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 ColorOS 7 系統於 2019 年 11 月 20 日正式發布, ColorOS 7 有哪些亮點和不足?對比 ColorOS 6 有哪些新變化?

挖了大量 MIUI 和 Flyme 的員工打造的全新 ColorOS 7 是否滿足你對 ColorOS 的要求?目前的 ColorOS 7 系統能否吸引你去購買一臺 OPPO 手機?


時隔三個月,此回答的時效性已有些落後

我現在已經上手 ColorOS 7 了,搭配本回答觀看,效果更佳(

DCchen:「系統」Color OS7 體驗與感想?

zhuanlan.zhihu.com圖標

ColorOS 7「適配計劃」

吐槽一下,Realme全家族竟然要到2020年2月才開始更新,親兒子和乾兒子的待遇就是不一樣一點。

Color OS適配計劃

ColorOS 7「Breeno建議」

我覺得ColorOS 7最有用的更新,就是Breeno建議,特別是其中的「自動指令」功能,可以自定義觸發場景與操作,

這個功能與三星的生活助手看起來大同小異,

三星生活助手可以設置在你到公司時自動開啟靜音,到家時自動開啟WiFi,很好地方便了用戶,

自從換掉三星以後還挺懷念這個功能的,希望這次更新的Breeno建議可以達到我想要的效果。


ColorsOS 7「閃回鍵」

將手機中的關鍵通知以淺層方式展示出現,輕點輕鬆切換應用,和ColorOS 6的普通彈窗方式相比進步巨大。


ColorOS 7「動畫和壁紙」

更精緻,更富有細節,細節看動圖

充電動畫

指紋識別動畫

ColorOS 7「UI First加速」

綜合啟動性能提高25%,RAM利用率提高40%。系統流暢度提高30%。遊戲幀率提高19%,觸控響應速度提升15%。


發布會亮點不只有以上這些,我只挑了幾個比較有特色的出來,更多的可以看下面的長圖和視頻:

ColorOS官方微博視頻:

「一分鐘看完ColorOS7」ColorOS

先說說這產品的意義吧,大家都知道,ColorOS 6出來後,一度讓人詫異,這還是那個不在意軟體層次的綠廠嘛?

隨著挖掘戰術的啟動,明眼人都看得出來,ColorOS的實用性越來越好,各方面的功能都在逐漸提升,不僅好看,而且好用,這纔是ColorOS的核心要素。

當初的口號是智美無邊界

而在20號的時候,ColorOS 7 出來了,口號是「輕快無邊界」。

所以聰明的小夥伴應該看出來了,ColorOS 6突出的功能是好看,到了ColorOS 7上,核心要素變成了快和輕。

那麼ColorOS 7在哪些方面做的讓人眼前一亮呢?

首先就是「輕」

輕量化的設計,在體驗方面的直接表現就是繪製圖標的色彩飽和度降低的以及布白風格被強化的整體UI。

我放兩張圖,你們對比一下就知道了。

這個是6

這個是7

當然,在ColorOS 7上,我設置的圖標尺寸很小,是因為我不太習慣看大圖標。

難能可貴的是,這種許可權終於給了用戶:你要大圖標就要大圖標,想要小圖標就要小圖標,圓形,圓角,正方形,愛怎麼樣,自己折騰去。

你要正方形的?你自己用

你要圓角的?自己設置去。

好好好,都可以。

這就很舒服了。

我不敢說千人千面這種大話,但是最起碼我能保證的是,我的圖標無論圖標大小,內容大小,圖標形狀,都是我自己最舒服的。

這個「輕」是真的讓自由的人覺得舒服。

從設計上進行放權,讓消費者有自己的想法,做自己的設計,是真的舒服。

這個是輕。

快呢?

