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 ColorOS 7 系统于 2019 年 11 月 20 日正式发布, ColorOS 7 有哪些亮点和不足?对比 ColorOS 6 有哪些新变化?

挖了大量 MIUI 和 Flyme 的员工打造的全新 ColorOS 7 是否满足你对 ColorOS 的要求?目前的 ColorOS 7 系统能否吸引你去购买一台 OPPO 手机?


时隔三个月,此回答的时效性已有些落后

我现在已经上手 ColorOS 7 了,搭配本回答观看,效果更佳(

DCchen:「系统」Color OS7 体验与感想?

zhuanlan.zhihu.com图标

ColorOS 7「适配计划」

吐槽一下,Realme全家族竟然要到2020年2月才开始更新,亲儿子和干儿子的待遇就是不一样一点。

Color OS适配计划

ColorOS 7「Breeno建议」

我觉得ColorOS 7最有用的更新,就是Breeno建议,特别是其中的「自动指令」功能,可以自定义触发场景与操作,

这个功能与三星的生活助手看起来大同小异,

三星生活助手可以设置在你到公司时自动开启静音,到家时自动开启WiFi,很好地方便了用户,

自从换掉三星以后还挺怀念这个功能的,希望这次更新的Breeno建议可以达到我想要的效果。


ColorsOS 7「闪回键」

将手机中的关键通知以浅层方式展示出现,轻点轻松切换应用,和ColorOS 6的普通弹窗方式相比进步巨大。


ColorOS 7「动画和壁纸」

更精致,更富有细节,细节看动图

充电动画

指纹识别动画

ColorOS 7「UI First加速」

综合启动性能提高25%,RAM利用率提高40%。系统流畅度提高30%。游戏帧率提高19%,触控响应速度提升15%。


发布会亮点不只有以上这些,我只挑了几个比较有特色的出来,更多的可以看下面的长图和视频:

ColorOS官方微博视频:

「一分钟看完ColorOS7」ColorOS

先说说这产品的意义吧,大家都知道,ColorOS 6出来后,一度让人诧异,这还是那个不在意软体层次的绿厂嘛?

随著挖掘战术的启动,明眼人都看得出来,ColorOS的实用性越来越好,各方面的功能都在逐渐提升,不仅好看,而且好用,这才是ColorOS的核心要素。

当初的口号是智美无边界

而在20号的时候,ColorOS 7 出来了,口号是「轻快无边界」。

所以聪明的小伙伴应该看出来了,ColorOS 6突出的功能是好看,到了ColorOS 7上,核心要素变成了快和轻。

那么ColorOS 7在哪些方面做的让人眼前一亮呢?

首先就是「轻」

轻量化的设计,在体验方面的直接表现就是绘制图标的色彩饱和度降低的以及布白风格被强化的整体UI。

我放两张图,你们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这个是6

这个是7

当然,在ColorOS 7上,我设置的图标尺寸很小,是因为我不太习惯看大图标。

难能可贵的是,这种许可权终于给了用户:你要大图标就要大图标,想要小图标就要小图标,圆形,圆角,正方形,爱怎么样,自己折腾去。

你要正方形的?你自己用

你要圆角的?自己设置去。

好好好,都可以。

这就很舒服了。

我不敢说千人千面这种大话,但是最起码我能保证的是,我的图标无论图标大小,内容大小,图标形状,都是我自己最舒服的。

这个「轻」是真的让自由的人觉得舒服。

从设计上进行放权,让消费者有自己的想法,做自己的设计,是真的舒服。

这个是轻。

快呢?

我觉得是体验上的快,三指长按区域截屏直接分享、半屏交互、暗色模式适配第三方、闪回键等等方面,都能提升了日常的体验。然而,这样的体验真的是属于无法量化,但是真真切切的提升。

也就是所谓的细节提升。

在快这个方面,我觉得有意义的提升应该是这三点

  • 端云智能编译技术

通过学习日常应?使用习惯,结合云端?数据训练,预判你的操作和行为习惯。在使用APP前编译关键文件,大幅提升应用启动速度和?常使?流畅度。通过?差别冷热启动和端云智能编译技术,将APP综合启动性能提升超过了 25%。

如果觉得这种专业化的术语太麻烦的话,大概就是这么说吧。

你每天早上起来都要边刷牙边看知乎,早上8点的闹钟一响,你起床了,去厕所了,拿著手机,要打开知乎了。因为你天天这样,所以系统已经会主动猜测,今天你是不是也要打开知乎?

