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问题的解答,我们首先要知道原因,也就是为什么会这样,然后才能有效地去做一些行动改变这一现状。

这一问题的解答也是同样的道理。

这句话其实可以分为几个点来解答:一个人、家、写作业、写一会就想玩。

首先说前两个因素:一个人在家。我们会发现很多人学习喜欢去图书馆,自习室,星巴克...这些地方。

为什么?

我们内心对环境的定位认知。

图书馆,自习室,星巴克这些地方我们内心潜意识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是可以提供给我们安静的学习和工作的。

而家里主要是提供给我们休息、放松娱乐的地方。我们的思维会跳动的很厉害,时不时的就暗示自己要去玩一会了。因此家里会让我们难以专心的去做某件事情或者很难自律。

因此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去到这些地方学习。如果条件受限,希望下面这个方法可以帮到你。

那么后两个因素:写作业,写一会就想玩。

不专注的原因:碎片化环境的影响

每一个时代会有每一个时代的特点,当然每一个时代下的大众也会带上那个时代的印记。就比如当下的一个大环境是碎片化的环境。

一分钟不到的短视频,各种社交媒体上碎片化的信息...越来越少人会有耐心的看完一篇完整文章,一部电影...

在这样环境的感染下,学习的时候自然也会加入碎片化的思维——写著写著就想玩一会。

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碎片化的信息基本属于浅层表面的内容,我们基本不用思考。当我们越来越多的不去思考,当遇到需要我们动脑思考的事情时,我们就会不自觉地想逃离。

表现就是写著写著就想玩,因为写作业需要动脑思考。

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有一点很重要,你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写作业,是为了弄明白什么问题?了解清楚哪些知识点?或者为了拿高分?或者别的什么原因。

这个问题一定要问清楚、弄明白。这样下面的方法才会有用,否则就只是堆积在一起的字。

1、劳逸结合法

就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学一会,玩一会。当然最好带一个奖励机制,比如上午学满多长时间奖励自己干嘛。奖励机制是为了提起自己遵守这个规则的方法。

因为之前都是不专注的模式,所以刚开始进行劳逸结合时,学习时间不宜过长但也不宜过短,可以按照上学时的40分钟学习+10分钟休息模式来进行。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可以适当增加时间。

2、合理安排法

上午精力最充沛的时候,安排用来做作业中最有难度的。累了的时候,可以看自己喜欢的书。

3、规律时间

划分时间段写上自己要做什么事情,事情要完成什么程度。比如写作业,几点到几点,写什么作业,作业要写完吗?还是分为几部分的时间去完成。

这样的安排可以给自己一些压力,提高自己的专注力与效率。

一定要注意,我们的目的是提升自己的专注力,所以时间利用的有效性是很重要的,千万不要走形式主义。


那就玩够了玩吐了再去写


那就写著写著就玩一会儿呗

制定规则,写多久或写到哪一部分,玩一会儿,快到的时候,激励自己加油,就快解放了,真的快到了的时候再跟自己说「其实我还不累,我可以再写一会儿,那就再写一会儿吧,一会儿再玩」

反正一个人在家,对吧,就自言自语,自我鼓励呗,或许半天下来,你真的一直在学习

还有我会把手机放到我看不见的地方,比如爸妈的房间里


试一下我写的微信小程序 作业不磨蹭,希望能帮到你


听a脑电波歌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