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機牀設備行業一員,專營日本機牀,希望國內機牀設備從業者答疑解惑謝謝


利益相關,慢走絲行業從業者。

從慢走絲這個方面來說一下!

慢走絲是充分的日本機,瑞士機佔市場支配地位的機種。高端的阿奇夏米爾,也就是現在的GF加工方案,這是一家牛逼的公司。有空來說。高端還有沙迪克油機。德國的孚爾默屬於刀具專機,暫時不討論。中端,沙迪克,三菱,西部,牧野,法拉克,全是日本機。中低端,臺灣慶鴻,徠通,蘇三光。其他的國產機全是低端的,我聽說的品牌,北京安德建奇,蘇州寶瑪,上海通用,還有蘇州電加工旗下的一些單位零星做一些。

國產機量很少。低端的一年大約20-30臺。價格30-35萬左右,蘇州三光好一些,估計能有100臺一年。價格40萬左右。臺灣機除了慶鴻,徠通外,還有精呈,健升,秀豐的量少的牌子,整體臺灣機技術高國內一到兩個檔次,不管是軸控制器研發,放電電源研發,還有機牀整體的設計理念,如外觀,UI,穩定性,都好於國產機。國產機現在進入惡性循環,沒錢投入,就造不出好機器,造不出好機器,就賣不出去,盲目投錢又怕打水漂。整體感覺是不管在機牀設計,品控,服務理念還有非常大的提升。並且服務人員待遇不高,留不住人,導致技術沒有傳承和升級,沒有牛逼的帶頭人也是巨大的問題。

整體來說,慢走絲行業10年內幾乎不可能出現能佔領市場的品牌,可能20年也沒有。

就將!不服來辯!

爪機。有錯見諒!


無軍工式的支撐,無自由式的競爭。


機牀行業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是衡量一個國家裝備製造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機牀是對金屬或其他材料的坯料或工件進行加工,使之成為所要求的幾何形狀、尺寸精度和表面質量的機器,機械產品的零件通常都是用機牀加工出來的。機牀與其他機器的主要區別在於,機牀是製造機器的機器,同時也是製造機牀本身的機器,因此機牀又被稱為母機或工具機。

整個機牀產業鏈上中下游清晰,包括上游基礎材料和零部件生產商、中游機牀製造商和下游終端用戶。上游基礎材料和零部件生產商主要為機牀製造商提供結構件(鑄鐵、鋼件等)、數控系統、驅動系統(驅動電機和驅動裝置)、傳動系統(導軌、絲槓、主軸等)、刀庫等組成,涉及企業主要包括發那科、西門子、機械製造等公司;中游是機牀製造商,負責向終端用戶提供滿足其要求的各種機牀或成套的集成產品;終端用戶主要是汽車、消費電子、航天航空、船舶、工程機械等領域的公司。

基於材料定型方式,機牀可分為8種類型:金屬切割機牀、金屬成形機牀、鑄造機、木工機牀、機牀附件、測量儀器、磨削機和其它金屬機牀。金屬切割和成形機佔比較高。基於選擇/移動控制方式,機牀包括傳統機牀和數控高精密機牀。數控高精密機牀是指在數控程序控制系統的控制下進行高精密加工的機牀。

機牀具有周期特性。機牀的一般產品壽命約為10 年,因此行業大約每7-10年為一個商業週期。根據美國Gardner Intelligence發布的《2016 World Machine Tool Survey》對世界機牀行業統計調查來看,最新一輪週期從2009年開始,在2011年全球機牀消費量和產值達到頂峯後回落,下降趨勢一直持續到2016年。另外根據其發布的最新調查,2017年市場出現反彈,但2019年全球機牀消費821億美元,同比下降13.8%,目前全球行業仍然處於週期底部。

世界機牀行業是一個完全競爭的行業,主要機牀大國包括中國、德國、日本、美國等國家。分地區來看,亞洲市場主要貢獻了2003-2008年和2010-2011年的兩輪行業增長,這其中又以中國、印度為代表的亞洲發展中國家發展最為迅速。中國機牀行業消費量和總產值早在2009年就成為世界首位,直到現在中國依舊保持著世界第一機牀生產和消費大國的地位,每年貢獻四分之一的消費和產值。

