苊裾{機構的種種數據表明喬·拜登一路領先,已然是11月獲勝的熱門人選,但是最終勝負要以大選日的結果為準,畢竟2016的希拉里·柯林頓經驗教訓就是前車之鑒。四年前,民調機構的調查結果顯示希拉里會贏得大選,實際上民調機構的預測基本正確,但是沒有考慮到調查對象受教育程度、晚做決定的選民、第三黨候選人以及提前投票的選民等因素。民調機構已經修改了其研究模式,但這次的預測結果是否可靠,作者表示還是應該持保留意見。

華盛頓-喬·拜登(Joe Biden)當然可以為民調向好感到高興。

但要謹慎。

拜登在眾多的全國範圍內調查中取得了兩位數的優勢,在一些關鍵的戰場上取得了穩固的領先優勢,並且在唐納德·特朗普在2016年輕鬆贏下的幾個州中展現出了競爭優勢,以上種種都表明了這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極有可能在11月獲勝。

但四年前的絕大多數民調也都顯示特朗普也會輸。所以,為什麼要對2020年的民調顯示前副總統一路領先一事抱有很大的信心呢?

來自緬因州基特里(Maine)的大衛·伯吉斯(David Burgess)說,自2016年總統大選後,他不再相信民調。

「他們預測希拉里·柯林頓(Hillary Clinton)會贏,但她沒有,」伯吉斯說,「選民就像一座冰山。(關於民意調查),你只看到了冰山的一角。你看不到冰山的其他部分。你不知道他們會投給誰。」

隨著美國進入總統競選的最後幾周,民調專家表示,他們已經從2016年的失敗中吸取了教訓,並且他們認為這個競選季的民調將會因此更加準確。雖然他們同情選民的挫折感,但他們為自己的工作辯護說,民調機構需要的是輕微的調整,而不是根本性的改革。

「公眾想要逃離2016年民調被破壞的陰影,這可以理解也有一定道理。」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調查研究主任考特尼·肯尼迪(Courtney Kennedy)說。「但是,2016年的結果並不意味著大規模的民意不再有效。」

馬奎特法學院(Marquette Law School )民調曾顯示柯林頓領先於特朗普,其民調主任查爾斯·富蘭克林(Charles Franklin)表示,2016年大選是 「一個讓人非常謹慎的理由」。

他說:「2016年的教訓給我們上了一課,數字真的不安全,因為在選舉的最後一分鐘,系統性的錯誤或變化有可能讓所有人都猜錯了,這就是我們在2016年看到的。」

2016年出了什麼問題?

事實上,四年前民調機構的預測基本正確。

他們認為柯林頓以3個百分點的優勢贏得了普選。實際上,她贏了2.1個百分點,而且他們對大多數州的選舉預測結果都是正確的。但他們的研究沒有反應中西部上游地區選民情緒的全貌,而這些情緒為特朗普在總統選舉團中勝出提供了機會。

密歇根州、賓夕法尼亞州和威斯康星州的民調顯示,在選舉日之前的幾個月裏,柯林頓一直持續獲勝。

在8月至大選期間,對這三個州的選民進行了調查,其中已公佈的104項民調中,101項民調顯示柯林頓獲勝,2項平局,1項(賓夕法尼亞州)顯示特朗普略微領先。許多民調結果在誤差範圍內,但有15個民調顯示柯林頓在某一時刻領先兩位數。

特朗普最終以微弱的優勢贏得了這三個州:在13,940,912張選票中共獲得77,744張選票,約為半個百分點。這三個州的46張選舉人票為特朗普提供了勝算,讓那些預測柯林頓獲勝的人大喫一驚。特朗普贏得了306張選舉人票,而柯林頓只有232張。

鑒於四年前發生的事情,共和黨全國委員會(Republican National Committee)主席羅娜·麥克丹尼爾(Ronna McDaniel)否定了2020年的民調。

