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

因为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喜欢些点东西,后来慢慢的就喜欢上写小说的感觉。但是总感觉自己写的小说太啰嗦,磨磨唧唧半天进不去主线,铺垫就耗费的一堆笔墨。

图片是我前几天写的小说开头,希望大家能给一些建议或指导。

非常感谢。


题主不是啰嗦,而是边写边想,导致信息都很零乱,反倒是后面进入了状态,文字倒是清晰了不少。

帮题主改了下开头,权当参考:

故事很老,老到现在已基本没人记得它,但它很有意思,思来想去,我还是决定写下来。

我们村有个人,原名已经记不得了,只知道他小时候是因为避灾才搬来的。后来他改名叫柯宝恭,因为「恭」和「公」同音,所以大家都叫他阿公。

阿公生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原是一个地主家庭。他爷爷名叫何有才。

所谓有才,有财。何有才年轻时,还真发了财,娶了漂亮媳妇,生了白胖小子。

何有才虽不是家财万贯,但也富甲一方,可偏偏是有财,却没有才。取个名字,反倒是难倒了他。

可天无绝人之路,他琢磨了一宿,也总算琢磨出一个像样的名字——何有仁。

何有仁长大后,也娶了个媳妇,却多年没孩子,把老爹何有才急得,赶紧请了个算命先生。

可这算命先生好话不会说,张口就是命中有三灾——业火、倒灶、绝后,把何有才气得,直接让人把这算命先生轰了出去。

可这没多久,何有仁的媳妇就怀上了个小娃娃,也就是阿公。

与何有才不同,这何有仁可是个读书人,念过私塾,所以给孩子起名字就不能比他爹差。

要说呢,何有仁也是个较真的人。不但把肚子里的墨水全翻遍,还拿出了《康熙字典》、《四书五经》,愣是没找到满意的名字。

眼看妻子就要临盆了,却始终没有想到满意的名字。

这让何有才大为不满,骂何有仁是个书呆子,白读了圣贤书,不知道变通二字。

然而,真正让何有才心烦的是家中的一件怪事。

自从入秋之后,后院的柴堆就莫名其妙地著火,从一开始的小火星,到后来的熊熊大火,险些烧了屋子,让何有仁想起了当年的那位算命先生。

这不想还好,越想就越害怕,于是托人去找那算命先生,可人没找到,却白白花了不少冤枉钱。

而这何有才也是一根筋,找不到人也不罢休,还想停了家业,让家丁、长工去找人。

这不,让儿子何有仁给拦住了。何有仁说,自从父亲找那算命先生后,这家中便不再失火,怕是巧合,古人云……


我觉得你已经尽力控制字数了。

其实如果抱著看故事的心态来看你的小说开头的话,也挺不错的,因为这一段交代的事件很长,信息量很大,如果只是枯燥的叙事不加描写的话很难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但既然你写的是小说,还是小说的开头,那我建议你干脆别缩了,缩多了变枯燥了就得不偿失了,可以试著换种叙述方法。

比如,你原本想介绍完这件事后干什么?描写阿公现在的生活吗?如果是,我建议你开始描写阿公的时候,顺带把阿公的名字的由来介绍进去。例如:阿公经过NPC的身边,NPC喊一句「唷,阿公阿。」话落阿公应一声,然后文外话展开阿公这一昵称的由来。

说简单点,就是不要将主角阿公的身世一股脑地灌给读者,将他的身世分开穿插到剧情中介绍,这样不会出现读者没耐心看下去的现象,况且这是你小说的第一章开头部分,我认为平常人应该不会想开篇就要接受如此庞大的信息。

至于【总感觉自己写的小说太啰嗦,磨磨唧唧半天进不去主线,铺垫就耗费的一堆笔墨。】这一问题,说实话我经常有,其实这就是所谓的「写著写著写嗨了一不小心就写水了」,介于这种情况,我觉得你可以先继续写下去,按著你当时的那股嗨劲儿接著写,毕竟灵感来了不能辜负这颗写作的热情心嘛,一直写到你嗨劲儿过去后再回过头来看你刚才写的内容,然后筛水。

对的,就是筛水,对照你的大纲检查你从哪一部分开始水文的,结合你将要写的主线剧情和联系上下文选取部分内容,剪切保存在你的文档里(就是你写存稿的应用里),然后在你刚才的内容里补一些词语或连接性词,让被剪切掉一部分后的内容看起来连贯一点,然后接著写主线。

而被你留在文档里的剪切下来的部分可以当做以后的存稿使用,当有主线剧情需要什么其他剧情来引出来的时,或者感情线以及剧情的需要,你的这篇当初不小心写嗨的「意外水文」就派上了作用,修修改改,同样使前后连接连贯,水文就以新的意义和使命为你的小说做出了贡献。

总之,坚持写下去吧,我的方法可能适合也可能不适合你,如果你觉得有用可以试试,希望能帮到你。


说明你有灌水的潜质啊!(笑)


写完删呗。海明威不是说过冰山理论吗?你要写出来的只是冰山一角,剩下的都在字里行间藏著,不用写出来的。


看你选择什么样的平台发表了。

网文肯定是没戏,但传统媒体,比如杂质,我觉得这风格正合适。

但是文字的节奏感,我觉得再顿挫一点好。

比如:

————————————————————————

自从那个算命先生走后,老宅就再没起过火。

「难道真的是巧合?」

阿公爷爷摇摇头,觉得自己可能想多了……

————————————————————————

这几句话要单起一段。是的,传统文学不像网路文学靠紧凑的情节吸引人,会给人广阔的想像空间和留白。

这其实不是阿公爷爷想的,而应该是读者想的。


谢邀。

啰嗦在我看来是一个很正常的状态,也就是说在文章和小说的创作之中多是一个必备的要素。

一个故事你需要交代他的背景,需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高潮,结果完全的铺垫或者是展开,它都需要大量的文字进行描述。

在交代这些重要元素的同时,那么也就构成了文字的啰嗦。

但这个啰嗦是需要有限度的,也就是说作者要对它进行修改和凝炼。

951328264

阅文旗下作者群,可以加,讨论我们知道的事情,不会胡乱指导。


写的很棒啊!没感觉那里啰嗦,至少一看感觉那段都有一些信息,不会有各种乱七八糟的介绍!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