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伯也有可能是個說客,而鴻門宴上項羽和范增也可能是在唱雙簧。

如果第二天真要決戰項羽派誰打頭陣呢?張耳?還是章邯?英布?秦國以滅,大家跟著來是為了分蛋糕的,不是來拚命當炮灰的,恐怕項羽指揮不動其他諸侯將去當炮灰。到頭來真打起來,還得項羽嫡系親自去,其他人作壁上觀。到時無論輸贏劉項兩敗俱傷,都成了炮灰,其他作壁上觀的諸侯們反而坐收漁利。

再加上項羽嫡系部隊人數少,補給困難,光靠嫡系打10萬人的劉邦軍恐怕勝算並不高。

且劉邦軍也是聯軍,得罪劉邦軍也等於得罪一大批諸侯 。除了關中10萬人,關外地方上還有不少部隊。所以項羽並非真想和劉邦聯軍開戰,只想施壓。要施壓就必須讓劉邦相信這40萬聯軍已經達成共識,會一起打劉邦。因為信息不對稱,劉邦還是非常懼怕40萬聯軍同時打他。

項伯的連夜通知張良離開,實際是一種施壓,嚇唬劉邦的,即便嚇不住劉邦,也可以嚇退如張良的韓軍,魏申徒武蒲的魏軍,南陽的王陵軍,彭越軍等等迅速離開劉邦,以免成炮灰。這樣一來劉邦不得不認慫。


項梁死後,項氏一族的直系沒有確立領導人物,分為三方勢力。

項羽為代表的項氏一族勢力,項梁的侄子。

項伯為代表的項氏一族勢力,項梁的弟弟。

項莊為代表的項氏一族勢力,項梁的兒子或侄子。

項羽在外部上與楚懷王奪權,內部上在和項伯、項莊奪權。

項莊與范增,在項梁死後,投靠了楚懷王一派,要挑起劉邦、項羽的戰爭。

項羽通過殺宋義,為上將軍,暫時握有兵權,沒有盟友。

項伯為楚國左尹,級別僅次於令尹,雖參加巨鹿之戰有功,項伯有實權,但兵權弱於項羽。

項羽殺宋義不僅奪走兵權,還奪走項伯的項氏一族領導權。

這時項伯需要一個盟友,握有兵權的盟友,與項羽、項莊抗衡。

於是項伯看到機會,想到劉邦,他的目標不是去見張良,而是讓朋友張良牽線和劉邦結盟。

最終項伯和劉邦約定結為兒女親家,成為盟友。

項伯回去後又和項羽結盟,對抗楚懷王勢力,項羽於是就不殺劉邦。

劉邦第二天主動來也是表示結盟的意思。

於是在鴻門宴上出現這種情況。

項莊、范增為代表的勢力要殺劉邦。

項伯為代表的勢力要保劉邦。

項羽為代表的勢力兩不相幫。


直接勸項羽不一定聽啊,直接去讓劉邦跑,到不是真的讓劉邦直接跑路,而是讓他有準備,並且直接賣一個天大的人情。


這個……

咱們有技術手段能保證不誤傷嗎?比如說連夜讓項羽幾十萬軍隊牢記張良是啥模樣,明天進攻看見張良,項羽軍隊的刀劍會100%自動迴避。

如果達不到這個操作技術和科技的話,還是讓他跑路比較穩妥。


兩軍交戰誰能保證張良不死於亂軍之中。


因為鴻門宴是司馬遷編的


不是說的很明白么 項伯是因為張良救過他的命 他讓張良跑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