目前機牀產業呈現出高端技術壟斷的格局,核心技術被控制在特定國家、特定公司的手中,尤其是數控機牀,關鍵零部件大多來自德國、日本的相關企業。技術的差距體現在穩定性、可靠性、效率、精度等各方面。德國重視數控機牀和配套件的高、精、尖和實用性,各種功能部件研發生產高度專業化,在質量、性能上位居世界前列;日本重點發展數控系統,機牀企業注重向上遊材料、部件佈局,一體化開發核心產品;美國在數控機牀設計、製造和基礎科研方面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新中國成立以後的現代機牀工業的基礎源於「一五」時期(1953-1957年)在蘇聯專家的建議下,國家隊部分機修廠進行改造並新建了一些企業,其中有18家企業被確定為機牀生產的重點骨幹企業,業內稱為機牀「十八羅漢」。一直到改革開放初期,我國機牀行業一直實行嚴格的計劃經濟管理和公有制,其中重點骨幹企業和研發機構均由一機部直接管轄,其產、供、銷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管理,甚至連一臺很小規格的儀錶機牀都不允許計劃外生產和流通。企業的研發、生產、銷售、材料供應、人事用工、工資福利等基本經營活動都實行統一管理。這種體制下的企業,並不是真正意義的經營主體。

隨後改革開放初至上世紀末(1978-2000年),通過一系列的體制改革、引進合作和調整提高,我國機牀行業實現了真正的市場化運作,但總體上還是處於培育基礎、積蓄能量的階段,增長速度並不是很快。進入二十一世紀後,在改革基礎、開放入世、勞動力供應、市場需求等增長要素充分疊加的下,機牀工業隨同中國經濟同步進入了快速增長時期。根據國家統計局,2000年金屬切削機牀總產量為17.66 萬臺,到2011 年已達88.68 萬臺,11年間產量增長了4倍多,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15.8%。

中國機牀消費量和總產量分別在2002年和2009年成為世界首位,雖然自2011年達到頂峯後行業整體下行,但直到現在中國依舊保持著世界第一機牀生產和消費大國的地位。美國Gardner Intelligence公司對世界機牀行業統計調查顯示,2019年全球機牀消費821億美元,其中中國消費223億美元,佔全球機牀市場的27.2%,這是自2008年以來中國機牀消費在全球機牀消費中佔比首次低於30%。2019年全球機牀生產規模842億美元,其中中國作為世界第一大機牀生產國生產194.2億美元,佔全球市場的23.1%。

雖然作為世界第一大機牀生產國,但是國產機牀的主要競爭力集中在中低端機牀,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諮詢公司表述,在以10萬元內的平牀身數控機牀、30萬元以內的三軸立式加工中心、10萬元內的線切割機牀等為代表的中低端機牀市場幾乎佔據了世界上90%以上市場份額。但是由於中國機牀行業起步較晚,中國機牀企業在行業競爭中往往是靠「量」來取勝,產品附加值較低,在覈心技術方面與西方製造強國和日本之間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暫時還未能在世界高端機牀市場取得優勢。因此,中國大陸機牀行業處於嚴重的貿易逆差狀態。根據Gardner Intelligence統計,2019年,中國機牀進出口貿易逆差為28.7億元,雖然較2017和2018年的50多億美元有所收窄,但是仍然是個不小的數目,進口量佔消費量的32.69%。尤其是以數控機牀為代表的高端機牀,我國每年的進口數量均在1萬臺以上,2019年進口金額為29億美元。

行行查,行業研究資料庫 www.hanghangcha.com

金屬加工機牀的進出口價格存在很大的差距。根據海光總署的統計,近幾年的金屬加工機牀的進口均價在10-15萬美元/臺,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出口均價僅僅400-500美元/臺。

2019年全球前十位的機牀製造商全部來自德國、日本、美國三個國家。

目前整體來說國產企業數目眾多,但是普遍規模比較小,市場競爭力弱,盈利能力較差。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截至2020年7月,全國金屬切削機牀企業數量817家,行業銷售利潤率僅3.95%;全國金屬成形機牀企業數量526家,行業銷售利潤率為4.80%。從2015年11月至2020年7月間,金屬切削機牀行業和成形機牀行業的銷售利潤率最高時也僅為5.49%和7.88%。

