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找車,乘客主動到行車路線中等待。

車接人,乘客不動,車去接人。


目前來說肯定是人找車

基於幾個方面:

  1. 乘客知道車牌,司機不知道乘客是誰
  2. 出發一般是小路,司機不熟悉路
  3. 出發點路口不方便停車,司機不熟悉
  4. 幾百米人找車更方便

因為往往最後一公里麻煩,所以共享單車有市場,可以佐證這方面

第一點乘客不方便拍照,避免歹徒找漂亮姑娘接單。我一般是聯繫乘客,說下哪裡等我,他怎麼過去,如果他不熟悉的話。

問下有沒有大件行李

有沒有孕婦小孩

大概什麼衣服

問衣服很多乘客就會描述自己

說明他也不希望我找不到他

因為我一般下班接固定點乘客

火車站

火車站人多,電子眼多

你如果不交流好

我遇到30分鐘接不到人的年輕女孩,大媽

一般男人沒這個問題,但也有個例

我接人本來會多20分鐘左右

必然繞路

再多半小時

我不屑補貼油費的

其次,我過來接你

莫名其妙幾天後收到條警察叔叔發的簡訊

整個人都不好了

歸根結底,我有車,你暫時需要車

所以你被動

但是可以友好溝通讓你方便

大家都方便

你說你行李多

麻煩師傅進來接下

你走東門進來,右轉到底再左轉

大約100米就到了

我現在在樓下等你

要是有停車費

我來出

我想

沒哪個司機會拒絕這麼會說話的乘客


我覺得應該是人找車,車挑人,為什麼這麼說呢,既然叫順風車,車主就不是以盈利為目的,價格可以往下壓,,那些說價格太低不划算的大多都是想做職業的,那就去隔壁專車,不要污染順豐的環境,

車怎麼挑人呢?以價格為切點,給路人套枷鎖,你享受了平時半價的費用,就不該讓人等多久了吧,就不該那麼多無禮的要求了吧,假如乘客太過分,完全可以司機給乘客打分,這就可能讓乘客以後無車可打,再不能享受半價費用,以此來約束日漸囂張的部分思想,

市場上大多都是乘客給車打分,那是職業車手應該做到的服務,但是順風就不一樣了,順風車主大多也是要打卡上班的,如果因為乘客耽誤時間,或者心情糟糕,自然就不願接單了,相信大多順風車主意願也是偏向順利接人送達的,這樣有素質的乘客,心情好了,不要錢也很正常,


順風車究竟應該是「人找車」還是「車找人」,我想只有做過順風車司機和坐過順風車的人才有發言權吧。

首先,需要聲明的是:順風車雖然會就近匹配司機與乘客,但是即使是匹配順路95%的行程也會有繞路的情況,這是我覺得乘客需要了解的。

其次,站在順風車車主的角度上說說這個問題。

我認為大多數情況下還是需要「車找人」,畢竟是給乘客帶來便捷的方式,所以司機應該盡量幫助乘客。

比如我上次接到一個訂單,乘客數1人,里程45公里,時間地點也提前溝通了。出發那天早上,我到指定地點等她。等了十幾分鐘沒等到人,我心裡就非常不爽,大早上的行程還這麼墨跡,我不用上班的嗎?隨即又給乘客打了個電話,電話接通了。她說馬上到,家裡電梯壞了。剛掛電話,我就看到一個孕婦,雙手都拎著包,向我跑來。心想反正乘客還沒來,我就趕緊下車去幫幫她。後來才知道她就是我的乘客,因為丈夫出差,家裡老母親病了,只能自己先趕回去。這不懷著孕,電梯還壞了,就遲到了。那時心裡挺愧疚的,乘客不想麻煩我,行動不便還自己搬東西下樓,我卻不耐煩地一次次催他。