于是提前给你编译好,给你预热启动了,然后你边刷牙,边打开知乎,感觉,咦,怎么速度好快。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可能会有些偏差,但是区别不大。

  • oMem 智能内存优化

第二个则是内存优化,这个是老生常谈了,

别看他标明的利用率和系统流畅度提升。

其实我觉得这个产品还是有待考证的,因为大家都有过被杀后台的体验。我买12G大运存就是为了不被杀后台。现在你告诉我,为了体验,所以要杀我的后台?

不过目前体验来看,没有杀后台的的效果,基本上切回到最开始的软体,除了软体的自启动广告以外,没有被杀的现象,切出去在哪儿,就是哪儿。如果这么看的话,还是很不错的。

  • UFS+ 软硬结合抗老化

第三个这个据说是结合了上游供应链的硬体优化,不过这个不太清楚,就当它有吧,可以在后面等验证。

  • oSense 智能即时响应

这个就属于不好说了,可以到时候等有机会专门实测一波,

毕竟系统优先处理屏幕反馈,提前绘制界面,提升视觉响应速度;让用户正在操作的进程优先获得资源,进一步提升游戏帧率。游戏中的游戏帧率高了 19%,触控响应速度提高 15%。

这个软体上的优化显得有些过于强势,等验证。

其实我在今年推Ace的时候,跟不少有疑问的消费者沟通过,告诉他们,ColorOS 6是真的好用。好看,而且没啥问题。经过实践后,大部分人也确实没有觉得这个OS拖后腿,而且纷纷表示真的好看。

在现在的手机市场上,UI这块真的很重要了,或者说,手机市场的竞争,没有哪一环是真的要被拖后腿的。

一旦有一环不足,可能就会导致整体的趋势变弱。

水桶理论大家都知道,决定蓄水的是短板而不是长板。

所以ColorOS 7出来了,最起码在这方面上不是短板了。

最后,当然就是适配问题了,目前来看,主流的手机,卖的好的产品,都适配了。不再是以前的管生不管更的OPPO了。

这是一个好现象。

所以,总而言之,抛开那些玄乎其玄的「量子动画引擎」,从根源上去了解,你会发现,Color OS在细节上,在美观上,都用了不少力气。

这可能不会让OPPO的手机成为从众多手机脱颖而出的亮点和特色,但是最起码也不会成为消费者拒绝OPPO手机的理由。

这就足够了,或许未来ColorOS能够不断更新,不断成长,成为OPPO手机的亮点呢。


关于ColorOS 7的话题,从发布到现在知乎已经写了很多了,复述官方亮点和设计理念的文章偏多,限于推送进度,实测系统体验和分析商业逻辑的文章偏少。昨天ColorOS 7向尝鲜申请的用户进行了推送,我也在第一时间对手上两台Ace和一台Reno10X进行了升级。这篇文章的前半部分,我来谈一下作为一个用户和PU测试者,对ColorOS 7的看法。后半部分,作为ColorOS 2.0以来的资深用户和行业研究员,我对OPPO这一年多来在系统演进上的评价。

从重到轻,从功能分割到体验一体的ColorOS 7初步体验

更轻的系统操作,更一体化的视觉设计与用户交互,是我对ColorOS 7的直觉。这种直觉来源于长期我对谷歌原生Android系统、苹果iOS系统和一加氢系统的推崇。面向国内消费者的UI系统,因为涉及到商业化和流量的引入,很多时候在功能、支付、变现和流量入口方面下手太狠,以至于系统的割裂感太强,少部分功能模块更被用户称作吃相难看。而原生系统,iOS和氢OS基本以交互和视觉一体化为主,流量导入变现为次要思考,我想,这种理念应该被国内厂商接受。此外,花里胡哨,浓墨重彩的UI绘制,也都是本土OS的老毛病,OV两厂这方面过去做的都不太好,一种浓烈的土味审美。新世纪都过去20个年头了,用户的审美和对交互的理解,需要OEM厂商来引导。遥想当年iOS7上线的是时候,无数用户狂骂苹果不懂审美,为什么要扁平化替代拟物。到了iOS10之后,怕是没什么苹果的用户还能接受iOS5那个时代的粗暴拟物了。

