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作為一名IT從業者,我來回答一下。

首先,雲計算的業務思路一定要與雲計算的服務模式相結合,不同的服務模式會孵化出不同的業務思路,同時團隊自身的資源整合能力和技術研發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雲計算的業務思路。

傳統的雲計算服務模式可以分為三種,分別是IaaS、PaaS和SaaS,隨著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區塊鏈等技術的發展,在傳統的服務模式上,又衍生出了很多新的服務模式,包括數據服務、決策服務、價值體系服務等等,從大的發展趨勢來看,雲計算未來的業務思路會更多偏向於行業資源的整合和利用,這一點在工業互聯網時代會有更加明顯的體現。

當前不同規模的企業往往會致力於不同領域的雲計算服務,比如大型企業比較熱衷於IaaS和PaaS,隨著IaaS的附加值逐漸降低,當前大型企業更注重PaaS的研發,同時基於PaaS也可以向不同領域進行垂直發展,價值挖掘空間還是非常大的。從當前的發展趨勢來看,基於PaaS可以做全棧雲和智能雲,也可以嫁接大數據來提升服務的附加值,當然這個過程需要具有較強的行業背景。

對於大量的中小企業和行業創業者來說,以SaaS為切入點是比較現實的選擇,SaaS本身的機會非常多,而且SaaS服務本身就具有多樣性,可以進行行業定製開發,也可以做2C端的服務,可以說彈性也很大。當前對於大量的IT互聯網公司來說,把傳統行業軟體服務進行SaaS化是比較不錯的選擇,當前對於大型的傳統行業企業來說,PaaS和SaaS的結合往往會有更好的效果。

雲計算產業創新發展模式研究 計算機與互聯網 胡安安京東¥ 38.53去購買?

我從事互聯網行業多年,目前也在帶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領域,我會陸續寫一些關於互聯網技術方面的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相信一定會有所收穫。

如果有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方面的問題,或者是考研方面的問題,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者私信我!


一家新的大商場開張了,不少店主都想去賺錢,有一家殺豬的,在裡面開了一個豬腳店。

但是由於他們家的養豬場就那麼大,一天最多供應一百桌,超過的要明天再來吃飯。

這個就是單機版

自負盈虧,自產自銷,只供應一家店,所以規模有限。

過了一陣子老闆覺得自己的豬腳飯賣得還可以,於是就決定擴張,他在東市開了一個連鎖店,西市開了連鎖店。

這個叫做網路版

由於每次開店都需要花錢租房子,買傢具和設備,而且也要承擔關店的損失,每次開店的周期長,由於流程只有老闆一個人知道,所以只有他在場,才能頂過初期的經營。

最後老闆嫌這個來錢慢,找了幾個投資人一合計,乾脆不開實體店,搞授權。

老闆把自己的商品秘訣,操作流程,選址方案統一大了一個數據包。

只要有加盟商,願意掏十萬加盟費,就可以一股腦獲的這些方案,老闆只要遠程指導即可,速度最快,來錢效率最高。

這個就是所謂的雲服務


能力彙集和能力輸出,提供更高的穩定性同時攤分以及降低成本


1、方向

任何商業活動都離不開政治、經濟和社會狀況的大環境和大趨勢。因此,應用雲計算技術發展業務的想法,必須基於大環境和大趨勢的正確研判,才不至於在錯誤的方向上越走越遠。

電子商務的互聯網服務平台,該行業巨頭的成功實踐證明了可以替代傳統商務的有效性。但是,電子商務的供應鏈生態不可持續發展現狀有改善的空間。

不可持續發展,體現在電子商務平台的商業理念導致賣家無利可圖的不可持續性。即平台方利用控制平台來壟斷銷售渠道,通過最大化吸食供應鏈利潤空間支持平台的利潤高速增長,而忽略了賣家的生存空間。最終導致賣家離開平台。

改變電子商務平台的商業理念為共生體經濟概念,以及協作創新和共同創造新價值以及公平利益分享是未來的商業發展方向。這是中小微企業商業聯盟抗衡大企業競爭的磐石基礎,而不是沙堆基礎。

2、跨界創新

雲計算軟體技術在信息和通訊技術ICT產業與製造業融合過程產生「價值創新」藍海戰略的重要作用。跨學科知識和技術的要素重組新的知識框架及其技術架構,可以形成新產業價值鏈形態-「製造業在線供應鏈管理和交易平台」,被設計用於製造商和分銷商以及消費者之間的協作銷售。從而幫助製造業轉型提供企業增值服務,同時創造大量產品銷售中介服務的自僱人士的就業機會。

