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这是个奇怪的现象,现在小说似乎不被大众当成文学的一部分了。随便在当当、亚马逊点下文学分类,出来的都是一堆社科书籍、散文集、不明所以的鸡汤格言,连文学理论相关的书籍都被埋在列表底下了……

所以这个问题该是,为什么看通俗的小说就津津有味,深奥的小说我就看得枯燥乏味……

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也可能题主是对「文学作品」的范围有什么误解。如果说真是只看不进小说之外其它类型的文学作品,可能只是个人喜好问题。小说相对会刺激一点,矛盾比基于现实的散文之类更尖锐,也比诗歌好理解,喜欢小说很正常。


不是文学作品枯燥乏味,而是我们枯燥乏味。


小说不也属于文学作品吗?就算是文学理论也有写的有趣的。若要了解文学史,又读不下纯文学理论,不妨读读木心先生的《文学回忆录》,非常有趣。小说尽量多读点经典作品,作者最好是五十年前的,经过时间验证,才会成为经典。


这就相当于,为什么喜欢刷微博看段子,一看书学习就没劲


这个观点就错了。文学作品根本就不枯燥,相反,文学作品的魅力在于人物刻画相当精准,逻辑严密。其实不是文学枯燥,而是我们呗「快餐文学」所谓的快节奏的垃圾情节养成了坏习惯而已。其实如果真正看进去文学作品,会发现新大陆的


因为小说存在你向往的场景并且通俗易懂,俗称做梦;文学作品反之


那得看你喜欢哪种小说了。

网路小说的话,大概是因为它符合你的幻想

看文学感到枯燥,

不是看不懂就是觉得啰嗦。

以上仅个人观点。


本想直接否定这个提问的,不过在洗澡的时候思索了一下,觉得回答分解这个提问也是一种乐趣。

首先提主要弄清楚,小说和文学作品的关系。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这种文体。所以这个提问自身矛盾。当然小说有优劣之分一说。 那么,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看那些「三教九流」的人写的东西,或者「三俗」作品更过瘾,相反,看那些带有共识性的文学名著,或者是古今中外名家名作觉得枯燥乏味。

如果提主认同,那么本质上其实就是三俗作品和经典文学的区别问题。

先谈三俗作品为什么读起来这么津津有味?

一,不用动脑子。这是津津有味的前提。如果小说极其复杂,语言拗口高深,段落章节处处伏笔,等等。作为一般的读者,必然要花费大量精力和脑力去阅读,而一般读者阅读的初衷就是消遣娱乐。所以三俗小说文学性不高,通俗易懂或文笔粗劣浮夸。(将作品改小说)进而津津有味的前提就是读起来不费脑力。

二,性恶论。弗洛伊德提出「三我」,即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人内在最原始的,不受训化的同样是邪恶的。生活不顺,我反社会,杀光所有人;莫名被一恶汉欺负,自己有超能力慢慢的折磨死他;范冰冰给我跳脱衣舞,热巴爱的我死去活来。诸如此类,不受世俗规则,道德约束。不现实,但能满足安慰自己。三俗作品潜在的都有这样性质。什么掉进悬崖学得绝世武功啦,什么屌丝逆袭,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啦。读者代入进去也好,自我投射也好,都能暂时得到精神上极大的满足。

三,作者逢迎读者。经典文学其中的一点,作者往往试图通过故事反应生活现象,人性美丑而引发读者去思考。三俗小说则不同,那是你怎么喜欢,我怎么写。没什么可聊的。作者把你当他的衣食父母,把你当饭票,总要讨好他所能驾驭的那部分读者。

文学作品枯燥乏味,反之做论证就可以了。不码了,好理解的。话说回来,还是受众群体不一样。你觉得枯燥乏味,有的人却乐此不疲。以《红楼梦》为例,都成了一门学问了,多少红迷爱的死去活来的。

总而言之,或一句题外话。好的文学作品真的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有益于身心健康。