「現在的這些民調甚至沒有什麼意義,」她最近在福克斯(FOX)商業頻道的採訪中表示。"從2016年大選期間到現在,有150項民調顯示唐納德·特朗普失敗,但最終的投票結果要以大選日為準。"

民意調查如何變化

肯尼迪和富蘭克林都說,有兩個大因素會使2016年民調的準確性變得複雜。許多州的調查傾向於對受過大學教育的選民(他們傾向於柯林頓)進行過度抽樣,而且許多調查未能捕捉到後期決定性的選民(他們通常會轉向特朗普)。

兩人都沒有說這些問題今年不會再出現,但他們希望2020年的民意調查能更好地衡量選民的意見,考慮以下幾點原因:

受教育程度:一直以來,人們呼籲民意調查機構增加非大學畢業生的樣本,這些人不僅傾向於支持共和黨人,而且他們也不太願意參與民意調查。

蒙茅斯大學民意測驗研究所(Monmouth University Polling Institute)的帕特里克·默裏(Patrick Murray)說,他們已經開始在民意調查中更多地考慮教育程度,「我們已經看到這種影響對調查有所幫助。」蒙茅斯大學民意調查研究所位於新澤西州,曾預測柯林頓能夠贏得賓夕法尼亞州(三個搖擺州之一)。

晚做決定者: 這一點可能更難把握,因為大多數民調都不會在選舉前一週採訪選民。但預計在2020年,直到最後一刻才下定決心的選民人數將大大少於四年前,因為當時特朗普和柯林頓都史無前例的不受歡迎,讓很多人一直到最後都在猶豫不決。

蒙茅斯6月的一項民調顯示,近十分之九的選民已經決定好在11月支持哪位候選人。

默裏說:「這表明民調結果沒太多改變的空間。但當然,我們要謹慎對待今天的民調結果並預測11月的結果。其中的一個原因是仍然存在一些州,僅僅非常小的變動,就能改變它們的最終的投票結果。」

第三黨候選人:在今年的總統競選中,缺乏一位傑出的獨立競選人,這意味著選擇更少,選項更加明確。

民意調查專家表示,自由主義者加里·約翰遜 (Gary Johnson) 的參選,很可能會有助於相當大量的後期破局者,因為相當一部分選民在尋找特朗普和柯林頓的替代人選。直到2016年8月,約翰遜的支持率仍為10%。約翰遜在競選接近尾聲時退場,最終得票率不到3.3%。

提前投票:冠狀病毒大流行給2020年選舉注入了不確定性—誰將投票以及如何投票。但預計許多州提前投票的數量將會增加。

民調機構表示,如果在10月下旬民意調查機構聯繫受訪者時,有更多的受訪者投了票,那麼就更容易判斷選民的真實情緒,因為他們已經做出了決定。

可能投票的選民:民意調查機構正逐漸轉向使用公眾選民記錄來識別可能投票的選民,而不是依賴受訪者報告他們的投票參與模式的「隨機數字撥號」系統。

肯尼迪說:「人們忘記了,我們的很多同胞並不投票,但他們中的很多人仍然參與民意調查。」他領導了美國民意研究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Public Opinion Research)對2016年民意調查的回顧。肯尼迪還說到,「所以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差,即使是最好的民意調查專家也很難模擬排除掉。」

雖然變革正在進行中,但默裏表示,不對已經基本符合目標的民調進行大幅修改是明智之舉。

默裏說道:「有些錯誤我們永遠無法解釋,因為在每次選舉中,這些錯誤都出現的很特殊。每次錯誤也都不盡相同,所以你只要小心,不要過度糾正你上一次的錯誤,因為相同的錯誤這一次不會再出現。"

2016年的「反對票」

儘管2016年大選失利,但2018年的多數民調準確預測了民主黨人重奪眾議院,共和黨人保住參議院。儘管如此,民意調查專家警告說,調查只是簡單的快照,而不是預測,有些調查比其他調查更能揭示選民對問題和候選人的更深層的態度。