我覺得是體驗上的快,三指長按區域截屏直接分享、半屏交互、暗色模式適配第三方、閃回鍵等等方面,都能提升了日常的體驗。然而,這樣的體驗真的是屬於無法量化,但是真真切切的提升。

也就是所謂的細節提升。

在快這個方面,我覺得有意義的提升應該是這三點

  • 端雲智能編譯技術

通過學習日常應?使用習慣,結合雲端?數據訓練,預判你的操作和行為習慣。在使用APP前編譯關鍵文件,大幅提升應用啟動速度和?常使?流暢度。通過?差別冷熱啟動和端雲智能編譯技術,將APP綜合啟動性能提升超過了 25%。

如果覺得這種專業化的術語太麻煩的話,大概就是這麼說吧。

你每天早上起來都要邊刷牙邊看知乎,早上8點的鬧鐘一響,你起牀了,去廁所了,拿著手機,要打開知乎了。因為你天天這樣,所以系統已經會主動猜測,今天你是不是也要打開知乎?

於是提前給你編譯好,給你預熱啟動了,然後你邊刷牙,邊打開知乎,感覺,咦,怎麼速度好快。

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可能會有些偏差,但是區別不大。

  • oMem 智能內存優化

第二個則是內存優化,這個是老生常談了,

別看他標明的利用率和系統流暢度提升。

其實我覺得這個產品還是有待考證的,因為大家都有過被殺後臺的體驗。我買12G大運存就是為了不被殺後臺。現在你告訴我,為了體驗,所以要殺我的後臺?

不過目前體驗來看,沒有殺後臺的的效果,基本上切回到最開始的軟體,除了軟體的自啟動廣告以外,沒有被殺的現象,切出去在哪兒,就是哪兒。如果這麼看的話,還是很不錯的。

  • UFS+ 軟硬結合抗老化

第三個這個據說是結合了上游供應鏈的硬體優化,不過這個不太清楚,就當它有吧,可以在後面等驗證。

  • oSense 智能即時響應

這個就屬於不好說了,可以到時候等有機會專門實測一波,

畢竟系統優先處理屏幕反饋,提前繪製界面,提升視覺響應速度;讓用戶正在操作的進程優先獲得資源,進一步提升遊戲幀率。遊戲中的遊戲幀率高了 19%,觸控響應速度提高 15%。

這個軟體上的優化顯得有些過於強勢,等驗證。

其實我在今年推Ace的時候,跟不少有疑問的消費者溝通過,告訴他們,ColorOS 6是真的好用。好看,而且沒啥問題。經過實踐後,大部分人也確實沒有覺得這個OS拖後腿,而且紛紛表示真的好看。

在現在的手機市場上,UI這塊真的很重要了,或者說,手機市場的競爭,沒有哪一環是真的要被拖後腿的。

一旦有一環不足,可能就會導致整體的趨勢變弱。

水桶理論大家都知道,決定蓄水的是短板而不是長板。

所以ColorOS 7出來了,最起碼在這方面上不是短板了。

最後,當然就是適配問題了,目前來看,主流的手機,賣的好的產品,都適配了。不再是以前的管生不管更的OPPO了。

這是一個好現象。

所以,總而言之,拋開那些玄乎其玄的「量子動畫引擎」,從根源上去了解,你會發現,Color OS在細節上,在美觀上,都用了不少力氣。

這可能不會讓OPPO的手機成為從眾多手機脫穎而出的亮點和特色,但是最起碼也不會成為消費者拒絕OPPO手機的理由。

這就足夠了,或許未來ColorOS能夠不斷更新,不斷成長,成為OPPO手機的亮點呢。


關於ColorOS 7的話題,從發布到現在知乎已經寫了很多了,複述官方亮點和設計理念的文章偏多,限於推送進度,實測系統體驗和分析商業邏輯的文章偏少。昨天ColorOS 7向嘗鮮申請的用戶進行了推送,我也在第一時間對手上兩臺Ace和一臺Reno10X進行了升級。這篇文章的前半部分,我來談一下作為一個用戶和PU測試者,對ColorOS 7的看法。後半部分,作為ColorOS 2.0以來的資深用戶和行業研究員,我對OPPO這一年多來在系統演進上的評價。

