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很多物种由于人类活动或者自身演化原因成为了濒危动物。如果从物种演化的角度看,保护濒危物种似乎是一种浪费资源的做法。因为自然选择决定了只有演化出能够适应大多数环境的适应性其物种的基因特征更有可能被保存下来,在现阶段的环境中无法生存说明其演化的方向并不优越所以逐步被淘汰;所以拯救他们是否真的有意义?


自然选择决定了只有演化出能够适应大多数环境的适应性其物种的基因特征更有可能被保存下来

实际上,从提问中看出来,题主不是太明白演化与自然选择这件事。

任何一个物种,都不可能适应所有的环境,任何一个物种都是适应其所在的,特定的环境,当这个环境变化的时候,这一物种的生存也就面临著危险。

举个例子:人们都觉得老鼠适应能力很强,到处都有,可是其实老鼠有非常非常多种,啮齿目是一个很大的目。我们通常在城市里见到的是小家鼠和褐家鼠,它们很好的适应了人居的环境,然而到了森林里,主要的鼠类是?,小家鼠和褐家鼠并不非常适应林区环境,就算在人居环境中,很多农村泛滥的也不是小家鼠和褐家鼠,而是黄胸鼠等等。就算鼠类,也有极度濒危的物种,例如四川毛尾睡鼠,它们的受胁等级是EN,高出大熊猫一个级别,想不到吧。

在演化的过程中,自然所选择的,不是适应大多数环境的物种,而是能够完美高效的适应特定环境的物种,这些物种能够以最小的代价在特定环境中更好地生活,更具有竞争优势,在演化的过程中,物种和环境,和周围的其他物种是协调的,相互适应相互影响的。因此不同的环境会造就很多特殊物种,比如喀斯特地区的特有物种比例就很高。再比如一些河流水流湍急,能够把自己吸附在河底石头上的鱼类就会有极大的生存优势,比如吸鳅。

然而不幸的是,越是特化的物种,越容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没有人类的时候,环境变化往往是以几千年或者几万年来计算的,这样物种就有适应的时间,在自身的基因库中,筛选出能适应这些变化的突变,而有了人类,环境变化往往是以几个月或者几年来计算的,这种变化的速率对于生物来说太突然了,太快了,特别是寿命长、繁殖周期长的物种,面临的往往是灭顶之灾。还拿吸鳅举例子,一个电站一建,大坝合拢,水的流速迅速降低,水中含氧量下降,它们就很可能面临团灭,根本没有周旋的机会。

在历史上也有这样的环境快速改变时期,比如二叠纪晚期,白垩纪晚期,它们都伴随了大灭绝的发生。这一次的大改变同样伴随著大灭绝,只不过这种改变不是地球的变化,而是人类的变化造成的。一个物种不能适应被人类快速改变的环境,并不能说不优越,应该被逐步淘汰的,只是人类改变自然的步伐太快了,远远快过它们的适应能力,也快过了人们对于自然的研究、了解和认识。

那么为什么那么多次大灭绝都发生过了,这一次我们要保护濒危物种呢?那是因为以前的大灭绝的时候还没有人呢,物种再怎么灭绝,都不会影响我们的生存,但是这一次不一样了 。

自然系统是一个 极其复杂 系统 ,我们至今仍无法完全参透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俗话说,牵一发动全身,我们也不知道牵哪根发会动全身,可能有的 牵了 也没事 ,有的则会让你崩溃,让人类走向困顿或者灭绝,也可能有的牵了,看上去没事儿,但是其背后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会逐渐崩塌。那么人们最好的选择是尽量保持原样,保持系统的稳定。而且,一个系统中,物种越多,也就越稳定。

另一方面 ,物种是我们巨大的宝库,我们从中得到了食品、药品、原料等等,正是丰富的物种支撑起我们的生活,限于我们的技术水平,可以肯定其中还有大量的有用的信息不为我们所知,我们应该尽量保留它们,等待我们后代能够了解、利用它们,以增加人类的福祉。


物种本身的价值,也有人说是其基因库的价值,是难于衡量的。

曾经有一种野生水稻,很稀有,但很废柴,它雄性不育,别的水稻株都是自授粉的,但这种水稻没有雄蕊,活得一直惨兮兮病怏怏的,要是我们种这种水稻,还得特异找有雄蕊的水稻给它授粉。保护它干嘛,没有用对吧。 但是!幸好袁隆平在它灭绝之前发现了它,不然就没有杂交水稻了!

你现在以为大熊猫没意义,也行再过个几百年也也没意义,但万一有意义,就悔之晚矣。

另外,大熊猫只是一个标志和代表,我们对大熊猫的保护行为,象征著我们队各个物种的态度。一个大熊猫也许有用的概率不大,但其他成万上亿的其他物种都算在一起,能没意义吗?

人诞生至今不过亿年,本领实属单一。未来世界有何种风风雨雨我们不可预见,而其他物种是我们的坚实后盾和同盟军,他们的力量和潜力是强大的。面对意外的环境变化,这也是我们最可依赖的伙伴。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

再举个例子:

上个世纪末,泰国水稻黄矮病大流行,大片农田减产甚至绝收。农药无效。最好的办法是转基因。而想获得转基因就得向大自然伸手,找到能抵抗黄矮病的野生水稻。

(别以为人类很牛,迄今为止,没有过任何一个纯人造的基因,都是取材于自然的。生命,不是那么简单东西。)

万幸的是在一个小山谷里找到了这种野生稻,泰国的农业因此得到挽救。

第二年,那个山谷就修建了水库。如果黄矮病晚一年爆发,就算不敢说泰国的农业会完蛋,损失也是天价的。

就那么几株稻苗,只是侥幸被发现了。自然界中还藏著多少这样的宝贝,当然是不得而知的。

明白了没?不管是哪个物种,你保持它活著,并不需要很高的代价,而可能的回报却很可能是无价的。

没准那个物种体内就有可治疗绝症的基因或物质,但是我们还没发现就使之灭绝了。这种损失真的不好估量。

不信?

红豆杉里有紫杉醇,可以用于癌症的治疗(注意啊,「治疗癌症」不等于「根治癌症」)。现在它濒危了。我们不知道:是不是也有别的植物里还有其他可以治疗癌症的化学物质(甚至疗效更好),而且是否已经就跟著那些物种永远的离去了。

那是不是留一个就够了。诺亚方舟一样,每个物种留一对就行?

当然不是,我举得第一个例子和第二个例子都是水稻。如果你就保留一小瓶稻种。是不能涵盖这么丰富的表型和突变空间的。

所以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尽最大限度的保留尽可能多的物种,尽可能原始的种群,尽可能合适的数量。这是个大宝库啊。

那么多人都知道「动之以情」,所谓的珍爱自然啊,负责任啊,都是好话,也都是真话,但也许有点抽象,也许大家可能都觉得滥情了,那么听听这晓之以理的说法,看看是否说得通。


被保护的珍惜动物具备一定的经济价值

许多宣传保护动物的文章里写到每天有几十个物种灭绝,那么各位你知道今天哪些物种灭绝了吗?

能数得上数的濒危动物就那几个,于中国来讲大熊猫,朱?,雪豹,藏羚羊,华南虎……仔细想都是脊椎动物乃至哺乳动物,那么世界上最大的动物门是脊索动物门吗?

线虫动物门,节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这几个物种繁多的门类里面有多少濒临灭绝的动物,又有多少被普罗大众知晓?


我觉得能让后世子孙看看吧。


其他不好说,至少我觉得保护大熊猫是浪费钱,作为成都人不觉得那玩意儿有啥稀罕,还不如薮猫可爱呢。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