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这么说,但不太清楚原因


苏联只需要15秒造一个起重机就能同时建造2个重工矿场等……

帝国的核心都是4秒一个,在盟军花20秒出矿的时候帝国能放5个核心出来,让核心变成矿场的行为可以同时发生

唯独盟军,只能去造基地车才能开生产线……

【但是对战的时候并没有那么多钱给你起重机或者出5个核心或者造个新的MCV……反而是盟军在对战的时候靠著基地的超远范围快速拓展……


个人理解吧

帝国最快,苏联其次,盟军最慢。

帝国因为是生产建筑核心,让核心去扩张就行了 。苏军在某些图(比如无限岛)直接拖基地就可以开海矿,上高地开高地矿,不用担心科技问题,另外苏系还有起重机多线生产。盟军因为升科技需要基地车 ,所以基地不宜拖动,盟军有的打法比如出冷冻的话基地需要在机场旁边。用矿车去开矿比较慢,除非出基地车,不然也没有多线生产的能力。


先说一下pvp时的扩张。帝国不需要任何条件车开出去就可以直接放矿,这是最快的,因为不需要任何附加条件,帝国可以早早的开出三矿甚至四矿。反观苏维埃和盟军,都需要前哨站或者mcv基地车,然而苏维埃的基地可以在起了起重机之后直接开走,甚至暂停建造直接开走来拓展分矿,但是盟军就不行了,盟军基地需要承担升本的任务,不能动,所以必需得牺牲矿车开前哨站才能扩张,这样一来扩张速度自然就拖慢了,需要坦克厂之后出一辆矿车才能扩张。然而这个时候游戏已经开始要进入紧张的激烈交锋了,再开分矿势必造成经济压力,拖慢自己的节奏让出战场主动权。所以盟军扩张是最慢的。

针对这一问题,我在跟朋友的对战中开发了一套盟军船厂开局的套路,当然盟军也可以机场开局,轰炸骚扰是目前主流战术,我推荐你也可以试一下船厂开局,技能点侦查。

战术目的,通过acv的机动性和盟军步兵的高质量在初期结束时打一波突袭获得战略上或者经济上的优势。

战术思路,通过海上路线躲避侦查发动对敌人基地的突袭,通过技能和小汪做好前期侦查。

战术操作,正常开局,下兵营后开始爆兵,标枪与维和的比例根据敌人的步兵数量调整。出船厂后暂停建筑,造两到三两acv,然后装上你的步兵直扑敌人基地,躲开侦查来个抢滩登陆最好,然后就拆,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拆了跑,再打分矿或回援。

战术延伸,虽然坦克厂也能出acv,但为什么用船厂开局重点就在这了。战术顺利的话船厂开局能让你初期就获得制海权并且能一路攀科技出航母。利用航母掩护扩张是最稳妥。在获得优势后转机场或者扩张都可以。不顺利的话,大量的高质量步兵配合高激动acv也能让你拥有一段时间的主动权。分兵可以骚扰类似星际的多线空投,合兵可以大吃小。当然了,你非要坦克厂打这个战术也是可以的。只是航母出来之后,收益应该是最可观的。

重点,做好侦查,做好隐蔽。acv自带反步兵火力,建议多带标枪,acv也是你的步兵的腿,不要拿去抗,爆掉了你的步兵就走不了了。提前卸载了,不要一边打一边卸载部队。至于激活装甲单位这应该算是常识了。别让你的部队闲著,持续对敌人施压才能不断建立优势。

突袭敌人老家这一步,我叫做重拳,而分兵骚扰叫组合拳,这一套重拳和组合拳的攻势是很少有人能招架的。

鉴于有同学很感兴趣我这个打法,我再补充说一说。

这个战术的核心本质还是利用盟军步兵的高质量,在有机会的时候打出优势甚至摧毁对手。让战场态势变得可控。

有朋友说盟军点什么侦查协议啊,用狗侦查不就好了吗?那么问题来了,对面也有熊啊,还有拔刀武士,跟强行换它不香吗?与其花费大量时间周旋甚至更多的钱去爆狗,侦查协议直接开视野不好吗?况且你还要爆大量最贵的步兵。