但是民意調查可能會影響投票行為。

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政治學教授布萊恩·沙夫納(Brian Schaffner)研究了2016年一些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的選民最終如何將選票投給特朗普。他說,那些進步人士可能認為,比起特朗普來說柯林頓會是一位更好的總統,但他們也相信柯林頓無論如何都會贏得大選,也不想給她投票。

沙夫納說:「他們覺得投下反對票,或者乾脆不參加沒有什麼問題。」「有些人投票更加隨心所欲,他們認為不會有什麼影響。」

分析民意調查的機構五三八(FiveThirtyEight)警告說,並非所有的民意調查都是一樣的。

該機構建議消費者看一下被調查對象(成人、登記選民、可能的選民),檢查民調機構的記錄,並密切關注誤差範圍。一項民調顯示拜登領先特朗普2個百分點,誤差率為4個百分點,這意味著拜登可能領先特朗普多達6個百分點,或者落後特朗普2個百分點。

持有「保留意見」

居住在朴茨茅斯(Portsmouth)的護士埃倫·查普特(Ellen Chaput)說,她希望民調顯示拜登領先特朗普的結果是準確的。但她不相信這些結果。

「他們以前就弄錯了,」她說。「我一點也不關注這些。」

即使拜登現在領先,她說:「事情也會發生變化。」

來自紐約史坦頓島(Staten Island)的製藥顧問海萊恩·丹德雷亞(Helaine Dandrea)說,民調往往反映了民意調查者的偏見。

丹德雷亞支持特朗普連任,她表示民調顯示拜登穩穩領先,可能是低估了總統的實力。她說,一些特朗普的支持者可能不願意告訴民調機構他們支持總統,因為他們不想面對來自另一方不可避免的反擊。

她說:「人們往往會害怕,因為會遭受攻擊。人們傾向於保留自己的觀點。」

來自馬薩諸塞州索爾茲伯裏(Salisbury)的退休人員吉姆·梅納德(Jim Menard)支持拜登,他說,他可以理解為什麼支持特朗普的選民可能想隱藏自己的偏好。

梅納德說:「我猜想他們有點不好意思說自己支持他。」

梅納德懷疑民調顯示拜登絕對的領先優勢是正確的,他說:因為他相信為了獲得更準確的預測,民調機構改變了他們的研究方法。

梅納德說:「自上次大選以來,民調機構在這些民意調查中做出了改進。」

重要的是要關注「目前的情況」

富蘭克林說除了最重要的數字外,更重要的是要研究更深層的數據,來探究選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

例如,馬奎特(Marquette)6月的民調顯示,拜登在威斯康星州以8票領先。49% 對41% 誤差率為4. 3個百分點。這比5月份拜登的3個百分點的領先優勢有所上升,主要原因是選民對特朗普的支持率下降,以及無黨派人士的反對聲越來越大。

6月的民調顯示,50%的威斯康星州選民認可特朗普對經濟問題的處理(低於5月的54%),44%的人認可他對冠狀病毒危機的處理(與上月持平)。但只有30%的人表示贊同他對喬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之死的抗議活動的處理。

富蘭克林說:「如果說我們能從16年中學到什麼寶貴的經驗的話,那就是不要過於看重未知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而要更加看重目前的狀況。」

本月早些時候公佈的蒙茅斯民調,是6月份的十多份民調中,拜登在全國範圍內取得兩位數的領先優勢的民調之一。默裏說,現在的民調主要關注選民對川普的看法,因為很多人對這位前副總統還不太瞭解。他說,隨著公眾越來越瞭解拜登,這種情況可能會在10月份發生改變。

「我認為民調是關於現在發生的事情,以及人們如何看待它,」他說。「民調並沒有告訴我們選舉團現在的結果如何,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如果你展望11月,應該繼續持保留態度進行投票。」

就像2016年一樣,2020年的民調再次顯示特朗普在密歇根州、賓夕法尼亞州和威斯康星州敗北。

持保留態度?馬凱特大學法學院的民調顯示,拜登在6月份的支持率上升了8個百分點,而柯林頓在4年前則上升了9個百分點。


作者:萊德亞德·金(Ledyard King)