与时俱进的交互逻辑与审美,这是用户个体无法完成演进的,厂商要负起这个责任来。这方面苹果,谷歌,一加,三星,索尼做的都很好,本土厂商里魅族和小米做的也不错,其他都一言难尽。希望新的十年开启的时候,大家的审美和对交互的要求能鞭策厂商们向苹果和谷歌看齐。好,废话少说,进入体验环节:

Part1:轻盈而统一,用户界面、图标、UI可定制性部分

ColorOS 6完全推倒了过去ColorOS的设计逻辑,使用大量的无界留白和矩形对系统进行重绘。这种重绘颠覆了OPPO用户的自有使用习惯,而这一代新的版本,相对6的留白更多,矩形和图标系统进行了完全的重制。我个人认为比6成熟度高得多,去年那个6更像是公司战略转型之后仓促拿出来的作品。

ColorOS 7继承了6.0的抽屉模式和标准桌面模式,默认为标准桌面。用户可根据自己的习惯切换这两种模式。而且为了引导用户更快的适应抽屉系统,在屏幕下方加了两道横线作为提示。系统支持Art+图标和壁纸,设计师们重绘了大量的APP图标(你也可以选择不使用Art+,使用原生的应用图标)。就我个人而言,给目前的ColorOS 7图标系统打7分。优点在提供默认、材料、鹅卵石和自定义四种调节选项。用户拥有一定的图标自定义能力。ColorOS 7的图标是多层绘制的,这意味著你可以自由更改图标内容的大小和图标本身的大小。上图左侧是使用Art+的自定义腰圆图标,中间是材料选项的抽屉图标展示,右侧是材料图标。这些选项基本够一般用户使用。但对于高阶用户来说,当前全局主题功能和完全自定义icon Pack的缺失是很大的遗憾。全局主题可以让高阶用户自由组合各种设计,形成一份独特的主题和图标系统(要等到12月份更新);而系统级icon Pack自定义功能,则可以导入Google Play上数以百万的图标包,让用户自由更换自己喜爱的任意APP的图标,调整这些图标的风格直到自己满意为止。这个需求我已经向ColorOS部门提交,希望未来某个版本能看到吧。

ColorOS 7在视觉简约化上的调整是非常彻底的。上图是系统设置界面6.1版和7.0版的对比,可以看到7.0把所有的图标都换成线框图标了(也包括通知栏大部分通知图标不再使用实体图标,而是用线条单色图标。设置界面的箭头,分割线更淡一些,显得界面整洁度和一体化更强烈。

原先面积巨大的下拉菜单图标整体被收小,Breeno动态服务界面也更简洁,视觉效果更舒服一些。这次7.0有个功能叫闪回键,这个左右切换快速回到上个应用的玩意,在6.1时代就很好用,这次得到了加强。不过目前这个功能支持的APP还不多,我手机上目前只支持滴滴出行和和平精英,和平精英可以在等待开始的时候回到桌面做其他操作。目前不支持美团打车和PUBG。这需要OPPO花一些时间和互联网公司做适配。

Part2:走在正道上的Breeno智能服务系统

目前国内这些公司都热衷于搞AI服务系统,但路子走著就走歪了。不少系统技术含量很高,但是充斥著过量的信息推送,甚至沦为辣鸡新闻的流量入口。我个人认为这不是AI服务系统应该有的模样。ColorOS 6.1的Breeno服务很多,功能割裂感也很强,于是,在7.0上我看到了这么一个纯粹的Breeno:

新版本的Breeno也是有信息流和各种流量推送的,你很容易完全关掉,打造一个清洁整齐的Ai服务系统。左图是6.1版的Breeno,右边两张是7.0的。白底和淡化的界面分割,让用户感觉更加纯粹简单。新版本的行程管理,基本打通了航空和铁路信息,能够做到实时更新。临近出行、登车、登机,Breeno都会弹出提示告知用户接下来的动作。Breeno目前也会学惯用户日常的生活习惯,在早期天气,穿衣,出行,常用地点进行合理的提示,最重要的是,这种提示没有夹带私货,不会强行恰饭推送什么广告。

在用户刚需,但是不常用的功能模块,Breeno采用智能折叠而不是过去那种打开展示的方式呈现,比如快递信息,快捷功能等,这有助于减少视觉污染。在ColorOS 7上,Breeno更加体面,不打扰用户,不作恶,这是我的感受。