中國工業體系建設之初,發展出了十八家交相輝映的國有機牀廠,這十八家機牀企業為我國機牀行業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這些國有企業多數實施了不同形式的產權制度改革,這些國有機牀廠也迎來了自己的光輝時刻。根據Gardner公司2012年5月發布的《金屬加工內部報告(MetalworkingInsidersReport)》中的「世界金屬加工機排行榜」顯示,瀋陽機牀集團2011年產值27.8億美元,位居世界機牀企業銷售產值第一位,大連機牀也以23.8億美元的產值位居世界第四。

低端市場因進入門檻較低,競爭加劇,隨著低端市場產能過剩,國營企業由於體制原因,在這個充分競爭的市場中喪失了活力,逐漸沒落。曾經「十八羅漢」也紛紛經歷了重組、破產、被收購,目前僅剩濟南第二機牀廠獨立存活。

隨著國營企業的隕落,民營企業正在成為機牀工業新的主力軍,我國機牀行業進入結構調整。根據《中國機牀工具工業年鑒2016》的統計,2015年規模以上金屬切削機牀企業為739家,其中,國有(含集體)控股、私人控股和外資(含港澳臺)控股的企業數量分別為71家、533家和105家,上述三類企業擁有資產佔比分別為38.3%、48.8%、10.4%;主營業務收入佔比分別為18.4%、68.7%、10.8%;實現利潤的佔比分別為-12%、97%、13.4%。民營企業不僅在數量方面佔據了絕對優勢,更以不足一半的資產佔有貢獻了近七成的主營業務收入和近乎百分之百的利潤。2近年來湧現出了很多很有競爭力的民營企業,例如深圳創世紀、亞威股份、華東重機(子公司潤星科技)、海天精工、日發精機、國盛智科、紐威數控等。

數控機牀的檔次是相對的、動態的概念。關於中高檔數控機牀的劃分標準目前尚不存在主管部門擬定、行業普遍認可、企業遵照執行的統一的權威性界定。根據中國製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2015 年版)》中的定義,高檔數控機牀是指具有高速、精密、智能、複合、多軸聯動、網路通信等功能的數控機牀。根據《高檔數控機牀和機器人》(楊正澤、李向東編著),將採用半閉環的直流伺服系統及交流伺服系統的數控機牀劃分為中高檔;將2-4 軸或3-5 軸以上的數控機牀劃分為中高檔;將具有通信和聯網功能的數控機牀劃分為高檔;將具有三維圖形顯示功能的數控機牀劃分為高檔。

華創機械根據調研訪談機牀行業具備多年經驗積累的行業專家,以及下游製造業(機牀用戶)反饋的信息,認為目前中國機牀行業中有10%為高檔機牀,且高檔機牀基本來源於進口,30%為中檔機牀,60%為低檔機牀。這其中40%的中高檔機牀與目前機牀的數控化率基本一致。

我國處於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階段,先進位造業將逐步替代傳統製造業,作為工作母機的高性能數控機牀的市場需求將大大增加。當前我國已是世界最大的機牀產銷國,隨著下游產業的不斷升級發展,對機牀加工精度和精度穩定性等要求越來越高,中高端產品的需求日益凸顯,更新升級需求大,未來中高端市場份額將進一步增加。且中國機牀市場加快向自動化成套、客戶化訂製和換擋升級方向發展,產品由普通機牀向數控機牀、由低檔數控機牀向中高檔數控機牀升級。近年來隨著本土新興企業的崛起,不斷攻克關鍵核心技術環節、完善智能製造裝備相關核心技術體系和產品序列,逐漸進入數控機牀中高端市場,未來中高端進口替代的市場空間仍然可觀。

行行查 | 行業研究資料庫?

www.hanghangcha.com圖標

手機訪問「行行查」小程序更方便


基本全部中低端機牀都可以製造並佔領世界市場。高端仍控制在外國廠商手中


展會逛一逛,什麼發那科系統 三菱系統 西門子系統 KND系統 之類的,於是系統廠家伺服驅動配套(國產貌似也只有廣數 華中 一類),拉開電櫃門滿眼的ABB、施耐德、松下,轉到氣動單元一眼就看見SMC,打開防護罩一眼便知是NHK 上銀一類,追趕的路還很長很艱巨,遠沒有吹的那麼厲害


不是支柱產業,卻是基礎工業,高尖端核心部件掐在別人手裡,路漫漫還得上下求索。


國內機牀處於...

