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車輛都配備有渦輪增壓和自然吸氣兩款形式的發動機供消費者選擇,很多消費者在選擇的時候都會猶豫不決,不知道選擇哪種形式的。

自吸發動機和渦輪增壓發動機,也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帶「T」和不帶「T」,帶」T」的就是渦輪增壓發動機,「L」就是自然吸氣發動機。那麼這兩種發動機到底都有什麼優點呢?

首先,我們說說發動機的工作原理。

發動機動力來自哪裡,首先進氣,噴油,然後壓縮,做功產生動力,怎麼樣才能產生更大的動力呢,很簡單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進氣量,噴油量,從而提高發動機的動力性,產生更大的馬力。說起來很輕鬆,做起來不簡單,渦輪增壓就是這個想法的產物。

什麼是自吸?什麼又是渦輪增壓?

可能對於一些非車主朋友,或者汽車小白來說,幾乎都不清楚什麼叫自然吸氣,什麼叫渦輪增壓吧?

首先,所謂的自然吸氣就是在不通過任何增壓器的情況下,大氣壓將空氣壓入燃燒室的一種形式。說的通俗點,就是汽車在工作的時候,它的進氣管就相當於一個真空管,氣壓是被大氣壓力壓入到進氣歧管里去的,就像是我們平時呼吸時的「吸氣」一樣!

那什麼是渦輪增壓呢?渦輪增壓是一種利用內燃機運作所產生的廢氣驅動空氣壓縮機的技術。如果從結構來看,渦輪增壓和自吸的區別就是多了一個「空氣壓縮機」,通過壓縮空氣來增加進氣量,從而讓渦輪增壓相比自然吸氣動力更強,這就好比有了更大的「肺活量」,肺活量大的人運動起來當然更有勁了。

自吸發動機和渦輪增壓發動機都有什麼優缺點?

自然吸氣發動機結構比較簡單因為其發展時間比較長所以結構上也比較完善,而對於渦輪增壓發動機,其優點也比較明顯,當然缺點也更為突出。

1、從使用壽命和維繫成本上來看,自然吸氣的發動機要好些,因為渦輪增壓工作長時間處於高溫狀態,在正常工作狀態下是可以充分冷卻,但是停車熄火斷電後,由於渦輪片在慣性的帶動下高速運轉,造成軸承的損壞,長期以往就會降低渦輪的使用壽命。所以在理論上渦輪增壓是沒有自吸發動機的壽命長。

2、從技術可靠性上來看,自然吸氣發動機經過了長時間的技術積累,做得相對比較完善,技術已經非常可靠,質量穩定,油品方面沒有渦輪增壓的要求高。自吸的結構和維護相對比較簡單,在平順性、耐久性、穩定性、安全性上比渦輪增壓發動機來得更有優勢。

渦輪增壓發動機可以說並不是一個非常成熟的技術,故障率較高,比如加速遲滯,使用壽命等問題。相對於自吸發動機,渦輪發動機對保養有著較高的要求,必須按時保養,必須使用品質高的機油,後期維護費用一般來說比較高。

3、從動力方面來看,自吸發動機的加速能力是比較平順而緩慢的,不像渦輪增壓發動機那麼的刺激,渦輪增壓可以使車子更有勁,經常跑高速比較好,提速很快,但是很難做到收放自如。自吸發動機的車子加速比較平順,速度是緩慢提升的,比較容易掌控。噪音也比較低。

4、另外就是油耗了,渦輪增壓的發動機動力性能好,但是你要拿油養著它啊,油耗比自吸的普遍要多很多。你總不能又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吧。

該怎麼選?

如果你開車比較溫柔,居家過日子,不希望車子出太多小毛病,買個車想開上個十年八年,短時間內不打算換,而且不想在後期的保養上花太多錢,那就選自然吸氣。而且居家過日子,選1.6L和1.6L以下的五座車,基本動力完全夠。

但如果,你年齡不大,車子買來是自己開的多。對速度、動力要求比較高,受不了提速慢,一腳油門,動力還是那麼肉的車,而且,買一輛車就打算開個4、5年就換,喜歡嘗試更多新鮮的車型,而且後期的養車錢也比較充足,那就果斷渦輪增壓吧。普通的5座三廂車,1.5T的完全足夠。


關於哪個更好的問題。我覺得各有千秋。

比如渦輪很難做到自吸那樣的平順性。相對保養費用也要高一些。但在1.0-1.5L小排量上,顯然自吸正逐漸退出市場,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將重點放在了渦輪增壓發動機(特別是小排量渦輪增壓)上已是不爭的事實。甚至在國六全面實施起,這個領域可能就沒有自吸什麼事情了。

除了這些,在其他重要政策導向上,也對自然吸氣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阻礙。相比發動機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升功率在消費者中普及率不算高。

簡單來說,升功率是單位發動機排量輸出的有效功率,即最大功率除以排量(kW/L)

但其實在廠家中就不一樣了,因為《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完善汽車投資項目管理的意見》(【頒布時間】2017-6-4)指出:「申請新建發動機企業投資項目,除符合現有規定外,擬生產的汽油發動機升功率應不低於70千瓦,柴油發動機升功率應不低於50千瓦。」

頒布時間定格在2017年6月4日,也就是小排量購置稅減免政策快走向結束的前夕。都說光明總在黑暗之後,走自吸路線的企業本以為終於熬出了頭,才發現自己只不過是從too young跌落到了too na?ve。

因為升功率70 kW/L對自然吸氣發動機來說並不簡單啊,至今還有一大批處在50~60 kW/L的企業。比如本田雅閣2.0L和2.4L,升功率分別為57.1kW/L和58.1kW/L,也難怪2018款就只有1.5T了。

要知道其1.5T兩種動力版本升功率分別高達86.8 kW/L和95.5kW/L,漲了近30 kW/L。 雖然也有人會說像本田紅頭髮動機K20A升功率也高達110 kW/h,寶馬直列六缸S54B30發動機107kW/L表現也很不錯,但看到賓士M133 2.0T渦輪增壓發動機升功率140 kW/h,你說差別大不大。

除了數據跟不上外,自然吸氣想要壓榨更大的升功率必然會損耗發動機其他方面,比如壽命降低和維護成本提高,所以他們會被歸屬為暴力機器,而是不會居家良品。這也大大制約了他們大批量應用的可能。總之,按發改委和工信部的思路,通過規定技術參數再推一把渦輪增壓。


渦輪增壓出現以來,就問題不斷。燒機油是吧,漏油是吧,積碳是吧,不能喝92是吧,故障率高是吧,不過在某集團水軍引導下,這都不叫事。但是現在,本田直接放大招,渦輪燒機油的見多了,渦輪能造機油你服不服?說實話本田那點事都不叫事,不就是不懂車的一幫人特喜歡低溫超短距離行駛么。。。就現在城市這路況,居然不推混動,堵車管你什麼自吸什麼渦輪,都他么十幾個油走起,搞上個續航有個30公里的混動,堵車還叫事?低溫短距離,直接用電不就完了,還至於把發動機憋成那樣。


有錢任性渦輪增壓,穩定省心自然吸氣


沒有絕對的。夜市烤串見過吧,小火正常烤,要帶勁的肯定是旁邊有個電扇呼呼的吹,那麼火勢肯定旺,一個道理。渦輪動力強,加速有頓挫,同排量油耗高,維修保養貴,自吸動力順暢,隨踩隨有,維修後期都很方便,不嬌貴。願你過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選擇自吸吧,騷年,特別是日系自吸!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