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机床设备行业一员,专营日本机床,希望国内机床设备从业者答疑解惑谢谢


利益相关,慢走丝行业从业者。

从慢走丝这个方面来说一下!

慢走丝是充分的日本机,瑞士机占市场支配地位的机种。高端的阿奇夏米尔,也就是现在的GF加工方案,这是一家牛逼的公司。有空来说。高端还有沙迪克油机。德国的孚尔默属于刀具专机,暂时不讨论。中端,沙迪克,三菱,西部,牧野,法拉克,全是日本机。中低端,台湾庆鸿,徕通,苏三光。其他的国产机全是低端的,我听说的品牌,北京安德建奇,苏州宝玛,上海通用,还有苏州电加工旗下的一些单位零星做一些。

国产机量很少。低端的一年大约20-30台。价格30-35万左右,苏州三光好一些,估计能有100台一年。价格40万左右。台湾机除了庆鸿,徕通外,还有精呈,健升,秀丰的量少的牌子,整体台湾机技术高国内一到两个档次,不管是轴控制器研发,放电电源研发,还有机床整体的设计理念,如外观,UI,稳定性,都好于国产机。国产机现在进入恶性循环,没钱投入,就造不出好机器,造不出好机器,就卖不出去,盲目投钱又怕打水漂。整体感觉是不管在机床设计,品控,服务理念还有非常大的提升。并且服务人员待遇不高,留不住人,导致技术没有传承和升级,没有牛逼的带头人也是巨大的问题。

整体来说,慢走丝行业10年内几乎不可能出现能占领市场的品牌,可能20年也没有。

就将!不服来辩!

爪机。有错见谅!


无军工式的支撑,无自由式的竞争。


机床行业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机床是对金属或其他材料的坯料或工件进行加工,使之成为所要求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的机器,机械产品的零件通常都是用机床加工出来的。机床与其他机器的主要区别在于,机床是制造机器的机器,同时也是制造机床本身的机器,因此机床又被称为母机或工具机。

整个机床产业链上中下游清晰,包括上游基础材料和零部件生产商、中游机床制造商和下游终端用户。上游基础材料和零部件生产商主要为机床制造商提供结构件(铸铁、钢件等)、数控系统、驱动系统(驱动电机和驱动装置)、传动系统(导轨、丝杠、主轴等)、刀库等组成,涉及企业主要包括发那科、西门子、机械制造等公司;中游是机床制造商,负责向终端用户提供满足其要求的各种机床或成套的集成产品;终端用户主要是汽车、消费电子、航天航空、船舶、工程机械等领域的公司。

基于材料定型方式,机床可分为8种类型:金属切割机床、金属成形机床、铸造机、木工机床、机床附件、测量仪器、磨削机和其它金属机床。金属切割和成形机占比较高。基于选择/移动控制方式,机床包括传统机床和数控高精密机床。数控高精密机床是指在数控程序控制系统的控制下进行高精密加工的机床。

机床具有周期特性。机床的一般产品寿命约为10 年,因此行业大约每7-10年为一个商业周期。根据美国Gardner Intelligence发布的《2016 World Machine Tool Survey》对世界机床行业统计调查来看,最新一轮周期从2009年开始,在2011年全球机床消费量和产值达到顶峰后回落,下降趋势一直持续到2016年。另外根据其发布的最新调查,2017年市场出现反弹,但2019年全球机床消费821亿美元,同比下降13.8%,目前全球行业仍然处于周期底部。

世界机床行业是一个完全竞争的行业,主要机床大国包括中国、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分地区来看,亚洲市场主要贡献了2003-2008年和2010-2011年的两轮行业增长,这其中又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亚洲发展中国家发展最为迅速。中国机床行业消费量和总产值早在2009年就成为世界首位,直到现在中国依旧保持著世界第一机床生产和消费大国的地位,每年贡献四分之一的消费和产值。

目前机床产业呈现出高端技术垄断的格局,核心技术被控制在特定国家、特定公司的手中,尤其是数控机床,关键零部件大多来自德国、日本的相关企业。技术的差距体现在稳定性、可靠性、效率、精度等各方面。德国重视数控机床和配套件的高、精、尖和实用性,各种功能部件研发生产高度专业化,在质量、性能上位居世界前列;日本重点发展数控系统,机床企业注重向上游材料、部件布局,一体化开发核心产品;美国在数控机床设计、制造和基础科研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现代机床工业的基础源于「一五」时期(1953-1957年)在苏联专家的建议下,国家队部分机修厂进行改造并新建了一些企业,其中有18家企业被确定为机床生产的重点骨干企业,业内称为机床「十八罗汉」。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机床行业一直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管理和公有制,其中重点骨干企业和研发机构均由一机部直接管辖,其产、供、销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甚至连一台很小规格的仪表机床都不允许计划外生产和流通。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材料供应、人事用工、工资福利等基本经营活动都实行统一管理。这种体制下的企业,并不是真正意义的经营主体。