我能說上升階段嗎?

爭議很大,沒有吹的那麼好,也沒想像的那麼差。

我們是做切割數控機牀的,這裡我想說下,近兩年遇到的一些事,關於國外客戶對於中國設備的看法。

先說一個韓國的客戶,現在是代理。

前幾天來提了幾臺振動刀切割機,在喫飯的時候跟他聊了聊之前。15年的時候來廠考察設備,那時候還是主營激光切割機,廠也比較小,對他來說並沒有什麼吸引力,他說那一次選擇設備是因為服務,他感覺很親切,不想去別的廠家那樣,不顧及客戶的感受,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像老友像家人。

那次買了設備,沒多久他又回購了兩臺,這次是因為設備真的挺好用,性價比挺高。是的,每次購買設備他都會來廠,不是因為不放心,而是他想來看看老朋友。

再說一個美國的客戶,長的挺帥。

他給我說過這樣一句話:要是放之前,我是絕對不會買中國的設備的,我感覺質量太差了。

後來我問他,為什麼會現在會選擇?

他給我回復的是:因為有個朋友買了我們家的設備,那天看到了,看到切割效果,不相信是中國的,所以想過來看下。

我說你現在的感覺呢?

他說:中國的設備變化太大了,我對之前的看法說聲抱歉,這個設備值得購買。

——————————分割線————————————

每天都在跟客戶打交道,會聽到很多很多不同的看法,有好有壞,這裡不是為了吹中國數控機牀,只是想說,中國的數控機牀在發展,在上升期,在不瞭解的情況下了解一下在發表說法最好(我也對其他行業不瞭解,只是針對我家的切割機的設備)。

叨叨的挺多,好像沒說到點上,題主自主理解吧,哈哈。


我國機牀行業大而不強 綜合競爭力有待提高

機牀(machine tool)又稱為工作母機或工具機,是機械工業的基本生產設備。機牀包括金屬切削機牀、金屬成形機牀、鑄造機牀、木工機牀、鍛壓機械等,機牀是裝備製造業發展的基礎,對國民經濟現代化建設具有重大意義。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機牀行業取得一定的進步,但整體來看,我國機牀行業大而不強,相關產品在高端市場舉步維艱,主要活躍於中低端市場。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20-2024年機牀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我國是全球最大的機牀消費國和生產國,2019年,全球機牀消費金額超過820億美元,我國機牀消費金額佔全球機牀消費金額的26.6%,達到218億美元;全球機牀生產規模在846億美元左右,其中我國機牀生產規模達到194億美元,約佔全球22.9%的市場份額。 國內機牀生產企業數量較多,普遍為規模較小的生產企業,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止至2020年7月,我國金屬切削機牀企業達到817家,行業銷售利潤率為3.95%;金屬成型機牀企業數量為526家,行業銷售利潤率為4.80%。我國規模較大的機牀生產企業包括華東重機、海天精工、國盛智科、紐威數控等。 在國際市場競爭中,我國機牀企業綜合競爭能力不足,產品附加值較低,通常以「量」取勝,在覈心技術、產品質量等方面與國際水平差距較大,2019年,全球排名靠前是機牀製造商主要來自於德國、日本、美國等國家,包括日本的山崎馬扎克、德國通快、牧野、德瑪吉森精、格勞博等,其中山崎馬扎克排名第一。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全球經濟下滑,中國經濟實現正增長,在此背景下,國內製造業穩步回升,市場需求持續釋放,同時國內機牀生產企業訂單數量增加,2020年我國機牀行業有望迎來復甦期。目前我國處於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階段,市場對機牀產品的性能、質量以及精密度等要求不斷提高,作為裝備製造的核心環節,我國機牀行業應發展自有品牌,不斷向精密化、智能化方向提升。 新思界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機牀是機械工業的基本生產設備,目前我國機牀行業大而不強,生產企業綜合競爭能力不足,在高端市場舉步維艱,產品附加值有待提高。在國內經濟持續增長、市場需求升級的背景下,我國機牀行業應發展自有品牌,提高相關產品性能、質量以及精密度等,推動我國機牀行業升級轉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