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所做的一切确实是无价值的吗?或者是骗人的?


在《逻辑思维》在优酷上播的时候,我看了一年多。直到有一期罗胖子大谈土地红线不靠谱,粮食安全的概念已经过时,然后我基本上就不大关注他的节目了。讲句心里话,政治经济我也是业余水平,不过好歹也是度过几本政治理论的书和经济学的课本的。敢说土地红线和粮食危机是过时的概念,也真可以说是嘴巴大了。

后来的事情也就不必多说,贸易战一开打,粮食安全问题估计也没人敢说它过时了,如果中国粮食不能自给,你看看特朗普会不会打粮食牌?

总之凡是我略微懂点儿的领域,罗胖子聊的东西都非常可疑。我不觉得他就真的虚伪造作,他有自己的三观,迷信互联网,相信科技革命就要到来了,这没什么错误。他不是理工科出身,没学过人工神经网路,最小二乘法,只能从畅销书而非课本上去尝试理解那些他可能一辈子都搞不懂的理论,出现错漏也在所难免,盲目乐观也是情理之中。所以我并不讨厌他,只是在发现他讲得东西都是另一种形势的快餐娱乐之后就默默离开了。

我曾经也疑惑为啥这帮学术大咖们发明了那么多复杂的概念来把很容易的东西搞得云山雾罩不知所云。后来当我尝试著把我研究的东西讲给我老婆听的时候,我才发现并非是大咖们故作高尚,而是很多东西原本就很复杂。仅仅了解个大概自然可以简单地说几个概念,真要运用它们做点东西,没它个几个月刻苦学习想都不要想。而我们的社会所依靠的是能做事情的人,而非懂几个大概概念的人。

比如一个演算法吧,外行人也可以侃侃而谈说这个演算法有几个模块构成,每个模块是干什么的,输入输出是什么。但是内行是能够把演算法用程序写出来,而且写出来以后还能放到嵌入式系统里面直接用。所以内行人就凭这个就能年薪百万,而外行人懂了几个入门的基本概念什么用都没有。罗振宇讲的就是入门的,趣味性强的那些基本概念。他的东西本质上就是一种娱乐,跟看电影,喝酒,蹦迪一样。

对他评价不好的人是因为对他这套东西赋予了太过的期望,因此觉得自己被骗了。可是呢,这真怪不著罗振宇,人家谈自己的见解,说自己的三观,从来没按著你的脖子非让你信。大部头的《资本论》,《君主论》,《国富论》……你不读,非觉得一个播音员凭著几本畅销书就能能预测未来,这是你的问题还是播音员的问题?

罗振宇给我上的最重要的一堂课就是,书还是没法让别人替你读,有用的东西从来都没那么容易学到手。


首先说我的结论罗辑思维非但不是没有价值,反而是非常有价值的。

简单解释一下,如果没有罗辑思维 得到app 这种互联网知识服务公司,门槛极高的大学高端知识如何才能填充普通人的认知?难道我们就要放弃这些认知吗?

在没有得到app的时候,被挡在学术界门外的思考者怎样才能获知对生活中洞察的解释?怎样才能得到对世界、对社会种种疑问的答案?难道我们就只能装作问题不存在吗?

的确有些听起来合理的途径,比如去蹭课、去图书馆等等,但这只是冠冕堂皇的搪塞(只给你听起来合理的答案,却不考虑你的具体条件,也不在乎对你而言究竟是否可行。),蹭课和图书馆不说制度门槛(很多地方是不允许非本校学生入内的),时间和出行距离是硬屏障(时间屏障是指你上班的时候他们也上课,你下班了,他们也下班了。出行距离就是说必须专门去一个地方,然后还得专门离开,从而增加的往返距离。)。还有一条制约是自学的条件,需要有一定的基础充沛的精力,对于「精力」,不用我多解释,有几年工作经历(特别是大城市工作经历)的人,就会理解一个工作者、劳动者要保持神智清醒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前途压力…整个世界简直是要把你搞死…

我们就只能压抑内心的疑惑吗?

我们就该随遇而安吗?

只是,谁可以帮我们?