一定要侦查吗?当然咯,你得知道对面防御怎么布置的,不然你acv直接撞人枪口上不是找死么。在面对苏联的时候情况还好,毕竟是个苏联都想存点钱爆中期机械化,特别是看到你不少步兵的时候,更是坚定了苏联机械化的决心。所以苏联前期一般来说防御是比较弱的。你过去的时候对面也就两三辆铁锤,运气好铁锤没有都是镰刀机甲但是一定记得绕开防御塔地堡。那是真的硬。然后就是标枪集火,走位,集火,走位...打赢了。退一万步,对面已经知道你的战术了,看见你的acv了,你也可以3acv强行登陆强拆他矿场,甚至拆完还能跑掉大部分人。但大部分时候,对面是不知道你acv里装了多少兵的。所以,要多带标枪,少维和步兵。反正动员兵也不经打。

在对帝国的时候,如果对面步兵多你就可以多造维和,毕竟天狗是真的脆,纸糊的嘛,几个标枪就够了。在等你acv出来的时候也记得派标枪去找一找清一清对面的竹蜻蜓。竹蜻蜓这玩意是帝国初期侦查的唯一手段,他也不敢多造,帝国基本还是等天狗出来再疯狂侦查骚扰。

盟军对盟军。少浪费时间绕狗,维和数量快速拉起来他狗就不好使了。对苏联的熊也是一样。出个一只两只卡个斜坡视野抓一抓就行。acv千万别被维和轰炸机抓了就行,把你的标枪亮出来保一保acv,限制一下维和轰炸机。打机场开的这种盟军,你acv开到他家基本就赢了。当然难点也在这,万不得已就贴著地图边缘走吧。

前期战术,侦查和反侦查都要尽量做到最好,拿对手最薄弱的环节开刀是一个好的开始。


扩张的含义是什么?

1经济扩张 2军事前线扩张

盟军的建筑不能多线操作,不可以兼容操作,基地车在这里,完了一个是一个,想开矿?基地车跑过去,那么这段时间主基地里就别想发展了,矿车过去开指挥中心?矿车展开的那个速度令人蛋疼。。。

盟军的科技取决于基地车,这是红警系列游戏当众最具备绑架性质的一个阵营了,一般来说,科技归科技,建设归建设,科技建设不共线,各忙各的不打扰

看看隔壁苏联,弄个作战实验室,完事!安安心心出天启大黄瓜,基地该加一个车场该加一个兵营不影响,额外还有个起重机,号称二号主基地,起重机在家,两条建筑生产线,基地车负责出门闯荡,到了矿点展开,用第二条生产线拍一个矿场,然后基地车拉走,留下矿场自己慢慢施工建好

看看隔壁升阳,造建筑都是先造出一个个小车车,跑到地方打开成为建筑,小车车造的多快啊,四秒一个重工的小车车就出来了,虽然打开需要一点时间,但是可以多个建筑同时打开遍地开花啊

再看看盟军。。。。

报告!我要升级高科技!好的,请你升级主基地

报告!我要出门去开矿!好的,基地失去高科技

报告!我派矿车去开矿!好的,展开速度我服气


盟军本来就慢,主要是建筑上不能多线操作。

虐电就会发现

帝国可以操纵一系列核心从而快速形成防御或占领地形苏联多几个起重机就能快速建筑就盟军需要憋一个MCV才能达成苏联那种开个MCV去开分矿
无意中看到这个问题RA3虐电菜鸡强答一波主要就是盟军科技依赖mcv,并且不像苏联那样每个建筑自带范围扩展我虐电一般套路4w是家里出了一矿后立马造矿车,在家里展开,再出一矿车开第一个分矿连升两拨升科技,中间造船厂机场,出acv,水翼,维和,冷冻,菠萝然后爆航母,航母推AI分矿压制AI扩张,自己偷偷开分矿hhh

个人的看法

苏联有起重机 mcv拉到地方 起重机下矿 mcv走 理论上就用了mcv跑路的时间

帝国核心4秒 造出来全图开 而且跑的速度还不慢盟军 mcv到地方 开始造矿 造完才能放 理论上用了mcv跑路跟造矿的时间另外 盟军的矿造完以后可能会忘记放 也会耽误时间 如果盟军另外造一个mcv充当苏联的起重机也可以 不过5000块+1分钟导致pve的时候我也很少用综上 盟军的建造方式导致他的开矿速度是低于苏联和帝国的不过盟军是以消耗为主 战损比高 ps 好久没关注这游戏 玩38的都是6年前的事了 中间游戏也少玩 如果有错请指出 如果不全请补充

如果说经济充裕,盟军扩张速度是慢很多的。

很容易就可以感觉到4w开盟军的弱势。基本上就是4机场或n兵营一波。

其原因在于是盟军生产序列不足,还要兼顾升科技。(矿车展开慢也是一个小问题)

不过对战中,开矿是需要节奏点的。盟军矿车展开再卖掉很划算,扩张能力也是不容小嘘的。而且盟军单位性价比高,操作得好,往往可以用较少的单位打出好的效果,更有钱去开矿。

