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謝邀請參與到話題中來。其實,我只是偶爾運動,對於這些運動的區別,不是很有概念。

以下是網上查找的一些人的分享,你可以看看。

---------------------------------------------------------------------------------------------------------------------------------

長跑和短跑需要的肌肉類型不一樣,長跑需要紅肌,短跑需要白肌。

白肌纖維屬於運動性運動神經單位。負責隨意運動,又稱作快速運動單位,如進行快速爆發力鍛煉,得到鍛煉的主要是白肌纖維,白肌纖維橫斷面較粗,因此肌群容易發達粗壯。白肌纖維含較多的肌原纖維,而肌紅蛋白和細胞色素較少,運動時收縮的速度快而有力,爆發力強,但持久力較差。是短跑參運動員主要需要的肌肉類型。

紅肌纖維屬於張力性運動神經元,負責維持張力姿勢,又稱作緩慢運動單位。紅肌纖維含肌紅蛋白和細胞色素較多,肌原纖維較少,在運動時紅肌纖維收縮較慢,爆發力不強,但能持久耐勞。長跑運動員主要需要這種類型的肌肉

總體言之:依據骨胳肌的活動功能而言,骨胳肌纖維的類型可以分為慢縮肌(TypeⅠ)與快縮肌 (TypeⅡ) ;依據骨胳肌的型態而言,骨胳肌纖維的類型則可以分紅肌(Type A)與白肌(Type B)。研究發現,雖然慢縮肌都屬於紅肌,但是快縮肌則可以分為紅肌與白肌兩類;因此,人體骨胳肌的類型,基本上可以分為慢縮紅肌、快縮紅肌與快縮白肌三大類,而且,一般坐式生活的社會大眾,三種類型的骨胳肌比例各佔50%、25%與25%左右,也就是慢縮紅肌的比例最高。

慢縮紅肌具有高的有氧能力與疲勞阻力,但是糖酵解(無氧)能力差、收縮速度慢、以及運動單位肌力較低,屬於低強度、長時間運動的肌肉類型。快縮白肌則具有最高的糖酵解(無氧)能力與運動單位肌力,但是,在有氧能力、收縮速度、以及疲勞阻力方面較差,屬於高強度、短時間運動的肌肉類型。快縮紅肌則同時具備兩種肌肉類型的優點。下圖是兩種肌肉的特點:

一般來說,人體骨胳肌用力時,如果用力的方式較為輕微,則僅有慢縮紅肌的運動單位參與收縮、產生力量;隨著骨胳肌用力強度的增加,快縮紅肌與快縮白肌的運動單位才分別參與收縮用力。因此,人體肌肉在用力較輕的狀態下,由於慢縮紅肌的肌肉特徵,促成骨胳肌的活動時間提高;當運動的強度增加後,則因為快縮白肌易疲勞的特徵,使得骨胳肌不得不因為疲勞而縮短運動時間。由此可見,如果一個人的骨胳肌中,擁有極高比例的快縮白肌,那麼此人的短時間爆發性運動能力就會極佳;如果骨胳肌中,擁有90%以上的慢縮紅肌,那麼這個人就很可能是馬拉松比賽的冠軍常客

從肌肉的外形來看,短跑運動員的肌肉飽滿,線條明顯,肌肉輪廓清新;長跑運動員的肌肉比較長,肌肉輪廓不明顯。見下圖:

人類有三種不同類型的肌纖維:適用於有氧運動、馬拉松選手巴望的慢肌;適用於高強度、短時間衝刺、奧運短跑金牌尤賽恩伯特的快肌B;快肌A則是介於兩種肌肉纖維的過度,隨著訓練方式不同而會逐漸朝慢肌或快肌B接近變

三種類型的肌肉的截面,從左到右分別是:已是肌、中間類型、快肌

一些長跑運動員可能有90%的慢肌纖維以及10%的快肌纖維。而部分的跑者可能是70%的慢肌與30%的快肌。反之,隸屬於短跑運動的跑者可能有80%的快肌纖維及20%的慢肌纖維。而且無論是否運動員,擁有較高百分比慢肌纖維的人,其最大攝氧量亦較高。其實這點亦不足為怪,因為慢肌纖維比快肌纖維的有氧代謝能力的確為高。但兩種肌肉是不會互相轉換的育

每個人隨著基因不同、出生的運動方式不同,肌肉纖維會開始出現差異。有些人天生就是個適合舉啞鈴的肌肉棒子,有些人則是優越的耐力運動員。但這些差異是可以進行微調改變的,史瓦辛格跟海里格拉布西也不是天生就是健美與馬拉松的佼佼者。


