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FiiO/飞傲EH3 NC?设计,降噪怎么样?与竞品相比如何?


利益相关:本人是飞傲公司创始人之一。

高端蓝牙降噪大耳一直是国产品牌较少涉及的产品领域,我个人的意见是:

1,由于国情的原因。相对国际市场,中国人日常使用降噪头戴大耳的比较少。而欧美在机场/火车站/地铁上可以看到非常多的使用蓝牙降噪头戴的消费者。

2,市场定位的原因。在欧美市场,低端蓝牙降噪还是中国品牌占了主流(100美金以下)。超过100美金,需要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国产品牌一般会尽量避开和国际品牌的直接市场竞争。

3,研发投入大的原因。由于高端降噪大耳没有成熟的技术方案商,所以需要投入很多资金人力自研,另外就是大耳需要开很多塑胶、五金、包装的模具。因此小厂和组装厂为了降低风险,是不会涉及高端蓝牙降噪大耳市场。而倾向于购买现成的技术方案来组装。

4,开发难度高。原来高端的数字降噪技术都掌握在BOSE, SONY等手上,国产降噪较多采用模拟的降噪方案。

飞傲的首款蓝牙降噪大耳,定位于HiFi级的蓝牙降噪头戴大耳。我们其实是主打一个细分市场,就是突出HIFI音质的蓝牙降噪大耳。

因此,相对竞品,我们在设计上突出了以下几点:

1,全高清蓝牙格式的支持。EH3NC是全球首款能够同时支持HWA/LDAC/aptX HD三种高清蓝牙格式的头戴大耳。而SONY不支持HWA, BOSE则一个都不支持。

2,45mm的大口径喇叭单元。SONY的WH-1000XM3是40mm口径。

3,采用TYPE C介面,同时还支持作为标准的USB DAC连接电脑/手机使用。

4,采用更新的蓝牙5.0标准。

降噪水平上,根据我们自己的实际测试,不如SONY, 和BOSE 的QC35一代同一水平。当然,价格上,作为新入这个领域的,相对SONY, BOSE这样的国际大品牌,飞傲的产品还是有非常高的性价比,目前京东/天猫上海有998的实际入手首发优惠价。

更新1:

降噪用的晶元是美国ADI的ADAU1777,是一颗数字降噪晶元。


之前看中的是1AM2,但Sony那个椭圆耳罩实在不合咱……刚好去试听的时候发现了这款,当场(耳朵)收货。

学本问题下的那位大V做个声明:咱没有XM3,一切对比全靠过去几次试(bái)听(piáo)留下的印象。

售价(998):无敌,这个不再吹了。

音质:咱实际听过的千元有线头戴不多,感觉应该有一战之力……不怎么会描述这个就不写了,反正吊打XM3是没问题的。XM3那低音什么玩意。

降噪:差点意思,人声附近的频段明显不行,对道路环境噪音效果不错;底噪不算「大」,算「清晰可闻」。不过咱倒不是很在意,主要是正常音量使用基本没影响。关于降噪影响音频输出效果(「影响音质」总觉著哪里有点怪)的问题,就咱而言能听得出但程度似乎并不大,算一点瑕疵。

佩戴:重,确实重,如果跟beats一样拿来做项链会有明显的压迫感(然而还不是天天这么挂著),TQ大佬说的带久了脖子会酸是真的——尤其是在长期盯著电脑显示器的情况下,如果对这方面的体验比较敏感一定要慎重考虑;夹眼镜并不严重,可以接受;固定能力其实不算很差,对咱来说两边拉到5格左右是可以戴去跑步的。耳罩好评,头梁差评——戴了半个月差不多也没感觉到硌头了,改中评。不过压耳这点始终没变。(貌似这算某种通病?)

顺便打不过XM3,但这是废话(

蓝牙:5.0? LDAC?

实际使用搭配山灵M0,可能是M0摔多了不时会断流(M0本身操作也有点问题,固件是3.1)。

搭配MIX2使用一切正常。

搭配配备QCA61x4(4.1)的笔记本使用,同样没有问题,非常舒服,没有障碍物时5米没问题;蓝牙/3.5/USB-DAC三种连接(之后可能会补充手机部分)对比了一下,嗯……该怎样就怎样,没有得出什么很值得一提的结论。

And no Apple? here.

