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AI领域的投资是否更加遇冷?


1.消毒机器人。

从2019年12月下旬开始,医疗服务机器人供应商钛米机器人CEO潘晶就收到来自老客户武汉协和医院的需求——「扩大已有消毒机器人消毒面积」,但他尚未将这些需求和疫情联系在一起;到1月中旬,需求更为迫切,武汉多家合作医院希望「钛米把库存中所有的消毒类产品投放到医院临床一线」,「 发热门诊就诊人数已明显增加,工作人员忙不过来了」。

于是,1月19日,疫情还没在全国引起大量舆论关注时,钛米就已将上海库存的10台消毒机器人紧急调至武汉,因临近年关,没有物流公司接单,这批机器人最终靠临时包车运货才得以顺利送达。

钛米的消毒机器人,可在隔离区域针对患者在医院内的移动路径进行沿途消毒。

到1月20日晚间,钟南山院士肯定了新型冠状病毒存在人传人现象,3天后,武汉封城,肺炎感染人数持续攀升,更多机器人公司,如普渡科技、真机智能等也都投身于紧张的抗疫一线。

1月25日,钛米的13台消毒机器人已在武汉协和医院、武汉中心医院(后湖院区)、武汉大学附属中南医院等医院部署使用。与此同时,武汉封城前已输送一批库存机器人的钛米也在1月26日动员1/3员工节中加班,改造现役机器人,以增加消毒等「抗疫」功能。

2.送餐机器人。

1月26日,普渡科技对外宣布「技术抗疫」计划:为全国各地的医院和隔离点免费支援1000台送餐机器人,以减少肺炎交叉感染。

消息发布后,武大人民医院、金银潭医院、武汉协和医院、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荣军医院、武汉普仁医院等十多家武汉当地医院联系了普渡。普渡立即召集员工和各地经销商共200余人开展应援武汉的工作。

2月7日,普渡的13台机器人已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和另外4家湖北系医院完成部署;同时,第二批准备送往武汉的25台机器人已在安排物流中。

左图为普渡科技2月6日装车的机器人,右图是2月7日到达武汉荣军医院的送餐机器人。

以送餐机器人为主要业务的擎朗科技在1月25日加入抗疫,他们先是调度了武汉当地的库存机器人加入抗疫,后又从嘉兴工厂调度了20台送餐机器人于2月12日送达武汉,目前正在武汉市中心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武汉楚天医院和方舱石牌岭医院进行部署。

左为擎朗科技在嘉兴工厂的送餐机器人,右为其中20台送餐机器人于2月12日达到武汉黄坡收费站。

3.测温机器人。

武汉本地的机器人公司也在困境中发挥著自己的力量。1月27日前后,武汉机器人智能化厂商亘星智能总经理武大治也带领6位工程师开始行动——升级公司已在武汉运转的7台红外线感应机器人,为其增加测体温的功能。

亘星智能已在武汉部署的小卒系列安防机器人,可替代室外的巡逻和站岗人员,进行全天候自主巡逻、监视和智能识别。

4.智能递送服务机器人

1月31日,猎户星空针对疫情捐赠的智能递送服务机器人「豹小递」,已经交付武汉火神山医院,它能够根据医院需求分别执行递送化验单、药物等工作。

2月1日,赛特智能向武汉市汉口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以及即将建成的雷神山医院捐赠4台医用智能配送机器人,可承担送药、送餐、回收被服和医疗垃圾等工作。

2月3日,无锡安之卓医疗机器人公司的3台配药机器人应用在药物调配过程中:操作人员不需要直接接触药物,调配过程由机器完成,能避免药物交叉污染和空气污染,已在武汉红十字会医院重点部门投用。

2月6日,京东物流自主研发的智能配送机器人在武汉完成了智能配送的第一单,现在武汉地区已经有两台这样的物流机器人投入抗疫物资的配送工作。

5.巡控机器人。

真机智能从1月25日开始也加入抗疫,将现役机器人远程升级为「抗疫」机器人——巡控机器人可通过语音大喇叭循环播放宣传信息和抗疫歌曲;通过计算机视觉对未戴口罩的行人进行检测和通过语音播报系统进行提醒。

