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总觉得国内弥漫著一股浮燥的学木气氛。


因为,中国的科研,是」分封地主制度「

绝大多数科研人员,都是靠分国家的科研经费而活。

于是,他们的生产线是这样的:申请国家基金项目--招学生完成--发表文章--结题--申请新科研基金。

那么,所有的环节中,最重要的是:发表文章!

有了文章,你才能申请到基金,你才能结题,甚至于将这种压力转移到学生身上,直接将文章发表与学位授予相挂钩。

所以,科研活动也是围绕如何发文章而来。

这样的模式下,导师,就只是科研地主而已,本质上,他们就是靠获取国家基金以及压榨学生劳动力来获取利益。

大型仪器?不买,多招几个人就是了。

学生想放假?807搞起来

这帮地主们,才是国家缺少科研氛围的根本原因。因为,他们已经是上位者,更占据了如今基金评审的位置。

而在科研学术活动上,这帮地主们会心照不宣地彼此划分好」地盘「。XX方向是我的,XX方向是谁谁的,你不能做我这个方向!不然文章我审稿必须拒!

所以,你以为的科研,地主们眼里,也只是生意而已。虽然他们嘴上不一定承认,但大多数时候,他们只是把所谓科研,当成买卖而已。所谓学术,也就是如何把文章卖出去,如何买个好价钱而已。


些问题认真答就被删,这就是原因


你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很不幸我只能给你一个糟心的回答。我们缺的是底蕴。历史的底蕴。而这对于一个极为重史的国家来说是极为致命的。很难改。我是为科研生,为科研死的人。无论从什么角度都想著如何振兴科技,增强科研氛围。但是可惜...好了言归正传进入主题吧。中国是官本位,古代的六部应该知道,但你知道这六部的排序吗?以清为例,吏,户,礼,兵,刑,工,重要性依次降低。而工,恰恰代表著科技,对应著现在的科技建设部。在皇帝眼中,官最重要,没有官国家机器就没法运转,其次要钱,没钱谁帮你做事?再次教育,要教大家如何守礼不越界。之后是安全,对外对内都要安全,所以才有了兵,刑二部。至于科技吗,那要等前面的五部都照顾完了才轮得到。所以工部(科技)是服务于前面五个大佬的,在不涉及自己根本利益的情况下,大佬们喊一喊「我们要重视工部的小伙伴」,工部有些好日子过,大多数时间只能为大佬们做嫁衣。想要科技像西方一样,好啊,什么时候工部排名第一了,就会有大发展了。


西方国家重视科研,科研氛围浓郁,中国缺少什么?

我认为中国缺少世界一流的大科学家,中国缺少世界一流的学术权威,中国缺少世界一流的学术刊物,中国缺少世界一流的科研政策和科研管理制度。

其实中国最主要是根本就没有科研意识,根本就没有科研导师,根本就没有科研沟通渠道,根本就不知道科研到底是什么,你看我说的对不对?


科研需要与政治脱钩,与市场接轨


机制决定了社会气氛,每个抱著一腔热血进入科研院所的人,发现现实却不适合搞科研,只适合溜须拍马,评职称,捞晋升,这些人智商都很高,他们比普通人更看得清楚,所以就随遇而安了


缺钱,现在科研非常烧钱,现在已经不是那个一支笔一张纸就能搞科研的时代了。一无设备二无材料三饿肚子,是没人能搞科研的。其实现在中国科研份围已经好很多了,因为现在科研经费增加很快,只不过相比发达国家,钱还不够多。

你要明白,现在地球上所有穷国都没有科研氛围。


首先,中国比西方更重视科研。其次,缺的是一个能让普通人体面生存的环境。在生存都成问题的时候,做真正的研究未免太奢侈。


之前看过一个讲中日学术圈与美国的不同。

大概意思就是占有资源的量不一样。

美国研究人员多,资源也多。

中日资源有限,人员也多。

用个通俗点的说法就是内卷。东亚国家内卷尤其严重。

浮躁也是被逼的,谁不想朝九晚五老婆孩子热炕头。

关键资源就那么多,你佛系可以,想不想进步?

你在美国澳洲可以大部分都独立PI带团队给自己干活。在中日可能只能依附大团(xue)队(fa).

大多数情况,自身的努力和资源的支持相比,有点疲软。


最近十几年,外国大牛越来越多往中国跑,国际合作越来越多,国内研究成果发顶刊越来越多。你说为什么?十几年前次贷危机把很多传统发达国家拖下水,以前连产品都买不到的东西,连技术都能引进了。无非就是有钱好办事


缺少的是批判性反思,不是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要亲自探索未知,亲自寻找答案。

RiverofTruth:是谁在学术界做王??

zhuanlan.zhihu.com图标

缺少的是对教育的理解,以为教育是一个轻松,舒适的工作,是一个妥善安排亲朋好友从事的好职业

RiverofTruth:教育是最为危险的一个职业!?

zhuanlan.zhihu.com图标

缺少的是对研究的理解,以为只要考上研究生了,就真的是研究生了

RiverofTruth:研究是什么??

zhuanlan.zhihu.com图标

倘若人人都跟著高指标走,他们发的论文,都会成为脱靶之箭

RiverofTruth:莫看脱靶之箭?

zhuanlan.zhihu.com图标

缺少利用西方精华,毫不留情摒弃西方糟粕,并且跳出西方思维体系的勇气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缺


中国缺少的是蛋糕不够大,仅此而已。或者说14亿人的蛋糕大小还不够分,我国又要顾及shzy理想又要分出钱来追赶国外。而且科研这东西还有先发的优势,很多器材你都要买国外,又是一笔巨资,是真的没办法。而且中国人普通太著急了,别人西方有如今的科研氛围也好成就也罢,用了多少年?砸了多少钱,为什么老是妄想短期追上。西方那些人是傻瓜嘛。。。现状可能还要维持很久,等一个历史机遇呗。


在国内高校里随机抓100个备战考研的学生,问问他们为什么考研,回答为了科学研究而考研的人不会超过5个人,从导师到学生,大家都是以利益为导向,导师招韭菜,学生刷学历,大家和谐的很,读研为了钱,为了名誉,为了好找工作,为了将来的美好生活,为了看起来光鲜,为了嫁上位阶级的人,除了科研

科研?笑死了,读个生化环材被骂成xx,不转就是被时代抛弃,工资少一点就是下X工人,跟著风读书,跟风高考,跟风考研,跟风转码,大家热爱金钱,热爱生活,太好了,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最简单的答案就是最正确的那个:缺钱。

西方发达国家科研氛围浓郁的原因就是:干活少,挣钱多。

干活少,挣钱多,人才都愿意来美国。

人才都聚集在美国,形成科技优势,才能让从业者们能够继续干活少,挣钱多。

这是一个闭环,一个良性循环。

而后发国家要想赶上,单纯靠自己的努力,很难。其一,作为后发国家,本身没那么多钱。其二,活干少了,就更追赶不上发达国家了,但活干多了,人才就留不住了。


说别的都是胡扯,缺的主要还是钱,研发要长期投入,而我们当前还没吃饱肚子呢。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