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有五虎上將時還能反擊,主要是東吳該怎麼做?


謝邀

首先,皇叔不僅僅是只靠五虎上將

哪怕只有自己,都敢跟老曹硬剛

皇叔自己就是一個還不錯的統帥

諸葛更不用說,全才

關羽,張飛,趙雲,姜維,黃忠,魏延,馬超,吳班,高翔等等。。。

但是人才有了,沒兵

皇叔最為輝煌的時刻兵力也就十五萬人(皇叔入川+諸葛入川一共三萬人,益州兵約十萬,關羽號稱三萬,約二萬餘人)

好像人不少,但主要兵力還是荊州的五萬兵,益州天府之國,雖然富得流油,同時也帶來了士兵質量不算特別好的問題

孫權呢?兵力雖然不如老曹,但至少比皇叔富有不少,兵力最大達到二十餘萬

人才也不少,周瑜魯肅呂蒙和陸遜是最熟悉的,其他也有朱然,程普等等

好像都挺強,可惜跟老曹比依然差些

老曹中原之地,雖然每個州面積小,但是富啊,良田多啊,

兵馬按照人口來算至少四十萬人

而且潛力巨大,要不是因為戰亂估計南方四個州相比起來更寒磣

人才更是因為中原地帶不計其數,更重要的是,沒了能很快補上

孫劉兩家呢?兵力加起來三十萬,差距依然很大

既然如此那就一起跟老曹死磕吧

老曹第一次來帶了二十萬人,那時候皇叔只剩下兩萬人,孫權也就拿出三萬人

最終老曹被反殺

然後老曹消停了幾年,去濡須找麻煩,又去漢中和皇叔死磕,結果沒討到好果子,還被中路的關羽強力打擊。

但這時孫權和劉備因為荊州產生了分歧

有許多人說荊州劉備不應該佔了,還不還

其實不準確

南郡是孫權真正給劉備的那塊,四個郡不是孫權直接所有的,而且本來的江夏還給東吳了

後來呢?皇叔不想給,孫權怒了,一下子奪了三郡,皇叔也怒了,帶來五萬兵馬準備和孫權干一架

老曹突然奪取了漢中

沒辦法,皇叔只能忍了,給了兩個郡

後來,就發生了慘案

關羽被孫權偷襲全軍覆沒,剩下的荊州三郡也被孫權吞了

搞毛線,你孫權不去打老曹搶地盤,這時候搶荊州?皇叔真怒了

一揮手,益州五萬人跟著皇叔跑,一開始挺順利,一群菜雞畢竟不是老將的對手。

然而遇到了陸遜

於是皇叔又損失了五萬人,兵力一下子縮水到了幾萬人

而江東也不好過,雖然運氣很好,小曹(老曹已經掛了)開始了打劫,一下子破了防線,然而天意不絕江東,又瘟疫了

在那之後,益州在諸葛的一頓操作下總算從半死不活的狀態活過來了。然而他發現,東吳偏不消停

又是搞南中,又是想著永安的,實在有些危險

這就不厚道了,益州可是季漢大本營,你要把益州拿了,是想幹啥?

綜上,孫權必須消停一些,不要老是背後捅刀,


公道不在人心,是非在乎實力。天子在手又能怎樣,官渡之前還不是給袁紹大將軍職位來安撫。孫劉二人,孫權沒這心思,劉備沒這實力。最接近的一次還是二爺水淹七軍的時候。


事實證明他們做不到。


不可能幹掉曹操的,首先曹操出自官宦名門沛國曹氏,這一家族無論是士族還是宦官都積极參与。在東漢政權中具有較大影響,雖與汝南袁氏有差距,可比起長沙太守孫堅家和中山之後劉備家可謂天壤之別。其次曹操在張綉手中折了大將典韋和嫡子曹昂,但是仍然招降了張綉。可能把張綉當成了「吾之雍齒"吧。這一個漢朝老祖宗招數玩的挺六。第三,項羽逐義帝,劉邦興兵伐之。漢獻帝可比楚義帝好用多了。雖然劉備天天講曹操壞話,可是王莽呢?比曹操壞多了不還是不棄漢,別人也就能忍就忍了。曹操呢。


既然題主說了主要想知道東吳怎麼做才能幹掉挾天子的曹操。我十分肯定的告訴你不可能!

