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地的套裝似乎都是茶杯+水杯+碟子+碗吧,這種套裝一開始是如何定下來的,又是何時,如何全國普及的?


個人粗略觀察過這個問題,簡單說下自己的見解

其實際核心就是【整套餐具提供和清潔公司】的發展史

1,自動洗碗機的不普及。西方餐飲服務業中大規模使用的自動洗碗機並沒有在廣大中國餐廳中得到普及。傳統的人力餐具清潔仍然是最主要的清潔方式。保有專門職位的洗碗工有著天然的高成本,和比較差的適應性(少僱幾個客人多了忙不過來,多僱幾個又容易虧),這為專門的餐具清潔公司提供了出現,發展和生存的土壤。

2,國內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餐飲行業高速蓬勃發展,為這一領域分工細化提供了物質基礎。這些整套餐具提供公司,可以讓餐館把整個餐具系統外包,降低了酒店和餐館的經營成本。3,整套餐具的天然優勢。不受客流量影響,是以庫存形式存在,不存在客人多了清潔工洗不過來的情況。保質期長,密封在塑料套膜中,隨用隨取靈活性大。不容易出現人工失誤。4,人力成本和設備成本的歷史性巧合,促成了這一產業的出現和發展。當前的情況是人力成本較高,所以外包餐具清潔較為划算,而設備成本更高,阻止了洗碗機的普及,使得餐具清潔公司不會被洗碗機擠垮。當人力成本進一步提高而設備成本下降時,這個產業可能就會消失,當然也有可能發展成清潔公司使用大型清潔設備的形式。

至於為什麼要一套?因為成套的意義就在於最高適應性。

如果每種餐具單獨塑料封裝,可以通過靈活配給的方式保證適應性,但是成本會大幅上升。包括單獨封裝的成本和二次人力配置的成本。我知道的就這些,希望對題主有幫助。

樓上有兩個答案提到行政力量涉及在內,有部分道理,但不全是這樣。還有個答案寫的很高大上,但完全脫離現實。也是醉。

我們城市現在餐飲服務員工資普遍在2k8以上的情況下,洗碗工的工資依然是寫著:面議。

面議是什麼概念,就是我看你這人好不好說話,好說話的,1k5一月,不好說話的,不好意思,我們還有別人肯來洗。一般洗碗工都是差不多50歲,沒有什麼力氣做重活,臨近退休或已退休的阿姨。工作時間也基本上是要比服務員稍微短一些的,就是清潔間時間久了站著對腰不好。

那稍微有些檔次的,例如開在一些綜合商場內的,這些店本身的盈利還有地段導致他們只能使用洗碗工,不可能去像外面的店使用一次性餐具。不過也有特例,我遇到過一家北疆飯店,他家的流量過大,頓頓翻桌,也用的一次性餐具。那結果已經很明顯了,時間性價比起到決定因素,以及客人看起來覺得衛生

街邊的小飯店,30人均的地方,是不可能願意在碗筷清洗上面投入過多預算的。

自己清洗碗筷,需要水,洗潔精,以及備置更多的備用碗筷。你見過幾家店是拿著濕漉漉的筷子還有碗給客人用的?如果來不及,那店裡還要每個月請一個人專門來洗。這筆開銷都是要算到店裡的總支出裏。

那現在有一家公司出現,說我幫你提供這些,並且,每次一元的清洗費用都由客人來付掉,店裡甚至可能賺個一毛兩毛的差價。。。雖然有點逗,但小餐飲就是這樣精打細算。。。

至於盛菜的盆子碟子,也不要指望用一次性餐具的店能洗的多認真了,扔到水裡泡一下然後繼續裝菜,我見到過好多小飯店就是這樣弄的,拿出來盛菜的盤子上面還有殘渣。喫飯的碗筷不用店裡來備置,省下一筆開支,高峯期的盤子碟子,在把剩菜倒入泔水桶後扔到池子裏,等營業結束稍微清洗一下,甚至店裡都不要另外請什麼洗碗工。那這個時候,一次性餐具完全能夠得到很多小商家的青睞,迅速從第一個城市擴散到所有城市,這種生意毫無技術可言,需要打通的是官方那邊的準許,所以肯定在前期是會有行政力量干涉。


為何普及起來是因為有錢賺,生產商一套消毒餐具利潤大概有百分之30到百分之50,飯店賺近半。同時飯店還省去僱員工洗餐具和碗碟的損失外加還能撈一些免費的筷碟使用。
不評價其他回答。說個案例:朋友之前在上海開了一家小餐館,餐具就是用一次性的。顧客用一套需要給1還是2元餐具費。而餐館購入成本要比這個低。並且有專門的公司回收不用自己請洗碗工。這就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餐館要用一次性餐具套裝。
我那邊就不給碟子
是不是因為所謂的消毒碗筷套裝?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