從重到輕,從功能分割到體驗一體的ColorOS 7初步體驗

更輕的系統操作,更一體化的視覺設計與用戶交互,是我對ColorOS 7的直覺。這種直覺來源於長期我對谷歌原生Android系統、蘋果iOS系統和一加氫系統的推崇。面向國內消費者的UI系統,因為涉及到商業化和流量的引入,很多時候在功能、支付、變現和流量入口方面下手太狠,以至於系統的割裂感太強,少部分功能模塊更被用戶稱作喫相難看。而原生系統,iOS和氫OS基本以交互和視覺一體化為主,流量導入變現為次要思考,我想,這種理念應該被國內廠商接受。此外,花裏胡哨,濃墨重彩的UI繪製,也都是本土OS的老毛病,OV兩廠這方面過去做的都不太好,一種濃烈的土味審美。新世紀都過去20個年頭了,用戶的審美和對交互的理解,需要OEM廠商來引導。遙想當年iOS7上線的是時候,無數用戶狂罵蘋果不懂審美,為什麼要扁平化替代擬物。到了iOS10之後,怕是沒什麼蘋果的用戶還能接受iOS5那個時代的粗暴擬物了。

與時俱進的交互邏輯與審美,這是用戶個體無法完成演進的,廠商要負起這個責任來。這方面蘋果,谷歌,一加,三星,索尼做的都很好,本土廠商裏魅族和小米做的也不錯,其他都一言難盡。希望新的十年開啟的時候,大家的審美和對交互的要求能鞭策廠商們向蘋果和谷歌看齊。好,廢話少說,進入體驗環節:

Part1:輕盈而統一,用戶界面、圖標、UI可定製性部分

ColorOS 6完全推倒了過去ColorOS的設計邏輯,使用大量的無界留白和矩形對系統進行重繪。這種重繪顛覆了OPPO用戶的自有使用習慣,而這一代新的版本,相對6的留白更多,矩形和圖標系統進行了完全的重製。我個人認為比6成熟度高得多,去年那個6更像是公司戰略轉型之後倉促拿出來的作品。

ColorOS 7繼承了6.0的抽屜模式和標準桌面模式,默認為標準桌面。用戶可根據自己的習慣切換這兩種模式。而且為了引導用戶更快的適應抽屜系統,在屏幕下方加了兩道橫線作為提示。系統支持Art+圖標和壁紙,設計師們重繪了大量的APP圖標(你也可以選擇不使用Art+,使用原生的應用圖標)。就我個人而言,給目前的ColorOS 7圖標系統打7分。優點在提供默認、材料、鵝卵石和自定義四種調節選項。用戶擁有一定的圖標自定義能力。ColorOS 7的圖標是多層繪製的,這意味著你可以自由更改圖標內容的大小和圖標本身的大小。上圖左側是使用Art+的自定義腰圓圖標,中間是材料選項的抽屜圖標展示,右側是材料圖標。這些選項基本夠一般用戶使用。但對於高階用戶來說,當前全局主題功能和完全自定義icon Pack的缺失是很大的遺憾。全局主題可以讓高階用戶自由組合各種設計,形成一份獨特的主題和圖標系統(要等到12月份更新);而系統級icon Pack自定義功能,則可以導入Google Play上數以百萬的圖標包,讓用戶自由更換自己喜愛的任意APP的圖標,調整這些圖標的風格直到自己滿意為止。這個需求我已經向ColorOS部門提交,希望未來某個版本能看到吧。

ColorOS 7在視覺簡約化上的調整是非常徹底的。上圖是系統設置界面6.1版和7.0版的對比,可以看到7.0把所有的圖標都換成線框圖標了(也包括通知欄大部分通知圖標不再使用實體圖標,而是用線條單色圖標。設置界面的箭頭,分割線更淡一些,顯得界面整潔度和一體化更強烈。

原先面積巨大的下拉菜單圖標整體被收小,Breeno動態服務界面也更簡潔,視覺效果更舒服一些。這次7.0有個功能叫閃回鍵,這個左右切換快速回到上個應用的玩意,在6.1時代就很好用,這次得到了加強。不過目前這個功能支持的APP還不多,我手機上目前只支持滴滴出行和和平精英,和平精英可以在等待開始的時候回到桌面做其他操作。目前不支持美團打車和PUBG。這需要OPPO花一些時間和互聯網公司做適配。