《今日美國》(USA Today)華盛頓特區記者;邁克爾·柯林斯(Michael Collins)負責《今日美國》的白宮和特朗普政府板塊。


我拿全部身家壓川普,歡迎打臉


我會更看好拜登,為什麼這麼說?接下來我從最近發生的一系列事情來說:

特朗普政府為了提升國內選情,正在進行一場絕望而危險的賭博,那就是通過挑戰中美關係的底線來挽救近乎於無望的選舉。


一、中美互關領事館的背後


我們的休斯頓大領事館,被特朗普政府勒令 72 小時之內撤離。這雖然是特朗普政府任期末期發生的事情,但這裡面其實是中美的一個比較長期的分歧。


中美雙方根據對等原則,在對方國家的都各自有一定數量的領事館,美國在中國有成都、瀋陽、上海、廣州、武漢五家領事館;中國在美國也有包括休斯頓領事館在內的五家機構。


在香港回歸之後,美國人其實在中國有六家領事機構,而且其人數大大超過中國駐美領事人員數量。


美國人的要求是,中國在跟美國對應的每個區,都應該有類似的領事館,比如說我東部區有一個,西部區有一個,南部區有一個,北部區有一個,那麼你中國也應該像這樣,比如像上海、像成都。


在這裡面就有一個很大的分歧,美國人認為,中國的西部大區一直沒有對美國開放,但我們認為我們開放了。


因為我們的西部大區是成都的美領館,而美國認為他們需要在成都以外的西部地區再開一個美領館,他們要求要不然在拉薩開,要不然在烏魯木齊開。


由於美國對中國的西藏、新疆地區,有相當強烈的滲透企圖,對我們的國家安全是構成一定威脅的。所以我們對於像在西藏和新疆這種地區,讓美國來建領事館,是一直不同意的。


這個問題,實際上在中美兩個國家的外交過程當中,是長期存在的。美國歷屆政府也都以此為籌碼,對我們施加壓力。

這個事一直都在,但其實一直都不大,因為兩家以前關係還不錯,所以這個事是美國人提一提,我們當聽不見就完了。對於從意識形態到社會制度都存在巨大差異的中美兩國,要保持兩國關係的穩定,這種默契是必不可少的。


特朗普突然拿這個來說事,其實就是故意打破這種默契來製造衝突,這當然符合美國社會一些人近幾年對中國所謂的對等原則,就是要求中美雙方絕對做到形式對等,以避免美國喫虧。


比如疫情期間,特朗普以中方不允許美方開通相同數量的航班為理由,突然限制中國飛美國的航班數量一樣(中方限制美方航班的理由,主要是因為美國的飛機不接受像中國一樣嚴格的防疫檢查)。


類似於這種情況,都是特朗普抓住一個中美雙方長期以一種默契方式處理的分歧,把矛盾激化,試圖在中美之間製造新的糾紛。


特朗普政府有非常強烈的企圖,想把這個事情搞大。因為特朗普政府從目前的選情來看,輸掉大選是大概率事件,也就是 11 月份以後,我們很有可能面對一個新的美國政府,所以這一屆美國政府必須得抓住最後的稻草,這根稻草就是中美之間產生了意外的衝突,所以他們必須抓住一切機會去製造衝突。


不管從蓬佩奧關於南海問題的講話,還是特朗普現在要求我們休斯頓的領事館撤離,其實都是想製造事端。我的看法是:我們不必陪一個落水狗掙扎。


我們現在對特朗普政府所做的一些瘋狂的舉動,應該採取一種太極和淡定的態度。因為到了 11 月份他就下課了,現在你跟他鬥起來,反而給他題材,讓他自救。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我要說除非發生特別極端的情況,比如戰爭,特朗普幾乎肯定輸掉即將到來的美國大選呢?


