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聽了仇鹿鳴老師在喜馬拉雅的課程,故有此一問。西漢皇后衛子夫是平陽公主的婢女和歌女出身,趙飛燕是舞女和宮中服役的婢女出身。而東漢皇后例如多出身於世家大族,例如竇皇后等人。

仇老師原文:


因為東漢和西漢的經濟基礎已經不同了,直接導致了兩漢的社會結構不同。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就反應到了西漢和東漢的建立者出身不同,作為兩漢重要政治力量的皇后出身也不同。

漢朝可謂承上啟下的王朝。

在商鞅變法後,秦國的舊貴族就遭到了重大的打擊,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六國的舊貴族也遭到了打擊,舊貴族階層沒落,新的世襲貴族階層尚未興起。所以,在秦末的爭霸戰爭中,除了項羽、魏豹等極少數是六國舊貴族外,其他如漢高祖大部分都是平民階層。

漢朝建立後,繼續打擊六國舊貴族,除了極少數,比如魏國王族因為與薄太后有關係得到了一定的照顧,其他的絕大部分六國舊貴族都逐漸沒落。

當時漢朝的政治舞臺上最有影響力的就是開國功臣集團,而他們大部分都是豐沛系,基於政治平衡,皇帝並不願意在他們中間選皇后。當時的社會上並沒有重要政治力量(世襲貴族)可以對漢室產生威脅,所以皇帝選皇后時,對於出身沒有那麼多限制,選擇出身普通的人當皇后,然後再扶植她的家族有利於產生新的利益集團。利益集團多樣化纔有利於皇權的穩定。皇帝在打擊其中任何一個利益集團時,得可以得到更多的助力。

即使是迫於形勢聯姻的漢景帝薄後、漢武帝陳後都遭到了廢黜。薄太后去世後,漢景帝立刻開始了廢黜薄後的行動。竇太后去世後,漢武帝立刻開始了廢黜陳後的行動。通過漢景帝、漢武帝接連兩代皇帝的做法就可以看到,皇帝既不願意讓一個外戚家族持續在政治舞臺中心發揮影響力,也不願意讓來自功臣集團的女子擔任皇后。後面漢宣帝廢霍後,雖然從史料上可以找到霍後的很多罪名,比如霍後的母親毒殺許後,但是我們只要看下漢景漢武兩代皇帝的做法、以及漢文帝開創的兩大外戚並重(太后家族、皇后家族)就可以知道,霍後被廢最本質的原因就是,皇后的家族是西漢政治舞臺最重要的政治勢力之一,漢宣帝要徹底清除霍氏家族,就必須廢黜霍後。

但是歷史的發展並不總是按照人的設想前進,有一種重要的經濟模式即將興起,就是莊園式經濟。

所謂莊園式經濟,就是土地高度集中,集中到失去流動性,成片的土地被聚攏起來,屬於同一個家族,成片的土地和大量聚集的人口被統一管理起來,土地上的人口與土地的所有者形成了深度的人身依附關係,莊園內部就如同一個獨立王國,從耕種到收貨(糧食、果蔬),從製作藥材到紡織衣服,從加工食物到釀酒,再到修建建築和水利工程,都可以獨立生產、製作,足以滿足貴族和部曲奴婢的需要,甚至還足以生產足夠的軍需物資,訓練自己的私兵、滿足軍事的需要[注]。

[注]:九月,治場圃,塗囷倉,修竇窖。繕五兵,習戰射,以備寒凍窮厄之寇。存問九族孤、寡、老、病不能自存者,分厚徹重,以救其寒。---東漢·《四民月令》

這種經濟模式是從漢武帝時開始興起的,到西漢末年時成熟。在漢武帝之前,農業都是兩年一耕,三年一耕為主流,漢武帝開始,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農業技術的成熟,開始有部分土地可以一年一耕,為莊園式生產奠定了基礎,等到西漢末年時,一年一耕的土地已經是主流,大莊園迅速成熟。這種經濟模式興起和壟斷後,自耕農逐漸就沒有了,只有莊園的部曲奴婢,當時的社會除了大族、部曲外,其他的很多都是流民。