小说语言通俗化,情节生动引人入胜。另外,有些小说的语言只是看个大概就能知道情节,所以看的速度很快,容易让人有成就感。

高深一些的文学作品,逐字逐句都需要认真品味,如果不能静下来,容易看不下去。


其实看小说也非常有益 看多了你会发现自己的文化水平提升了很多


我认为这个问题本身就有纰漏,文学作品包括小说呀。可能你想说的是网文这样的小说和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吧。 这个问题我也考虑过。事实上,我想这可能与是否有一个宏大的架构有关。以我这几年来喜看的网文为例。通俗文学最惹眼的应该就是跌宕起伏的情节和灵动鲜活的人物了,网文大多数更是把这一点发挥到了极致。而所谓的文学著作,则有的更倾向于《三国》那种传统意义上的三分真实七分演义,有的像意识流印象派后现代自然主义魔幻现实主义什么的,更不用提还有纯粹的文史哲理论之类,也许看都看不懂,对平常人自然算不上多好的愉悦身心之选;况且,语文不好的可能一看就会想起从小就头疼的课文赏析,又添一份痛苦。相比之下,通俗易懂的小说,遣词造句少有曲折,不大需要读者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经常套路深深,看前文能猜出后文。 其实,我曾经也是热爱文学著作的,身边亲友师长们都望而生畏的大部头,在我这里顶多几天就从头看完了。但几年来,可能是青春期的缘故吧,毕竟歌德也感慨「哪个少女不怀春」,我更喜欢言情小说,尤其是古言。提出此种疑问的,没准还是同好。依我看来,虽然人们普遍认为看小言的女生没出息,但他们也不能否认,近年来随著影视业的发展、网文的兴起、国学的复兴,网文已越来越成熟,更多精品大量涌现,甚至我怀疑一些对文化领域有专攻的人士也参与进来了。如果说《明朝那些事儿》不够典型,那么《大唐明月》呢?所以说如有这样的看法纯属偏见,真正优秀的「小说」不比「文学作品」差。 事实上,我觉得你说的「小说」与「文学著作」之间并无严格的界限。比如,我看《飘》时,里面有一段瑞特醉酒后抱斯嘉丽上楼的情节,外加斯嘉丽的心理描写,感动之余总觉眼熟:这不就是无数霸道总裁和其宠爱的女孩的故事的原型吗?不过女主不是甜素纯白富美而是有一无二的斯嘉丽罢了。 也可能学霸们有不同见解。毕竟这里是一个比较高端的知识平台,我只是发表一下个人看法,不喜勿喷。

看小说就像是你看别人打架。

读文学作品谁让你自己学习。


没有觉得文学作品枯燥.....

我觉得当你在看一部作品不是在看一个简单的网路小说(网路小说的精品很多我认为已经是作品了)的时候,你才是真正静下心来的,不是为了什么目的在看书,只是在欣赏一些好的东西。

看小说可能是在打发时间之类的,有很强的目的性,实现目的让人快乐。

但是我觉得真正安宁来自内心。(所以我不觉得什么好的作品是可以碎片化来看的,要一段安静的时间来看作品,不是什么几分钟就可以搞定,今天看了明天不看就可以的事情)

总的来说看好的作品会很累(当时看莫言的书真的好累),但是带来的思考和精神的愉悦感远比小说要多要持久,甚至在很长的时间里会「净化」你的心灵(净化是好作品的带来的最好的东西)。相比较而言小说就是大家开心就好,不用较真,不用系统地阅读,也不用推敲,简单方便省事。其实很符合当代人节奏过快的生活,都是应时而生,无所谓对错。


是啊,看网路小说和社科方面的书籍就没问题,看一些名家经典尤其是翻译过来的,懵懵懂懂看了几页,突然自问,我刚看了啥(′-﹏-`;)


小说是一个非常长的故事,它是有起伏的,落差是会吸引你想继续读下去。而你所说的文学作品(估且认为诗歌、散文之类)让你感到乏味,那是因为通常来讲那是用来抒发作者情感的,如果你能理解到作者的心境在你读到他(她)所倾吐的每一句,有时候又恰好吻合你的心情,那么你就不会乏味了。

简单来说,就是懂与不懂,这包含两种理解,一种是内容,比如你读文言文或诗歌肯定会吃力一些,再一种即是作者的情感,即共鸣与否。

其实,你现在读文学作品感到乏味,多半不是上抒原因,因为这是最里层的内因,而主要原因多半是你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问几个问题:你爱阅读吗?如果只是网文的一类,前面所有一切当我没说过,还有,你读过多少书呢?就算是小说质量又如何呢?你平时感兴趣的领域有哪些呢?又有多少是与文学有关,与艺术有关的呢?你会乏味绝对不是因为作品真的乏味,往往是因为你的阅历和经历限制了你探寻趣味的眼睛。

多读一些,多经历一些,多思考一些,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它们存在的意义的。


可能是因为小说的情感比较丰富,而有些文学需要你静下心,现在的社会太浮躁


如果拿看小说的心态去看文学作品,会不会也是津津有味呢?


讲真我不觉得围城枯燥。


看你说的是哪种小说,那些低俗没有营养,纯粹为了赚钱而写的就不用说了,他们就是为了人们津津有味而生。

这里当然也不是说所有人都应该要去看那些有营养,丰富自己的书,毕竟受众群不一样。

好的小说类似于寓教于乐的概念,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告诉你一个道理,可以把这本书的效用发挥到最大。不把读书学道理当做必备的人,这种书籍是最佳选择。

当然作者想表达的枯燥的书,为什么枯燥,因为对于正常人来说,简单能懂得的道理为什么要通过难的方式。对于这类书的受众这种书也是非常有趣的,只是互相都体会不到而已。


人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决定的吧,就和现在的好多人刷抖音一样,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几个小时过去了,小说也一样,你认为它很放松没有压力,通常晚上刷到2点都不睡觉,但如果看书的话,谁能看到2点呢,人自身都是有惰性的,做轻松的事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也就是你说的津津有味,但是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比如读文学作品,内心深处肯定觉得没有其他抖音来的舒服)时间就很慢。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