然能做,但我觉得富士不大可能做吧。半幅系统跟全幅硬拼虚化那不是找不痛快么。


不会,没市场


你先看看友军,有几个出过长定焦1.4?首先体积和重量控制,其次长焦端1.4和2对比的意义可能只在意淫上,再有镜头成本和售价想过没有?


我觉得有大光圈需求的用户真的不需要考虑富士,甚至任何一个非全幅系统。

想要大光圈为的什么,一是更浅的景深,二是弱光画质。然而半幅系统下,一个 F1.4 的光圈的景深和弱光画质相当于全幅下 F2 的水平。

那么你所需要的腹肌 90mm 1.4,相当于大法 的 135mm f2 的规格。适马 135 f1.8 新的大概不到7k 的样子,腹肌 90mm f2 就已经近 6k 了。

————————————————————————————

富士最近的超大光圈镜头要出了,33mmf1 的规格相当于全幅的 50mm f1.4。大法有这个规格的头,蔡司的,价格上万。我反正不觉得腹肌的那个头价格会低多少。但是大法有适马啊,适马 50mm1.4 才 4k。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