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不一定~

要从两个角度来说了!

目前主流的研究路线是半导体、超导路线这两个体系

通常我们会提到量子晶元要再绝对零度的极低温环境下工作,某个能够研制出多位量子比特的量子晶元没法克服极低温环境的影响因素,那一旦研制成功,未来,将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由于量子计算机的环境需求+造价昂贵两方面主要原因,可商用量子计算机即便是造出来了,那也会是采用云端访问的形式,开放给用户在云端使用,不会每一家都整一台的~那估计是比摄影还要「毁三代」的....这样的话,传统集成电路计算机仍有他发挥价值的可能~

但话又说回来~

量子计算机未来可能不会受制于环境的影响。

可以看下这个报道~

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的 Andrew Dzurak 教授领导的一个小组在解决「量子晶元需要在极低温环境下工作」这个问题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他们在报告中提出了一种经过概念验证的量子处理器单元,该单元与全球正在探索的大多数设计不同,它不需要在 0.1 开尔文的温度下才能工作。它的运行温度是 1.5 开尔文。这个温度比 Google、IBM 等公司使用超导量子比特晶元的运行温度高 15 倍:谷歌和 IBM 主要专注于超导量子比特的研究,由此驱动的量子计算系统需要在毫开尔文区间内运行,仅比绝对零度高一点点。

硅中自旋的电子产生的量子比特(来源:UNSW)

这个让量子晶元「升温」的事件证明了再半导体量子自旋这条路上,量子晶元的工作温度可以较0.1开尔文上升到1.5开尔文~无独有偶,同样还有一个研究团队证明了可以再1.1开尔文环境下工作,那就意味著未来为营造量子晶元的工作环境就不需要那么昂贵的制冷设备了,可能成本就从几百万美元降到一两千美元,可以想像这条路如果走通了,就意味著未来大家可以使用更简单,更便宜的冷却系统。

这样或许量子计算机可能就会像传统计算机那样普及,人手一台,而且会不断更新换代~

感兴趣的可以加入我们一起探索未来的若干种可能性!

全球招聘17类岗位,与量子计算领军科学家共同工作!本源量子2020校招启动!?

mp.weixin.qq.com图标

也可以私信小编加入交流群,共同探讨~


量子计算机只能解决特定问题,不能进行通用计算,和经典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并不相同,不存在替代关系。


不会。


在成本压制不到的时候,传统集成电路是会继续发展的,前提是功能方面量子技术完全兼容传统集成电路


我先来科普一下量子计算机和普通集成电路计算机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量子计算机和普通集成电路计算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以 0 和 1 作为计算机能理解的基本语言。所不同的是,普通计算机用电子元器件的开和关来表示 0 或 1,比如开是 0,关是 1。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单位的电子元器件,在同一时刻,要么是 0,要么是 1。而量子计算机则不同,他可以同时是 0 和 1。这个听起来匪夷所思,不可理解。但这一点都不重要,作为我们普通的科学爱好者,只要了解可以同时存储 0 和 1 就可以了。至于要深究,那建议去深度学习下量子力学,我也可以推荐一本物理学的科普读物,这本书对物理学专业或者非物理学专业的都适用,既有深度,有不那像教科书那么晦涩,可以当成小说来看。

新千年版:费恩曼物理学讲义(第1-3卷)(套装全3册)京东¥ 260.30去购买?

基于量子的特性。量子计算机的重大特性就是可以进行多任务处理。也正是因为这个特性,量子计算机的运算能力会爆炸性地增长。我来举个例子,可以让大家感受一下量子计算机的巨大威力。你可以想像一下自己被困在一个迷宫里,这时你会想尽快找到出路,可问题是选择太多了。你需要把所有的通道一个个试过来,这意味著你肯定会遇到很多死胡同。对于普通计算机来说,虽然他们在现在看来已经非常快了,但他们有一个死穴,就是一次只能处理一个任务,就像你在迷宫中一次只能探寻一条路一样。

但如果使用了量子计算机,情况就会大不一样。由于在量子世界中,一个粒子可以同时出现在很多地方,所以这种计算机可以实现并行运算。用量子计算机处理迷宫问题,就像你同时拥有成百上千个分身,每个人探寻一条路,弹指之间,你就能找到正确的出路。

利用量子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我们就能够解决那些需要很大量计算的问题。比如,我们可以预测很久以后的天气情况,甚至是预测自然灾害如地震或者龙卷风。这类问题现在无法解决,因为所需要的计算机会非常非常大。而量子计算机却只需用上几百个原子,就能达到任务。所以这种计算机的体积,可能比一粒沙还小。当然,现在实验室中的量子计算机肯定不会那么小,哈哈。

除了预测天气和灾难,量子计算机还可以用于科学研究场景和军事场景,比如天体运行的推演、星际航行的模拟,密码破译等等。

针对密码破译这件事情,可以说,有了量子计算机,那现有的几乎所有加密演算法(说几乎是为了那些我不知道的加密演算法),都将在一夜之间变得不堪一击,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的加密演算法,理论上都是可破译的,只是现有的计算能力,需要比如 100 年才能破译,但秘钥 3 个月就换一次。如果量子计算机破译密码的时间缩短到了小时级甚至是分钟级别、秒级别,那这些加密演算法都将淘汰。

当然啦,我并不觉得有了量子计算机,现在的集成电路计算机就不用发展了。两者应对的场景是不同的,我们个人电脑,甚至是很多跑应用的伺服器,哪怕是一些科学计算伺服器,并不需要量子计算的速度,因为一个事实是,我们现在全球的计算机硬体的使用率,即便是保守估计,也常年保持在 10% 以下。也就说,即便是现在硬体水平,也已经非常冗余。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传统计算机还是将被最大量使用,量子计算机只会用在解决现有计算机无法解决的问题上。直到有一天,有了比量子计算机更先进的计算机,或者量子计算机的成本已经低到和传统计算机一样的时候,量子计算机才会被全面使用。我觉得中间一定会有一个长长的过渡期,那就是量子计算能力与传统计算能力的合作期。类似于在现在计算机中加一块SSD硬碟,哈哈!

最后说一下,我们国家现在的量子计算水平已经是世界的先进水平,期待国家科研项目能早日用上量子计算,给现在的不可能问题找到答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