物聯網使用智能產品需要互聯網管理平台幫助製造商銷售其產品和服務,一個「製造業在線供應鏈管理和交易平台」有助於解決傳統製造業轉型互聯網運營的問題,也解決智能產品在線分銷和在線服務以及線下的整合問題。

3、影響價格競爭力

傳統製造業轉型互聯網運營的目的是:在流通和消費領域降低銷售成本,而不是在生產環節降低生產成本。在出廠價格不變狀況下,降低銷售成本會帶來最小化消費終端價格,最終提高商品價格的市場競爭力。

4、理念影響管理

不同於側重物聯網和智能產品的生產管理,網路化信息化供應鏈管理創新側重於上下游企業之間的關係和銷售管理。生產管理是企業內部管理,而供應鏈管理是企業內部管理延伸到企業外部關係的管理。

把產品帶到市場的供應鏈協作銷售(流通和消費領域)被製造業視為生命線,而不僅僅是產品技術。

電子商務巨頭的成功已經證明傳統商務電子化推動銷售的初步成功。不過,電子商務有改善的空間-供應鏈生態不可持續發展。

從策略上共生經濟概念可以解決電子商務的供應鏈生態不可持續發展難題。

從管理上共享經濟概念可以解決創造新價值的問題。通過共享策略和管理以及技術可以幫助中小微企業創業和發展以及幫助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重點在於雲計算軟體應用在供應鏈管理創新方面,包括優化供應鏈以提升銷售力和創造價格優勢。

5、商業模式技術化

商業模式技術化是指供應鏈管理的網路化數字化的結構創新。由一個互聯網服務平台幫助供應鏈相關企業轉型為:線上管理和交易以及配送,線下實體店或銷售人員聯繫客戶相結合的運營模式。在雲計算軟體開發平台,開放出互聯網平台形態的軟體,在用戶使用軟體的過程中附加簡化了的管理服務,

通過跨界商業模型(製造業+雲計算軟體)創新是雲計算應用大方向,以挖掘產業鏈的生產力潛能。雲計算應用小方向,細分到供應鏈的流通和消費環節,以降低銷售成本。

重塑跨產業價值鏈新業態-互聯網共享平台,實現提高供應鏈競爭力的目的和實施產品銷售增加的目標。

從投入與產出的效率角度看,管理創新領域比產品和生產創新領域更值得中小企業探索。因為,一方面企業管理服務需求相對明確包括市場規模大和轉型目標明確;另一方面管理創新不確定性風險小,投入少產出大(本小利大)。

此外,管理創新的新知識框架是頂層設計,主導著底層的雲計算軟體的設計架構。


這位答主答出了雲計算的出發點,形象具體。

劉一非:雲計算業務思路是什麼樣的??

www.zhihu.com圖標

這位答主答出了雲計算的分類走向,技術羅列應該非常全面,非常值得學習。

gangyewei:雲計算業務思路是什麼樣的??

www.zhihu.com圖標

鄙人才疏學淺,目前只能想到從可靠性(服務質量)、經濟性(盈利)和安全性(社會口碑)談談個人的理解。

可靠性是最基礎的,是第一步。個人做私有雲也是感覺這部分問題比較多,既涉及設備廠商、總成、測試第三方、評測、驗收,又得考慮平台、軟體、系統各方面的兼容性。如果搞企業級別的EDC,基本上也就這些了,如果還要考慮,再把機房選址、電力系統、空調節能等考慮進去,弄個兩地三中心或者其他更高的標準,就OK。如果是IDC,可能還要考慮通信鏈路、內容分發(邊緣數據中心)這些,其他基本類似。

經濟性不是單獨考慮的一個步驟,而是總的一個思想。賺錢嘛。上面可靠性的每一步都要考慮盈利的問題,但是最大的盈利點在後面:用戶。雲計算搞得越深盈利越高,基礎設施也就上面那些,所以說IaaS不好做(不容易盈利),很容易產生托拉斯。其次是PaaS,再其次是SaaS,最近好像還有DaaS(數據即服務)等。越往上也越難,所以各憑本事吧,要不投入科研要不聘請專家,把攤子弄齊活咯也就有「生態」了,有了生態還怕沒錢賺,那都是大老闆的謊話。

最後說一下安全性吧,年初微盟的事情大家應該都知道吧,安全不是個小事情。靠山大,底子厚實,不怕折騰,可一般小企業或者沒有「企業法院」就完蛋了啊,這個完全是管理層的事了,但總而言之,能開個雲計算的公司的人脈也都有,現金流也都不缺,別太過基本都OK。


