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是新能源電動汽車。

積土為山:續航里程,電動汽車的生死節嗎??

zhuanlan.zhihu.com圖標積土為山:未來已來,汽車行業會像手機行業一樣快速顛覆嗎??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新能源電動車突破應用場景將是未來之路

從應用場景的角度分析,電動汽車雖然有明顯的不足,但也有一些顯著的優勢,比如清潔環保、噪音小、電池布置靈活等等。我認為電動汽車可以從三種應用場景方面率先獲得市場突破。

1. 無人駕駛的電動商用汽車

電動汽車可以發展中短途運輸的商用汽車或者中低速無人貨運汽車,比如中短途的無人駕駛公交車、中低速無人配送車等。一方面能夠實現了後台更好的交通運輸調度控制,另一方面可以實現信息保密等人為不便的問題。

2.共享電動或電動計程車

發展共享電動汽車或電動計程車,可以發揮充電成本的經濟性、噪音小帶來的舒適性等優勢,由運營商承擔續航里程、殘值淘汰快等方面的使用壓力。

3.改變生活場景的私家車

由於電池布置便利,可以在前後重量配比和造型布局上更加靈活,電動汽車應該在車內空間釋放、造型設計美觀等方面充分發揮優勢,同時在車聯網應用等方面取得突破,從而拓展交通運輸之外的其他功能應用場景。


謝邀

這個準確來說是需要分時間段的

個人認為在未來20年甚至50年內基於內燃機和電機的混動動力形式是主流形式。原因主要是在石油不出現明顯短缺的情況下,內燃機還是性價比最高的驅動方式。混合動力形式會把內燃機的節油性能提升到最佳,是環保法規和消費者大量應用最好的動力形式

為什麼不是新能源呢,首先是短期內無論電池技術還是燃料電池,在可見的時間段內還無法在產業上實現突破。另外是在基礎設施上,充電樁和加氫站的建立都需要過程,而且技術標準還未完全建立。這些都導致在新能源車在短期內無論是購買成本還是使用便利性和燃油車存在距離,無法全面替代燃油車

長遠來看,新能源車是最終的形態。核心原因是人類找到低價能源,電、氫這類二次能源在使用層面機器是不挑食的。石油肯定有用完的那一天


新能源:

只要不是純燒油的車,都叫新能源

但是,最終,都會發展成,純電動為主!

為什麼?

因為,簡單!實用!便宜!

但是,需要時間!傳統發動機紅利給車企巨頭的利潤窗口期還有至少20年(一代人)

下一代人,我們,年輕人,如果,第一次接觸的,就是純電,或者新能源,那

我們的下下一代,我們的,孩子們,接觸的,也絕大多數都是,新能源

而現在,新能源的主流,是純電。混動的少

所以,將來,可以預計的到的將來,純電動,仍然會是主流。

一本關於未來的小說里……

來自小說《逆龍道》

全世界的交通工具,都是用的「能量電池」,汽油車,是老古董!

哦,對了,還有……最近很火的,這個

「馬路上車水馬龍,卻靜悄悄的」……

這不就是滿大街的純電動汽車嗎?

想想那些科幻電影,一個又一個科幻電影或者小說里的情節,正在成為現實。


在過去的100多年時間裡,新能源汽車經歷了跌宕起伏的歷程,並逐步走向成熟。與此同時,中國也湧現了一批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自主品牌。當前中國正在大力推廣的新能源車型屬於純電動汽車,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出現的廠家比如比亞迪、廣汽、吉利,新勢力比如威馬、小鵬,第一批比較靠譜的車企生產的新能源汽車早已經滿大街跑了。

新能源汽車並不單單指純電動汽車(BEV),除此之外還包括混合動力汽車(HEV)、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REEV)等等。

