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


我如果拿到JD,心情會有點低落。

因為我一直信奉「真正的競爭在拿到JD前早就開始了」。拿到JD,也意味著以下一項或多項:

- 客戶已經形成了固定對職位的見解,哪怕他們只是拿一份51job其他家的修改了下,但很難再影響他;

- 客戶的職位已經open很久了,不然怎麼會連JD都寫好了呢?

最糟糕的:發JD一點不難,客戶有可能已經發給很多其他家獵頭了。

當然,好的方面是:

- 客戶對自己想要什麼需求明確,後續搜尋如果順利,那麼風險就小很多;

- 這很可能是一個signed record,有人但招不了的情況發生的可能性就比較小;

更好的是:有了JD,我也有了和職位多個幹係人一起探討,提出我洞見的機會或理由或藉口。

回到話題,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如果我的搜尋在拿到JD前就開始了(注意,拿到JD不一定是搜尋項目的開端標誌),那我會檢查一下有無矛盾要素,然後忘了JD的存在。

如果這是是我搜尋的開端,那我會先評估下我所處的競爭態勢,我的資源,客戶的反饋,付款能力,客戶及其職位的口碑……然後回到上一步,忘掉JD。

忘掉JD。


拿到後,不要急於下手,一定要先真正理解企業的真實需求,因為有時候jd就是一個參考,核心信息,需要與用人方多溝通,真正理解對方。再做一個詳細的尋訪計劃,如果你自己無法解釋清楚,說明職位要求你還有待深入分析調整。而且jd隨著時間變化企業可能有所調整。所以一定要和企業保持緊密聯繫。
吐槽

謝邀。

我比較簡單,就是先考慮職位有多急,我目前手上有哪些case,職位好找嗎,要不要立刻開始做,甚至要不要做。


本人之前是HR,今年轉型獵頭,拿到JD,先進行分析,分析他的人所需人才側重點,就是明確要給客戶找什麼樣的人,當然,很多客戶公司的JD有問題的,比如對人才市場殘酷競爭的現實缺乏認知,盲目自戀,設定不合理的招聘需求,明明是起步階段的公司,偏要各種高大全的候選人,對於低階職位配置高階的候選人。。。。。。面對這些問題,要和客戶及時交流,適合公司現實情況的JD是怎麼來寫才能儘快找到人才。如果客戶公司的JD是OK的,那麼就儘快從自己的人才庫裡面找出來簡歷推過去

初步分析職位需求,接著約好時間和人員(HR、招聘部門負責人)進行深入的職位調研。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