Part2:走在正道上的Breeno智能服務系統

目前國內這些公司都熱衷於搞AI服務系統,但路子走著就走歪了。不少系統技術含量很高,但是充斥著過量的信息推送,甚至淪為辣雞新聞的流量入口。我個人認為這不是AI服務系統應該有的模樣。ColorOS 6.1的Breeno服務很多,功能割裂感也很強,於是,在7.0上我看到了這麼一個純粹的Breeno:

新版本的Breeno也是有信息流和各種流量推送的,你很容易完全關掉,打造一個清潔整齊的Ai服務系統。左圖是6.1版的Breeno,右邊兩張是7.0的。白底和淡化的界面分割,讓用戶感覺更加純粹簡單。新版本的行程管理,基本打通了航空和鐵路信息,能夠做到實時更新。臨近出行、登車、登機,Breeno都會彈出提示告知用戶接下來的動作。Breeno目前也會學慣用戶日常的生活習慣,在早期天氣,穿衣,出行,常用地點進行合理的提示,最重要的是,這種提示沒有夾帶私貨,不會強行恰飯推送什麼廣告。

在用戶剛需,但是不常用的功能模塊,Breeno採用智能摺疊而不是過去那種打開展示的方式呈現,比如快遞信息,快捷功能等,這有助於減少視覺污染。在ColorOS 7上,Breeno更加體面,不打擾用戶,不作惡,這是我的感受。

Part3:其他部分點評

ColorOS 7是很認真地把全局暗色模式當個事情來做的,在這項功能裏,可以強制把第三方所有應用重繪為暗色模式,不過就體驗來說目前還差點意思。比如我用知乎APP做了個範例,可以看到知乎自己做的暗夜模式在色彩選擇上比ColorOS更舒適。ColorOS 7的暗夜黑,有點太黑了,對其他顏色,比如知乎的藍色,也沒做 ,顯得比較突兀,而知乎官方APP處理就很到位。這個問題我向官方做了瞭解,這需要跟APP開發商做進一步的協調和適配。並不是所有APP都像知乎這樣提供夜間模式,目前ColorOS7的暗色模式是Beta版,而且為每個APP提供了獨立的開關,如果更喜歡諸如知乎APP的原生暗色,可以自行更改。

當然,更多的APP公司對採用什麼樣的夜間策略也沒概念,所以我未來還是挺看好這項功能的發展,希望早點適配更多的APP。ColorOS 7對系統界面也做了大量的簡約處理。比如充電界面和指紋界面。採用了單色線條的指紋圖標,在息屏狀態下特別美。

從硬到軟的演進,OPPO深化ColorOS的內生邏輯

步步高系產品的硬體很猛,就是UI不行,這似乎已經快成王八念經了。從基因和根源看,擅長硬體設計和製造的OPPO,想短時間內跟上全球一線互聯網公司和操作系統公司的腳步這是挺難的,這期間的差距就像國內這些找代工廠做手機的公司和OPPO在硬體上的差距一樣大。

從去年發布ColorOS 6之後,我們覺得這件事正在起變化。先是大版本更新,OPPO在提速,很早就為R15提供了9.0內核的ColorOS 6更新,然後就是交互邏輯和美學設計的迭代,從過去隨緣到目前當公司最核心的事情做。當然,這裡又要吐槽一個萬年的困惑:Find X用戶在哪裡?我大概瞭解了一下,在適配工作量差不多的情況下,OPPO做大版本更新的時候,工作量確實是向新機型和用戶存量最多的機型傾斜的,比如R15和R17用戶的更新基本就沒落下過,未來更是這樣。而Find X這類存量並不多的,只能向後排隊。當然這種做法我不一定贊同。畢竟Find X是真旗艦,是OPPO的家底,是肌肉,代表OPPO的品牌形象和對高端用戶的服務承諾,這並不是用戶量少所以就可以懈怠的理由。還好,感覺OPPO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Find X會在明年一季度之後提供更新。同樣差不多定位和銷量Reno 10倍變焦版,是這次大版本更新走在最前面,其適配成熟度甚至超過最新的Ace。希望老旗艦用戶不如狗這件不愉快的事情到此為止。

