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只有農業,隨著分工和專業化,其它產業從農業中獨立出來。問:是什麼東西獨立出來?為什麼?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主要是解決吃飯穿衣問題。按照馬斯洛五層次需求論來說,農業是解決人的最基本需求的。

從歷史的演進來看,農業出現之前,人類以狩獵為主。若以勞均食物生產水平來作為生產力統計標準,狩獵的生產效率是低於農業的。換句話來說,狩獵時代,可能每個人都要像野生動物一樣每天都要花時間去覓食,1個人可能只能養活他自己。而農業出現以後,則食物生產率提高,1個人可能通過耕種幾畝地,能夠養活10個人,甚至更多。這樣的話,10個人的一個小團體,只需要有1個人來生產糧食就夠了,而其餘9個人就不必再從事糧食生產,這樣就有多餘的勞動力去從事非農生產了,這為手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這對農業本身有什麼影響?

簡單來說,分工的發展,對農業而言的影響有兩點:一是促進了農業勞動力的非農轉移;二是促進了農業的技術進步。總而言之是促進了農業勞均生產效率的提高。

分工的不斷發展,使得農業和非農業的行業差異變得更加深刻。就行業特點來說,非農產業天然的比農業更容易積累財富。這是因為農業要依附於農作物的生長規律來決定產業周期,一年固定幾季,幾千年來也不沒有太大改變;而且還要經受各種自然災害的考驗,行業風險很大。而其他產業,幾乎完全不受自然因素的制約,行業周期短,資金周轉率快,生產效率高。

在不出現跨越式的新的農業技術進步(比如高產品種等)的情況下,非農行業財富積累比農業要快的多,非農就業的工資也就比農業要高,因而不斷地促進勞動力從農業向非農轉移。這樣,農業生產中,就會更加要求勞均生產率的提高。這樣,會促進農業生產效率的提高,各種替代勞動力的農業生產技術就會不斷出現。而非農產業的發展,社會上各種新型的材料、技術創新者將會不斷開發新技術來迎合這一趨勢。

另一方面,隨著人均財富的增加,人類生育意願不斷提高,人口增加。這要求農業提供更多農產品來滿足新增人口的需要。因而尋找單產品種、開發新的土地,也成為農業發展的新追求。

要補充的一點是,分工發展不必然帶來非農就業的轉移。這要看農業和非農產業的產業效率的差異。歷史上,當農業出現了那種跨越式的提高產業效率的技術進步時,農業勞動力不僅不會減少,反而會增加。比如明清之際,紅薯、玉米等超高產作物的引種;小麥由春小麥改為冬小麥,一年一季改為一年兩季;農業與桑蠶業相結合等。這些新技術的出現,提高了農業的人均財富佔有量,是吸引勞動力留在農業的因素。

農業是母體產業嗎?怎麼解釋她的使命和未來?

無糧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農業是基礎產業,是其他產業發展的基礎。但是,也僅僅是基礎。人類的更多的精力,必然要放在工商業的發展上。這其實是符合那句話:要把精力浪費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

農業,未來肩負著兩大使命:一是繼續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提供人類生存所需的各種農產品。二是滿足人類作為動物,感知自然,親近自然的一種渠道和平台。未來農業可能將更加強調社會大眾的參與性。一方面城裡人下農村,另一方面,農業進城市。室內花草,陽台菜園,就是這樣一種典型。

農業的未來,將繼續沿著勞動力節約化、技術密集、資金密集的趨勢邁進。使單位土地上的產值不斷提高,是人類不變的追求。

為什麼說農業是弱勢產業?

如前面所說,農業自身的特點:周期長、風險高,導致農業與非農產業相比,產業效率低,人均財富積累水平差,因而被稱為弱勢產業。但這只是東亞地區特別是中國大陸的特殊現象,不具有普適性。

以美國為代表的新大陸國家,他們的農業不是弱勢產業。其農業經營中,人均經營面積大,人均產值高,財富積累多,不是弱勢產業。日本和歐美國家,農業協會在政治中是重要的參與角色,政府上台往往要尋求農協的支持,農協因而獲得大量的利益輸送,農業獲得巨額補貼,農民生活水平甚至高於市民,農業也不是弱勢產業。只有我們中國,近代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農業效率低於工業,農民收入低於市民,農村福利低於城市,而且農民又為數眾多,這才把農業稱為弱勢產業。


我不認為農業的地位下降了,我不太會引經據典,也沒看過那麼多書,不過民以食為天這個道理還是懂的,我不清楚是不是真的有原始社會或者說原始社會真的就像現代人所描述的那樣,不過中華歷史從夏開始一直是個農業國家,也就是說都是以農業為主的,畢竟我們要活下去是要靠吃飯的,不是抱著手機就能喘氣的。農業始終是一個國家,乃至整個社會賴以生存的根本命脈,看看非洲,看看朝鮮和索馬利亞就知道了,如果沒有吃的,你再有錢都沒用,我始終認為經濟社會的基礎構成就是農業。就好比一個國家如果一丁點農業都沒有,那這個國家就很危險了,因為都得依靠進口,就算你再有錢,但是把生命線被別人掌握是絕對不行的。農業在我們國家現代社會裡地位根本沒有下降,國家每年都會有耕地的面積紅線指標,當然,我們的耕地面積在縮小,縮小不意味著地位下降,我們現在的畝產產量別說和唐宋相比了,隨便拉出一個朝代,甚至幾個朝代加一起都趕不上現在的畝產,而且現在機械化農業越來越普遍,各種大棚以及反季節農業的誕生,基本上可以做到耕地一年四季不空閑,國家現在給與農業的各種扶持補貼是歷史之最,這些足以證明農業起碼在我國的地位沒有下降,就連老美也一樣重視農業。