遇到好乘客,那是你的幸運;遇到差乘客,那也是你的不幸。

有一次回程路上順的一個乘客。大概晚上九點多了,剛打開「一喂順風車」APP就看到一個需求訂單,說順路不順路,說不順路也順路,帶上他大概多開15分鐘左右的路程吧。我想大晚上的打車不容易,就接了他的訂單。結果好了,開始第一個電話打得通,後面一直無法接通。我兜兜轉轉在他定位的位置找了好久,也沒看到有人在等車的,然後我找了個地方停車,不停的給他打電話。第16個電話通了,他說手機沒電,上樓充電去了?!?你說你手機沒電,不至於不接電話吧,自動關機還會語音提示:你撥打的電話已關機。你給我解釋下,電話無人接聽是個什麼鬼?生氣容易傷肝,我不停心理暗示,後來就在他下來的路口等。又是十幾分鐘,我還沒急,他倒是給我打電話了。問我是不是爽約,是不是還在路上?我?!?

我詳細描述了我在的位置,他說我走錯門了,還給我「遠程指導」。行,聽你的,我紅路燈直行再右拐。And then,有個鬼哦?離定位也越來越遠了。發現路線偏了後,我又及時掉頭,直到找到乘客我才發現,他一直就在我的斜對面,還給我瞎指揮。你TM不能走過來嘛?又沒有紅路燈,肉眼可見的距離啊,這麼不願意動動,真當自己是個大爺!

接上他後,一路上我都在給他思想教育,還好我不是個暴脾氣,不然他就嗝屁了!

那件事情後,我再看滴滴之類的順風車出事就比較理性了。除非司機真的有心理問題,不然一般的司機真和乘客發生衝突,我覺得乘客一定要負主要責任。本來順風車就是給乘客圖個方便的,司機沒多少錢能掙,憑什麼供著你。你說不清地址,讓司機來迴繞圈子,人家的油不花錢啊,感情你沒上車,不算你錢是吧?

最後,我以乘客的角度講講我坐順風車時的感受吧。

順風車究竟是「人找車」還是「車接人」?這個其實沒有強制規定,完全取決於人。有的人認為我是乘客,我花錢了,你就應該鞍前馬後;有的人認為大家都不容易,能方便就方便,不都是為了早點回家嘛!

以前沒做順風車車主的時候,我也是定位在哪,我就在哪等著,直到上車。但是在一喂順風車上註冊車主身份後,我可能打車的機會少了,但是我會讓我的家人在打車的時候,盡量定位到比較好找的地方,然後看平臺上的司機定位,走到同一方向可以停車的地方去等。

現在做的比較好的一般是順風車司機,該幫忙的時候還是會主動去幫助乘客的。所以,我希望在打車的時候,乘客也能多給予司機認可,多多理解他們,不要一上來就埋怨他們遲到了、不準時之類的。更不要隨隨便便給差評,人生在世,誰又是容易的那一個呢?


理論上應該人找車,類似於大巴車在約定的兩個上下車方便的地點接送乘客,這才符合真正的順風車含義,但實際操作不太現實,現在司機端接順風單都靠搶,大量專職司機混跡於各個順風車平臺,今年造成滴滴司機接單慘淡的原因有可能是由於各大順風車平臺崛起分流了客源的緣故。

現如今各平臺的順風車業務「車接人」實際上與廉價版快車在使用上毫無區別,同樣造成大部分乘客產生了順風車等同於便宜的快車的認同,故而乘客認為付了錢卻沒得到享受而不爽,司機認為就這一點錢還要繞路接送(即使匹配順路95%也會有繞路的情況產生)乘客還裝大爺,在這兩種心理的衝突下,乘客與司機都頗有怨言,順風車的使用體驗都不佳。如果順風車平臺依舊這樣發展的話,不去解決這一尖銳的矛盾,我看不到這些順風車平臺的未來,類似於之前滴滴順風車的惡性案件還得出現。


我覺得兩種模式都可以並存。大家都有選擇權,尤其是異地的順豐車,車主繞整個城市去接送,不人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