求求你們這些吳迷別意淫了行不行?東吳怎麼可能有滅掉曹操的可能???諸葛亮隆中對里那句 此誠不可爭鋒 你是看不見還是選擇性忽略?魯肅塌上對那句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是看不見還是選擇性忽略?

怎麼總想著北上滅曹操,西進佔據巴蜀。是三國志一城博天下打多了?還是割草無雙白板無傷過修羅把你膨脹的這麼牛逼?諸葛亮魯肅都沒辦法做到的事,你一個鍵盤俠總想著這麼做那麼做就能滅曹?滅蜀?統一?

滅曹你是不是要北上?你問問陳萬計 劉亡靈 蔣一封 張八百 滿數十 藏傳說 文睡覺 公孫負兩千答應嗎???

同樣魏國也無法滅蜀滅吳,蜀國也無法滅吳滅魏。如果真有機會也不會三足鼎立數十年。

孫十萬再怎麼戰五渣,也不是你等鍵盤俠能比肩的!或許在某一件事情上你做的比孫權好,但是你不可能一直比孫權做的好!更何況你認為比孫權操作還牛逼是建立在已知結果的前提下。真要是讓你18歲繼位,劉琮就是你的前例。


其實天子這張牌最大的作用就是吸引士族人才的優勢,東吳孫氏算是外來,想長遠統治還沒有合法性只能被迫與士族合作,孫十萬沒有統帥之材又不安心放權.

所以只有孫劉同盟才是真的有機會

還得是曹魏內部生變


用柯基的身體穢土轉生孫策


襄樊之戰的時候孫十萬不要亂入,或者加把勁去繼續打合肥,這樣的話。不說幹掉,改變戰略局勢是可以的,為以後的幹掉做好鋪墊


看什麼時期吧,題主講到有五虎上將時期,雖然三國志並沒有五虎這個說法,但是從演義推題主講的應該是漢中之戰戰後了。

孫權該怎麼做?我個人覺得,假如孫權想統一的話,其實歷史做法未嘗不是對的。

呂蒙曾給孫權分析過,北上徐州的話,孫吳的兵力難以防守,徐州地區適合騎兵作戰,取得這個地方會被曹操全力搶奪,是本不划算的帳,不如拿下關羽,取得荊州,鞏固長江防線。

權深納其策,又聊復與論取徐州意。蒙對曰:「今操遠在河北,新破諸袁,撫集幽、冀,未暇東顧。徐土守兵,聞不足言,往自可克。然地勢陸通,驍騎所聘,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後日必來爭,雖以七八萬人守之,猶當懷憂。不如取羽,全據長江,形勢益張。」權尤以此言為當。 《三國志呂蒙傳》

孫權借南郡後,在劉備取得益州只有曾向劉備索取荊南三郡,劉備卻託辭不還,引起孫權憤怒,兩軍交戰,呂蒙率軍奪取了三郡。劉備率軍屯公安,若當時不是曹操攻漢中,劉備怕後方有失,出使談和,兩軍恐怕就打起來了,這件事情應該是後來孫吳背刺的前因之一。

(三國志好像沒有明寫,但是從後來事迹來看,劉備在當初借南郡之時也許跟孫權有過約定,借南郡,還的時候連荊南四郡一起還。)

二十年,權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報欲得荊州。先主言:「須得涼州,當以荊州相與。」權忿之,乃遣呂蒙襲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先主領兵五萬下公安,令關羽入益陽。是歲,曹公定漢,張魯遁走巴西。先主聞之,與權連和,分荊州、江夏、長沙、桂陽東屬,南郡,零陵、武陵西屬,引軍還江州《三國志 先主傳》

這個事件也是後來孫權決定出兵荊州的原因之一。所以呂蒙在分析為什麼要打荊州之前還有一段建議。

初,魯肅等以為曹公尚存,禍難始構,宜相輔協,與之同仇,不可失也。蒙乃密陳計策曰:「今令征虜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蔣欽將游兵萬人循江上下,應敵所在,蒙為國家前據襄陽,何憂於操,何賴於羽?且羽君臣,矜其詐力,所在反覆,不可以心腹待也。今羽所以未便東向者,乃至尊聖明,蒙等尚存也。今不以強壯時圖之,一日僵仆,欲復陳力,豈可得邪?」權深納其策《三國志 呂蒙傳》

