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高考


應試教育說白了不就是填鴨式教育么,可以大規模大範圍的產出中等質量人才,他不會去管你學的好不好,怎麼學才開心,他只要一個目的,你的成績達到了標準線了么?也就是說應試教育的結果就是把你培養成一塊磚,一顆零件,國家不要你多出彩,只需要你的外形達到標準即可。所以這個應試教育也只適合普通的孩子,如果一個孩子他有自己的想法,那他就是不合群的,他就是不符合整體。


網上看到的,有個初中生說:

讀書和上課還有上學本來就是三件事

讀書是自己的興趣愛好

上課是聽老師把一套理論闡述清楚

上學是讓爹媽有個地方好託付 省的麻煩

至於考試, 無非就是把上課的那些東西,拉出關鍵填到卷子里去就行了。

看看人家,看得多清楚。你考大學就是為了文憑,其他的美好的精神世界,藝術天地,拜託你就別在學校找了,這樣的學校不是沒有,只不過學費你給不起。

考試就是為了文憑,其他的,你要自己去追求。想看書自己買,想玩什麼看你爸媽有沒有那個財力。

「我在升高中的暑假,家裡人帶著我先去看了頂級別墅的樣板房,也住了五星級的總統套房,也去了山區住過小旅館。真真切切的知道了這個差距,所以高中的時候會更加的努力,感恩出生在這樣的家庭。」

總不能指望學校給你提供《文明》《新藝術的震撼》吧?


當然有,而且還很多

感覺現在的父母和教育體制把青少年改造成聽話的機器、不思考的機器、賺錢的機器。

看看現在小學生的作業量,跟以前小學作業量完全不在一個等級。回想起童年時放學後只用大概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就能寫完作業,有充足的玩耍的時間可以和小夥伴們一起爬樹,躲貓貓,跳皮筋,彈波珠,單腳抓人,,,而反觀現在,小學生課後作業普遍要4個小時以上來完成,甚至有的做到晚上11點12點了都還沒做完作業,還要家長輔導。

如何看待「小學生家長因孩子作業過多深夜問老師『睡了嗎』,家長群瞬間炸鍋」一事??

www.zhihu.com圖標

唉,我想這應該是內卷化的結果吧


自認為自己算吧。

很喜歡學東西,目前自學了第二外語,學了剪輯,橡皮章,penbeat,蝴蝶刀,以前學過樂器,戲劇,表演,舞蹈,編導,攝影。目前在學美術。也很喜歡思考 遇到不會的東西就想著要了解和學會,喜歡想一些事情。

但是成績不好。主要是真的對學校學的東西不感興趣 數學課很多東西我都是依照自己的理解做的 雖然有的時候和教科書的答案一樣 但是我很難闡述出自己的這套思維體系是怎麼想的。如果用書里的方法完全看不懂 反而是把題目算式都寫出來就能自己理解會。

語文成績很好 不過我幾乎從來不背那套套話 真的會讓我很生氣讓一個題目變得有了規定的答案不能自己思考。所以我基本上都會只套用格式,拋開套話語句自己發揮

其實我小時候是個尖子生,不過一直不想當好學生,感覺很沒意思很虛假,整天成為別人的談資。於是我就開始思考我為什麼要那麼認真學習,於是開始故意上課搗亂不聽課不認真做題把自己的成績降到中等水平可開心了。或許你可以說我不思進取 但是我就是這樣 不做無意義的事情。

或許到這裡又會有人說那你不學習以後不也沒學上嗎混得不好。不必擔心 考個中本貫通綽綽有餘,我也從來沒想過有大志向,只求過得輕鬆,混個幾年上上班就行。在小時候別人想當什麼科學家啊醫生的時候我的唯一目標就是把日子過好 在人家夢想上清華北大的時候我目標是先把小學熬過去吧(對是熬過去)

反正。可能在這個回答下我會顯得特別流氓特別幼稚 不過我也沒法準確的表明自己的情況 很多朋友和大人都說過我適合去國外參加社團什麼的,不過其實我也不想出國 麻煩。

就這樣吧。


我同學就是,不止一個,還挺多的。我不敢說應試教育好不好,其實應試一兩年也沒什麼,但肯定不能長期泡在應試教育里動輒10年。人不是木頭,況且這些心智沒成熟處於青春期的少年,他們把矛盾帶到家裡,家裡又推給學校,雙方打太極,鬧得越來越僵,到最後仁至義盡。我同學就是被耽誤了,如果有個性化教育,他現在應該在學校排練節目。


當然有,但是在現在的社會環境下,你問這樣的問題,只能換來沒有的答案,而且現在發明了一個叫「假努力」的詞,只要你有學不好的東西、做不到的事情,就會說你假努力,比如無法造出永動機,假努力,無法證明哥德巴赫猜想,假努力,還會用你的努力還沒有到拼天賦的時候來打擊你的底線,但是你讓他努力吃樹皮,他會說你神經病。


哪個國家的教育不是應試的?


當然,有的人不適合當兵,有的人不適合劇烈運動……一個道理


比如說我?

我特別努力而且思維經常被誇,並且公認才思敏捷,有獨立思想,批判性思維(老師說的,我很特別),知道自己要什麼,博學(真的,我沒有自吹自擂)我的反應力比班級同學都快,背誦能力古詩詞古文(只針對古詩詞)都強,而且對於古詩詞基本過目不忘的,喝醉了還能全篇一字不落背離騷,岳陽樓記等,我自己也特別愛讀書,課餘時間都泡在書城閱讀,覺得學習是享受。也很自律,手機都自覺上交父母(今天是因為情緒不好和父母說了,來知乎找安慰)

但我的成績常年(從小到大)都是在好班墊底,他們都問我你為什麼考不好,我也不知道。


肯定有啊,國家適合應試教育。


肯定有呀。實話實說,應試教育就是磨滅屬於你自己的野性,把大家變成一樣的作息。如果磨滅不掉,除非智商很高啥都能學進去的那種,不然就是早早分流。有利有弊,應試教育要看你遇到的老師,你的家庭以及你個人的屬性。對有些人來說可以順利長大,對有些人來說就是分秒痛苦。


有的,就比如比我大兩屆的一個學姐(美術生),她美術都能輕易考到美院很好的名次,可是文化成績太差,自己考連藝術文化最低分數線都過不了,一般都是280左右(滿分750分),我記得她第一年才是200分出頭,第二年繼續復讀,還專門讓雙一流的學生幫忙補習,第二年剛剛壓線,最後還是一所九大藝院(不是八大美院)破格把她招了。她其實就是典型那種填鴨式教育很差的一種,也很努力,還有優秀的人才培訓,但是還是很差,沒辦法。


可能我個人認為應試教育並不是一代的事情。所以我也我覺得這個合適不合適都不夠客觀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