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個T5型號的ecs,用的時候才發現CPU被限制了才10%,稍微一用就超了,而且還不能升級到100%,要換其他配置的ecs,但都是高配的,沒有1個CPU的產品。

大家聊一聊,或者有其他的雲產品推薦。


阿里雲有很多問題需要我們解決,所謂的雲服務在重要的問題上存在著不安全不保密的缺陷,在阿里出現問題之後,當時就有網友評論稱,請不要用「工程師粗心大意」來掩蓋阿里維護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1、業界共識,商用設備的升級應該在24:00左右的時間段,阿里居然在大白天對商用業務做升級;2、任何對商用業務的升級都應該先測試,沒問題了在上線。但這個事故顯然是因為阿里沒有做測試就直接升級導致的。所以使用阿里雲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其實最需要注意的是雲服務廠商一定要把安全,穩定放在第一位,計算能力強是一個錦上添花的事,而不是最為核心的競爭力。


阿里雲的應用還是有著很多問題需要我們解決的,比如雲服務的安全問題,這是我們必須深刻認識的一個對於雲服務應用的關鍵問題,比如我們的一些政府,或者是我們的一些軍事上的機要文件,在雲服務上是一個很大的隱患。據圈內人士爆料,1月21日下午3點半,某新區(千年大計的新區哦)政務網業務出現大規模中斷問題,後逐步排查得知是阿里雲平台出了問題導致的,該故障導致政務中心工作人員無法辦理業務,持續到晚上九點左右才恢復,並且原因是什麼完全是一個謎。這就是雲服務不安全的一個特別大的一個隱患,對於我們政府的損失是很大的。


我個人覺得,阿里雲照搬了GitLab的實例,沒有進行任何修改,直接就採用了GitLab的原生英文界面。阿里雲如果給每個企業部署一個GitLab實例,當用戶選了Internal許可權範圍時,就是他們理解的「本企業範圍內可見」,而不是對整個雲效的所有用戶可見。而不是為每一個租戶部署一個GitLab實例。因此這一問題的本質是:GitLab的開源版本,並沒有為多租戶的場景做過任何架構上的設計。而阿里雲效在將其引入後,更只是簡單的應用,沒有做任何的改動,沒有做任何的安全隔離。再加上界面未做任何改動,沒有對用戶做出必要的安全提示,導致用戶按照過去的使用習慣,做出了錯誤的選擇。這事阿里雲犯得最大一個錯誤。
雲服務是一個新生事物,在我們日常的生活應用中一直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在2018年7月26日,阿里雲就曾出現過一次大面積賬戶登錄異常的現象:更早些時候,2015年9月1日,阿里雲也出現過一次大規模故障,那次故障中,阿里雲客戶的所有基本命令都不能運行。對於事故原因,2015年9月3日凌晨,阿里巴巴資深總監、阿里云云盾的負責人吳翰清(網名:道哥、刺)在微信上發文稱,「就是程序員寫錯了一行代碼。」這個bug簡直不能太低級,這個說法簡直不能太搞笑。但是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問題導致了我們多少人的損失。


阿里雲在一個很糟糕的產品上沒有做到基本的安全性,沒有驗證服務的可靠性就放出去給客戶用,這是一個最為失責的行為,在出了問題之後還百般推脫責任,說什麼不能掃描用戶代碼!這更體現他沒有擔當的內在。他們為什麼不能在問題被揪出的時候就出個公告,提醒用戶存在風險,儘快修改設置呢?這背後或許有著很多的問題,但是對於客戶進行一定的適當的安全提醒,或者是對於用戶進行適當的道歉,而阿里做的卻不是一個負責任的公司應該有的態度。現在再看看阿里雲之前對客戶安全、隱私的表態,「寧輸官司也不泄露用戶隱私」,簡直成了笑話。

首先要分析一下為什麼會出現internal這個奇葩類型:,在我們的網頁應用中,GitHub 上只有Public和Private ,GitLab作為GitHub早期的克隆版,新增了Internal類型,但人家增加這個類型是因為用戶需要,因為大多是自行部署的軟體企業。大家為了開發方便,將GitLab的實例,部署在某一個公有雲上。大家需要這樣的代碼實現共享來完成自己企業內部的管理和使用,如果他們希望在企業範圍內共享代碼,又不希望企業之外的人訪問,則Internal就是一種非常合理的選擇。這會是他們通過最為簡單的方式來實現自己最為基本的功能,將是對於他們這整個的管理和應用最為有效的一種方式。


絕大多數你買ECS的時候,實際你真正該買的是輕量應用伺服器。


阿里雲還是有很多優惠的

https://promotion.aliyun.com/ntms/act/enterprise-discount.html?userCode=7drdlca6


題主你去搜索一下阿里雲相關問題啊,我來給你分享一個最近的問題:

如圖所示,據圈內人士爆料,1月21日下午3點半,某新區(千年大計的新區哦)政務網業務出現大規模中斷問題,後逐步排查得知是阿里雲平台出了問題導致的,該故障導致政務中心工作人員無法辦理業務,持續到晚上九點左右才恢復。

你以為這是第一次嗎?no no no,2018年7月26日,阿里雲就曾出現過一次大面積賬戶登錄異常的現象:

更早些時候,2015年9月1日,阿里雲出現大規模故障,客戶的所有基本命令都不能運行。對於事故原因,9月3日凌晨,阿里巴巴資深總監、阿里云云盾的負責人吳翰清(網名:道哥、刺)在微信上發文稱,「就是程序員寫錯了一行代碼。」

對此,網友評論稱,請不要用「工程師粗心大意」來掩蓋阿里維護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1、業界共識,商用設備的升級應該在24:00左右的時間段,阿里居然在大白天對商用業務做升級;2、任何對商用業務的升級都應該先測試,沒問題了在上線。但這個事故顯然是因為阿里沒有做測試就直接升級導致的。


你買的是T5的突發性能實例吧,購買頁面上有詳細說明的:不適用於長時間超過性能「基線」或企業穩定計算性能需求場景。一般掛個WordPress沒啥問題,十幾塊錢一個月,要啥自行車。

突然發現,題主的需求很詭異,1C +100%性能,要不就是純小白,要不就是對手來故意黑的,不管是騰訊還是華為,拜託請也請個專業點的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