另外盟基地车展开建造范围大,像火山岛3,4矿可以一起开,美滋滋。


苏联人家有起重机,可以双线生产,勘察车的展开也很快。相对来说盟军用矿车扩张的话展开太慢。

帝国纳米核心满图跑没什么好说

另外玩的熟的苏联不会老老实实用勘察车,而是拖著mcv来开矿。个人感觉对mcv太依赖是盟军致命缺点,失去mcv会失去很多强势单位。建筑也会中断

虽然发展慢,但是你操作够还是能弥补的

红警3萌新

红警3里,盟军的扩张需要矿车开到地点进行展开,速度很慢,相比苏联的勘探车和帝国的纳米核心,要慢不少,貌似距离远了科技树还会降低?

用ai盟军和ai帝国对战,会发现帝国扩张的略大,地图上很多黄点点。。。(尤其是晋三)盟军都是成团成团的建筑。

可能也与盟军的装备打法有关吧

红警3玩的不多,有什么不对的请多指教。


红警3的盟军只有基地车单个建筑生产序列,要开矿只能挪动基地车来回跑路,在大图扩张速度相比其他两家特色开矿要慢一点,不过得益于超级大的建筑范围,小地图甚至还能直接在别人脸上插炮台


很简单,盟军造建筑就一个基地,而且是死等,高级许可也是基地升,采矿车出去踩点也是真的慢,大概20s和一个矿场时间差不多,多造个基地车吧时间又太长中间会断一分钟兵,我多造个车厂吧,盟军前期的经济又顶不住两个厂子爆兵。

以上


实际上,PVP里盟军的开矿速度并不慢。【默认都是1W开,基本没人玩2W或者4W开的】

在1V1里,苏联用基地车跑矿很常见,帝国的矿贵500来弥补其核心可以直接开出去的优势。看上去盟军基地车跑矿没什么劣势啊?

但是,问题实质上是在于,盟军的科技是在基地车(或者矿车展开的指挥中心)上。这就意味著,盟军的基地车不仅有著建造意义和协议意义,更重要的是其本身的科技范围。这就限制了盟军基地车的机动,特别是中期和后期。【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后期盟军往往拖矿车出去拓展的原因】

另外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是拓展范围。三个阵营里,盟军基地车范围最大,但是没有基地车或者指挥中心的地方,盟军是没有建造范围的。当需要放炮台防御的时候,就限制了盟军基地车出去开矿的速度。【相比苏联,苏联和帝国的防御都更依赖机动部队防御而不是防御塔。真的需要防御塔时候,苏联基地车也可以就地展开,家里放塔。当然帝国表示流泪】

FI为什么大家常常认为是盟军图,其重要原因是,盟军可以连开三四矿,而且那个位置也往往是盟军建造建筑【重工机场等】摆放的位置,所以不需要担心科技范围的问题。当然,路况狭窄使得冷冻协议更加IMBA,盟军空军可以利用山地视野盲区摸对面单位则是另外一个原因。

而像CR这种大图,盟军基地车你去开矿,家里就很难守。你得做好准备才能出门。如果开陆地三矿,你总不能机场和重工放在上面高地那地方吧?还得回来当科技范围,一来一回盟军节奏就相对慢下来了。


总体来说苏联扩张最快,多出起重机和勘察车,而且科技建筑只要出一个全图都有科技。升阳前期扩张快,建筑工厂只需要暴核心就行了,但是距离一远,核心的移动速度还不如盟军建筑速度,而且核心还会被毁,科技需要单独一个一个升,花费多,建筑给与的扩张范围也小,所以用升阳就不要想盟友在基地里放建筑辅助。

好正文开始,盟军其实建筑速度也挺快,但是盟军只有建筑工厂能建造建筑,而且盟军的科技是建筑工厂和指挥中心提供,要命的是建筑工厂造建筑就不能升科技,造指挥中心要用矿车,矿车是1200并且会打乱采矿,矿车展开也缓慢,所以大部分时候盟军都是花5000造个MCV开第二条建筑线,并且也能弥补主MCV升科技时的建筑空缺,但是盟军造电厂不快也没有超级反应堆,这就使盟军会花费不少时间在建立电厂上,而且如果对方发一个神风小队或者卫星除役,电力就会遭受严重损害,所以盟军是一直扩张慢

前期扩张:苏联第二,盟军第三,升阳第一

中期扩张:盟、苏、日持平

后期扩张:苏联第一,盟军第二,升阳第三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