科班学者、官方机构回应普通民众的方式似乎只有无视鄙视,罗辑思维把经济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历史学、认知、佛学、前沿科技、孙子兵法…系统地做成了普通人能轻易获得的产品,并深化了服务。仿佛是普罗米修斯把盗取的天火献给了身处饥饿与寒冷中的人们。这温暖不仅来自火种,还有递送那一刻的尊重与理解。

抨击罗辑思维的人,矛头大多来自罗振宇的脱口秀节目,问题是罗振宇只是罗辑思维的符号,相当于一部几十万字大部头的几字书名,仅看到书名是不能理解书中思想的。另外罗振宇的个人节目,只是罗辑思维的免费体验品,假如一个人体验了一次健身课,结束后发现自己没变成倒三角,这时却说健身教练有问题,甚至健身这一行业都有问题,这显然是很不合理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罗辑思维「既没逻辑,也没思维」,但这是种似乎是有意的曲解,因为罗辑思维命名中的「罗」不是「逻辑」的逻,我提供解释这个命名来源的两个角度,其一是一个姓罗者的思考,这样「罗辑思维」就可以翻译成「罗振宇的思考」,另一就是把「罗」和「思考」直觉式的联系到一起讨个口彩,就像因打碎杯子产生的「岁岁平安」。

最后要说的是舆论对罗辑思维反对声的来源比较多是多年前罗振宇在优酷上单人的脱口秀节目和得到app发展初期,如果一直关注罗辑思维的产品,你不仅会察觉罗振宇的变化和成长,还能体会到一个快速迭代的新事物(得到app)。至于罗振宇,他早已成为罗辑思维的符号,而罗辑思维,则是新一轮知识革命的火苗。


当年优酷上看了三集,也就是第三集的时候我就给他盖棺定论了,传销式。因为我从小对传销很敏感,在安利刚进中国的时候,我接触到了,那个年代根本不知道,当年我才16岁左右。他们说的那么好,我一直觉得有问题。当我看到第三集的时候,我随便看的,14年吧,看了以后我脑子里对他的语言特别反感,我就知道,这人话术在洗脑。当年papi和他合作消息一发出来,我就在papi微博下留言,肯定不会成功的。而且你会很倒霉的。所以,这家伙基本就是一骗子,和罗永浩一样,不过他比罗永浩聪明多了,毕竟文化放那里,多读书毕竟会好点,罗永浩恐怕是要凉凉了。罗振宇忽悠能力比罗老师强多了,而且罗振宇采访罗永浩,我真想说,罗永浩真**到家了,给人当猴耍未必知道,他还踩著你,你还得感谢他,还帮他充门面,自己啥都没得到,还得到一堆经典语录,哈哈哈,对口没对好么?这些言语就这样放出去了?罗永浩不懂,未必你罗振宇不懂吧。现在忽悠人比以前难咯,大家读书多都能看出来了,所以。。。。罗振宇评价不好也是正常的。嗯,个人观点,禁止转载。


很多人认为,不喜欢罗振宇和他的「罗辑思维」是因为他们反对「知识付费」的理念,其实则不然。

且不说「罗辑思维」里的知识准确性有多高,你在接受这节目中的理念时,并不是获得「知识」本身。你所获得的是,「罗辑思维」在消化并处理加工过「知识」,可能还包括了所引用过第三者对「知识」加工过的产物,之后形成的产物。对于知识饥饿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份加工充分的酸菜鱼。然而,你并不知道,罗振宇对于「知识」的理解是否正确,第三方的理解呢?罗振宇对于第三方的理解呢?厨师在烹饪过程中,加了多少盐,多少辣椒,对鱼的火候拿捏是否合适,甚至,是否加了罂粟壳。厨师只告诉你:「没吃过鱼么?我这就是鱼的味道。」

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你现在所获得的,不只是鱼,而且是一盆完全加工过的酸菜鱼,即开即食。是不是应该值得高兴呢?我想不是。当你习惯于食用这盆你并不知道其中内容的酸菜鱼久了,并且被灌输「这就是鱼的味道」,久而久之,很多人不会去想了解鱼真正的味道,有没有别的做法,甚至,自己能不能做出自己的味道。

当这位厨师退休后,换了另一位厨师,给你端上另一盆水煮鱼的时候,也许你会被惯坏了地说:「这不是鱼的味道。」

在我看来,「罗辑思维」应该被看作装著珠子的椟。你在接触它的内容之后,忘掉它,自己去发掘它其中蕴含的「知识」本身,而不是把它就当作知识。买椟还珠还是买珠还椟,你可以自己选。

也许你说,你没有时间,但是你渴望得到知识。那么我想,世上没有什么知识是不耗费时间是能够得到的。


为什么大家对权健保健品的评价不怎么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