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举例子说明,比如你初学,是如何从初阶到高阶的?有什么习惯的观察角度、经验总结、理解内核的思路等等。

好奇这个是因为,一个关注的intp,曾经写过打篮球核心要点、初阶到高阶的思路等等,他近期学了某项新运动并参加了竞赛,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所以就蛮好奇,想学习一下「学习」的技术。

(′ . .? . `)感谢您的回复!


作为任何事情都上手极快的intj, 这个我必须来答一下

首先就是搞清楚本质和原理 这个东西是怎么运作的,有哪些关键点,俗称「入门」。不同的事物所需求的理解能力不同 入门难度也就不同。中国传统的东西 入门就很难 一般需要「师父领进门」。领进门之后 掌握了本质 剩下的其实就是花时间持续练习 ——「修行靠个人」

但是要自学怎么办呢 如何快速摸清本质?可以从问问题开始:这是什么 有什么用 原理是什么 影响这件事的因素有哪些 哪些是最基础的东西 最后理清整个流程。自己不知道可以知乎一下 当然 最靠谱的还是自己多学知识 懂得多了 就可以迅速类比出本质。学物理(不在公式定理本身 要能在脑中模拟)、以及数学的哲学思想尤为高效 这两个可以让你开启上帝视角 对新事物进行降维打击 见到没见过的事物时 你会瞬间发现:这不就是XXX么 然后直接上手实践。

搞清楚所有影响因素之后,分清哪些是基础 哪些是技巧 要按逻辑顺序进行学习。基础的东西一般比较简单(对于同种事物来说)。摸清本质属于理论 实践就要从基础开始练习。实践时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复盘,思考每次练习的效果 对照理论中的影响因素 想想怎样能提高,这样才能总结成经验。

我下面这篇文章 包含更专业、更具普适性的步骤(文章中的图二,步骤7—12)。以后会逐步将中西方思维结合,从理论上进行完善

Winston:STEM教育应该包括什么?

zhuanlan.zhihu.com图标

以下是我学新东西的案例:

学超写实风格绘画:当时我脑子里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 怎么能画的像照片一样?于是我想搜一下 但在这之前 我需要知道这种风格的专业名称,所以我首先搜的是 "像照片一样的画",就可以找到这种风格的专业名词,然后用专业名词再搜索 就能得到更多精准的信息(搜索也是一种能力 多尝试就知道如何搜索更高效)。基本信息掌握得差不多了 接下来要确定通过什么方式去学,在网上看视频、教程 还是买书?最后决定买书 这样临摹起来比较方便。我当时用的下面这本J.D. Hillbery的书,步骤有逻辑。每尝试完一种画法就思考总结 比如高光的处理 如何画皮质、如何画金属、玻璃的纹理 要用哪些工具等等

铅笔素描肌理 J.D. Hillbery京东¥ 72.00去购买?

这两幅就是成果了 右边那幅就是书的封面 大概用了一星期 总时长20小时左右

学photoshop: 首先明确 这是个软体 软体就是工具 学工具最好的方法就是实践。那么直接来一本带有很多案例的书就可以了,我照著书把案例做完 所有的工具也就会用了。

学书法:先问问题,什么样的字算好字 有什么评判标准?这个不像其他的东西 原理不是那么显而易见 甚至每个人会有自己的看法。中国很多传统技艺都类似于书法 很虚 一开始会觉得很茫然。学这类东西 可以先不管顶层原理 直接想最基础的东西是什么,对于书法来说 就是笔画,那就从一笔一划开始 挑本字帖先写把笔画写标准 写的时候要复盘 也就是每写一次要跟字帖比较 找出差距。之后临摹整字 这时候就要注意结构了。一边练一边思考 慢慢就知道什么是好字了