随后改革开放初至上世纪末(1978-2000年),通过一系列的体制改革、引进合作和调整提高,我国机床行业实现了真正的市场化运作,但总体上还是处于培育基础、积蓄能量的阶段,增长速度并不是很快。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在改革基础、开放入世、劳动力供应、市场需求等增长要素充分叠加的下,机床工业随同中国经济同步进入了快速增长时期。根据国家统计局,2000年金属切削机床总产量为17.66 万台,到2011 年已达88.68 万台,11年间产量增长了4倍多,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5.8%。

中国机床消费量和总产量分别在2002年和2009年成为世界首位,虽然自2011年达到顶峰后行业整体下行,但直到现在中国依旧保持著世界第一机床生产和消费大国的地位。美国Gardner Intelligence公司对世界机床行业统计调查显示,2019年全球机床消费821亿美元,其中中国消费223亿美元,占全球机床市场的27.2%,这是自2008年以来中国机床消费在全球机床消费中占比首次低于30%。2019年全球机床生产规模842亿美元,其中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机床生产国生产194.2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23.1%。

虽然作为世界第一大机床生产国,但是国产机床的主要竞争力集中在中低端机床,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表述,在以10万元内的平床身数控机床、30万元以内的三轴立式加工中心、10万元内的线切割机床等为代表的中低端机床市场几乎占据了世界上90%以上市场份额。但是由于中国机床行业起步较晚,中国机床企业在行业竞争中往往是靠「量」来取胜,产品附加值较低,在核心技术方面与西方制造强国和日本之间还存在著较大的差距,暂时还未能在世界高端机床市场取得优势。因此,中国大陆机床行业处于严重的贸易逆差状态。根据Gardner Intelligence统计,2019年,中国机床进出口贸易逆差为28.7亿元,虽然较2017和2018年的50多亿美元有所收窄,但是仍然是个不小的数目,进口量占消费量的32.69%。尤其是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高端机床,我国每年的进口数量均在1万台以上,2019年进口金额为29亿美元。

行行查,行业研究资料库 www.hanghangcha.com

金属加工机床的进出口价格存在很大的差距。根据海光总署的统计,近几年的金属加工机床的进口均价在10-15万美元/台,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出口均价仅仅400-500美元/台。

2019年全球前十位的机床制造商全部来自德国、日本、美国三个国家。

目前整体来说国产企业数目众多,但是普遍规模比较小,市场竞争力弱,盈利能力较差。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2020年7月,全国金属切削机床企业数量817家,行业销售利润率仅3.95%;全国金属成形机床企业数量526家,行业销售利润率为4.80%。从2015年11月至2020年7月间,金属切削机床行业和成形机床行业的销售利润率最高时也仅为5.49%和7.88%。

中国工业体系建设之初,发展出了十八家交相辉映的国有机床厂,这十八家机床企业为我国机床行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随著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这些国有企业多数实施了不同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这些国有机床厂也迎来了自己的光辉时刻。根据Gardner公司2012年5月发布的《金属加工内部报告(MetalworkingInsidersReport)》中的「世界金属加工机排行榜」显示,沈阳机床集团2011年产值27.8亿美元,位居世界机床企业销售产值第一位,大连机床也以23.8亿美元的产值位居世界第四。

低端市场因进入门槛较低,竞争加剧,随著低端市场产能过剩,国营企业由于体制原因,在这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中丧失了活力,逐渐没落。曾经「十八罗汉」也纷纷经历了重组、破产、被收购,目前仅剩济南第二机床厂独立存活。

随著国营企业的陨落,民营企业正在成为机床工业新的主力军,我国机床行业进入结构调整。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年鉴2016》的统计,2015年规模以上金属切削机床企业为739家,其中,国有(含集体)控股、私人控股和外资(含港澳台)控股的企业数量分别为71家、533家和105家,上述三类企业拥有资产占比分别为38.3%、48.8%、10.4%;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18.4%、68.7%、10.8%;实现利润的占比分别为-12%、97%、13.4%。民营企业不仅在数量方面占据了绝对优势,更以不足一半的资产占有贡献了近七成的主营业务收入和近乎百分之百的利润。2近年来涌现出了很多很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例如深圳创世纪、亚威股份、华东重机(子公司润星科技)、海天精工、日发精机、国盛智科、纽威数控等。

数控机床的档次是相对的、动态的概念。关于中高档数控机床的划分标准目前尚不存在主管部门拟定、行业普遍认可、企业遵照执行的统一的权威性界定。根据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 年版)》中的定义,高档数控机床是指具有高速、精密、智能、复合、多轴联动、网路通信等功能的数控机床。根据《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杨正泽、李向东编著),将采用半闭环的直流伺服系统及交流伺服系统的数控机床划分为中高档;将2-4 轴或3-5 轴以上的数控机床划分为中高档;将具有通信和联网功能的数控机床划分为高档;将具有三维图形显示功能的数控机床划分为高档。

华创机械根据调研访谈机床行业具备多年经验积累的行业专家,以及下游制造业(机床用户)反馈的信息,认为目前中国机床行业中有10%为高档机床,且高档机床基本来源于进口,30%为中档机床,60%为低档机床。这其中40%的中高档机床与目前机床的数控化率基本一致。