二、特朗普連任的希望到底有多大


在特朗普第一次選總統的時候,國內學界除了個別靠直覺說話的之外,幾乎一致性看好希拉里,最後被美國大選結果集體打臉(包括我在內,我當時的預測是特朗普會以微弱劣勢被擊敗,結果我輸掉一箱茅臺)。

這導致了很多人對特朗普選舉能力的神化,以至於這一次國內學界很多人又普遍看好特朗普,但我發現了兩個特別的信號。


一個信號是,對美國政界滲透的很厲害的以色列,正在擱置國內爭議,抓緊這幾個月的時間吞併約旦河西岸。


以色列其實已經陷入政府停擺一年多了,國內左翼、右翼分裂明顯,但這一次,特朗普對以色列吞併約旦河西岸開了綠燈,以色列為此擱置了國內爭議,無論左翼、右翼,一致的看法是,必須利用這個轉瞬即逝的窗口期把約旦河西岸喫下來。猶太人為什麼會這麼著急,非常耐人尋味。


一位美籍猶太人學者和我說,這種事只有特朗普才會同意,但如果在特朗普任期內不把這事兒做實,換一個美國總統,這事兒美國就不認了。以色列為什麼會這麼有緊迫感?


另一個信號是共和黨正在有意識地開始與特朗普切割。最典型的就是小布希發表了一番非常充滿了民主黨味道的講話。當然了,小布希跟特朗普有非常強烈的個人恩怨,所以在這個時候倒向民主黨也不意外,因為在上一次總統大選的時候,他也是倒向民主黨的。


以前老布希當總統時,小布希的弟弟——傑布·布希是布希家族最有可能接老布希班的人。他當時已經幹到了美國的佛羅裏達州的州長,並且他在擔任佛州州長的時候,對於美國的總統大選其實有過非常深遠的影響,他其實是戈爾敗北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是誰能想到呢?智商偏低的小布希當上總統了。


多年之後的 2016 年,布希家裡最精英的傑布·布希參與美國總統競選,卻一開始在共和黨內的初選就敗給了特朗普,而且是一敗塗地,聲譽掃地。


特朗普在競選的過程當中,幾乎是羞辱了傑布·布希(特朗普在電視辯論時羞辱傑布·布希:該讓你媽來競選),所以布希家族對特朗普是非常意見大的,包括老布希去世的時候,美國歷屆總統都來了,他們都不打算邀請特朗普,也不允許特朗普去發表講話。


正因為上述背景,這個時候小布希出來放話,有人會說這只是個人恩怨。但除了小布希之外,像被特朗普廢掉的美國前任防長「瘋狗」馬蒂斯,說特朗普分裂國家。他代表了白人裡面的主流派,尤其在軍方和退役人員裏有極其強大的影響力。


另外,美國五月底因為黑人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引發全美騷亂,且有愈演愈烈之勢,這背後其實有民主黨人故意放水之嫌。


對於民主黨來說,黑人騷亂是好事,它可以體現特朗普政府的無能,相當於間接幫民主黨進行選舉動員。所以民主黨的各個地方官——從州長到市長,都不希望運動儘快平息,哪怕有打砸搶,他們也不管,特朗普則希望儘快用強力把局勢控制住,因此他提出調動軍隊平亂,但這遭到了軍方反對。


美國防長提出不贊成用現役軍人、用一線部隊去平亂,這對特朗普的強硬政策形成非常重要的制約。在這一點上來講,特朗普是絕對處於明顯的劣勢。


除了這幾個人之外,還有一些特朗普政府內部的強硬派、建制派、共和黨的高層,在這段時間中保持了驚人的沉默,比如彭斯。


我們大家都盯著彭斯,因為彭斯實際上是特朗普政府內部共和黨建制派的領袖,他跟特朗普經常被外界視為同盟,他利用特朗普達成自己的一定目的,特朗普利用他來控制共和黨。


但到現在為止,彭斯保持異常的沉默,不進行任何的表態,也不願意支持特朗普。這說明什麼?這說明共和黨實際上也在考慮後特朗普時代了,可以輸掉總統,但是如果參議院也丟掉,共和黨就會元氣大傷。共和黨認為特朗普輸掉總統大選的可能性很大,不願意趟這趟渾水了。


