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熱體質的表現:

1.發黃髮暗,面部油膩;

2.牙齒黃、牙齦紅、口唇紅;

3.皮膚易生痤瘡,發紅、膿皰;

4.口乾、口臭、口苦、汗味大、體味大;

5.大便燥結或粘滯不爽,異味特別大,臭穢難聞;

6.小便黃赤、顏色很深;

7.女性白帶多,色黃,外陰經常瘙癢;

8.舌質紅,舌苔黃厚

濕熱體質形成的原因:

1.遺傳原因,家人也有濕熱體質

2.飲酒,酒精會加重肝負擔生濕熱

3.油膩辛辣,容易上火。

4.喜冷飲,腸胃不好。

5.抽煙過度

6.生活工作壓力大

7.進食速度快

8.過食肥甘辛辣食物

如何改善濕熱體質

1.看中醫,喝中藥。

2.少吃甜食,甘甜飲料,辛辣刺激的葯少吃、少喝酒。

3.食物要清淡。

4.戒除煙酒。

5.粥 濕熱的季節粥也是很好的選擇。小米、大米各適量,每天煮粥喝,健脾祛濕養胃

6.湯 冬瓜、赤小豆、排骨各適量煲湯,清熱利濕。

7.泡腳

8.早睡早起充足睡眠

馬賽克先生:濕氣重的人一定要看!我的祛濕經歷?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濕熱體質是以濕熱內蘊為主要特徵的體質狀態,為八種偏頗體質中的一種。在形體特徵上濕熱體質表現為偏胖或蒼瘦,常見的主要表現有平素麵垢油光,易生痤瘡粉刺,舌質偏紅,苔黃膩,容易口苦口乾,身重體倦; 次要表現有: 體偏胖或蒼瘦,心煩懈怠眼睛紅赤,大便燥結或粘滯,小便短赤,男子易陰囊潮濕,女子易帶下量多,脈象多見滑數。濕熱體質人群性格多急躁易怒,對潮濕環境或氣溫偏高,尤其是夏末秋初,濕熱交蒸氣候較難適應,易患瘡癤、黃疸、火熱等病證。

濕熱體質形成的影響因素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競爭壓力不斷升高,各種應酬,過食肥甘厚膩,嗜好煙酒等,人們的體質也隨之發生變化,濕熱體質成為常見的體質類型之一。人體體質的形成既秉承於先天,又得養於後天。由於先天稟賦的差異以及起居環境、飲食結構、種族地域等不同, 導致了個體體質的特異性。濕熱體質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01

先天稟賦

先天稟賦的不同造成了個體的體質差異,《類經》曰:「稟賦為胎元之本,諸氣受於父母者是也」,說明父母之精是生命個體形成的基礎,父母生殖之精的盈虧盛衰及其體質特徵影響著後代先天稟賦的厚薄強弱,從而影響其體質的形成。

02

年齡與性別因素

隨著生長發育到衰老,體質也會因不同的生命過程而表現出相應的變化規律。少年之時,血氣未充;中之時,血氣正旺;老年之時,血氣既衰。青少年時期氣血漸盛,腎氣漸充,生長發育趨向成熟,為人體生長發育的鼎盛時期,此時期青少年生機勃勃,健壯善動,平和體質居多。人到中年,臟腑經脈功能都接近或達到最佳狀態,但同時生命也出現轉折,臟腑氣血由盛極轉向漸衰,平和體質減少,偏頗體質增多。老年人五臟功能日益衰退、形體虧損、宿疾交加等體質特點,老年人的偏頗體質不像其他年齡段那樣單純, 往往是以一種體質為主, 同時兼夾其他體質。女人易陰血不足,男人易陽氣耗損。男女在形態結構、生理功能、物質代謝以及遺傳等方面的差異形成了男女不同的體質特徵。

03

氣候環境

人稟天地之氣而生,四時之氣而成,故人類的整個生命活動過程必然會受到自然界諸多因素的影響。不同的環境因素對人體體質的形成也產生明顯的影響。另外,現代生活中空調的廣泛使用,炎熱季節的製冷,寒冷季節的制熱,造成室內外溫度差異過大,人體腠理汗孔驟開驟閉,閉散失調,汗液聚生內濕,加之外界濕熱環境,容易形成或加劇濕熱體質。

04

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與平和體質密切相關,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容易導致偏頗體質的形成。脾為後天之本,長期過食肥甘厚膩、辛熱香濃的飲食習慣,易釀生濕熱,濕熱中阻;煙為辛熱純陽之品,易助陽生熱,熱邪客於脾胃,導致脾升胃降失司而內生濕熱; 酒為熟谷之液,「氣熱而質濕」,所以飲酒無度,將助生濕熱。若長期過食肥甘厚膩,或嗜煙嗜酒,都易形成或加劇濕熱體質。生活作息不規律,熬夜甚至日夜顛倒,導致人體節律混亂,脾氣受損,脾主運化,脾氣虛則津液不運,聚而成濕,濕郁久化熱,形成濕熱體質。

