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合作者的文章就不能宣传?只要是好的成果,自己在文章中有切实贡献,不管是几作,都有让更多人读到的意义。而且也有研究指出,通过社交媒体宣传和没有宣传的学术文章的影响力和引用都会有显著区别。

但是如果你并不是文章实际意义上的作者但是被加到了作者list中,那就要好好考虑一下宣传是否有必要了。什么是文章实际意义上的作者呢?我的博士生导师要求不能够只是像个审稿人一样review一遍文章,而是要切实的进行文章的写作,才能叫做作者。当然也有一些领域的惯例是拉项目的老师在最后做通讯作者,这个如果是行业习惯也没问题。

以前和一位美国科学院院士一起开项目会议的时候,她对作者的要求更高。她举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分享给大家:

在美国看病的时候,一般都是护士先进来给你做一些基本的测试,比如量血压,抽血等等。然后才是医生进来根据获得的数据给一些具体的诊断信息和建议。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护士没有为最终的诊断结果提供分析和判断,只是采集了数据,不能够算作文章的作者,只有后面进行诊断的医生才能作为文章的作者。

这个例子不一定对于所有的领域都适用,因为在很多领域采集数据也是非常艰苦困难的事情,很多也是由学生来做。我个人对于给足学生credit是非常支持和赞同的,学生永远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和重点。

现在各大学术期刊推动的CRediT authorship contribution statement是一个很好的机制。在大家诚实报告的前提下,能够更好的反映对于文章的贡献。但是所有东西的前提就是,大家是诚实的。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需要看期刊的水平、合作者,以及成果数量。但是,能拿来宣传的大概不会是垃圾吧。

一,大多数国际顶级期刊的成果只靠一个两个人确实是做不出来的,就算只有10%的文章贡献,挂了四作,这种贡献也不是次级刊物的一作或通讯可比的。社科类的人大B类刊(领域排名2-6),我基本可以6个月出一篇,还不用大佬carry。人大A刊(经济领域非水A)到现在我还没发过,冲了几次都没上……那是太难了。

二,学术圈除了极少数天才之外,很大一部分青年学者都是一步一步走上来的。然而,很多顶刊却只认大佬名头。抱著大佬们的腿,一步一步向上走才是王道。能跟大佬合作,别说三作四作了……

三,学术作品只有形成体系了才有意义,这也就要求需要有团队合作。有合作大家肯定要均分。假如说,我和四个哥们儿,分别研究了A的四个影响因素,x、y、z、k,并分别轮流挂一二三四作发了四篇文章。同时,根据四篇文章构建了一个小的研究构建和体系。那么,即便有两个刊物我只挂了三四作,我依然会拿来宣传。要不我的研究就不完整了。

当然,肯定会有一定量的水怪、运气怪。


我一般不赞成,但也有例外,先说说依据:

一般来讲,导师一作学生二作,或者自身一作的论文,才算真正意义上的成果。或者学生是通讯/通信作者的论文。这种作者位次也是高校认定成果和评定奖学金的标准。

但也有例外。存在课题组为项目送论文的情况,这时学生无法做一作和二作,只能做三作四作。此时,名义上看不是学生的成果,但其实,论文的撰写/修改/投稿,都是学生完成的。此时,我认为,可以将论文作为成果宣传。


谢邀,一般没有意义。


盲目宣传意义不大,不过很多为了宣传而宣传的人也是迫于形势无奈。三四作也属于作者之一吧,只要他宣传的时候说明还有一二作,强调突出自己的工作重点和付出,没啥不可的吧。

很多时候觉得宣传没有实在的作品或者理论成功来得重要,有时候觉得,比如某项业务确定有某项优惠,那么对于既有的定期合作客户群,通过技术手段强制在系统上给予优惠即可,无需对他们过多宣传,耗费大量人物力,却只是给彼此带来合作上的不适感。当然对于非既有定期合作客户,这样的宣传是有意义的。不过个人觉得名人效益比普通人宣传效果好太多。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