共和黨如果拋棄了特朗普,他就只能靠自己所謂的「特朗普主義者」來進行總統大選,那就很難了。因為這夥人雖然很狂熱,但總體上來講,在民主黨狂熱派動員起來的情況之下,如果共和黨中間派拋棄特朗普的話,那麼特朗普的勝算是很低的。


目前在美國主要的搖擺州,特朗普都明顯落後於拜登 11%-15%,相比於上一次特朗普在這些州都是微弱優勢獲勝,這一次的差距足夠要命了。


在美國目前嚴重撕裂的情況下,搖擺州的走向其實直接決定了總統選戰的結果。雖然特朗普的基本盤有 33% 左右,但如果搖擺州的黑人能夠把他們的復仇情緒維持到天寒地凍的 11 月,特朗普幾乎不可能翻盤。


這一次的黑人騷亂,在種族關係上對美國其實沒有什麼觸動了。種族問題是美國社會的癌症,要是他們能解決早就解決了。但是,由於 11 月份是美國大選,所以這一次黑人的大騷亂,對於美國大選的走向是決定性的。


從歷史上來看,這一次的黑人騷亂特別像美國第 31 任總統胡佛在連任大選前遭遇的退伍軍人騷亂。胡佛在就任期間遭遇到了金融大蕭條,大量的退伍軍人到華盛頓請願。


胡佛採取了強力鎮壓的措施,當時麥克阿瑟帶著部隊,向退伍軍人開槍。這個事情由大眾媒體向全國的傳播,直接導致了胡佛連任總統的計劃完全破產,讓羅斯福走上了前臺。


這件事情跟目前的形勢有非常相似的地方。現任總統本來有一些微弱的優勢,但是由於出現了這樣極其刺激大眾神經的羣眾運動,導致了很多人出來抗議性的投票,導致現任總統最終灰溜溜的走人。特朗普很有可能會面臨這樣的結果。


因為美國社會是嚴重分裂的,民主黨佔優勢的地方,共和黨一點機會都沒有,共和黨佔優勢的地方,民主黨一點機會都沒有。所以拜登跟特朗普的關鍵就在於搖擺州。


在這些搖擺州里,如果黑人選民選舉熱情高,站出來投民主黨,那麼共和黨就輸了,而如果黑人選民不願意出來投,那麼共和黨就贏了。


有一個影響選舉的重要因素可能你想不到:氣候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鹽選專欄查看完整 10 篇內容

鹽選專欄

儲殷:問題炸彈,你不瞭解的國家們

儲殷 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19.90 會員免費


目前看起來是川普佔優。

從美國政局的實際出發,川普更有優勢。別忘了美國總統還要經過三次辯論呢,拜登會不會被川普噴到吐血是很大的看點。

大部分人對川普連任產生疑慮,主要在於民調。上次cnn的民調,拜登55%川普只有40%讓許多人產生了疑慮,認為川普不行了。

可這是在搞笑,好嗎?且不說cnn民調的基數很小,不代表真實民意。單說結構來看,就有很大的問題,將民主黨的基本盤數量增加,共和黨的基本盤減小,最後結果自然是不真實的。完全沒有參考價值。

ok,我們就當cnn民調沒問題。但已經過去一個月了好嗎?民意會不斷變化的,目前川普的支持率在不斷回升,這點相信民調的人怎麼不談了?