续航:以咱的使用强度,四天甚至五天一充无问题——嗯,每日有效播放时间约8小时甚至更多。

操控:

此问题下目前还没人提到1.4版本固件已发布,DFU升级大概2分钟即可完成,步骤如下:

1.同时长按音量加键与多功能键直至指示灯全灭,进入DFU模式。之后连接到Windows PC。(包里只提供了exe)

2.官网下包解压。(1/2可互换,又是废话XD

3.exe,一路确定,完成,拔线,开机,开用。

3.5 如果出现播放问题,同时长按音量上和音量下重置配对,然后删除播放设备的配对数据,重新连接。

更新说明中说了两点:一是音量调节曲线的改进,之前就感觉一档跳太多了,改完比较满意;二是连手机时的电量指示同步修正,这还没试,等之后更新吧。

——但是还有一个更新点公告里没提。出厂版本固件下的蓝牙连接PC是整合了Windows10通用音量控制的,更新之后没了,变成一般的两套音量。这对咱而言算改进,因为先前在连PC时也同样一档跳太多了;现在可以两边结合实现微调。但会不会有人想要这个特性呢?这就不晓得了。

回到操控整体上来。操作逻辑很直接,功能比较全——语音助手都接入了;三个橡胶按钮的手感一般。

Fiio Music app相关:首先这个app的UI并没有做好(咱的标准并没有设计师们那么高,但应该也算不低w),很多图标跟文字组合之后的显示效果都不好;体积很大(78M/海贝31M/大法Music Center53M),考虑到内有DLNA/HWA/蓝牙设备控制/FTP(WiFi传歌)/Fiio Link等组件甚至有在线源(仅限歌词),咱还是觉得有点对不上。有个ID Adrian Walker说「Okay I guess but UI is a mess and should be completely redone」,咱的意见差不多。

另外咱宣布这个可以有而且可以吹:

再另外据play store评论区的官方回复,新的专门蓝牙设备控制app要发布了,这个也更新待定。

回到正题,集中讲FH3NC的控制部分,目前app里只有这么几项:协议指示灯、电量指示灯、充电(…可能是为USB-DAC准备的?没整明白)、自动关机、编码选择(比如把aptX关了,以后只用LDAC和SBC≧▽≦)、EQ以及说明书页面。

总之还很简陋……降噪参数也不能调,音量控制也无,DAC选项也没有……

还有一件事可以提一下:本人认为按钮&>触控。

…………待更新。

彩蛋:

1.4版本固件更新的新闻页中文版有这么一句:「确实是这个冬季自用以及送礼佳品」。

@飞傲James 你们的文案写的这……emmm


刚写了评测https://zhuanlan.zhihu.com/p/89004552

虽然很便宜,但是可以直接跟1000XM3正面差异化竞争。

降噪弱于1000XM3但音质大幅领先,外观、做工和连接性也小有优势,佩戴舒适度略输。

除了对降噪有较高要求的用户,我觉得EH3NC其他方面基本不输1000XM3,尤其是音质,可以排进蓝牙耳机优秀队列,性价比很高。


利益无关,纯消费者

今天去耳机店试听发现老板进了一批新耳机,于是要过来试了一下。

由于本人不是很关心耳机降噪,而且耳机店也比较安静,在降噪这块没有什么发言权。

但是开ANC是有可闻底噪的,可以清楚听到但是音乐音量调大就不会很可闻了。

要说音质:

这个耳机是个有点两头翘的耳机。低频量足到有些哄头,而且我觉得音质很一般,有点糊。

人声的话很一般,说实话我觉得有点糊,去耳机试听点听夜的第七章不下一百多遍的我明显感觉到这个人声是不如我手上的千元塞子和大耳的。

高频还可以,偶尔会有点刺耳。

声场还可以,不会感到很声音很挤。

总的来说,通俗的话来说,我觉得音质一般,解析一般,低频过多,高频偶有刺耳。

佩戴的的话很舒服。

大概就是这样,我个人不会买这个产品,因为今天我来耳机店带的是这个小东西。


飞傲EH3NC已经一个月,耳机煲开了,脾气也基本摸清了。

EH3NC你把它插上线,怼在一个推力过得去的随身解码放上(我用的节奏的IDSD PLUS),这是个非常NB的千元级大耳。做为一个封闭式耳机,它有不错的声场,还没啥桶音,要解析有解析,要气势有气势。这是一个杂食的,各种类型音乐都能听的下去的耳机。比起我台机系统上250欧的DT770pro,只在高频密度上略输一点点。但是这毕竟是一个为随身优化的耳机,上台会被推死,插上3.5转6.5的转接头直接怼到我的台式解码耳放系统上,声音反而变死板,缺乏在随身系统上的活泼和弹性。我手头有松下HD605n,同办公室有同事有索尼1000MX3,插线上放的时候,说EH3NC的音质一耳朵吊打那两个完全没有问题。在声音的硬素质上,在蓝牙大耳里比起来绝对无敌,哪怕和有线的千元级HIFI大耳比(封闭式),EH3NC也能做到互有输赢,并不像其它消费级大耳一样输得车尾灯都看不到。(配线要换,弄根过的去的无氧铜对录线就好,原配的线比较刺)