学箫类似于书法了:这个好坏就比较容易区分了 一听就会知道,原理也简单 网上都搜得到。然后就是找最基础的东西,也就是长音,其他所有技巧都建立在长音基础上

学股票外汇:先问问题,能不能赚钱,原理是什么?然后我去搜了什么是股票 运作原理、影响价格的因素等基本问题 在脑中建了个极简模型进行模拟 加深理解。之后读了公司理财、证券分析、宏观经济这几本书(大概花了3个月时间 本来应该两周一次性搞通 这样效果最好,因为上班的原因 每天只有一点时间看)这样就了解了整个经济是如何运作的,然后细分到原材料、生产、消费这三大块,每块里面又有不同行业,进而总结出:必须了解每个行业的盈利模式以及风险所在。然后是实操方面的理论(经验被总结起来之后 也可以形成理论——应用性理论),我又去研究了各种技术指标 以及市场行为。当这些理解的差不多之后,就可以开始实践了,先开个模拟账户熟悉一番 然后根据理论选股票吧(理论能让你在实践的时候,站的起点比较高)。接下来就是无限的复盘总结、再实践再对比理论总结∞

最后概括一下方法:先搞清楚本质、运作程序及原理,有什么用途,搜集这些信息之后找出关键因素并理清逻辑顺序,然后从简单的开始实践+复盘。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复盘,因为即便不理解本质,只要思考不足之处进行复盘改进,也能慢慢摸到本质。

对于知识积累较少无法快速理解原理的人,可以直接实践,但一定要归纳总结,这样才有积累,再遇到新事物才有东西可以类比,否则速度永远无法提高。但先实践这种方法 到一定程度就会遇到「瓶颈」,这时候还是得回到理论上来。举个例子,女生一定都有化妆的经验,我老婆经常看别人化妆的视频学技术,相信很多女生也是一样。当你化妆技术本身很娴熟了之后,想有个质的提高要怎么办,回到理论的学习就是——美术,学透视、光影构造、色彩搭配、平衡、对比度,这样来提高审美,因为化妆就是要变得好看,也就是弥补自身不足,这是需要审美的(这就回到了我讲的本质问题——化妆的用途及原理)然后研究哪种技术可以实现你想要的美学效果(即应用理论)之后利用审美能力,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脸型和自身缺陷,创造性地开发出适合自己的妆。毕竟别人的妆是掩盖他们的缺陷,并不一定适合自己。

以上,希望有帮助,若有疑问可继续探讨


intp

兔子洞+间隔复习法

以前就比较随心所欲,跳到累为止,但这样效率不高,而且有的新知识真的很有趣以至于研究到想吐才会停下来……

那就间隔之后难以再继续了,海量时间投入也容易造成其他事物被忽略,直到火烧眉毛才惊醒……

现在就是边跳边记录,但加上了时间提醒,每1.5小时停下来总结一下,再决定是否继续进行,毕竟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活动( ̄? ̄)

然后要注意的是,学了立刻用/关掉材料总结。当然有时真的看完头很痛,就去进行必要的生命活动,5分钟内回来写下脑子记得的要点,直接写不要看材料。

上面说了执行层面,在决定具体搞哪个方面我参考了Ali Abdaal的方法。

以上是我学习新东西的大概流程,思考的话差不多,刚好今早总结了脑子很乱的思考。

一般np思考脑子里都有无数个脑洞相连,就很混乱,我是先在笔记本上随便画几个圈:

瞎画,感觉差不多就停下来填东西,觉得该填哪就填哪。

填完之后会发现相邻的圈有关联,位置也有不同的意义。把有关联的连起来。

然后就可以很直观地发现核心和部分了。

手机码字,就懒得详解了哈。上图就是今早的成果,分了序号因为我后面会就点(看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大概就这样,仅供参考???


有个ted talk 说据研究,学会任何东西(入门级)事实上只需要20个小时。而达到顶尖水平至少要1万小时。

这里我认为有几个前提条件:

学习的人要有最基本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我觉得我国普通大学生应该就能满足这个条件。

手上有比较权威的学习资料。自学时,选对材料其实很关键。

这是s形学习曲线,该曲线是学者对所有人学习进度观察得出的普遍规律。可以看到有三个阶段:

1 缓慢的进入状况阶段

一般来说对完全不了解的领域,有个摸索阶段。

大部分人进入未知领域时会有恐惧心理/畏难心理,这种情况下可能会打击自信心,降低动力。这个要注意克服。

作为intp,我倒是很喜欢这个阶段,算是天生好奇心重的一个优势。

这阶段也是找学习方法的阶段。每个事物每门学科和技能,学习方法都因人而异。

我一般是从总到分。

首先深刻理解重要概念,定义,意义,目的等基本信息。有了这些基本概念,我基本上就可以「以一当十」,可以自称略知一二了。同时决定是否有继续学的必要。

如果想继续学,第二步开始拆分结构。这时候我比较喜欢画个思维导图,大脑中形成全局图。

以上是第一阶段。

2.第二阶段是爬坡学习阶段,是最难也最高效的阶段。这个阶段之后可以说对这个主题达到足够了解的程度。

我这时不喜欢从头到尾学,不会从第一章看起。我会先学自己感兴趣的点(哪怕是历史这种有时间顺序的东西)。看权威材料,同时找相关文章,案例之类的东西来理解。

这样,兴趣能让我保持动力通过最初的爬坡期。对这个主题也能理解大概逻辑并调整完善学习方法。

然后触类旁通的学其他的点。或决定点到为止。

这阶段要注意学习和练习相结合。并不断调整学习策略。比如我学MBTI, 学了基本理论,特别感兴趣,就来知乎看大家讨论,参与讨论。有的初学者的问题,我觉得我组织一下知识就可以回答,这种输出也是一种「练习」。但是需要输入知识的时候,我会回去看书,权威网站和权威学者的博客。

3. 第三阶段是一个平台,投入时间精力,进步变缓。只适用于学那些值得作为事业的主题。


谢邀,说到射击,如果是枪械射击,我感觉我天生就是高阶,几岁的时候就可以赢打靶老板的钱。

从我自身的话,首先就有收集信息的欲望,感觉是一直处于一个搜集信息的状态,对知识的可求,从小就很明显。事实上大多数基于常理的新事物,在掌握相当量基础知识的情况下,一看就能推断出原理了。

至于更复杂的情况,如果是喜欢的东西,就像黑洞一样吸住了我的时间,哪怕是通宵达旦的也会去研究,在智力的基础上,还是兴趣和精力,但真的很快就是了,常导致三分钟热度,因为参透了就没了探索的乐趣,寻找下一个吸引我的东西去了


删除了原先冗长无聊的体系介绍,现在直接给出实践性和效果更强的路径。对于思考体系,人皆不同,我并不需要搬出一整个大树,我只需从我的果实中给出一些种子。

问题中,可以看到他达成了三项认知优势:

「参加新运动 」 —广度

「新运动取得成绩」—速度

「初阶到高阶」 —深度

所以问题可以看作,如何提升这三项属性,形成认知优势?

我们拆解开看,进行针对这三项的训练即可;合在一起,这三项又有著相互促进然后螺旋升天的属性。

———————————————

详细的方法在此赘述不完,我并不是要写书。所以我给出我个人认知成长中的比较重要的两个概念,在小白阶段去研究,将会发现一片天:

1、临界知识。这个概念来源自《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经济指南》。可以简单理解为知识中的瑞士军刀——用途广泛且效果显著,掌握即可突破认识的「临界点」。

举个例子,为什么我会从题目中解读出三个方面的「认知优势」?因为这三个概念几乎在任何具有认知优势的地方适用,也是提升认知能力的基本方向。你在其它回答的方法中,也多少能看到构建这三个方面优势的影子。

在锻炼初期,如果能更多的收集这方面知识,无疑大大加速认知成长。

2、元认知。这个概念和临界知识来源于同一本书。意为「我们自身思考问题的过程」,不同的人有会有不同的过程。因为思维惯性,想升级这个过程会比较困难。

当遇见问题,我们究竟依靠什么回路在思考?很常见的是情绪反应、过去经验、直觉等,也可以是逻辑、问题实质、临界知识等。

我之所以把临界知识放在前面,因为它也是升级元认知的重要一环。没有足够的临界知识,元认知也就难以升级。(可以看作是广度与深度的结合)

———————————————

我只举这两个例子,想实际提升建议去阅读来源。如何观察和思考,网路可以给你「种子」,而书里往往有你想要的详尽体系,吸收效果远比只网上只言片语高效很多。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