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索尼)自发布A7系列全画幅微单之后,A7系列就保持著相当频繁的更新频率,而A7系列之间的界限也不再那么明晰。就A7系列而言,目前已经更新至第三代,但只有A7RM3一款机型,按照常规更新策略,A7M3与A7MS3的发布「只欠东风」。赶在2018年CP+之前,SONY A7M3终于与我们见面,经过3年多的等待,A7M3相较于A7M2有了巨大的提升,对焦、连拍、视频、机身等等等。同时,A7M3国行的售价也来到14599元,新机搭配的套头依旧是28-70mm F3.5-5.6,3月份便会陆续开售。

SONY A7M3机身升级为三代机身,与A7RM3保持一致,也就是说,AF-ON、对焦拨杆、双卡槽、USB-C 3.1介面,以及标配全新的NP-FZ100型电池,这每一项改进都优化了A7系列一贯的操控体验,也让A7M3的操控更近专业性。A7M3整机的重量为572g,相较于556g的A7M2有所提升,EVF依旧是0.78x放大倍率236万像素,但M3拥有T*镀膜加持,背部的3英寸92万像素翻折屏幕支持触控,可触控选择对焦点与拍摄。

除了机身,机内的规格也有了大幅提升,A7M3搭载2400万像素全画幅背照式(BSI)感测器,有低通滤镜,图像处理器为BIONZ+LSI前端。A7M3拥有693个相位对焦点和425个对比式对焦点(A7R3为399+425),可覆盖约93%的CMOS范围,并且支持暗部-3EV对焦,也支持眼控AF与扩展对焦点。

原生ISO 100~51200,并且可扩展至50~204800,机械快门最高至1/8000s,拥有静音快门,支持防闪烁(与R3相同)。无论是机械还是电子快门最高均支持10fps连拍,可持续177张JPEG和40张未压缩RAW。视频上,A7M3可直录4K 30p视频,并支持6K全画幅超采样,也拥有S-Log23、HDR格式,同时还可摄录1080p 120fps慢动作视频。其他方面,A7M3机身拥有5轴机械防抖,最高可补偿5档快门速度。

整体来看,A7M3的规格配置诚意满满,CMOS升级,对焦系统也升级,甚至要比R3、A9来的更强,视频摄录也支持4K和Log,相信A7M3也会成为索尼的下一个长青机型。就目前价位来看,A7M3、A7R2相当接近,应该会让不少买家纠结不已,这二者的区分还是相当明显,如果有高像素需求R2无疑,如果没有那就直接M3,换来的会是更好的对焦更好的操控以及更好的使用体验。

主要拍娃,和价格差不多的7RM2如何选


A7M3

你自己都写了长篇来夸为何你不买?

最后提到主要拍娃,这个主要需求,A7M3完全可以很好满足,对焦这么棒,抓娃很舒服


R2 和 M3 COMS区别很大,不单单是像素的区别。

R2/R3是同一块COMS, 都是去低通的。 拍出来的画质细节好,通透,立体感强。

A7M3 这一代COMS虽然改成了背照式,但仍然有低通。出片的画质偏干涩,颗粒感强,整体看上不清爽。

所以假如你追求对焦速度,追求整体操控感,经常需要用到高感和视频拍摄。推荐买M3。

假如你追求 画质,依旧推荐R2或者R3。


对对焦和有需求就买m3

R系列是给那些单纯需要需要高画质的人准备的。比如风光和商业,毕竟这些题材对对焦和连拍的需求不高


个人觉得,如果大部分时间抓拍为主选A7M3,如果可以摆拍为主的话考虑A7RM2。

这波A7M3的更新给的量对我这个A7M2+A6300的用户来说的确猛

A7M3可以说是A9的青春版,看到微信群里的体验说对焦性能和高感基本持平A9,连拍稍低。

A7M3的价格合理,R2现在更多是对高像素的一般需求了(关键A7M3不能抖一抖)


如果是以风光为主推荐a7r2,因为有高像素,去低通,还有app和全景扫描。如果想均衡一些,就a7m3。不差钱的话可以a7r2+a7m3组成双机


作为一个从2005年购买美能达a5D,至今先后自己掏钱购入十几个索尼单反、单电、微单和30多只a口、E口镜头的索尼粉来说,如果让我选择,第一是a7III,性能实在太强,价格也对得起这份超燃的性能!

如果a7RIII价格降到a7III一个水平,我肯定选a7RIII。

什么时候可以选a7RII?价格降到几千块,让人不买都不好意思的时候。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