最後川普你能被挖的料已經差不多都被挖了,真有猛料,16年就被放出來了。不必等到今天。利空出盡即為利好。。。

相反拜登呢?參與政壇幾十年,沒點黑歷史,沒參與過什麼黑幕,哪個敢信?到時候放出來怕又是一次「郵件門」。

再者就是我說的三次辯論。在辯論中的表現會極大的改變選民對其的信心。就拜登那樣子的,真被川普噴到吐血我都不奇怪。川普的嘴炮能力,大家不必懷疑。有懷疑的可以去看看,16年黨內競選辯論以及對希拉里的辯論。

川普支持者與大家想像中的不一樣,全都是紅脖子,低學歷,以及超級富豪這種人。就16年的選舉結果分析來看,在中產和高學歷階層相差不大。反倒是底層更支持希拉里一點,超級富豪支持希拉里的也比川普多。是不是很魔幻?

魔幻主義的選舉,魔幻主義的川普。是不可預測的,鬼知道11月前,川普還會什麼騷操作。現在談論還過早,但是川普明顯比拜登更加有後勁。

民主黨能打的牌都差不多了,6月就應該是頂峯。接下去該共和黨與川普出招了,拜登能不能抗住,個人是有很大疑問的。拜登能抗住的可能很小很小。

最後的最後。本人再次表示很期待3次總統辯論,等著看戲呢。已經和人打了賭,看拜登會不會吐血,賭注是2瓶老乾媽。沒錯,輸的人要在30分鐘內喫掉兩瓶老乾媽。拜登不要讓我失望啊。


雖然美國立國只有244年,相比於其他國家尤其是歷史源遠流長的我們而言,實在是太過年輕,但美國政壇卻早已暮氣沉沉。

雖然經過了激烈的競選角逐,包括桑德斯這樣的「老將」最終「急流勇退」,表示要將機會都留給年輕人,但無論拜登還是特朗普都表示我謝謝你八輩祖宗。

畢竟,拜登已經78歲高齡了,特朗普雖然年輕,但也74歲了。

因為特朗普在共和黨內的地位無可爭議,拜登又是民主黨內眾望所歸的未來之星,所以這意味著美國總統大選將最終在兩個古稀老人之間產生。

因為自帶口無遮攔屬性,又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防控中表現得一塌糊塗,更在黑人騷亂中態度強橫,所以特朗普的支持率雖然一直較高,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穩中有降」的尷尬態勢。

而作為美國副總統的拜登,因為處處和特朗普背道而馳,所以幾乎躲過了所有的雷區,再加上在黑人騷亂中堅決站隊有色人種,使得拜登的支持率一路高歌猛進,甩出特朗普10多個百分點。

那麼距離美國總統大選越來越近,拜登會擊敗特朗普,最終成為美國第59屆總統嗎?靜夜史認為可能性當然存在,畢竟一切皆有可能,但這樣的可能性卻低得要命。

就如同高考前的模擬考試再優秀也不能百分百保證高考一定金榜題名一樣,當前的拜登支持率或許高於特朗普,但並不代表拜登一定穩操勝券。

看看2016年在一片光明中折戟沉沙的民主黨人希拉里,我們似乎對總統大選的變數有一定了解,那就是不到最後一刻,花落誰家真的不好說。

拜登之所以成功率較低,在靜夜史看來有以下幾點:

1、年齡大

即將耄耋之年的年紀,缺失的不僅僅是雄心和鬥志,更有精力和健康。

從此前拜登多次在講話中出現明顯口誤以及和希拉里視頻連線時打瞌睡的情況來看,拜登確實越來越力不從心。

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如果美國總統沒有一副強壯的身體,且不說能不能帶領美國繼續稱霸世界,單單是兌現當初的競選承諾都力不從心。