Part3:其他部分点评

ColorOS 7是很认真地把全局暗色模式当个事情来做的,在这项功能里,可以强制把第三方所有应用重绘为暗色模式,不过就体验来说目前还差点意思。比如我用知乎APP做了个范例,可以看到知乎自己做的暗夜模式在色彩选择上比ColorOS更舒适。ColorOS 7的暗夜黑,有点太黑了,对其他颜色,比如知乎的蓝色,也没做 ,显得比较突兀,而知乎官方APP处理就很到位。这个问题我向官方做了了解,这需要跟APP开发商做进一步的协调和适配。并不是所有APP都像知乎这样提供夜间模式,目前ColorOS7的暗色模式是Beta版,而且为每个APP提供了独立的开关,如果更喜欢诸如知乎APP的原生暗色,可以自行更改。

当然,更多的APP公司对采用什么样的夜间策略也没概念,所以我未来还是挺看好这项功能的发展,希望早点适配更多的APP。ColorOS 7对系统界面也做了大量的简约处理。比如充电界面和指纹界面。采用了单色线条的指纹图标,在息屏状态下特别美。

从硬到软的演进,OPPO深化ColorOS的内生逻辑

步步高系产品的硬体很猛,就是UI不行,这似乎已经快成王八念经了。从基因和根源看,擅长硬体设计和制造的OPPO,想短时间内跟上全球一线互联网公司和操作系统公司的脚步这是挺难的,这期间的差距就像国内这些找代工厂做手机的公司和OPPO在硬体上的差距一样大。

从去年发布ColorOS 6之后,我们觉得这件事正在起变化。先是大版本更新,OPPO在提速,很早就为R15提供了9.0内核的ColorOS 6更新,然后就是交互逻辑和美学设计的迭代,从过去随缘到目前当公司最核心的事情做。当然,这里又要吐槽一个万年的困惑:Find X用户在哪里?我大概了解了一下,在适配工作量差不多的情况下,OPPO做大版本更新的时候,工作量确实是向新机型和用户存量最多的机型倾斜的,比如R15和R17用户的更新基本就没落下过,未来更是这样。而Find X这类存量并不多的,只能向后排队。当然这种做法我不一定赞同。毕竟Find X是真旗舰,是OPPO的家底,是肌肉,代表OPPO的品牌形象和对高端用户的服务承诺,这并不是用户量少所以就可以懈怠的理由。还好,感觉OPPO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Find X会在明年一季度之后提供更新。同样差不多定位和销量Reno 10倍变焦版,是这次大版本更新走在最前面,其适配成熟度甚至超过最新的Ace。希望老旗舰用户不如狗这件不愉快的事情到此为止。

除了更新频次和强度,这次更新让我另外一个直观的感受就是OPPO对细节的克制,举两个例子:

1) ColorOS 7这次尽可能把冷启动和热启动的响应时间做到基本差不多,也就是极大缩短冷启动时间。OPPO不希望在交互速度上不同模块和APP显得差异很大,这样用户感受会很不好。而90Hz界面的刷新,也不是一味的傻快,而是带有一定阻尼感的快,让用户觉得明显比60Hz流畅又不至于快的停不住。

2) Breeno生态建设方面,OPPO并没有一味地去展示各种有用没用的信息,生活场景很多,如果全呈现在负一屏,我们会发现这个场景并不是越多越好,反而造成最后的信息干扰。ColorOS 7花了很大的精力,在信息呈现和保持用户视觉清洁上做了大量工作。这种克制,是我这次更新系统之后最大的惊喜。这反应了公司管理层在把控设计师理念和商业化变现两种不可协调矛盾上的努力。希望这种简洁能保持下去,别因为金钱的诱惑污染了用户的视线。


说的有点多了,就此打住吧。在2020年这个第二个十年到来的前夜,更轻快更整洁,在引流变现赚钱和用户自主性,清洁性方面做一个权衡,这是摆在所有国产厂商面前的门槛。这个时间点,如果问我国产系统未来有什么能真正打动我,我会说:」在吃相不那么丑陋的前提下实现强悍的AI场景服务和视觉上的统一美」。技术不但是为金钱服务的,也是为人本服务的,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做出真正超越谷歌原生的国产系统。

写稿不易,容我带个货:

OPPO Reno Ace 8GB+128GB 星际蓝京东¥ 3199.00去购买?