在這種豪強大族遍佈的情況下,作為拱衛皇權重要力量的外戚勢力只能選擇豪強中勢力比較大的,皇室通過與他們聯姻,形成利益聯盟,來制衡其他的比較小的豪強,來維護皇權的穩定。而寒族出身的女子是無法勝任皇后職位的,因為皇后這種身份,永遠是與政治形勢密切相關的。

所以,東漢的皇后主要來自四個地方,最初的郭聖通是河北豪族,是真定王一系勢力的代表,這一支勢力在光武帝定天下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陰氏是光武帝起家的地方南陽勢力的代表,這一支勢力因為跟隨光武帝打天下,成了東漢的一等豪族。後面的竇氏是河西豪族,竇氏的勢力有多強呢?梁氏曾經從屬於竇氏。然後就是馬氏,關中豪族的代表,漢章帝的母親賈貴人的家族也是從屬於馬氏勢力的。

而其他勢力相對弱小的豪強,也在努力發展著自己的勢力,經過「舉孝廉」逐漸壟斷了朝堂,量變產生質變,最後就發展成了士族。

關於在豪門貴族林立的社會中,出身寒族的女子無法勝任皇后這個職位,後世也有皇帝不信邪,那就是曹魏。曹魏既不分封諸王坐鎮地方,也不冊立豪門出身的女子為皇后拱衛皇權,最後就是與司馬家族的競爭中,曹魏找不到借力。


謝 @於謹 邀,其實這個問題邀請也有半個月了,但是一個是因為最近在讀大革命的相關著作,一個是因為我對東漢也沒有項秦末漢初那麼熟悉,所以一直也沒有回答,利用週末簡單複習了一下,勉強嘗試一下,就當做一個初稿,以後有機會再用文章的形式完善一下自己對東漢的整體看法

這個問題有簡單的答法也有複雜的答法,簡單的答法上面已經有答主提到了,因為東漢和西漢的社會結構已經不同了,就像西漢的功臣是屠狗之輩,而東漢的雲臺二十八將中則有不少豪族了,但是複雜的答法則需要解釋,作為一種【社會現象】的豪族,是怎樣與作為【政治現象】的後宮外戚產生聯繫的,尤其是東漢的外戚其實是一個十分封閉的圈子,後期亂政的竇氏、梁氏、鄧氏早在光武時代便是皇室姻親的對象,即使是後來地位較低的宋氏也在東漢初年便與皇室產生了關聯,換句話說,東漢的外戚現象確實是豪族興起的表徵,但是二者卻同時存在一道鴻溝,豪族或許可以憑藉自身的家業出將入相、四世三公,但是卻無法走入皇帝的姻親網路,早在東漢初年,一個封閉的姻親圈子便已經形成,由此將東漢時期的豪族政治劃分為宮廷和朝堂兩個不同的場域,從兩個不同的角度逐漸侵蝕秦漢帝制。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對東漢的外戚政治進行考察,尤其是外戚與豪族之間的關係。陳蘇鎮先生認為,在更始敗亡之後,各地豪族紛紛支持當地政治人物,形成一個個割據勢力,因而光武消滅各地割據勢力的戰爭,也就是征服各地豪族的過程。但是這一進程並不順利,尤其是起兵初期,由於光武在河北缺少根基,所以也最為動蕩,比如王朗發兵信都,【信都大姓馬寵等開城內之】,又如光武奪取魏郡後,【魏郡大姓數反覆】,所謂的大姓即是地方豪族,為了獲取他們的支持,光武一方面強調【要在平定安集之耳】,另一方面也對其積極籠絡,聯姻郭氏便是其中的重要一環。郭氏是真定劉揚的外甥女,光武試圖通過姻親關係獲得劉揚的支持,然而不久後劉揚企圖稱帝,光武不得不將其誘殺,但是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光武仍然立劉揚之子劉得為真定王,並且正式立郭氏為後,然而郭後的地位並未維持太久,隨著統一戰爭的推進,東漢的統治日益穩固,真定劉氏對光武的威脅越發減小,而在建武十三年,統一戰爭結束,劉秀便以【不應經義】的藉口將劉得降為列侯,四年後廢郭後立陰氏,太子劉強也隨之遠走。因此,可以說早在東漢初年,立後便是一件重要的政治行為,與當時的政治形勢有很大的關聯,體現出地方豪族勢力對政治局勢的重要作用。

