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住進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到「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他渴望自由,卻身不由己的卷進了政治的漩渦


又是把尊者當成情僧的、哎,我不想再打字了。你們自己看看吧,尊者寫的是道歌,道歌、道歌,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唉,好累。


倉央嘉措 我第一次認識他 是源於「世間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這句詩,剛開始還不太懂 其中的意思,只是覺得很哀傷

後來有一次 義賣書的機會,我買了關於倉央嘉措的第一本書,《倉央嘉措詩集》,牛皮紙的包裝 不太嚴謹的用詞 讓我第一次認識到倉央嘉措這個人 他是雪域的王 ,但是他從始至終都沒有跟他心愛的女子在一起,而是將自己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西藏的制度與管理,

我發現我慢慢喜歡上這個和尚 發現他跟其他的和尚不一樣 我開始慢慢買各個作者對他作品及個人的譯註 解析,前幾天剛剛入手了《當倉央嘉措遇上納蘭容若》,,兩個遭遇相同的政治犧牲品,讓人心傷

傳言倉央嘉措是一個帥和尚 網上也流傳著關於他的漫畫

到現在,我最想得到的一本書是

《倉央嘉措聖歌集》,千金難求


所有的生命,既有生,亦必有死!

從蒼天掠過的雄鷹,到古道西風中的瘦馬;

從青藏高原上吟著《見與不見》的倉央嘉措,再到千年帝都中附合著「人生若只如初見」的納蘭容若; 他們是多情的才子,轉世的活佛。

倉央嘉措說: 但曾相見不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 安得與君相決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納蘭容若說: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納蘭容若,一個溫潤如玉的名字,背後卻是寂寞如雪的詩句。 納蘭容若,一個眉目如畫的公子,為愛而生,為情而死。 一卷納蘭詞,便寫盡了風花雪月的情事,淚眼朦朧的相思。白落梅說:納蘭容若的前世,是一朵在佛前修鍊過的金蓮,貪戀了人間煙火的顏色和氣味,註定今生這場紅塵遊歷。所以他有冰潔的情懷,有如水的禪心,有悲憫的愛戀。納蘭容若的一生,沿著宿命的軌跡行走,不偏不倚,不長不短,整整三十一載。在佛前,他素淡如蓮,卻可以度化蒼生;在人間,他繁華似錦,卻終究不如一株草木。納蘭容若的《飲水詞》至今還被萬千世人擱在枕邊,伴隨月亮一起吟誦。納蘭容若喜歡的蓮荷,還長在淥水亭邊,那滿池的荷花應該有三百歲了。三百年,一生一死,一起一滅,看過凡塵榮辱,知曉世情風霜。就讓我們靜靜地聽它講述,曾經有一個叫納蘭容若的才子,一段若只如初見的開始,還有秋風悲畫扇的結局。

一句「一生一代一雙人」, 一句「不負如來不負卿」。 究竟是納蘭容若沒有等到倉央嘉措, 還是倉央嘉措錯過了納蘭容若, 亦或是納蘭容若轉世成了倉央嘉措

隨園散人說:我敬你不為活佛,為你始終不被污染的心。你生前沒得選,死後依舊是門隅的少年。一個人需要隱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過一生.或許,倉央嘉措給出了我們答案。他放下過天地,卻從未放下過那個凡塵中的女子。歷經生命中的千山萬水之後,他說,假如真有來世,我願生生世世為人,只做芸芸眾生中的一個,哪怕一生貧困清苦,浪跡天涯,只要能愛恨歌哭,只要能心遂所願。這世,他為情,為如來,但終究兩全法難覓,但願來生,他是天地間自由的風,隨性所欲,愛恨由心。如他自己所願,與卿再世相逢日, 玉樹臨風一少年。

未解納蘭,初聞倉央,相思已然蕩漾。但願來生,你們「既可以深思熟慮地忠於自己的選擇,也可以不假思索地忠於自己的心。」

我們做不到倉央嘉措高舉明燈,也做不到納蘭容若看破紅塵,在這世上,我們只能做一個愛自己的普通人。


【我死後,來理塘找我的轉世靈童吧,因為那是我來拉薩前,和她相遇的地方】

「我記得,那裡有很多白鶴飛起,那裡有你給我做的鈴鐺,那裡,是我和你相遇的地方」

世間安得雙全法,你知道下一句是什麼嗎?

他是一個最實在最像人的活佛,真的。

我的公眾號:煙火味的五叔


我超級喜歡他

覺得他多情有才華

是因為他的那句「世上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情意綿綿

更希望他能夠更加的自由點

他嚮往自由,卻被束縛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