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历史上有没有出现过单反取景的拍立得,或者有测距系统的旁轴什么的,,拍立得为什么没有发展为像胶片一样的系统,而是始终停留在估焦,甚至超焦距?


一会儿「不知道历史上有没有出现过」,一会儿「始终停留在」,然后问「为什么没有」。你不是不知道吗?希望你起码首先能够理清楚逻辑,然后再来谈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的问题。

这是sx70的结构图。1972年随著Land博士激动人心的连拍展示而迅速风靡全球。到了七十年代中期就售出了六百万台。

大概是一次成像相机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

所以为什么富士现产的拍立得都是估焦机或者泛焦机呢,只能说时过境迁。人家可能就把这个生产线当玩具卖,你怎么不吐槽所有富士拍立得都是两片两组的塑料镜头呢。。


看完题目我的第一反应:

1、单反取景的拍立得

2、测距旁轴宝丽来

不是没有,只是你不知道,RF这种类型的宝丽来吐片机我就有不下5台各种样式的。

以上。


首先回答这个问题:单镜头反光结构的拍立得相机,有,还有过不止一款。

看很多回答都提到了宝丽来的SX-70折叠机,我来补充一款相对很冷门的宝丽来单反:Captiva SLR。

图源:宝丽来Joshua相机维修手册,1993年4月

Captiva相机展开时;这款相机还具有自动对焦功能

Captiva相机底面,图中的窗口是用来存放已拍摄胶片的片仓(胶片过片后自动进入该片仓)

相机背面,相机上方的椭圆形窗口在相机关闭时起到镜头盖的作用;下方的小窗口是取景器

这款一次成像相机于1993年上市,是宝丽来多款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之一,其内部代号为「JOSHUA」。

乍一看真的想不到这会是一款单反相机,但是根据一份宝丽来官方的JOSHUA相机维修手册,Captiva是一款货真价实的单反:

取景光路图,左侧面观

曝光光路图,左侧面观

而前文图3注释里提到的胶片仓也在维修手册里有详细图解:

正面观

如图所示,该片仓位于相机下部,正对胶片暗盒下方。胶片在曝光后首先被图中的送片滚轴(feed rollers)带入送片槽,达到过片滚轴(spread system)后经过挤压,涂布胶片内部的加工药剂并开始显影,进入片仓存放。

看起来Captiva功能非常不错(众多市场调研的产物),然而这款相机并没有像之前的SX-70/600相机那样畅销,甚至不如八十年代同为市场调研产物的Spectra系列;其配套胶片Captiva 95(1998年更名为500型)也早已在2006年停产,直到2020年也没有替代胶片(过期的500胶片因药水干涸无法使用)。

Captiva的失败或许印证了Dr. Land的那句话: 「Marketing is what you do when your product is no good.」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要说单反取景的拍立得,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SX-70系列之外,其实还有这个——

别看外观跟单反不搭边,反而长得像个牙科仪器,但它确实是一台正儿八经的单反相机,名字里就写著Macro 5 SLR呢。

当然你可能还会奇怪,怎么都是宝丽来,怎么富士就没有拍立得单反呢?

请看这个——


至于有测距系统的旁轴,最典型的当然就是宝丽来许多型号(但不是所有)的风琴机,比如宝丽来190,配备了Zeiss Ikon的联动测距器——

富士也有个FP-1——

还有个冷门的,Konica Instant Press——


宝丽来就不说了,看其他小伙伴的回答都写了

富士的话hmmmm也不是没有

普遍看起来都是个大块头,而且用的是ace相纸

呐,机器这么大

而ace相纸已经停产了

至于测距系统的旁轴,你看宝丽来的宽幅spectra pro这类的

半按对焦,屁股的小显示屏会显示对焦距离,还能切换成手动对焦,按键设置距离就可以了

姑且算是带测距系统的旁轴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