OPPO ColorOS 6用了小半年,我感觉已经在易用性和设计上往前跃了一大步了,但很多人感受很小。

我在这里跟大家说7有哪些进步呢,发布会上的东西,大家的感受不会很清晰。

我这里对比一下ColorOS 6和7的一些系统上的细节,大家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ColorOS现在已经做到什么地步了。

我今天就简单跟大家聊一下,最常见的下拉状态栏做了哪些改动。

我认为这个部分的改动是最能体现ColorOS 7设计理念的,改动非常大,而且都很有趣。

好,让我们来看一下对比图。

左边是ColorOS 6,右边是ColorOS 7

ColorOS 6的顶部把时间日期放在左边,右边是图标编辑和设置。

ColorOS 7的顶部依然是这么布局的,但是时间放在最左上,字体和位置和桌面基本保持一致。

然后时间和日期拉开,加粗,和下面的插卡状态做好区分。

右上加入了WIFI,信号,电池的图标。

整个顶部的信息整合相比ColorOS 6就更好,区分得更清晰,信息更丰富。

往下看就是图标。

ColorOS 7的图标更小了,打开后显示六个常用的按钮,占了不到十分之一的显示面积。

ColorOS 6图标更大,呈现八个图标,占了有四分之一的可视面积。

ColorOS 7图标更加瘦,更加简洁,加入了更多动画。

比如静音键,ColorOS 6是一个铃铛划了一个斜杠,表示是一个静音的功能。

ColorOS 7则是一个铃铛,表示是一个可以发出声音提醒的状态。

按下去之后,ColorOS 6改为绿色的底色,表示静音状态开始。

ColorOS 7也是改为绿色底色,在铃铛上有一个划掉的动画,表示状态的转换。

这种动态的小细节会带给系统一种更有活力,更加轻的感觉。

为了达成这种更轻的感觉,图标这块还做了一个大的改动。

ColorOS 6的不同的图标打开之后,颜色是不一样的。

第一次看的时候觉得很新鲜,时间长了就觉得有点花哨,其实我只想知道这个图标是什么,有没有打开,这个色彩除了第一眼讨喜,看得时间长了就显得很乱,是多余的信息,它本色的色彩也不展示什么信息。

在打开后,因为文字是白色,底色各不相同,在找图标的时候也会比较累。

ColorOS 7的卡片数量从16个缩减为12个,整个位置从靠上改为了靠下,更适合单手操作。

图标的底色统一改为绿色,只展示是否打开的状态。

图标的功能不在图标里面,而是在图标外面,寻找自己需要的功能时就更方便了。

在展开的状态下整个下拉栏的形态也变了很多。

ColorOS 6下拉只是展开了图标栏,整个布局没有变化。

ColorOS 7的下拉则做了很多改动。

下拉后左上的时间消失了,改为了居中显示。

右上的状态图标保留在原本的位置,保持了信息获取上的一致性。

图标栏从横向六个变成了四个一排,拉长为三排,右上角增加了编辑键。

ColorOS 6 的下半部分是延长的通知中心。

ColorOS 7对于通知做了非常好的优化。

首先是把通知中心取消掉了,用户本身就知道下拉栏可以看通知,没必要再加文字进行说明。ColorOS 7通过统一的图标大小,字体,间距,表示和上面的功能区是不一样的,很直观地通过直觉来进行了区域的划分。

这个部分我最喜欢的是ColorOS 7对于不重要通知和清理键做了非常巧妙的处理。

这两个按钮被整合到哪里去了呢?

被整合到了最下方,最左边就是不重要通知,右边是全部清除的按钮。

这非常符合ColorOS 7的半屏交互的理念,单手就可以进行操作。

而且在下拉之后,通知栏的全部清除也会消失。

但是未读通知会被全部整合起来,以图标的形式展现在下方。

通知的交互也做了改动,ColorOS 6左滑唤出稍后看,设置,和删除。

ColorOS 7则是左滑右滑都是删除,进行互动改为了短按震动,以加粗的字体显示三个功能,设置键改为右上角的圆形图标。

相比ColorOS 6更加直观,易懂,富有层次感。

除了以上这些互动和设计上的改动外,还有一个改动是非常重大的,大家可能没有注意到。

在ColorOS 6中,还保留了以前系统的习惯,在下拉栏里面还有一些老系统的逻辑。

比如在下拉栏保留一些工具性的,但是完全没必要的应用:

清理加速——在屏幕最下方上滑停留按清理键就是最好的入口,完全没必要在状态栏做一个。

OPPO 互传——超低频应用,无法理解为什么要做到状态栏里面。

支付宝支付——有直达入口是方便,但是负一屏也有入口,感觉太臃肿。

而到了ColorOS 7就把这些重复的不应景的按钮取消了,连编辑器里面也没有了。

ColorOS 6的状态栏编辑器是非常神奇的,给大家看一下。

上方的按钮都还挺常见的,最后一排出现了一些非常奇怪的东西。

头条搜索和充值中心可以理解为便民入口,这个限时秒杀和领券中心是什么鬼,为什么状态栏会混进去这些东西。

ColorOS 7的编辑器就非常正常了,都是系统本身的功能,搜索也改为了OPPO浏览器自带的搜索。

这一点是我觉得ColorOS 7一个非常大的进步,就是把奇奇怪怪的第三方应用都取消掉了。

限时秒杀和领券中心明显是想利用状态栏进行变现盈利的按钮,虽然藏得很深,但也让人感觉不舒服,而且转换率很低,没有意义。

在ColorOS 6开始,整个ColorOS部门就独立了,应该也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利,ColorOS 7就感觉做得更加成熟,更加有个性了。

通过简单的下拉状态栏的改变,大家应该就可以理解ColorOS 7的设计理念是如何融入到系统细节里面的。

为了加深大家对于ColorOS 7设计的理解,也为了对比各家系统的不同,接下来我也会做一个视频来对比ColorOS 7,MIUI11,EMUI10,在同一个场景下的不同设计。还请大家期待。


在发布会之前,我在想法中说:

这是我对ColorOS 6的评价,也是对ColorOS 7的期待。

在过去的大半年里,我至少有2/3的时间是在使用OPPO的机子作为主力机,上半年是Reno 10X,下半年是Reno Ace,对于ColorOS 6是非常熟悉的,其整体设计,交互逻辑,功能优化和系统稳定性相较于此前的OPPO系统,都是有明显的提升的。

ColorOS 6建立了一整套逻辑清晰的基于滑动手势的全面屏交互逻辑。比如侧滑返回,侧滑停顿进入上一个应用,顶部下滑进入通知栏和通知中心,二次下滑呼出更多通知栏。主页面下滑呼出全局搜索,左滑进入负一屏等等。

同时,ColorOS从6开始,构建了一整套功能完整,使用流畅的系统框架。基于点按的选择,长按键呼出快捷菜单的三维交互逻辑,配合线性马达振动反馈,能够得到类似压感屏的使用体验。

OPPO云逐步完善,支持的要素正在逐渐增加,时间、天气、便签、日历、计算器等各种小工具该有的都有,也都做了针对性的优化设计。

相机操作、图片编辑,配合Reno10X 2019年上半年优秀的相机系统,给我印象深刻。当一个吸引眼球的景物出现的时候,从拍摄、二次构图、修图到分享,非常流畅的操作体验:

当然,这不代表ColorOS 6就足够优秀了,进步大有的时候是因为而今太优秀,也可能是因为曾经不够好,而对于ColorOS 6来说,后者似乎是更靠谱的说法,这套系统框架搭起来了,但依然不够精致,细节打磨问题明显。

比如设计的美观性:

上图是ColorOS 6和7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6的快捷通知栏铺得太满,整个画面显得拥挤而混乱,7的调整包括图标缩小,文字外移,上部的主体变为时间,且元素大量删减,给人以清晰明快的秩序感。

这种设计的优化我们在很多地方都可以感受到,比如APP图标的优化:

ColorOS 7的图标设计更加轻,元素进一步精炼、抽象,让我们对于整体界面的关注进一步回归到功能本身。

如设置界面,整体更加轻快,明晰:

ColorOS 7对于系统动画设计重新进行了优化,以为其所构建的一整套基于滑动操作的全面屏交互逻辑以灵魂,而过渡动画,是ColorOS 6另一个我不太喜欢的地方,过渡太生硬,不够灵动和细致。

在ColorOS 7发布之前,我对6的评价是「整体框架完成度不错,但细节处理上还是略显粗糙」,这种粗糙感的来源就是这些地方,页面布局、图标设计、色彩选择、动画设置等等。