其實我只是一個跑步愛好者,只能以自身的跑步經歷來說說跑步這件事。

首先,我並不擅長跑步。真實情況是,我讀大學的時候,那個年代還是要求有體育達標的,記得應該是女生800m,時間在4分20秒內算是達標或者及格,男生的要求是1000m時間在4分鐘以內,大學都有標準跑道的,女生正好兩圈。我那時候體育差呀,可能是從小比較安靜的小孩,沒有受到過任何關於跑步的啟發,或者說在城市長大的女孩是沒有太多的場地可以出去撒野的,或者就沒有運動這個基因。高中的時候我是各項體育從未達標啊!注意,是各項包括跳遠、仰卧起坐、執鉛球、短跑,當然同樣有長跑。也許是度過了高中的緊張壓抑階段,到了大學,我還曾經每天早晨出去晨跑20分鐘,雖然堅持了也就一兩個月,但是這卻讓我似乎理解了毅力這件事情,當然跑800m的時候我雖然能夠堅持下來,但是每次跑完都會嚇死我的同學們,要麼躺倒地上臉上沒有血色不能動,要麼跑完就會哇哇嘔吐......回想當年那個糗啊,同時也感謝我的大學室友們是那麼不嫌棄我,每次都會陪伴在我身邊:)

後來,關於我的運動生涯(哈哈,自詡用這個詞了)發生了轉機是在大學畢業那年。由於接下來要讀研,我就閑了一整個暑假,以前我是一個胖妞,在大四以後就開始減肥,暑假的時候學會了游泳,我家是北方的小城市,去游泳的人並不多,辦了一張游泳卡,每天都去,進去就呆一個下午。就這樣過完了整個暑假,我學會了蛙泳,敢直接跳到深水區,現在已經忘記我當時是能夠游多遠了。但是,我想,是在這個暑假,我學會了游泳,練出了肺活量吧。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我到了夏天都會去游泳。後來畢業,參加工作,正好單位旁邊有一個區游泳館,來這裡游泳是按時收費的,我最好的成績也就是游2000m不歇氣的。這是不是增加了我的肺活量呢? 然而事情也總是會有轉折,後來一個人的生活變成了兩個人的生活,但我還是會很想去運動一下,尤其是遇到生活的矛盾的時候。辦了一張健身卡,裡面有跑步機,我也是來這裡才開啟了我的跑步歷程,但起初是很弱的,只能跑2Km,就累的大喘。索性我就開始嘗試戶外跑步了,就是繞著當時的小區的外圍跑,那時候跑步的主要目的,只是為了緩解自己生活的壓力,希望借跑步能夠忘記生活的 不愉快,我不是一個很會排解憂愁的人,吵架更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就借跑步來解除我的煩惱吧@!我使用跑步的軟體,會發到朋友圈,得到朋友的贊來鼓勵自己吧,幾乎一周要跑五天的,然而這時也不會超過5km的。後來正好一次出差,停跑了一周,在這一周里,對我的思想有一些觸動,吃飯閑聊的時候,老闆和我講起他認識的一個老外,每次跑12km......我當時覺得這對我真的是天文數字啊!同時,在橫濱的大街上白天都能看到跑者,這是我在國內沒有見過的(或者說我沒有關注過)。出差回來後,我開始找一些跑步相關的資料,注意了跑鞋和跑姿,每次加500m,每周不會超過3次。後來我的生活又恢復為一個人了,跑步似乎又成為我度過一個人時間的良藥,夜晚,我沿著濱江,伴著海風(是海風么,明明是江邊),到現在我最遠的 距離是13km,時間要一個多小時,加上跑前和跑後的熱身,幾乎從8點開始,要到11點才能結束。

有的時候我也在想跑步的時候我在想什麼,有的時候是亂七八糟的過去,然而更多的時候是放空,幾乎周圍什麼都不存在,這一刻只有我自己。想想自己從一個連800m都不能達標的小胖妹,到今天可以跑到13km,這個過程是漫長的,也是我不經意的變化。我還沒有想到去參加任何跑步賽事,跑步帶給我的是自己的一個身體和精神的改變!

哎,我跑題了。這個題目問的是中長跑運動員與短跑運動員肌肉力量,我只能說,我包括我父母曾經以為我們家是沒有運動基因的,這個想法可以被否決了!只要有一雙鞋,邁開你的腿,出發吧,姑娘們!都說中長跑運動員的肌肉線條是長長的細細的,我也期待通過跑步,能讓自己的這雙腿長出優美的肌肉線條!!!哈哈哈!!!

高中長跑最快的時候,百米跑了20秒。

當時是短距離巔峰,39分跑了12公里。

挺懷念當時的,沖了一百米發現20秒。。。。。。。。。。。。。

大學百米都是和女生比。

能跑15秒左右了。(大概是因為長胖了吧。)


被邀請回答這個領域的問題還是第一次,真心不知道,但我感覺應該是不一樣的,短跑運動員應該更需要的是爆發力和瞬間達到最大功率,長跑運動員應該是更需要持久和穩定輸出,就像是發動機結構以及調教一樣,有些發動機瞬間扭矩很大,但不持久,但有些持久但爆發力不足。哈哈純屬瞎猜的:)
雖然經常鍛煉,但往細里說還真說不出來。以下是我個人理解,短跑更注重肌肉的爆發力,而且靠的是無氧呼吸,肌肉比較粗壯。長跑依賴的是肌肉的耐力,而且比較纖細,依靠有氧呼吸供能。
也是第一次被邀回答 然而作為一個運動白痴根本不造怎麼回答 看了第一個回答我倒是想起來高中生物ATP和肌酸的東西。。
這就類似於長細跟短粗的區別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