每台这样的巡控机器人平均每日工作超过12个小时,行驶里程超过80公里,可循环宣讲500余次。

真机智能在上海兴业太古汇等多个商场、街道部署的真机青翼蝠巡控机器人,变身为防疫巡控机器人,增加了口罩检测预警和循环宣讲功能。

真机智能与与苏宁小店合作的「卧龙一号无人车」,可以从便利店运输物资到小区门口,实现无接触配送;该机器人还内置紫外线杀毒灯,可对配送商品进行消毒。

更多行业认知,欢迎关注甲子光年(ID:jazzyear),阅读原文:

机器人在武汉 | 甲子光年?

mp.weixin.qq.com图标


泻药。

在互联网上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远程通讯、在线教育、各种线上智能服务等。在线下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人工智慧机器人身上,比如机器人代替医护人员查房、为患者送药、送水、送食物、量体温、消毒 ...还有在酒店专门送外卖、打扫卫生、炒菜做饭的机器人。

人工智慧机器人的应用

????「该视频来源于网路,作者及出处均不详!!」


先看看疫情期间人工智慧的一些成绩吧

用AI演算法做病毒基因分析缩短至半小时

2月1日,浙江省疾控中心上线自动化的全基因组检测分析平台,利用阿里达摩院研发的AI演算法,将原来数小时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基因分析缩短至半小时,大幅缩短确诊时间,并能精准检测出病毒的变异情况。

疫情发生后,达摩院演算法专家顾斐博士奔赴浙江省疾控中心,第一时间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基因进行特征分析,并推出多个演算法模型。

在序列比对过程中,达摩院对演算法增加了分散式设计,有效提升比对效率;在病毒序列拼接阶段使用分散式设计的de Bruijn图演算法,变异病毒也能精准检测。

通过红外远程技术,批量秒测体温

为了解决抗疫期间人工测体温给人员带来接触感染风险的问题,广州一家科技公司自主研发出5G警用巡逻机器人,可实现红外线5米以内快速测量体温,并识别过往人员是否戴口罩。

这个5G警用巡逻机器人搭载了5个高清摄像头,能实现全景无死角巡逻;可一次性测量10个人,温度误差在0.5摄氏度,人员移动到哪,机器人都可以实现快速记录;温度超过设定值,或发现行人不戴口罩,机器人立马启动报警系统。

当然,各行各业的程序员贡献不止于此,比如用区块链技术追踪物资、快速开发出疫情通小程序供社区免费使用、用黑客技术追踪骗子并与骗子周旋最终追回善款……不胜枚举。

我们再回头看看行业

政策方面

疫情发生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通知,鼓励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慧等新技术对疫情开展科学精准防控,还鼓励制造企业与信息技术企业加强合作,加速推动企业复工和产能恢复。

这些政策的刺激,让物联网产业迎来大好时机。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研究报告》显示,预计到2020年,中国物联网的整体规模将达2.2万亿元,产业规模比互联网大30倍。我们可以看到,物联网的前景广阔。

物联网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场景丰富,遍及智慧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必定会在未来数十年内扮演重要的角色,在有需要的时候给予社会经济发展强大的科技支撑。在物联网应用和技术成为当前科技行业最受瞩目的时刻,物联网人才的稀缺已经成为科技行业共同的难题。

企业方面

一个企业想在接下来的科技革命中占得先机,拥有大量优秀的物联网人才成为助推其发展的基础。

3月,猎聘创始人兼CEO戴科彬接受采访时说:最近国家非常强调新基建大领域,工业互联网、5G、物联网等,对于区块链、人工智慧和高科技人才需求很大。有技术能力、产品能力的人往新基建传统领域转向的可能性会更大。

图片来源:猎聘大数据研究院

BOSS直聘发布的《2019春招旺季人才趋势报告》显示,新职业人才受到企业追捧,物联网相关的嵌入式工程师人才需求同比增速超过46%,人才紧缺程度高于其他技术职位。

从政策和企业角度来看某些方面开始大力支持人工智慧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度极高,至于遇冷我认为是不存在的。


在这次疫情中,人工智慧在很多领域都发挥了优势。比如远程办公、在线教育、无人商店购物、在线政务办理、智慧门禁出入……随著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进入新阶段,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上述各类"非接触应用",能在疫情防控中避免交叉传播,因而成为保障社会多项工作正常运转的重要策略之一。