我国处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阶段,先进位造业将逐步替代传统制造业,作为工作母机的高性能数控机床的市场需求将大大增加。当前我国已是世界最大的机床产销国,随著下游产业的不断升级发展,对机床加工精度和精度稳定性等要求越来越高,中高端产品的需求日益凸显,更新升级需求大,未来中高端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增加。且中国机床市场加快向自动化成套、客户化订制和换挡升级方向发展,产品由普通机床向数控机床、由低档数控机床向中高档数控机床升级。近年来随著本土新兴企业的崛起,不断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环节、完善智能制造装备相关核心技术体系和产品序列,逐渐进入数控机床中高端市场,未来中高端进口替代的市场空间仍然可观。

行行查 | 行业研究资料库?

www.hanghangcha.com图标

手机访问「行行查」小程序更方便


基本全部中低端机床都可以制造并占领世界市场。高端仍控制在外国厂商手中


展会逛一逛,什么发那科系统 三菱系统 西门子系统 KND系统 之类的,于是系统厂家伺服驱动配套(国产貌似也只有广数 华中 一类),拉开电柜门满眼的ABB、施耐德、松下,转到气动单元一眼就看见SMC,打开防护罩一眼便知是NHK 上银一类,追赶的路还很长很艰巨,远没有吹的那么厉害


不是支柱产业,却是基础工业,高尖端核心部件掐在别人手里,路漫漫还得上下求索。


国内机床处于...

我能说上升阶段吗?

争议很大,没有吹的那么好,也没想像的那么差。

我们是做切割数控机床的,这里我想说下,近两年遇到的一些事,关于国外客户对于中国设备的看法。

先说一个韩国的客户,现在是代理。

前几天来提了几台振动刀切割机,在吃饭的时候跟他聊了聊之前。15年的时候来厂考察设备,那时候还是主营激光切割机,厂也比较小,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吸引力,他说那一次选择设备是因为服务,他感觉很亲切,不想去别的厂家那样,不顾及客户的感受,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像老友像家人。

那次买了设备,没多久他又回购了两台,这次是因为设备真的挺好用,性价比挺高。是的,每次购买设备他都会来厂,不是因为不放心,而是他想来看看老朋友。

再说一个美国的客户,长的挺帅。

他给我说过这样一句话:要是放之前,我是绝对不会买中国的设备的,我感觉质量太差了。

后来我问他,为什么会现在会选择?

他给我回复的是:因为有个朋友买了我们家的设备,那天看到了,看到切割效果,不相信是中国的,所以想过来看下。

我说你现在的感觉呢?

他说:中国的设备变化太大了,我对之前的看法说声抱歉,这个设备值得购买。

——————————分割线————————————

每天都在跟客户打交道,会听到很多很多不同的看法,有好有坏,这里不是为了吹中国数控机床,只是想说,中国的数控机床在发展,在上升期,在不了解的情况下了解一下在发表说法最好(我也对其他行业不了解,只是针对我家的切割机的设备)。

叨叨的挺多,好像没说到点上,题主自主理解吧,哈哈。


我国机床行业大而不强 综合竞争力有待提高

机床(machine tool)又称为工作母机或工具机,是机械工业的基本生产设备。机床包括金属切削机床、金属成形机床、铸造机床、木工机床、锻压机械等,机床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基础,对国民经济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机床行业取得一定的进步,但整体来看,我国机床行业大而不强,相关产品在高端市场举步维艰,主要活跃于中低端市场。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2024年机床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机床消费国和生产国,2019年,全球机床消费金额超过820亿美元,我国机床消费金额占全球机床消费金额的26.6%,达到218亿美元;全球机床生产规模在846亿美元左右,其中我国机床生产规模达到194亿美元,约占全球22.9%的市场份额。 国内机床生产企业数量较多,普遍为规模较小的生产企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至2020年7月,我国金属切削机床企业达到817家,行业销售利润率为3.95%;金属成型机床企业数量为526家,行业销售利润率为4.80%。我国规模较大的机床生产企业包括华东重机、海天精工、国盛智科、纽威数控等。 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我国机床企业综合竞争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较低,通常以「量」取胜,在核心技术、产品质量等方面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大,2019年,全球排名靠前是机床制造商主要来自于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包括日本的山崎马扎克、德国通快、牧野、德玛吉森精、格劳博等,其中山崎马扎克排名第一。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全球经济下滑,中国经济实现正增长,在此背景下,国内制造业稳步回升,市场需求持续释放,同时国内机床生产企业订单数量增加,2020年我国机床行业有望迎来复苏期。目前我国处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阶段,市场对机床产品的性能、质量以及精密度等要求不断提高,作为装备制造的核心环节,我国机床行业应发展自有品牌,不断向精密化、智能化方向提升。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机床是机械工业的基本生产设备,目前我国机床行业大而不强,生产企业综合竞争能力不足,在高端市场举步维艰,产品附加值有待提高。在国内经济持续增长、市场需求升级的背景下,我国机床行业应发展自有品牌,提高相关产品性能、质量以及精密度等,推动我国机床行业升级转型。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