而作為國家領導人,工作輕度肯定是相當大的。如果拜登倒在了工作崗位上,晦氣不晦氣的先不說,單單是由此帶來的一系列擦屁股事件就足以令人頭大。

相比之下,雖然特朗普只是比拜登年輕了4歲,但精力卻相當充沛,雖然體格比不上健壯的年輕小夥,但一口氣上六樓同樣不費勁兒。

在靜夜史看來,由年齡帶來的身體素質優勢將是特朗普競選總統的重要保證。

2、醜聞多

對於美國政客而言,醜聞實在不是什麼稀奇事,但如果在通常競選這樣的關鍵節骨眼兒上被曝光,那麼對競選人的支持率必然產生毀滅性的打擊。

某種程度上說,2016年希拉里之所以敗給特朗普,郵件門事件可謂功不可沒。而拜登的性侵醜聞以及貪腐案醜聞,正在成為埋在拜登身邊的定時炸彈。

雖然特朗普在醜聞方面也未能免俗,比如曾遭到黑客的公開威脅,但特朗普大大咧咧的行事風格早已降低了選民的心理底線。相比之下,拜登及民主黨則一直在樹立與特朗普背道而馳的「正人君子」形象,這無疑讓拜登更加被動。

3、能力差

雖然很多時候,工作年限能反映一個人的工作能力。但在美國這個所謂的自由天堂,工作經驗從來就是可有可無,否則作為政治素人的特朗普也不會在2016年成為美國總統。

同樣的,做了8年副總統的拜登也難以用工作年限給自己加分。相反,混跡政壇反而讓拜登更圓滑,失去了和羣眾打成一片的前提條件。

特朗普在2016年的勝利,除了郵件門的助攻,根本原因在於特朗普作為身家數十億美元的富豪,理論上無需拿財團手短,避免了落入「金權政治」的窠臼。

要知道,從1963年美國前總統肯尼迪遇刺之後,後繼的美國總統無不成為財團的提線木偶,他們支持美國總統上臺,而後勝選的美國總統則對財團投桃報李,所以形成的金權政治局面也越來越反動。

特朗普正是利用了反金權政治的切入點最終勝利。

而相比之下,沒有特朗普有錢的拜登仍然不得不依靠財團的「救濟」,這意味著拜登和希拉里沒有本質區別,而希拉里的失敗也絕不是偶然。

4、方向錯

如果說特朗普倒行逆施,民主黨處處反其道而行之也就罷了,畢竟這是反敗為勝的真正捷徑。

但問題在於特朗普並不是那麼反動,雖然從我們的角度來看,特朗普簡直是狡詐陰險到了極點,但從美國民眾尤其是底層民眾的角度來看,特朗普慈祥得像自己的親爹。通過降稅緩解產業空心化,在國內強調「白人優先」提升白人的就業率和幸福感,在國際社會強調「美國優先」為美國爭取更多利益,雖然這樣的操作看起來騷氣,但卻很接地氣。

而民主黨除了和特朗普對著幹,似乎並沒有其他辦法。但問題是很多事情對著幹只能越幹越完蛋,比如處理黑人騷亂事件。

因為特朗普選擇了強烈的種族主義路線,所以拜登和民主黨很自然地成為了黑人及有色人種的知心大哥。不過,黑人終歸只是3.3億美國人中的少數族裔,因為黑人得罪了白人,這種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操作,一定是腦袋被驢給踢了。

特朗普支持率的下降,與疫情關係密切,但問題是民主黨也拿不出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案,這就使疫情不會成為拜登的加分項。

5、形象差

雖然從顏值上來看,拜登相比於特朗普並不算差甚至還有富餘,但美國總統大選從來不只是看臉的。

在美國總統花落誰家之前,早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電視辯論流程,從1960年的肯尼迪與尼克松對決開始,經過幾十年的跌宕起伏,電視辯論早已成為當前美國人四年一度不可錯過的盛事。

而這必然會成為拜登入主白宮的最大攔路虎。

要知道,競選時包裝得再華麗,在電視辯論的直播現場都必然原形畢露。相比於活蹦亂跳的特朗普,精力本就不足的拜登除了說錯話,還有可能打瞌睡。而在全國民眾面前,任何小失誤都有可能放大成最慘烈的災難。如果拜登不能在電視辯論現場擊敗特朗普,那麼拜登的總統之路也就只能重在參與。

而很明顯,這種全程陪跑的局面,正在越來越成為可能。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公眾號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