這裡先重點講公有雲。

1. 雲計算有哪些種類

技術分:

  • IaaS,阿里雲
  • PaaS,LeanCloud
  • SaaS,G-DOCS

業務分:

  • 私有雲
  • 行業雲
  • 公有雲
  • 混合雲

2. IaaS類公有雲業務目標是服務網站建設

IaaS為代表的公有雲,業務目標是服務網站建設。

如何衡量IaaS:

  • 資源創建成功率
  • 網路訪問成功率
  • 資源量,即能否滿足用戶資源需求
  • 彈性,迎接波峰波谷
  • 計費,所有業務可計費

出現IaaS的原因:

  • 技術原因,虛擬化
  • 業務原因,專業化

3. 網站的演進看IaaS要如何做

某種業務使用的網站,如何隨著業務擴充而發生變化?

  • 單一用戶訪問伺服器:主機資源+FloatingIP
  • DB拆分,業務數據分離:
    • 內部基礎設施基於IP訪問
    • RDS
  • 內部靜態加速:nginx
  • 主機集群化:nginx L7LB
  • 緩存加速,例如存儲http session cookie:緩存,redis
  • 服務治理:除了主要業務外,還有鑒權等輔助業務:內部DNS+主機集群化
  • CDN加速:
    • 外部DNS
    • 外部CDN
    • 簡單的DNS調度
  • 增加PaaS:以服務的形式,增加PaaS,例如大數據平台
  • DDoS
  • 主機虛擬化:容器化
  • 多機房災備及其互通

從網路的角度分析上面的過程,有幾個關鍵點:

  • 外網訪問,基於FIP
  • 基礎設施基於IP訪問
  • 服務基於http訪問
  • 外網訪問,通過DNS與CDN調度
  • 多機房災備及其互通

從網路的角度,IaaS要如何滿足需求:

  • 提供基礎設施及其虛擬化
  • 提供FIP
  • 提供http LB與集群化
  • 智能調度
  • VPC

4. 如何通過遞增的產品設計來滿足雲平台業務

以網路產品舉例:

  • (私有雲)基礎設備,DC
  • L4LB,L7LB,統一接入網關
  • 多機房,DCI
  • (下面開始支持公有雲)支持公有雲租戶接入,IDC,外網接入路由器+BGP平台+DDoS
  • 虛擬網路+SDN
  • (下面開始轉PaaS)服務治理,支持PaaS
  • 網路加速,長連接,智能調度
  • SDWAN,保障關鍵業務

5. 如何具體設計雲平台架構

雲平台作用是將上述用戶的業務需求落實到基礎設施上,這裡僅以網路為例說明雲平台如何設計。

控制面:控制面就是網路控制器,類比openstack

  • 服務SLA:控制器中的module其實也是服務,單個服務是restapi+內部邏輯,提升單個服務的SLA方式,是多機備份,從網路角度就是VIP。當然也有通過nginx做的,類似。
  • 業務數據拆分
  • 大規模場景下,考慮使用cache

轉發麵:轉發麵其實是基礎設施,不算雲平台

  • 基本的:SLA、功能滿足
  • 控制、轉發分離:轉發麵保持自己需要的運行時信息,防止控制面down
  • 平滑部署與可擴展。不能平滑部署的話,會影響已有業務。不能擴展的話,無法擴容縮容。

如何檢查自己的架構設計好不好,從運營過程中看:

  • 關鍵業務有沒有跨機房災備
  • 宿主機節點有沒有完全自主,例如如果網路控制器與宿主機斷開鏈接,宿主機上的VM的網路會異常么
  • 控制與轉發解耦,例如控制器重啟了,轉發麵亂了么
  • 業務與數據分離,例如某個業務掛了,數據是否消失了
  • SLA能否量化,例如業務方詢問,我的主機能保證某個SLA值么,怎麼回答
  • 能否全部自動化,例如盡量不會出現運維導致錯誤

6. 未來雲計算業務會怎麼發展

個人感覺:

  • 對於互聯網,移動端
  • 對於雲計算的用戶,PaaS+混合雲
  • 對於雲計算提供商,IaaS做好是基礎,PaaS+混合雲是增長點

如何把雲計算做死:

  • 雲計算是新瓶裝舊酒
  • IaaS是紅海競爭,不要做,要大力發展PaaS,IaaS的人都走吧
  • 大力發展serverless,因為谷歌在做

----

原文已存在於個人微信號,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