但是也就是在此時,以郭氏、陰氏為核心,包括馬氏、鄧氏、竇氏、梁氏等家族先後進入並壟斷了東漢皇室的姻親網路,此後除與皇帝聯姻後,他們彼此之間也相互結合,最終形成了一個幾近封閉的婚姻網路,比如梁氏得立的原因便在於【乘式侯商,先帝外戚,《春秋》之義,娶先大國】,而桓帝欲立田貴人被勸阻則是因為【田氏微賤,不宜超登後位】,均體現出這一婚姻圈子對於後位的壟斷,地方的豪族即使實力強大也很難加入,除非首先與這些家族之間形成姻親關係,進而接近這一網路,比如安順之際的閻氏,便是通過與鄧氏的姻親關係走上後位的。

在東漢外戚政治的進程中,兩位竇氏皇后具有轉折點的意義,竇氏家族與郭氏淵源頗深,竇後的父親竇勛的妻子正是劉強之女,章帝選擇以竇氏為後或許也有向郭氏和解之意,竇氏為後一方面代表著東漢初年以郭氏、陰氏為核心的後宮鬥爭走上終結,同時也意味著外戚干政時代的開始。竇氏、鄧氏、閻氏、梁氏依次登場,東漢朝政也在外戚與宦官的傾軋中走向衰微,而在竇武與陳蕃失敗後,外戚也讓位於宦官,此後的董氏、何氏、伏氏,與其說皇帝重新掌握了立後之權,不如說皇后之位已經不再重要了。

因而總體而言,東漢時代的外戚政治是豪族勢力興起的重要表現,是在朝堂之上的映射,但同時也有其自身的交際網路與發展傾向,其與地方豪族仍然保有一定的距離和隔閡,體現出秦漢帝制殘存的特徵。此外,還需要進行說明的是,有學者以西北集團與中原集團、郭氏集團與陰氏集團的方式理解外戚干政的歷史,在我看來是存在問題的,第一,就事實而言這樣的分類偏差很大,比如明德馬皇后的籍貫是西北,但是她實際上通過與南陽陰氏的關係登上後位的,而所謂的郭氏集團,在郭後被廢后也再未染指後位,豈有郭氏集團下的竇氏、梁氏紛紛上臺,而集團首領默默無聞的道理?第二,這樣婚姻家族之間很難說具有超越家族的共同目標,無非是通過婚姻交遊的形式來維持、增強自身的權勢,這樣的結合即使比之「關隴集團」同樣差距太大,第三,以我自身的觀點來看,對於外戚政治的劃分本身就沒有太大意義,無論是哪個家族走上臺前,他們對於皇權的腐蝕作用都是一樣的。

在梳理過東漢的外戚政治後,我們重新回過頭來看一下這個問題,對於古代社會而言,立後從來都不是個人行為,而是政治行為,春秋戰國時代,各國以姻親的方式作為合縱連橫的補充,而到了秦漢之際,皇權體制被建立在編戶齊民制度上,帝國通過對地方實行強有力的控制進行統治,皇權的強化也就意味著皇帝對於立後有了更多的自主權,此時的外戚不僅不會影響皇權,衛青、霍去病反而成為抗擊匈奴、強化皇權的保障。然而到了東漢時期,隨著地方豪族的興起,帝國對地方的統治無疑會受到影響,在地方表現為度田事件、廢都試,在中央則表現為外戚干政,二者本質上是一體兩面,但同時也存在間隔。此前學界多重視西漢與東漢的差別,以及東漢與魏晉的相似,但是對於東漢與中古時代的差別似乎著筆不多,實際上二者最大的區別在於東漢的外戚政治依然有其獨特的運行模式,他所憑藉的不是地方和朝堂的勢力,而是婚姻交際網路,如果說魏晉時代是因為有了朝堂的勢力皇帝才與之聯姻的話,那麼東漢時代依然有了聯姻纔有了朝堂的勢力,換句話說,此時的外戚政治依然是皇權的衍生物,這顯示出秦漢帝制與士族政治不同的一面,只有瞭解了這一點,纔能夠真正體會東漢政治的過渡性。

之前和 @寒鯤 大哥也聊到過,東漢王朝整體上就處於一個承上啟下的地位,一方面他確認了武宣之際【霸王道雜之】的漢家故事,另一方面也繼承了宣元之際豪族興起的進程,見證著豪族在中央和地方兩個層面腐蝕皇權,也見證著作為一種體制的秦漢帝制逐漸走向終結,東漢的豪族政治是魏晉士族政治的前身,他是秦漢史的一部分,但同時也是魏晉南北朝的底色與開端。


謝邀!