(此條下接第一條史料)。

這是使孫權下定決心要背刺的建議。

而且當初魯肅為孫權敘述「榻上策」時也表示過要西圖荊州,全據長江進取巴蜀,形成南北朝的局面,待天下有變再圖北伐(原句不是這麼講的,但差不多是這個意思,與隆中對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所以出於己方利益,孫權取了荊州我覺得沒有太大毛病。後來夷陵之戰劉備慘敗,國力大損,多位將軍隕落,正是滅亡蜀漢的好時機。

樊城之戰後不久曹操就死了,趁著曹魏內部尚有爭位變故,孫權也能趁機打打秋風

孫權一直到250年才死去,超長待機,假如能夠真如塌上對所講全據南方,那麼北方天下有變的機會還是挺多的(前提是孫權不會像歷史上那樣老年把自己宮廷搞得亂糟)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雖然呂蒙和魯肅描繪的前景很美好。但是東吳的實力沒跟上去。

一是關羽沒打下樊城,反倒被徐晃反殺,呂蒙也沒打下樊城,而且雖說裝病,結果裝著裝著不久後真的病死了。孫權並沒有全據長江防線,防守無憂。也未曾打進西蜀,全據南方。後期的幾次北方,也是基本上無功而返。

且孫吳政體有點奇葩,孫家人算是外來戶,與江東士族是合作關係,很多的江東士族出身的將軍都是帶著自家私兵受孫權徵召作戰,所以東吳兵力很薛定諤,打赤壁時內部意見不和,只能出兵三萬人,而赤壁之後孫權個人威望樹立,打合肥就拉出十萬人出來了。北方太強打不過,搶不了土地擄不了人口,只能打打山越才能維持生活這樣子,除非是北方人打過來了那就拚命防守咯。江東士族們如此說道。所以江東基本上防禦戰和圍剿山越打的倒是非常不錯。總觀東吳將軍履歷,除了孫堅孫策時期的老人,江東本地的基本都有徵山越的履歷23333。

三國時期南方還未曾大開發,實力上比之北方差了太多,東漢末年天災人禍政治混亂,北方被禍禍百來年,以至於人口疲敝,生產低下。這也是孫權劉備這樣的南方勢力有著能抗拒北方能力的原因之一吧。後來經過幾十年的恢復,最終魏滅蜀漢,晉滅東吳。沒統一其實幹啥都有毛病,孫權能統一的概率是渺茫的,所以奪取最大利益應該是唯一出路。

且當時關羽被徐晃擊破,敗走已成定勢,孫權打徐州也會向呂蒙講的那樣,不划算的生意。曹操家大業大,被團滅了三萬中軍依舊有能力派人擊敗關羽,曹彰在長安還帶著部隊看著劉備。反觀劉備夷陵之戰四萬人被團滅就頹了。實力差距太大。假如關羽在樊城擊破曹仁徐晃,配合許昌地區周邊的反叛勢力佔據河南地,孫權倒是能安穩拿下徐州,曹操勢力退入河北,但是相比起來劉備政治號召力比孫權強太多了,畢竟一個是宗親(遠親也算咯),一個只是地方豪強起家。曹操丟了河南西北恐怕也不保,彼時劉備就是手握天子,佔據黃河以南大半的強大軍閥,實力可以與曹操不分上下甚至略強,那孫權就成了三個中實力最弱的弟弟,假如劉備復漢成功孫權如何自處呢,要麼不投降然後被劉備順流而下打爆(參考晉滅吳),要麼投降做個大漢吳侯(王就別想了),給個閑職回家養老吧,作為曾經的一方政治領袖這輩子就被想再接觸政治圈子了。

嘖,這麼看還是不划算23333

孫郎想統一可能的符合以下幾個條件。

一,曹操暴斃,二曹爭位,如袁氏兄弟,打內戰。

二,劉備經歷了和夷陵一樣的慘敗,然後被孫權砍瓜切菜打進成都。

三,打進許昌,挾持天子,得到大義名分獲取政治號召力(這牌子還是挺好用的)

綜上所言,皆是我個人理解,歡迎探討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