但是話又說回來,為什麼很多人覺得農業在現代社會的地位下降了?我覺得根本原因是我們解決了溫飽,我們在一個和平的國家,我們可以追求的東西越來越多,網路,數碼,遊戲,藝術等等,現代社會的生活壓力不像以前體現在溫飽層面,而是體現在更多的需求層面,所以造成更多人追求的東西,其地位不斷上升,據我所知,現在農村很多農民都不種地了,把國家分配的土地承包給外地商人,這些商人囤地後大面積種植,還可以拿取國家補貼,這也是一種方法!那農民兄弟幹什麼去了呢?城市裡的工地,路邊的小商販,開黑車的司機等等,跑到城市裡賺錢,我們每個城市人是對不起這些農民兄弟的,他們早前種植養活了我們,但是他們所獲取的卻很少,現在物價飛漲,種地的收入根本讓他們無法融入現在的經濟生活中,換句話說就是農業在農民手中不掙錢了,如果說農業能像網路,數碼等產業一樣,非常賺錢,你可想像一下場景…………

農業是現代社會國家機構里的戰略部署,是國家戰略的重要環節,地位不可能下降,只是現代社會工業化之後,很多東西獨立開來,讓很多人遺忘了農業而已,就好比空氣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一樣,有人說水是生命之源,生命離不開水,你不喝水還能活幾天,不吃飯也能活好幾天,如果沒了空氣壓根過不了5分鐘,那空氣的地位現在看來算升高還是下降?現代社會只是把原始社會以物易物的環節更加細分化,而過去極高地位的農業被淹沒了而已,農業一直就是現代社會統治的根本,這個地位是不可能動搖的,除非我們都進化到不用吃東西就可以活下去的時候


因為現代科技的發展,農業生產力和生產效率大大提高,農業收入不足以維持日益增長的生活成本,工業製造業的發展需求,導致大量農業從業人員向城鎮流動,從事農業生產人口將不斷減少,農業生產總值將隨著西方現代化農業科技的發展和引進大幅提高,但由於現代社會經濟結構的多元化和快速發展,農業在現代社會經濟中所佔的比重會不斷下降。


誰說地位下降了,只是在資本的打壓下市值縮小了而已你所謂的下降只是有國家和其他人幫你兜底把關你感受不到罷了

首先要說的是,不是現代社會中農業地位下降,而是農業發展的結果。一,農業是現代化或現代社會的基礎產業,二,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農業在融合中加快轉型,產業提升。三,在一二三產業中份額減少,正說明農業現代化水平的提高。四,農業發展的現代化更進一步凸現農業地位的大提升。


哪來的地位下降。

總有人有這種錯覺:我不關注的不重要


國家關注度並未下降,每年中央一號文件講的全都是三農問題,最近的還與脫貧有關。

社會關注度或許慢慢降低,一來是農業作為弱質產業,投入大產出少,二來現階段悶聲賺大錢的機會也越來越多,人們往往更傾向於背井離鄉去大城市賺錢而非務農,而前者可以離脫貧致富更近一些,最後則是務農變數大,氣候、市場等因素對務農者當年收入起決定性作用,相對風險比去城市工作要高很多。

但這個國家對農業的重要性認識絕非在降低,電視等媒體經常報道通過擴大農業產業規模,提高技術競爭來脫貧致富的故事,不可以說「農業不賺錢,所以我們去而遠之」。

農業是國民經濟中的基礎產業,現階段農業發展最大的問題是結構性問題,相比於一些國家的莊園式現代農業,我國的傳統農業顯得落後些,說白了就是還不能算個人人都可致富的產業。我的農業經濟學老師給我們算過一筆賬,一畝地種玉米,畝產1400斤,當年當季每斤收購價7毛-1塊,每畝地所需肥料300元,拋去種子費用,人工費用,大型機器租借費用,問老農有十畝地,大概能獲利多少?

所以說,我國農業需要長時間大規模的改革,而現代社會中人們的關注度應從落後的傳統農業向都市型農業、現代農業轉變,我國的農業發展才可以逐漸成為我國經濟支柱之一。

以上。

不太懂,高中學的政治和大學學的馬政經都忘記的差不多了。應該說隨著生產力的提高,生產所需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人力投入逐漸減少。所以農業在勞動力人口中比例也會逐漸降低。

我通俗理解的現代社會,是第二第三產業發達的社會,這樣的社會需要很多前提,其中之一就是生產力的極大發達,於是農業勞動力比例極少,甚至工業勞動力比例也極少。大量工農業產品的勞動力成本很低。整個社會物賤人貴。

這裡舉個例子,據說美國農業從業人口不足千萬,而中國目前即使提出外出打工的,農業從業人口肯定超過五億。但是近年中美年均糧食產量接近。那就意味著,每一斤糧食美國人均獲益是中國的五十倍。

不好意思跑偏了。勿噴。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