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請自來。

用了兩年時間做到輕度自律,所以說算是和自律沾上一點邊的人(至少在同學眼裡是這樣),以下是本人在努力過程中的一點心得和一點點的拙見。

1?生活脾氣和工作學習並沒有先來後到。

工作學習上的回報相對於脾性來說更容易到手,因為只要付出時間和精力,那麼成績是理所當然的。(當然成績的高低也要看你付出的精力值)。

但是生活脾性則不然,並不是你搞懂某個知識點就可以得分。很多前人的經驗也許我們都聽過,比如說「堅持」,比如說「修養」,可是真正這些類似的字眼都需要我們終生去實踐,去深化,去理解。

2?自律的人做事就像喫飯,呼吸一樣簡單。

大多數人去羨慕自律的人,他們好像可以輕而易舉做到我們不敢想的事情,但是為什麼我們總是在「盲目」地羨慕呢?(請允許我用盲目這個詞)

因為我們潛意識認為「自律」需要強大的意志力去支撐,必須強大到可以壓倒一切不理智的情感。在這過程中,我們要經歷失敗和所謂很多人接受不了的磨難。

但是,當你選擇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所期待的太多太多,一旦遇到任何問題,你就開始質疑自己,質疑你努力的意義,其實並非需要想那麼多「為什麼」 「怎麼辦」這樣類似擔心自己/擔心結果,只要鋪一張紙,拿一隻筆,靜靜地沉浸在這個時間段內。

然後你所期待的結果,就會靜靜地,一點一點地如你所想來到你身邊。

題目的關鍵詞是「高度自律」。

3?高度自律的人更多的是「內穩」,他們更多的是追求一種內部的穩定。

大部分時候能堅持到最後的人,靠的不是激情,而是自律和投入。是內穩。

想要走的高,也許需要激情。但想要走的遠,靠的就是長期穩定的投入和輸出。

最後,祝安好。

(我們一起努力做到真真正正的自律 )


生產力不等於工作。所以生活脾氣和工作學習都能長期高度自律的人靠的不是掙扎,煎熬,而是和睡覺喫飯一樣簡單,把自律的生活已經形成一種習慣,如果你錯誤地認為這兩者相等,那麼你將會浪費大量時間。懶惰是缺點也是優點。如果懶惰意味著缺乏自律,那就是缺點。自律是高生產力所必須具備的條件。但是,如果懶惰意味著不必要的事情一件也不用做,那就是優點。

據我所知,軟體生產商們自己經營生意。有項目的時候,他們每天工作10小時,一週工作7天。但是,我注意到即使他們這麼忙,還是能有時間製作長長的論壇海報、快速回復郵件以及聊天。

一週70小時,到底有多少是真正的工作時間?如果把時間壓縮,不分心,不做價值量低的事,他們有可能一週只花費35小時,卻能做更多的工作。但不幸的是,很多人把工作時間短看成是生產力不高的表現,他們拒絕上述第二種形式的懶惰。

工作時間短,但做的事情更多。用積極意義上的「懶惰」來幫你完成更多的工作吧。不要做一些沒有價值的大任務。簡化複雜的項目,讓它更容易操作。用頭腦挽救你的時間和精力。


都有,看個人適應度。

有的人一旦自律起來就感覺找到了人生的信仰,覺得這就是他追求的生活目標,那麼他對自己目前的自律習以為常;有的人如果只是跟風隨大流,那對他來說就是一種痛苦的掙扎。

自律也只是生活的一種方式,不建議為了追求它讓自己頭破血流。


我覺得應該是剛開始的掙扎煎熬,到後來的如同喫飯睡覺那麼一樣的簡單。先歪個樓,跟你說說跑步吧。剛開始第一第二天跑步是非常非常的辛苦,甚至引起身體的不適應,就像你上的掙扎煎熬。但是隻要你慢慢堅持下去,跑步會變成一種習慣,每天下課都會不自覺的往操場裡面跑幾圈。自律其實和跑步一樣,我在前一段時間,想試著放棄玩手機,剛開始沒有手機的時候,真的很難受,什麼事情都不想幹,總是想從口袋裡面拿手機出來玩。後來慢慢習慣沒有手機的日子,其實一樣過得挺滋潤的,喫嘛嘛香,也不會關心各種八卦和朋友圈裡面的事情了(起碼不會熬夜了,哈哈哈哈),如果你想變成一個從高度自律的人,那就去嘗試著改變吧,度過了剛開始的掙扎煎熬,就變成了像喫飯睡覺一樣簡單了,哈哈哈。


喫飯睡覺很簡單卻也會為喫什麼發愁,自律久了同樣會有煎熬的時刻。


答案就在問題裏

是否抑鬱啊,環境啊,習慣啊,動力啊,就算是同一個人做同一件事目的也經常不一樣


前面慢慢會變成後面


我覺得是修為和心境以及自我追求的東西有關吧

有個東西叫習慣

比如我每天習慣那個點醒來

習慣去公司上班地鐵上看書

還有個東西叫正面看

從正面看問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