除了更新頻次和強度,這次更新讓我另外一個直觀的感受就是OPPO對細節的剋制,舉兩個例子:

1) ColorOS 7這次儘可能把冷啟動和熱啟動的響應時間做到基本差不多,也就是極大縮短冷啟動時間。OPPO不希望在交互速度上不同模塊和APP顯得差異很大,這樣用戶感受會很不好。而90Hz界面的刷新,也不是一味的傻快,而是帶有一定阻尼感的快,讓用戶覺得明顯比60Hz流暢又不至於快的停不住。

2) Breeno生態建設方面,OPPO並沒有一味地去展示各種有用沒用的信息,生活場景很多,如果全呈現在負一屏,我們會發現這個場景並不是越多越好,反而造成最後的信息幹擾。ColorOS 7花了很大的精力,在信息呈現和保持用戶視覺清潔上做了大量工作。這種剋制,是我這次更新系統之後最大的驚喜。這反應了公司管理層在把控設計師理念和商業化變現兩種不可協調矛盾上的努力。希望這種簡潔能保持下去,別因為金錢的誘惑污染了用戶的視線。


說的有點多了,就此打住吧。在2020年這個第二個十年到來的前夜,更輕快更整潔,在引流變現賺錢和用戶自主性,清潔性方面做一個權衡,這是擺在所有國產廠商面前的門檻。這個時間點,如果問我國產系統未來有什麼能真正打動我,我會說:」在喫相不那麼醜陋的前提下實現強悍的AI場景服務和視覺上的統一美」。技術不但是為金錢服務的,也是為人本服務的,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做出真正超越谷歌原生的國產系統。

寫稿不易,容我帶個貨:

OPPO Reno Ace 8GB+128GB 星際藍京東¥ 3199.00去購買?


OPPO ColorOS 6用了小半年,我感覺已經在易用性和設計上往前躍了一大步了,但很多人感受很小。

我在這裡跟大家說7有哪些進步呢,發布會上的東西,大家的感受不會很清晰。

我這裡對比一下ColorOS 6和7的一些系統上的細節,大家可以更直觀地感受到ColorOS現在已經做到什麼地步了。

我今天就簡單跟大家聊一下,最常見的下拉狀態欄做了哪些改動。

我認為這個部分的改動是最能體現ColorOS 7設計理念的,改動非常大,而且都很有趣。

好,讓我們來看一下對比圖。

左邊是ColorOS 6,右邊是ColorOS 7

ColorOS 6的頂部把時間日期放在左邊,右邊是圖標編輯和設置。

ColorOS 7的頂部依然是這麼佈局的,但是時間放在最左上,字體和位置和桌面基本保持一致。

然後時間和日期拉開,加粗,和下面的插卡狀態做好區分。

右上加入了WIFI,信號,電池的圖標。

整個頂部的信息整合相比ColorOS 6就更好,區分得更清晰,信息更豐富。

往下看就是圖標。

ColorOS 7的圖標更小了,打開後顯示六個常用的按鈕,佔了不到十分之一的顯示面積。

ColorOS 6圖標更大,呈現八個圖標,佔了有四分之一的可視面積。

ColorOS 7圖標更加瘦,更加簡潔,加入了更多動畫。

比如靜音鍵,ColorOS 6是一個鈴鐺劃了一個斜槓,表示是一個靜音的功能。

ColorOS 7則是一個鈴鐺,表示是一個可以發出聲音提醒的狀態。

按下去之後,ColorOS 6改為綠色的底色,表示靜音狀態開始。

ColorOS 7也是改為綠色底色,在鈴鐺上有一個劃掉的動畫,表示狀態的轉換。

這種動態的小細節會帶給系統一種更有活力,更加輕的感覺。

為了達成這種更輕的感覺,圖標這塊還做了一個大的改動。

ColorOS 6的不同的圖標打開之後,顏色是不一樣的。

第一次看的時候覺得很新鮮,時間長了就覺得有點花哨,其實我只想知道這個圖標是什麼,有沒有打開,這個色彩除了第一眼討喜,看得時間長了就顯得很亂,是多餘的信息,它本色的色彩也不展示什麼信息。