而人脸识别技术由于成熟易用、无物理接触及可无感使用等特点,正在"非接触应用"中扮演著关键角色。目前,虹软视觉开发平台通过免费、离线ArcFace人脸演算法赋能,帮助相关企业落地线下、线上多款"非接触应用",并已在防疫工作发挥作用。

此次疫情影响颇广,可以预见之后的社会公共卫生体系将得到全面提升。很多疫情倒逼产生的生活习惯,或许疫情结束后仍将持续下去,譬如人们出门依然会戴上口罩,优先选择线上办理业务而不去柜台,远程工作及教学也会成为传统途径的重要补充。

虹软视觉开放平台已经输出了大量可快速落地的免费、离线演算法,提供人脸识别、人证核验、活体检测SDK以及开发应用套件,可应用于智慧楼宇、智慧旅游、智慧工地、智慧校园、智慧出行、智能机器人等诸多场景,为开发者和企业用户打造高效易用的计算机视觉引擎。

虹软视觉开放平台?

ai.arcsoft.com.cn图标

为了防止病毒的进一步传染,美国首例新型肺炎病患在治疗过程中身处隔离室内,由机器人进行治疗。

这名患者是美国华盛顿州居民,在从中国武汉返美之后,最早在西雅图就诊。事发前1月15日从中国武汉旅游返回美国,1月19日在当地医疗机构就诊,并于1月20日在西雅图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美国当地时间1月22日,普罗维登斯地区医疗中心埃弗雷特传染病科主任George Diaz表示,目前病人的情况「令人满意」,但并未透露该患者还需在隔离病房中治疗多长时间。

据Diaz称,病人是装在一个隔离舱里,由救护车从家里带到医院,再直接带到隔离的特殊病原体病房区。

治疗过程中,医生负责在隔离窗外操作机器人,该机器人配备了摄像头、麦克风和听诊器等设备,是这家医院降低病毒传播风险的众多方法之一。

在疫情面前,每一个参与救援的生命都至高无上。如何将感染的风险降到最低,一个方向就是利用机器人来代替部分人类的工作。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机器人都能去帮助医生进行治疗,消毒、穿衣、运输这些「危险」的事情,机器人都能有用武之地。

还有一种是辅助穿衣机器人。在脱去防护服时,如果能够不让皮肤与衣服外层接触,危险就会小很多。当前的脱取方式需要另外一人辅助,辅助人员就存在暴露在病毒中的风险。

机器人能够帮助研究人员脱去外层防护服,减少直接接触的概率。同时可以帮助检测防护服是否有破损,是否穿戴正确,更大限度的保护研究人员的生命。

再往前追溯的话,2003年抗击非典时,中科院自动化所就曾研制了一款抗非典助手机器人。

「助手」充足电后能够连续工作3个小时,不仅能在病区查房,为病人送药、送饭及运送生活用品,还能协助护士运送医疗器械和设备、实验样品、处理病区垃圾等,最多可以一次向病区内运送重达30公斤的物品。

希望在AI、机器人等技术的帮助下,更多机械的白衣战士能够冲在一线,帮助医务人员避免更多不必要的风险。

除此之外,人工智慧产品例如云呼叫中心、智能外呼、智能客服等也可以为企业远程办公提供莫大的帮助。


建议可以多关注各家云的网站,了解最前沿的AI应用技术,代入思考当前情境下哪些技术可以作为服务支撑


在此次新冠疫情战斗中,杀菌机器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众多企业包括亚马逊、科沃斯、UVD Robots、SiLC等知名企业均推出了不同款式机器人。

应用场景包括并不局限于:医院、机场、地铁等公共场所。

UVC灯管在杀死附近微生物的同时,机器人能够自主到达房间的各个地方。机器人还搭载了激光感测器,可以绘制出房间的布局,进而自动对各个区域进行消毒。

同时,自动消毒机器人还能够监测到障碍物并自动避开,无需人工协助。但由于UV-C辐射对人体有害,所以机器人需在无人条件下进行消毒。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具备相对优势,但自动紫外线消毒机器人不太可能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提供全面的保护。

若UVC光波被物体挡住,就无法对那些接收不到光线的地方进行消毒。

附上此次战斗中紫外杀菌机器人的盘点:

LED分析师Wong:新冠疫情带火UV消毒机器人!来看7款产品盘点?

zhuanlan.zhihu.com图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