兩漢皇后出身的卑微和富貴確實存在如題所述的現象,但並不是全部這樣,只是西漢出身卑微的皇后比例高於東漢。曾有人統計過(本人未細緻覈查,僅引述,見諒!),史籍記載的西漢皇帝后妃家庭情況除失載的17例外,高地位者有13例,低地位者有10例,後者佔43.5%。而東漢,情況發生顯著變化,除失載的12例外,高地位者有21例,低地位者有4例,後者僅佔16.0%。

個人以為其根源還是在皇權的穩固與否,這裡就涉及到了當政皇帝的權威性和當時社會的大背景問題了。

其實,兩漢時期門第勢力是經過了很長期的演變才逐漸形成的,但都沒達到魏晉南北朝時期那麼強大的門閥勢力,這跟整個漢朝歷史發展是有關的。

1,西漢早期,高祖定鼎天下並完成了大一統的統治秩序後薨逝,出現了呂雉專權並殘殺無數皇室子弟,呂氏外戚集團已完全掌控了朝廷的軍政大權,呂雉死後呂家被連根拔起,經歷了這樣的浩劫必然會使劉氏後裔及朝臣對於外戚掌權心有餘悸並深惡痛絕,於是,接下來的幾朝皇帝自然就會防範外戚力量的壯大,那麼,選皇后的標準也就更看重溫良恭儉讓,出身則次要了些。

2,西漢的皇帝多數是成年皇帝了,能力也普遍都較強,既然有能力掌控大臣和親王,也就不需要依靠誰的力量來統治了,不受外部勢力掣肘的皇帝,朝綱都能獨斷,後宮選後當然樂意選擇自己喜歡的美女啦。

3,東漢自光武帝劉秀中興到漢獻帝劉協被廢,歷14帝,凡196年而亡,其中未滿16歲即位的皇帝竟多達9人,佔總數的四分之三,並且自和帝劉肇之下,皇帝均為幼年即位,這種小皇帝基本只是個擺設,啥也做不了主,只能靠外戚勢力維持皇權,那麼皇后的人選也就必然侷限在強大的外部勢力範圍內了。一般來講,雖然皇帝孱弱,但畢竟是正統,當權的外部勢力並不敢輕易覬覦皇位,即使權勢熏天如董卓、曹操之輩也沒有行篡逆之事,但把自己的女兒強塞給皇帝做皇后倒是非常可行的。

4,說來也是奇怪,東漢皇帝很多都命短,不知道是不是劉秀這隻血脈有啥問題,皇帝未留下子嗣就歸天了,那新皇帝就由外部勢力主持從劉氏旁支中選取,那誰當了皇帝還不都得感激扶持自己登基的人呀!小皇帝長大了也要感恩的(不感恩也不行的!),立「貴族」之女為後也是自然,至少表面上是雙贏的局面,一方面皇嗣可以延續,另一方面外戚勢力當權也可延續了。

5,僅從不完全的統計數據看,東漢皇后身世顯貴的比西漢高出二十七點五個百分點,這算不上是懸殊的差異,但,其歷史影響卻有著雲泥之別。東漢年間外部勢力已完全形成,並強大到控制朝政的地步,天子也就是個傀儡,說好聽點就是大一統的漢室天下的象徵,啥實權都沒有了。最後天下大亂,獻帝被廢,也是歷史的必然。


《史記?褚補外戚世家》:「女不必貴種,要之貞好。」早在西漢的褚少孫就注意到了這一現象。

清人趙翼在《廿二史劄記》中也說:

兩太后一皇后,皆出自微賤,且多有夫者。其後成帝時,趙飛燕亦由陽阿主家謳者得幸,立為皇后,其妹亦進位昭儀。

不過很可惜他們只揭示了現象,卻並沒有給出原因的解釋。

周代世卿世祿傳統,因戰國秦漢的劇烈政治轉型而出現斷裂,眾多古老的高貴世家衰敗了,新世家的形成還有待時日。在這個世家的「空檔」中,社會一度呈現了鮮明的平民性。西漢尤為明顯。皇帝來自底層,功臣們往往出身「亡命無賴」,權貴不乏起身卑微者,丞相公孫弘早年就是個放豬的。連母儀天下的皇后,也不避寒賤。漢武帝的衛皇后衛子夫、漢成帝的趙皇后趙飛燕,原先都是歌妓。然而皇帝沒覺得丟人,喜歡就娶,誰敢看不起她!可見西漢不怎麼講究門第。東漢就有所不同了:明帝馬皇后是伏波將軍馬援之女,章帝竇皇后是大司空竇融曾孫,和帝陰皇后是執金吾陰識曾孫,和帝鄧皇后是太傅鄧禹之孫,安帝閻皇后是尚書閻章之孫,順帝梁皇后是大將軍梁商之女。所謂「春秋之義,娶先大國」。皇后的出身也是個風向標,反映了「族姓」、「門第」觀念已濃厚起來。

——閻步克《波峯與波谷——秦漢魏晉南北朝的政治文明》第七章《官僚階級的士族化》

閻步克先生的這段話從社會階層上給我們一個思考的方向。周代社會階級尊卑貴賤是比較固定的,國人與野人有別,君子和小人異路,士與卿大夫也是出身懸殊。周代的貴族政治中,不同的出身彷彿天然的鴻溝天塹,把社會階層區分開。

到了戰國,激烈的社會變革打破了原有的固化階級,越來越多的寒微庶人走上了列國交兵的舞臺,也因此產生了新的社會階層。秦國掃蕩六國,旋即滅亡,到了西漢。西漢的開國皇帝與功臣多有出身卑微者,布衣將相靠著滅秦的功績在新的朝代榮獲勛爵,秦代的軍功地主在漢初有著短暫的延續。而在西漢中期帝國步入正軌後,士大夫官僚取代了軍功地主,成為文吏治天下的主角。

然而,新興的士大夫官僚還沒有成為穩定的世家大族,門閥士族的階層距離誕生也為時尚早。這時候就產生了一個空檔期,使得門第的觀念並不如何盛行,皇帝擇妃不重門第也是理所當然。

到了東漢,開國將相大多出身豪族,功臣家族的綿延,文法官吏的世傳,世代居官產生的「官族」,形成的門望,以及士林名士,經學世家對輿論與學術資源的把持,門生故吏產生的政治依附關係,東漢的社會階層已經高低貴賤分明,儼然是門閥政治的前夜,皇帝擇婦也不得不受到影響。

非常典型的例子比如應奉上疏勸阻立田貴人。

《後漢書?應奉傳》:及鄧皇后敗,而田貴人見幸,桓帝有建立之議。奉以田氏微賤,不宜超登後位,上書諫曰:「臣聞周納狄女,襄王出居於鄭;漢立飛燕,成帝胤嗣泯絕。母后之重,興廢所因。宜思《關雎》之所求,遠五禁之所忌。」帝納其言,竟立竇皇后。

以上簡單從社會階層與觀念上解釋一下。我覺得這應該跟漢代豪族的演變一起來看,西漢多有布衣卿相,東漢不免累世公卿了。立後亦然。


我們還可以從選妃的采女制度上看。

《後漢書?皇后紀》:秦並天下,多自驕大,宮備七國,爵列八品。漢興,因循其號,而婦制莫釐。高祖帷薄不修,孝文衽席無辯。然而選納尚簡,飾玩少華。自武、元之後,世增淫費,至乃掖庭三千,增級十四。妖幸毀政之符,外姻亂邦之跡,前史載之詳矣。

西漢的皇帝選妃制度尚簡,大多時候由皇帝直接召幸,更看重姿色。比如武帝李夫人:

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上嘆息曰:「善!世豈有此人乎?」平陽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見之,實妙麗善舞。由是得幸。

東漢初期選妃,制度更加完備,標準上更重女德。

漢法常因八月算人,遣中大夫與掖庭丞及相工,於洛陽鄉中閱視良家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已下,姿色端麗,合法相者,載還後宮,擇視可否,乃用登御。所以明慎聘納,詳求淑哲。明帝聿遵先旨,宮教頗修,登建嬪後,必先令德,內無出閫之言,權無私溺之授,可謂矯其敝矣。