在打開後,因為文字是白色,底色各不相同,在找圖標的時候也會比較累。

ColorOS 7的卡片數量從16個縮減為12個,整個位置從靠上改為了靠下,更適合單手操作。

圖標的底色統一改為綠色,只展示是否打開的狀態。

圖標的功能不在圖標裡面,而是在圖標外面,尋找自己需要的功能時就更方便了。

在展開的狀態下整個下拉欄的形態也變了很多。

ColorOS 6下拉只是展開了圖標欄,整個佈局沒有變化。

ColorOS 7的下拉則做了很多改動。

下拉後左上的時間消失了,改為了居中顯示。

右上的狀態圖標保留在原本的位置,保持了信息獲取上的一致性。

圖標欄從橫向六個變成了四個一排,拉長為三排,右上角增加了編輯鍵。

ColorOS 6 的下半部分是延長的通知中心。

ColorOS 7對於通知做了非常好的優化。

首先是把通知中心取消掉了,用戶本身就知道下拉欄可以看通知,沒必要再加文字進行說明。ColorOS 7通過統一的圖標大小,字體,間距,表示和上面的功能區是不一樣的,很直觀地通過直覺來進行了區域的劃分。

這個部分我最喜歡的是ColorOS 7對於不重要通知和清理鍵做了非常巧妙的處理。

這兩個按鈕被整合到哪裡去了呢?

被整合到了最下方,最左邊就是不重要通知,右邊是全部清除的按鈕。

這非常符合ColorOS 7的半屏交互的理念,單手就可以進行操作。

而且在下拉之後,通知欄的全部清除也會消失。

但是未讀通知會被全部整合起來,以圖標的形式展現在下方。

通知的交互也做了改動,ColorOS 6左滑喚出稍後看,設置,和刪除。

ColorOS 7則是左滑右滑都是刪除,進行互動改為了短按震動,以加粗的字體顯示三個功能,設置鍵改為右上角的圓形圖標。

相比ColorOS 6更加直觀,易懂,富有層次感。

除了以上這些互動和設計上的改動外,還有一個改動是非常重大的,大家可能沒有注意到。

在ColorOS 6中,還保留了以前系統的習慣,在下拉欄裡面還有一些老系統的邏輯。

比如在下拉欄保留一些工具性的,但是完全沒必要的應用:

清理加速——在屏幕最下方上滑停留按清理鍵就是最好的入口,完全沒必要在狀態欄做一個。

OPPO 互傳——超低頻應用,無法理解為什麼要做到狀態欄裡面。

支付寶支付——有直達入口是方便,但是負一屏也有入口,感覺太臃腫。

而到了ColorOS 7就把這些重複的不應景的按鈕取消了,連編輯器裡面也沒有了。

ColorOS 6的狀態欄編輯器是非常神奇的,給大家看一下。

上方的按鈕都還挺常見的,最後一排出現了一些非常奇怪的東西。

頭條搜索和充值中心可以理解為便民入口,這個限時秒殺和領券中心是什麼鬼,為什麼狀態欄會混進去這些東西。

ColorOS 7的編輯器就非常正常了,都是系統本身的功能,搜索也改為了OPPO瀏覽器自帶的搜索。

這一點是我覺得ColorOS 7一個非常大的進步,就是把奇奇怪怪的第三方應用都取消掉了。

限時秒殺和領券中心明顯是想利用狀態欄進行變現盈利的按鈕,雖然藏得很深,但也讓人感覺不舒服,而且轉換率很低,沒有意義。

在ColorOS 6開始,整個ColorOS部門就獨立了,應該也擁有了更多的自主權利,ColorOS 7就感覺做得更加成熟,更加有個性了。

通過簡單的下拉狀態欄的改變,大家應該就可以理解ColorOS 7的設計理念是如何融入到系統細節裡面的。

為了加深大家對於ColorOS 7設計的理解,也為了對比各家系統的不同,接下來我也會做一個視頻來對比ColorOS 7,MIUI11,EMUI10,在同一個場景下的不同設計。還請大家期待。