在我印象中第一輛新能源汽車是1873年英國人羅伯特·戴維森用一次電池做動力發明的新能源電動汽車,成為了世界上最早可供實用的電動汽車。後來到了1881年,法國工程師古斯塔夫·特魯夫以鉛酸電池為動力驅動的一台三輪車,這也是世界上第一輛鉛酸電池新能源電動汽車。直到保時捷發明了可以代替鏈條傳動的輪轂發動機並採用鉛酸蓄電池作為動力源,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輛四輪新能源電動汽車,時速可以達到56km/h。隨後通用相繼推出首款燃料電池汽車和通用首款混動汽車,隨著石油危機的爆發,新能源技術再次受到追捧,電動車邁入了新的黃金時期。1990年,通用汽車推出了EV1的前身IMAPEC的概念車及電機與電控系統,為現代電動車技術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008年特斯拉推出全球首款鋰電池跑車Roadster,其核心技術正是出自當年EV1首席設計師AlanCocconi之手,他也影響到寶馬、賓士等諸多品牌的新能源電動車核心技術。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始於21世紀初。2001年,新能源汽車研究項目被列入國家「十五」期間的「863」重大科技課題,並規划了以汽油車為起點,向氫動力車目標挺進的戰略。2008年,新能源汽車在國內已呈「一片大好」之勢。2008年1-12月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增長主要是乘用車的增長,1-12月新能源乘用車銷售899台,同比增長117%,而商用車的新能源車共銷售1536台,1-12月同比下滑17%。2009年1-11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同比下降61.96%,至310輛。2009年1-11月,新能源商用車——主要是液化石油氣客車、液化天然氣客車、混合動力客車等——銷量同比增長178.98%,至4034輛。相比在乘用車市場的冷遇,「新能源汽車」在中國商用車市場已開始迅猛增長。2010年6月1日起,國家在上海、長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個城市啟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工作。2010年7月,國家將十城千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試點城市由20個增至25個。

這些數據顯示,國家在扶持新能源汽車發展方面還是給予很大支持的。

國家為什麼要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車行業呢?

國家扶持新能源汽車行業是國家發展的必要趨勢,為什麼是必要發展趨勢呢?

其一,因為石油,石油是中國發展新能源最大的原因,沒有之一。石油是國家工業的根本,而我們熟知的大慶油田的石油產量,是連需求量零頭都不到的。這時候有些大佬就會站出來說,我們不夠我們可以買啊!呵呵,且不說當你需要買油的時候dollar有多珍貴,最怕的是什麼,是你「不聽話」的時候我不賣給你了。有的大佬又說了,這裡不靠譜我去別處買啊。至於其他地方靠譜不靠譜,前提是你自身夠不夠強大。

石油後面代表著什麼?代表著國家能源安全!咱們國家的石油量不是很高,所以才下血本支持新能源發展。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國家如此扶持新能源發展,又補貼又上牌的政策接踵而來,原因就是,保證國家能源安全

這時候有大佬該義正嚴辭的說了,我國的新能源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新能源,用電基本是煤炭發電也污染環境,用這個電來當作新能源車的動力根本不環保,你說的這點我並不否認,但是我國煤炭有多少?石油又有多少?中科院院士懟柴靜那個視頻想必大家多少都有點了解。在國家利益面前,你說的這些都算個屁。

其二,技術,國家提倡新能源,並且說是彎道超車,有些大佬就會說吹牛,你能怎麼超車。說超車說的是啥???說的是你們國外發動機玩的溜,老子沒有工業革命,再怎麼追我也追不上,發動機沒有你們玩的溜老子玩電機!咱們重新拉起跑線,槍一打重新跑,都是兩條腿你怎麼就比我跑得快?說到這裡有大佬就不理解了,為什麼我們就追不上?我自己研發怎麼就追不上國外的技術了?你這是看不起誰呢?

舉個例子說吧,了解車的人應該都知道ABS,以前的車屁股有個ABS是個多牛逼的標誌。這玩意確實很有用,但是以前是純進口,歐美把技術把握的死死的,後來國家出手,把ABS研發提上日程,耗費人力財力最終研發出來,按照以往的經驗,必然是掌握技術以後可勁降價用價格打壓市場。但這玩意擱在汽車行業,就行不通了,早在建國以前歐美就研究出來ABS這玩意了,研發這玩意是需要前期巨額投資的,這些白花花的銀子是要平攤到產品中的。當中國研究出來了ABS以後,人家歐美不怕你反而將價格一降到底,因為人家研發出來這麼久早就把經費平攤了。所以我們就面臨這樣一個局面,一面是歐美的產品,質量那是沒得說,價格還不貴,一面是國產的,質量上因為沒有大批量應用,需要打個問號,價格呢,也沒什麼優勢?國產產品一方面沒有量來分攤開發費用、提升產品,一方面又因為沒有價格優勢,拿不到訂單,陷入了死循環。不是說國產品牌不作為,但人家早你百八十年完成工業化,那是有優勢的。所以國家說新能源是彎道超車。只有這樣,中國研發的優勢才能真正的體現出來。

