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是有可能的,但是如何评价,先来个案例。

此前我们招聘风险总监、风险主管时,会有一套严格的筛选机制,经过层层的资格审查、专业测试、面试(远程或现场)。其中,完成了考核之后的最后一步,区域风险总监要对应聘者进行面试,有个场景是相互提问,每次我一定会问这几个问题:

您在现在的公司工作了多久?

在风险管理岗位工作了多久?

审批的案子有多少个?

金额和笔数分别是多少?

贵公司的不良率是多少?

您审批的案子不良率是多少?逾期率是多少?

当然不怕对方说假话,我们还有强大的专业背调公司。

如果,应聘对象有5年以上的审批经验,他本人审批的案子不良率为0,那么,他大概率得不到这个岗位。如果他从事审批8年以上,他本人审批的案子不良率为0,那么,基本上可以当场拒绝他的应聘请求了。

本文首发于知乎专栏《实战信贷经验分享》,作者米斯特汤,转载请注明出处。

回到本题。

一个信贷人员从事信贷工作20年,从来没发生过贷款损失,不能用敬佩他的能力来衡量,而是首先想到他说的是真是假,然后,再分析他是不是太不敬业。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银行就是跟风险打交道的职业,信贷更是风险中的风险。

人在江湖漂,哪有不挨刀,如果不挨刀,一定有绝招。这个绝招只是相对的。因为:

功夫再高,也怕菜刀。

做信贷时间长了,有人形容那就是在刀尖上跳舞,不论是信贷业务人员还是中后台的审查审批人员,做的案子多了,有坏账、有损失是很正常的事儿,我们遇到的很多风险,根本不以我们的意志转移。比如本次新冠疫情,还有此前的非典、地震、水灾、禽流感等等,以及老板出车祸、地方拆迁、环保改造等突发事件,这些还不包括恶意逃债的、公司倒闭的。

所以:

一入信贷深似海,从此风险无绝期。

遇到风险,造成损失,是正常的,相反,一点儿没有风险和损失,一定是个反常事件。如果作为审批人,他审批的案子长期保持不良率为0,那么,信贷业务人员,或者行长,会把他吃了,不,是剥了皮烤烤给吃了。

健康的信贷业务是:风险基本可控,保持一定比率、相对较低的不良率。

个人和机构都一样。


一般人家问我你做授信管理的主要优势是什么?我都会说:我签字经手的不良加在一起是个非常庞大的10位数,而且这个数字还是剔除政信类业务和房地产业务后的结果。

如果对方是营销人员,我一般会再加一句:……,但我没有因为任何业务被问过责;

如果对方是风控人员,我一般会再加一句:……,但我和领导死磕最终毙掉的至少是这3倍,换其他人这个行可能早就不存在了。


我觉得大概率是扯淡,一般风控手再严格总会遇到一些个解决不了预计不了的幺蛾子,例如这次疫情导致贷款人死亡或者法人破产。

中概率是他基本没从事这么长时间或者从事风控期间是部门综合员,不接触具体业务,不做当然不出风险。

小概率是他背景深厚或者运气爆棚,审批的全部都是AAA级别央企客户。不过话说回来,都这么牛逼了,他不是应该去前台做业务提高收益吗?毕竟风险已经相对可控了。


康师傅20年也没杀一头牛啊,还不是泡面盒绕地球几圈


这是划了20年水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