05

情志因素

「脾在志為思」,「思則氣結」。張景岳曾指出:「但苦思難釋則傷脾」。過度的思慮,情志不暢,脾胃氣機升降失司,肝失疏泄,造成人體氣機郁滯,氣滯日久化火,而三焦水道不利, 可致津液輸布障礙,聚而成濕,而脾失健運也生濕,濕郁久化熱,濕熱交織,日久形成濕熱體質。

體質的形成是先後天共同作用的結果,先天稟賦決定著體質在其生命過程中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但其穩定性是相對的,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隨年齡、環境因素等變化,體質會發生變化又是動態可變的,使體質具有可調性。體質具有可調性,使調整濕熱體質、防治疾病成為可能。充分了解濕熱體質及其發生機制,因體質制宜,有針對性地補偏救弊調整濕熱體質,使防治疾病、恢復健康成為可能。

內容選自網上,如有侵權,聯刪


脾陽虛—腎陽虛—脾腎陽虛—津液代謝失常—堆積成濕—濕積化熱—形成濕熱


一般都是內熱體質,然後因為各種原因,產生痰濕水飲,與熱相合就是濕熱了,體寒就是寒濕;濕就是廢液,是身體水液運化失常,產生的代謝產物,基本人一虛就會產生濕氣,熬夜、飲食不節,各種亞健康。


外感造成的;情志抒發不暢,三焦氣滯逐漸積熱造成的;血虛厥陰發熱逆傳陽明造成的;中氣不足中焦運化不暢,痰濕積熱造成的;陽明中風加脾虛。

治濕熱多看看葉天士的醫案,講的非常詳細,治法不能過燥,只要中焦順暢,熱邪退去人逐漸就好了。


隨時間流逝,都是30以後初陽氣不再有,而逐步被寒濕環境腐蝕,變得體寒,寒又造成上中下焦不通,再次造成下寒上熱,出虛汗


脾腎兩虛導致氣化和運化功能下降,不能正常代謝蘊積於機體久之則生內熱,再就是肝鬱生髮無力而致郁而生熱,濕熱相夾則為濕熱。


濕熱體質是由先天稟賦、嗜煙酒、多食煎炸燒烤、常熬夜,滋補不當,滋補過度會催生或者加重濕熱體質、環境影響等引發。


一、濕熱體質的病因

1.內因,比如患者長期的憂思過度,中醫講憂思傷脾,脾胃失和以後,就不能運化水濕,水濕內停,郁久生熱,產生濕熱的問題。

2.外因,濕邪和熱邪分別是兩種外感的邪氣,比如人長時間在潮濕、悶熱的環境當中工作,濕邪和熱邪就會入侵人體,居留在人體當中,久戀不去,會形成濕熱的問題。

3.不內外因,比如飲食的問題,假如長期嗜食辛辣就會阻礙脾氣,使脾氣不能正常的運化,或者長期喜食熱性的食物,比如煎炸性的食物等等,也會導致濕熱內停,最終形成濕熱症的問題。

圖源網侵刪

二、濕熱體質的表現

濕熱體質是表現以體型肥胖、面垢油光、胸滿痞悶、不思飲食、身體困重、小便黃有異味、大便粘滯、病後纏綿難愈、易發生痤瘡、濕疹、生殖系統方面炎症的這一類的疾病的一種體質狀態。符合以上這幾點的人群,我們基本上可以判定為濕熱體質。我們中醫有濕熱體質跟寒濕體質的區別。濕熱體質主要是熱相比較明顯,表現為口乾、口苦、大便干、小便黃臭等臨床表現。寒濕體質主要表現為口淡、小便清長、怕冷這些特點為主。

三、調理方法

在調理上主要看是以濕重為主還是以熱重為主,濕重者以化濕為主,可以選用六一散或三仁湯加減;熱重者以清熱為主,可以選用連朴飲或因茵陳蒿湯加減。飲食上宜食用祛濕的食物,如綠豆、絲瓜、冬瓜、赤小豆等。因熱往往依附於濕而存在,應注意起居環境的改善和飲食的調理,不宜暴飲暴食、酗酒,少食肥膩食品、甜味品等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濕內停或濕從外入。


濕就是我們常說的水濕,分外濕和內濕兩種。內濕是一種病理產物,常因臟腑正常功能失調所致。消化不良,暴飲暴食,食用過多油膩、甘甜、厚味的食物,就會加重臟腑負擔,位於中焦脾胃肝膽最易受損,特別是脾最易受濕困,脾不能正常運化進而使機體水濕內停。外濕是由於氣候潮濕或居住環境潮濕,外來水濕入侵人體而引起的。外濕束縛體表,脾運化功能受阻或脾運不健,水濕滯留,致使濕從內生。因此濕與脾臟的關係最為密切。 熱則是一種熱象。如辛辣或者熱性的食物吃多了,人體會滋生內熱。體內陽氣過盛,陰並制陽,也易產生熱象。水濕滯留過久會化熱,而陽熱的人則因水濕入侵而形成濕熱。濕熱是指人體內的濕與熱同時存在的現象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