在發布會之前,我在想法中說:

這是我對ColorOS 6的評價,也是對ColorOS 7的期待。

在過去的大半年裡,我至少有2/3的時間是在使用OPPO的機子作為主力機,上半年是Reno 10X,下半年是Reno Ace,對於ColorOS 6是非常熟悉的,其整體設計,交互邏輯,功能優化和系統穩定性相較於此前的OPPO系統,都是有明顯的提升的。

ColorOS 6建立了一整套邏輯清晰的基於滑動手勢的全面屏交互邏輯。比如側滑返回,側滑停頓進入上一個應用,頂部下滑進入通知欄和通知中心,二次下滑呼出更多通知欄。主頁面下滑呼出全局搜索,左滑進入負一屏等等。

同時,ColorOS從6開始,構建了一整套功能完整,使用流暢的系統框架。基於點按的選擇,長按鍵呼出快捷菜單的三維交互邏輯,配合線性馬達振動反饋,能夠得到類似壓感屏的使用體驗。

OPPO雲逐步完善,支持的要素正在逐漸增加,時間、天氣、便簽、日曆、計算器等各種小工具該有的都有,也都做了針對性的優化設計。

相機操作、圖片編輯,配合Reno10X 2019年上半年優秀的相機系統,給我印象深刻。當一個吸引眼球的景物出現的時候,從拍攝、二次構圖、修圖到分享,非常流暢的操作體驗:

當然,這不代表ColorOS 6就足夠優秀了,進步大有的時候是因為而今太優秀,也可能是因為曾經不夠好,而對於ColorOS 6來說,後者似乎是更靠譜的說法,這套系統框架搭起來了,但依然不夠精緻,細節打磨問題明顯。

比如設計的美觀性:

上圖是ColorOS 6和7的對比,我們可以看到,6的快捷通知欄鋪得太滿,整個畫面顯得擁擠而混亂,7的調整包括圖標縮小,文字外移,上部的主體變為時間,且元素大量刪減,給人以清晰明快的秩序感。

這種設計的優化我們在很多地方都可以感受到,比如APP圖標的優化:

ColorOS 7的圖標設計更加輕,元素進一步精鍊、抽象,讓我們對於整體界面的關注進一步回歸到功能本身。

如設置界面,整體更加輕快,明晰:

ColorOS 7對於系統動畫設計重新進行了優化,以為其所構建的一整套基於滑動操作的全面屏交互邏輯以靈魂,而過渡動畫,是ColorOS 6另一個我不太喜歡的地方,過渡太生硬,不夠靈動和細緻。

在ColorOS 7發布之前,我對6的評價是「整體框架完成度不錯,但細節處理上還是略顯粗糙」,這種粗糙感的來源就是這些地方,頁面佈局、圖標設計、色彩選擇、動畫設置等等。

對於UI來說,遠古的粗獷發展時代大家拼的是「人無我有」的個性化功能,所以功能性優化和設計一直是發燒友所熱衷的,伴隨而來的是刷機熱潮,但隨著整個安卓生態的成熟,功能性的探索需求越來越弱了,相反,結合硬體本身所進行的全面的系統優化,細節打磨所彰顯出來的品質感,這纔是如今的追求,單純的獨佔功能性需求反而在減弱。

而這一點上,對於大廠來說,尤為明顯。不只是OPPO,包括華為,包括小米,甚至包括最新的安卓大版本或者iOS的更新,都是如此。

功能性探索以賦予新的UI以吸睛需求的也不是沒有,鎚子就一直在這麼做,比如Pro3發布會上,我們所看到的,大量的功能性優化設計,一場UI發布會,似乎變成了一場APP分享會。

