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一本中藥處方手冊的時候感覺中醫處方很複雜,很多方子的藥材都在十味以上,且用量不盡相同,感覺不是單靠實踐就能得出的。那麼中醫處方究竟是如何配製的呢?是用中醫理論配製嗎?精確到錢的用量又如何確定?

另外中藥中對哪個藥材主治什麼癥狀也有記載,這種結論又是如何得出的呢?這裡沒有想爭論的意思,只是偶爾看到一本中藥方感到好奇而已。


建議讀傷寒論吧,再讀輔行決


去看神農本草經。或者中醫基礎,性溫歸經與君臣佐使


湯液經 , 但是 原版不見了。

輔行訣 ,是現存唯一 講經方。 陽進7,陰退6


中藥配方是根據醫者本人用藥經驗定量,根據病情走向而配藥方,

倬情配藥是醫之必知,如病人有積且體弱,在通泄中加提氣物,


先辯證再施治,一般一個方子裡面都是按君臣佐使來配伍的。(當然也有例外,比如只要君臣葯就夠了)

君葯治主症,臣葯輔助君葯或者治兼症,佐使藥用來輔助君臣葯或者調和諸葯啥的,(比如常見的甘草多用來調和各個藥味)

至於哪個藥材治啥病,我們也想知道為啥呀? ??,(小聲嗶嗶一句,老祖宗牛批!)不過我覺得這算是幾千年人體實驗慢慢的出來的結論吧。

舉個栗子,洋地黃類藥物是臨床上治療心臟病常用藥物。洋地黃大概在兩百多年前被外國醫生髮現並研究使用。大概歷程就是一個婦女有嚴重的水腫,當時差不多沒救的那種,後來再遇到這位病人發現竟然好的差不多了,原來她用了當地的一些草藥來治病,其中一個主要的植物就是洋地黃,這醫生覺得這草厲害呀,就開始研究這種草,於是後來就有了各種洋地黃類藥物的出現。

中藥的歷程,和這個也差不多吧,不過我們的時間線更長,跨度更大,內容更豐富一些。中醫中糟粕精華共存,但仍有不少中醫上的內容等著我們去開發研究,畢竟存在了幾千的東西,肯定是有可取之處的。在沒有現代醫學的過去,老祖宗們生病受傷,甚至遭遇瘟疫啥的都是靠中醫中藥撐過去的呀。


扶正祛邪是其原理,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中醫制方是很有技巧的,制方合理實用是基礎,而且因人而異,根據病家實際情況來合理搭配。很多醫書在制方部分講的比較模糊,這是因為臨床上需要靈活辯證思考。

原則是八綱理論,四診合參,同時也要結合現代科技手段,提高臨症觀察分析能力,辯證施治,因人而異。

這是在《中醫自學》中總結了制方部分的幾大原則,希望對喜歡中醫的朋友有所啟發。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