2020年新冠疫情的發生,在短期內對汽車行業消費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汽車消費刺激政策一個接著一個,中央鼓勵外加專家呼籲的,也是操碎了心,商務部服貿司司長冼國義說:「汽車是消費市場的頂樑柱!」據數據分析,每消費十塊錢里其中就有一塊錢是屬於汽車消費,汽車行業帶動的產業鏈更是龐大,作為國民經濟支柱,想讓經濟快速恢復,鼓勵汽車消費是最有效的辦法了

即使國家大力扶持,各種補貼鼓勵政策接踵而來,但是沒人信,至少絕大多數消費者眼中,新能源汽車依舊是富人的大玩具,一個大笑話。原因是什麼呢?我認為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經過幾年的使用後感覺到電池的續航里程已經打了對摺,很難滿足日常生活使用,但是換個電池又是死貴死貴,還不如直接賣了買新的,然而發現在二手車市場新能源汽車並不受待見。本來買新能源汽車是為了省油,結果算上充電維修電池保養不省反虧。電池容量物理特性衰減,單位容積能量攜帶總量不夠,能量補充方式沒有優勢,這是現在面臨的技術上最大的問題。

充電不方便,充電樁不夠普及。公共場所的缺乏嚴重影響了大眾對新能源汽車的購買慾望。

當然,這些問題國家已經非常重視,在最近發布的幾項政策下我們能明顯感覺解決這些問題已經指日可待。

還有一點就是消費人群結構的變化,現在消費人群的中堅力量來自於80後90後,與70後的消費觀念完全不同,現有的車型無論外觀內飾參數駕駛體驗等等都達不到80後90後的需求。

註:圖片為ARCFOX概念車。

政策下的大力扶持導致行業內新能源車企持續增長。新能源車企會進入廝殺,最後剩下幾位王者。大殺四方。結合5G馬上全面的普及,新能源汽車真正的未來是自動駕駛,是ADAS,是萬物互聯的一個終端。現在的新能源,架構那是完全不一樣的,搞自動駕駛的,才是核心,才是未來。

以前看特斯拉感覺卧槽汽車還能這樣?以前看蘋果手機覺得卧槽手機還能不帶按鍵?以前,誰會覺得新能源汽車會成為發展趨勢?自華為上市以後,核心技術晶元的發布,李彥宏的自動駕駛被貼了條,自動駕駛還會遠么?

現在車企普遍的L2~L2.5級別的自動駕駛,並沒有太多真正意義上讓人眼前一亮的功能。

其餘的,還是要交給時間。

未來

讓我們拭目以待。


混動就像當年的VCD一樣,終將被DVD取代,可到底需要多少年,這個過程市場容量能否足夠讓現有市場格局改為,取決於,電池技術發展速度及自動駕駛的發展。將來的好的前景一定是出行行業,二輪,三輪,四輪,無輪,我要的只是移動,管你是什麼動力。


發展方向是純電動

混動是燃油車向純電動的過渡的形式


問題問的不合理。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包括 混合動力、插電混合動力、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混合動力發展好,很可能會直接影響到新能源的正向發展。新能源這幾種車我個人認為會偏向純電動汽車1)降低石油能源的依賴性 2)形成新的汽車行業產業鏈,如催生新模式,V2G 模式 3)改變能源戰略方向 4)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滿足國際上對於溫室氣體排放的要求 5)有助於汽車模塊化生產 6)有助於汽車互聯和無人駕駛的技術對接 等等等 拿數說話,但就市場份額和銷量來看,純電動汽車增長高於其他!如中國15-19年複合增長率高達40%。丹麥數據更誇張。


新能源車分油電混動、插電混動、輕混、增程式動力還有純電,不過最後都是向著純電發展,混動只不過是過渡的中間方案。而且像一些入門級別的純電小車也可以做的質量非常好了,比如歐拉R1,永磁同步電機搭配續航351KM的三元鋰電池,市場價7萬元左右,對比燃油車絲毫不虛。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