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钤谝芟氲氖澜缪e是快乐的,为何要打破他的这份快乐呢,我想,就好像小孩子脑海里的童话故事一样吧」

想起答主多年前接诊过的一个女孩子,10岁,小学三年级,中队长,一个长得很漂亮的女孩子。精神分裂症,由于起病年龄早,她的听幻觉是和她认知相符的一个卡通人物与她交谈。

每天查房,看到那孩子在看书,看的是课本,她是个好学的孩子。可每天看到她时课本都在第一页。不是她不努力学习,而是,她不时就受到听幻觉干扰,即使我们面对面谈话,她也会突然中止交谈转头「回应」那个卡通人物。

她就像生活在玻璃屋里的公主,可她的父母,却很难再和她有交流。

那时还没有二胎政策,本地计划生育执行也很好。试想这对父母面对自己辛苦十年养育的女儿成了这个样子,内心是如何的?

童话故事?!

这样的童话又是哪个家庭,哪个病患亲人可以承受的。

PS,那个女孩当时治疗效果非常差,几乎无法缓解症状。十岁起病,症状丰富,药物治疗差,她的一生基本已经注定。所能期待的只是待年龄稍长尝试更多的治疗。

而那些所谓童话故事,如果能在治疗下有所改善,又何谈坐看美好呢


如果一个人很快乐,只要他不对他人和环境造成伤害,我认为没有任何理由去阻止他的快乐。

但是,如果你的前提是这个人发疯了,那么怎么认定其疯狂的状态?既然认定是疯狂的状态,又怎么认定这个人处于快乐的状态?因为这个人既然处于疯狂的状态,那么他的快乐是自觉的呢?还是外部他人判定的呢?是不是很矛盾,有点子和鱼的味道。

所以,这种双重矛盾状态应该不会存在。


只要他的行为不会影响或者说打扰到别人,私以为不该

既然他活在臆想的世界里是快乐的,为何要打破他的这份快乐呢,我想,就好像小孩子脑海里的童话故事一样吧

更何况,我们又怎么知道,不是我们发了疯,活在虚幻里呢?


他的孤独感来自梦里。

那是一个很美的地方,但是却只有他的存在。他承受著全部寂寞等待著,他是一个孤独的守望者。

真理属于人类,谬误属于时代。

道说:这里是人间;佛说:这里是六道之一;上帝说:这里是天堂和地狱之间的战场;哲学说:这里是无穷的辩证迷雾;物理说:这里是基本粒子堆砌出来的聚合体;人文说:这里是存在;历史说:这里是时间的累积。所有的解释都在这里。

看来,这个世界是有无数面的不规则体

客观影响了你,组成了你的思想,所以最终又成了你的主观。当你知道得越来越多,你就和别人越来越不一样。实际上,每个人都是越来越和别人不一样。

有人告诉我:千万千万千万别太在意精神病人说的话、别深想他们告诉你的世界观,否则你迟早会疯的。

思维真的是限制我们的一堵墙吗? 世界到底有多大? 在墙的另一边。

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喜欢,而不是必须跟别人一样的态度去看。唯物论也好,唯心论也好,其实不冲突,大家看待事物的角度不一样。只要不用自己所掌握的去祸害别人,那就算自我认识提高了,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像我前面说的:你不相信并不能影响客观现实的存在。时间的尽头存在,而且我也的确去了,你是否认同,不是我的问题,是你的。


这个问题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就好像吸毒、致幻剂、游戏等带来的快乐到底是不是快乐。

我觉得如果不真实,就不是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就像是楚门世界中的楚门一样,外面的世界再如何的残酷,也阻挡不了楚门踏出虚幻世界的脚步。因为人早晚要面对真相。

当然如果不进一步阐述真相的含义,不足以否认这类幸福寻求的合理性。就好像人生苦短,那么人寻求到自己认可的幸福快乐,及时行乐有什么不对?

人总是很矛盾,一方面总觉得人应该有超越个人快乐之上的价值和意义,就好像会至少认可友谊、家庭,因而人会自律、过道德的生活,以跟关系中的他者和睦相处。一方面,人又觉得唯有自己的快乐才最真实 是本能的,那些外在的道德是他人外加的,不是必要的。

所以真相就是如果道德律不是一种统治的诡计,那么道德律必然指向人生是有意义的,而作为一个普世的道德律(个人性的就一定不是道德),一定会指向道德存在的源头,就好像顺著太阳光找到了太阳。

上帝创造了人,并赋予人良心,并要求人过有道德符合神心意的生活。虽然人忘记了神,但良心和道德律却是人都有的天然属性。如果上帝存在,意义就存在,普世的真理就存在,活在真实里才是最幸福的,虚幻的就一定不会幸福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