真正好用的UI,尤其是在整個安卓生態環境,包括終端操作系統的生態環境裏,廠商需要做的應該是系統級的構建和整合,最基礎的設計元素、交互邏輯、動畫優化、聲音優化、字體設計、振動反饋,以及,系統級的功能開發,系統級的資源管理與調度,由此帶來的流暢度和續航發熱的優化,而不是做APP創業者。

所以我們在ColorOS 7身上,並不會看到太多的功能級的優化和補充,如三指長按區域截屏直接分享、半屏交互、暗色模式適配第三方、閃回鍵等等,有,但不多,更多的是系統級的產品設計,比如聲音,自然音的選擇我是非常喜歡的,這同樣也是MIUI 11的特性之一,一個我非常喜歡的特性。

視覺、觸覺、聽覺,這是人們對手機的感知基礎三覺,而針對性的系統級的優化以滿足這三覺的體驗升級,這是系統優化應該做的事情,而ColorOS 7,似乎做得不錯。

以及,系統級別的流暢性優化。包括端雲智能編譯技術、智能內存優化、處理器積極調度和軟硬結合抗老化優化等等。

OPPO官方宣稱,UI first能夠實現RAM利用率提高40%,系統流暢度提升30%,遊戲幀率提高19%,觸控響應速度提升15%。

當然,這些參數具體體驗在產品運行上到底如何,就需要各位自己去感受了,這部分由於Ace本身的流暢性表現不錯,我的感知反而不太明顯。

說完了好聽的,說點不好的。

OPPO從ColorOS 6開始發力系統,並且在這代產品上搭建出一整套合乎邏輯的UI框架,這是非常不容易的,然而,系統的優化是需要大量的時間去積累和打磨的,我在文章開頭說,ColorOS 6的細節打磨不夠,顯得粗糙,ColorOS 7這這部分表現上進步非常明顯,但這是以自家前代產品為標準的。

如果以行業翹楚iOS為標杆,OPPO當然還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而即便是和國產安卓陣營中的優秀UI對比,OPPO同樣存在可見差距。

比如圖標和界面設計,OPPO做得依然不夠精緻;過渡動畫上,OPPO在一級交互上做得還可以了,但到了二級的子APP裏,過渡動畫優化的場景依然有限;比如全局UI,這是友商很久以前的設計了,OPPO此次算是補齊了短板,但不夠領先,等等。

OPPO雲能夠支持的項目正在增加,但還不夠多,OPPO加入了應用分身功能,但支持的應用不夠多,OPPO可以在電池頁面看電池消耗狀態,但不夠詳細……

而至於更加細節上的東西,比如每個圖標本身的細節動畫,OPPO顯然還沒來得及做的。一個好用的UI,光有正確的方向是不夠的,還需要大量細緻而繁雜的工作需要做,哪怕是每一個動畫,每一個振動反饋,每一個頁面佈局,把這些細化到每一個應用的每一個邏輯層次,如此,纔是真正的品質和優秀的UI,相較於其兄弟品牌,OPPO已經走在了正確的路上,方向對了,剩下的就是怎麼花力氣做事兒了。

前幾天知乎有這麼個問題:「除了華為、vivo、OPPO、小米之外,中國還會誕生第五家重量級的手機公司嗎?」

對於這個問題,我是這麼回答的:

我覺得中國已經很難再誕生第五家重量級的手機公司了,甚至,目前的四強格局也很難保持下去,未來很可能有品牌會掉隊,且不會太遠,手機行業會進一步集中到少數品牌身上,從而形成更大的行業壁壘,以阻止新的品牌進入。

對於大廠來說,其產品核心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元器件堆疊或者元素排列了,而已經進化為了基於規模優勢和技術積累下的軟硬一體化的協同發展,以及由此帶來的基於硬體基礎,但又超越了硬體排列的系統級的產品開發。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