对于UI来说,远古的粗犷发展时代大家拼的是「人无我有」的个性化功能,所以功能性优化和设计一直是发烧友所热衷的,伴随而来的是刷机热潮,但随著整个安卓生态的成熟,功能性的探索需求越来越弱了,相反,结合硬体本身所进行的全面的系统优化,细节打磨所彰显出来的品质感,这才是如今的追求,单纯的独占功能性需求反而在减弱。

而这一点上,对于大厂来说,尤为明显。不只是OPPO,包括华为,包括小米,甚至包括最新的安卓大版本或者iOS的更新,都是如此。

功能性探索以赋予新的UI以吸睛需求的也不是没有,锤子就一直在这么做,比如Pro3发布会上,我们所看到的,大量的功能性优化设计,一场UI发布会,似乎变成了一场APP分享会。

真正好用的UI,尤其是在整个安卓生态环境,包括终端操作系统的生态环境里,厂商需要做的应该是系统级的构建和整合,最基础的设计元素、交互逻辑、动画优化、声音优化、字体设计、振动反馈,以及,系统级的功能开发,系统级的资源管理与调度,由此带来的流畅度和续航发热的优化,而不是做APP创业者。

所以我们在ColorOS 7身上,并不会看到太多的功能级的优化和补充,如三指长按区域截屏直接分享、半屏交互、暗色模式适配第三方、闪回键等等,有,但不多,更多的是系统级的产品设计,比如声音,自然音的选择我是非常喜欢的,这同样也是MIUI 11的特性之一,一个我非常喜欢的特性。

视觉、触觉、听觉,这是人们对手机的感知基础三觉,而针对性的系统级的优化以满足这三觉的体验升级,这是系统优化应该做的事情,而ColorOS 7,似乎做得不错。

以及,系统级别的流畅性优化。包括端云智能编译技术、智能内存优化、处理器积极调度和软硬结合抗老化优化等等。

OPPO官方宣称,UI first能够实现RAM利用率提高40%,系统流畅度提升30%,游戏帧率提高19%,触控响应速度提升15%。

当然,这些参数具体体验在产品运行上到底如何,就需要各位自己去感受了,这部分由于Ace本身的流畅性表现不错,我的感知反而不太明显。

说完了好听的,说点不好的。

OPPO从ColorOS 6开始发力系统,并且在这代产品上搭建出一整套合乎逻辑的UI框架,这是非常不容易的,然而,系统的优化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去积累和打磨的,我在文章开头说,ColorOS 6的细节打磨不够,显得粗糙,ColorOS 7这这部分表现上进步非常明显,但这是以自家前代产品为标准的。

如果以行业翘楚iOS为标杆,OPPO当然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而即便是和国产安卓阵营中的优秀UI对比,OPPO同样存在可见差距。

比如图标和界面设计,OPPO做得依然不够精致;过渡动画上,OPPO在一级交互上做得还可以了,但到了二级的子APP里,过渡动画优化的场景依然有限;比如全局UI,这是友商很久以前的设计了,OPPO此次算是补齐了短板,但不够领先,等等。

OPPO云能够支持的项目正在增加,但还不够多,OPPO加入了应用分身功能,但支持的应用不够多,OPPO可以在电池页面看电池消耗状态,但不够详细……

而至于更加细节上的东西,比如每个图标本身的细节动画,OPPO显然还没来得及做的。一个好用的UI,光有正确的方向是不够的,还需要大量细致而繁杂的工作需要做,哪怕是每一个动画,每一个振动反馈,每一个页面布局,把这些细化到每一个应用的每一个逻辑层次,如此,才是真正的品质和优秀的UI,相较于其兄弟品牌,OPPO已经走在了正确的路上,方向对了,剩下的就是怎么花力气做事儿了。

前几天知乎有这么个问题:「除了华为、vivo、OPPO、小米之外,中国还会诞生第五家重量级的手机公司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么回答的:

我觉得中国已经很难再诞生第五家重量级的手机公司了,甚至,目前的四强格局也很难保持下去,未来很可能有品牌会掉队,且不会太远,手机行业会进一步集中到少数品牌身上,从而形成更大的行业壁垒,以阻止新的品牌进入。

对于大厂来说,其产品核心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元器件堆叠或者元素排列了,而已经进化为了基于规模优势和技术积累下的软硬一体化的协同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基于硬体基础,但又超越了硬体排列的系统级的产品开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