EH3NC作为蓝牙降噪耳机基本上是国产同类型最贵的一档,主打全格式蓝牙。EH3NC的蓝牙接收做得不错,全格式支持,链接稳定,哪怕上LDAC最高规格也没发生卡顿断流的问题,另外,这个蓝牙在播放时候的杂讯很低,在安静环境下能听见,但并不扰人,曾经试过几个国产蓝牙耳机,包括漫步者W855BT,播放的时候会有清晰可闻的底噪,EH3NC这一点做的很好,进步巨大。但是飞傲的HIFI向调音在这里有个弱势的地方是,就像好耳机听无损和高规格的MP3会一耳朵吊打,EH3NC上蓝牙也被有线一耳朵吊打,哪怕是LDAC,和好的随身放比起来都显得声音软,肥,慢,有种有肉没骨的那种意思。而松下,索尼包括漫步者的蓝牙耳机,都是蓝牙和怼线听起来差不多的,而且最神奇的是那几个消费向的耳机,低规格的音源听起来也不难听,而EH3NC就不行,128k的mp3我是听不下去的。

关于主动降噪,我算是一个主动降噪的重度用户,日常通勤一直使用HD605n。EH3NC在某些场景主动降噪其实表现不错,在地铁站开启主动降噪会有比较明显的效果,但是EH3NC的主动降噪在汽车上无法使用,似乎是对震动比较敏感,在汽车上一旦车身有震动,EH3NC耳罩里就会有明显的压力变化,感觉有人在不断锤你的耳朵,汽车上带著它开启降噪耳朵会有比较明显的不适感,但是在地铁上没问题,我由于通勤路上汽车为主,因此EH3NC的主动降噪功能对我来说是不堪用的。总体来说EH3NC的降噪水平,当它降噪功能能够正常工作的时候,它和松下HD605n的差距非常细微,基本可以认为是在同一个水平上。但是在各个场景下降噪功能的适应性上,和索尼松下的旗舰都有比较明显的差距,而且当外界杂讯极巨变化的时候,降噪工作的稳定性也有所不足。

关于舒适性,EH3NC带著松紧度还好,不夹耳,但头梁弧度不太好,压头顶。在家听没问题,但身体振动的时候不够稳定,前面说在汽车上开降噪对震动敏感,我感觉头梁稳定性不足要背最大的锅。总体飞傲这个耳机在安静的或者不那么足够安静的地方听听音乐都挺好,降噪功能对抗一下空调啊,风扇啊,油烟机啊什么的杂讯都足够,但是带著通勤就有些不足。


今天刚刚收到用了一会儿了,降噪效果确实不尽如意,跟索尼bose差距较大。音质我说不准反正能听。延迟控制比较可以,毕竟是最新的高通5.0蓝牙方案。然后能同时连接两个设备也是比较方便的一点。佩戴舒适度也还行,不会太压眼镜腿。


自问自答,

有点重。链接稳定性一般般吧。比较压头。降噪是有效果的,APP有点简陋,希望功能多一点。戴上有一点闷的感觉,就是感觉耳朵需要透透气。

以上为体验一下午的感受。

而且这是第一次买头戴耳机,总体还是可以的,我觉得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自动暂停。

用了差不多一个月了,补充一下,最大的不便没有摘下暂停和临时交谈的环境音模式。


试听了一小会儿,音质有点接近千元有线头戴的意思,但是降噪感觉略弱于h900n


我需要使用这个耳机的场景主要就是听音乐加听一些课和书。听课的比例不少,之前买了btr3和sony 1am2没有降噪,公交确实杂讯会有干扰,而因为大多数时间开车,需求也不算强烈,也就没买其他耳机了,最近看到fiio出了一个降噪耳机,功能也挺全的就买来试一下。连接还是方便,降噪嘛,还是有帮助的,音质没详细比较,但是使用起来还是比较方便。

这里好像容易有指纹

这里材质个人没有太喜欢,但是也不知道放什么更好,就是不喜欢碳纤纹路,这是个人喜好问题

电池续航还是很不错,上下班用用了好多天,这点还蛮给力的

气压感还是有点不舒服,但是好像降噪耳机都差不多

整体来说还是觉得物有所值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