然而女德這東西,不讀書識字,基本是不會被認可懂女德的。比如文昭甄皇后就這麼說過:

年九歲,喜書,視字輒識,數用諸兄筆硯。兄謂後言:「汝當習女工。用書為學,當作女博士邪?」後答言:「聞古者賢女,未有不學前世成敗,以為己誡。不知書,何由見之?」

再如章德竇皇后:

年六歲能書,親家皆奇之。建初二年,後與女弟俱以選例入見長樂宮,進止有序,風容甚盛。

古代教育資源稀缺,讀書的權利為上層社會壟斷,平民女與大族女在女德上的競爭是全面落後。

一旦重女色後,皇后也就出現出身低微者了。

雖御己有度,而防閑未篤,故孝章以下,漸用色授,恩隆好合,遂忘淄蠹。

所以宋皇后、何皇后的出身也並非世家大族。

世家大族也會有力量讓家族的女姓如願高攀。比如和帝陰皇后:

選入掖庭,以先後近屬,故得為貴人。

相比之下,同在掖庭的出身不高的女人競爭力就相差很多了。


  1. 開國功臣不同

西漢開國功臣是「布衣卿相之局」,實現了陳勝「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壯言。東漢開國功臣是「光武功臣多近儒」。功臣集團的出身不同導致,西漢皇后儘管有出身功臣之家,也被視為平民。東漢皇后儘管家世衰微,但因出自開國功臣之家,也被視為出身貴戚。

2.開國條件不同

西漢開國的社會基礎,承自秦朝的小家庭;而東漢開國的社會基礎,已經演變成「豪族」。這個社會條件決定功臣出身背景的差異。

3.開國方式不同:

西漢開國通過分封異性王而造成東西異制的政治格局,消滅異性王之後改封同姓,然後到漢武帝時完成削藩。武帝以前,功臣集團把持朝政的方式是直接出任宰相等重要官職。功臣集團與皇權總體上是一致的,共同反對藩王。東漢開國是光武帝以柔道取天下,通過收編對手獲得統一。光武的皇權是靠功臣集團的豪族支持的。因而,雖然打天下後「退功臣而進文吏」,不讓功臣集團直接出任政府官職,但為了維護其統治基礎,仍與之結姻親。光武本人的婚姻也是這樣。

4.權力格局不同

西漢的權力格局在武帝之後出現了關鍵性變化,即錢大昕所謂「西京朝局之變」,此時出現了「內朝」,由於霍光輔政,加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銜,實際控制朝政,而外朝的宰相地位衰落。霍光之後,凡是外戚輔政,均加此銜,東漢繼承了這個權力格局,因而,皇后的地位凸顯出來,它決定哪家是外戚。

5.皇帝壽命不同:

西漢除平帝,沒有歲數太小的皇帝,昭帝無子的危機,為霍光廢昌邑王立宣帝而化解,成帝無子,立哀帝,哀帝沒有化解無子的危機,然後就是王莽篡位了。東漢和帝以後,兒童皇帝多,子嗣也自然約等於無,因而,藩王即位與皇后臨朝成為平常現象,即「外立者四,臨朝者六後」。皇后臨朝有利於功臣貴戚把持朝政,因此,功臣集團也願意讓自己家的姑娘進宮。東漢皇后唯一出自平民的,好像是靈帝何後,即何進的妹妹,但那時已經到三國了。

6.文化觀念不同

西漢雖然武帝時獨尊儒術,但儒家真正影響社會上層,要到元帝以後,受儒家觀念影響小。而東漢承王莽改制之後,儒家經典已深入人心,選後取於貴家的觀念影響著皇室。兩漢都有外戚干政現象,除了上面的5條原因,還有就是儒家觀唸作為社會倫理價值,不管是小家庭還是大家族,母親的地位都很受尊重,特備是父親死了之後,這是兩漢的共同文化觀念。

安利我的另一個答案:為什麼說在魏晉時期士(世)族開始形成,壯大?

推薦閱讀:

  1. 李開元:漢帝國的建立與劉邦集團
  2. 陳蘇鎮:春秋與漢道
  3. 楊聯升:東漢的豪族
  4. 廖伯源:制度與政治
  5. 廖伯源:秦漢史論叢續編
  6. 邢義田:治國安邦
  7. 閻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