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一下大神,光学、电子、TTL究竟那个比较好?打算长期发展。我看有人说光学用于传统胶片相机,又有人说用於单反?!然后还有人说电子用於单反?!我懵了……


相机取景其实就两种,一种是旁轴,一种是单机头取景。

旁轴取景,就是用两个镜头,曝光一个,取景一个。所谓双反,其实也是旁轴。旁轴的最大问题就是有视差,两个镜头不在同一位置,取景不可能一模一样,所以现在除了富士和 徕卡某些复(zhuang)古(bi)机型外已经绝种了。

单镜头取景,就是拍摄和取景在用同一个镜头,这样就没有视差了,但又出现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不可能拍摄和取景同时进行。所以最早的照相机都是先在暗箱后面装一块毛玻璃,取景对焦,然后用块黑布挡住光,再把胶片装上去。到现在大画幅相机都是这么操作的,这实在是太麻烦了。后来就发明了单镜头反光相机,简称单反。

单反就是用一块反光板,把光线折射到取景器取景,中间还要通过一块五菱镜正像,让你从取景器里看见的画面和拍摄的画面一模一样,然后按下快门的同时反光板升起,让出光路给胶片曝光。这种结构就非常便捷了。单反结构几乎统治了相机界半个多世纪。

但单反也不是完美的,一是拍摄和取景还是分离的,按下快门的同时,反光板升起,取景器就黑了。升降反光板的过程也影响连续拍摄的效率。二是反光板和五菱镜影响了相机的小型话,升降反光板动静也大,所以很多纪实摄影师还是喜欢用小巧安静的旁轴相机(应评论区要求,此处必须留下 徕卡大名)。第三是镜头设计的时候为了给反光板留出空间,必须在光路上离开胶片一定的距离,也限制了镜头性能的提升。

随著数码摄影的发展,大约10年前开始,CMOS技术比较成熟了,就开始兴起了CMOS直接取景的电子取景照相机,相机不再需要反光板五菱镜了。这样上述三个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了。

但电子取景也有其问题 ,首先是电子取景的时滞问题。数码单反CMOS只负责一个工作,就是拍摄。而微单的CMOS又要取景,又要拍摄,这就造成晶元计算压力大大增加,如果你拍高速运动场景。你按下快门和拍下照片的场景可能发生了变化。二是耗电量大大增加,续航能力普遍不如单反。三是取景依赖电子取景器,再好的电子取景器和现实总有差距,不如光学取景来得真实。

当然这些问题随著科技的发展都是可以逐渐弥补的,因此电子取景照相机肯定是未来相机发展的方向。不过现阶段,单反还是结构相对成熟可靠,拥有丰富而廉价的镜头群(当然你也可以用转接环把单反镜头转接到微单相机上),目前来看微单和单反都是可以选择的。


光学取景器最大的优势是0延迟

电子取景器最大的优势是所见即所得

单反和旁轴都是光学取景器,微单都是电子取景器。


你先要分清楚这几种东西。光学取景、电子取景,微单全名和单反全名,还有ttl是测光模式。

光学取景基本就俩,带反光板和不带反光板,不带反光板是旁轴,带反光板有腰平(反光板上加一组矫正玻璃)、眼平(靠五棱镜或者五面镜折射九十度)。

电子取景器就是一个小的显示屏前面加矫正镜片。

单反全名是「单镜头反光相机」,用的是光学取景器,利用反光板反射镜头的画面传达到取景器,单反是一种结构,胶片到数码都有,有的是用腰平,有的是眼平(一些低端机用五面镜,五面镜的视角范围没有和五棱镜一样达到百分百,但成本低,当然也就是五棱镜的比较好)。

微单是「单镜头电子相机」,也称之为「无反」(无反光板),也就是说是用电子取景器,电子取景器基本上是尺寸越大,像素越高,刷新速率越快,就越好。还有例外的比如富士xpro和徕卡m8/9/10、爱普生rd1这些的,用的光学旁轴取景器。


电子取景器:所见即所得

光学取景器:大师之选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你说做轿子出行好,马车好,自行车好,还是摩托骑车飞机轮船好?

客观理性对待优缺点,做一个客观理性的人吧,朋友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