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这些改变对普通人的生活有哪些实际的影响?


我去年被一个政府机构邀请去做一个智能工厂推广方面的培训,其中牵涉到关于大数据方面的分享,当时找了很多资料,发现都不够给力,很多理论的东西也没有太大的启发性,而且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听。

直到后来我找到一个视频,我才发现原来这才是真正讲透大数据的内容分享。

今天分享给大家,虽然这个视频存在夸张和搞笑的成分,但是对于大数据的应用却分享得非常的充分和完整,是那种深入骨子里的颠覆性认知分享。

在未来,你自己就是一组行走的数据,你的一言一行,你的一举一动都是数据,都会被记录和应用,你是你自己的数据的产生源,更是这些数据的承受体,所以请注意珍惜自我品牌的打造。

其实这次新冠疫情就是大数据应用的一个爆发点,也是互联网深入落地居民生活的一个契机,我们的生活从来没有如此和互联网,大数据走得这么近,这么真实。

前几天家父身体不适住院,去医院的时候各种防控手续异常繁琐,其中有一项就是查询每个人的移动轨迹,其实这就是一个大数据的应用,你的行动轨迹数据就是你的一个重要的健康凭证。

我深信,大数据的应用将会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渗透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未来已来,我们将见证时代。


治愈癌症。

癌症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变数太多,每个人身体中的每个癌组织里的每一个细胞,都可能有不同的突变,需要完全不同的治疗策略和药物。

而我们,对这一切,知道的太少,走的也太近。

但大数据已经在改变一切了。

宏观上,TCGA计划(The Cancer Genome Atlas )已经获取了数万癌症病人的样本,未来还会创造出2.5PB的基因组数据,对癌症突变进行精确定位和分析。

微观上,快速测序技术已经可以对来就诊的癌症病人进行快速基因测序,查找突变位点,确定精确分型,指定治疗计划,选择药物组合。

在将来,一方面科研上,可以大量测序所有癌症病人,创造巨大的样本量,通过机器学习筛选出所有能造成癌症的突变,并找到药物。

在临床治疗上,更高解析度的CT和MRI配合人工智慧,可以在癌症病灶极小的时候发现,单细胞测序技术可以确定每个细胞的突变,精确找到癌干细胞,并精确手术或药物打击。

治愈癌症,已经可期。


alphago 和无人驾驶


大数据在抗疫中的应用可以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

曾经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密切接触者追踪,通过地理信息以及手机信令大数据变为了现实。

比如国内的健康码以及其背后的大数据系统——这个线上二维码不仅是人们出行的证明,也是用来追踪出行轨迹和与人接触情况的工具。一旦产生了确诊病例,通过健康码背后的大数据工具,就可以精确地定位病人近期的行动轨迹并找到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在新冠肺炎这样传播力极强的传染病防治中,这样高效精确的手段极具意义。

类似的经验也应用在了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抗疫行动中发挥著作用。

为有效应对疫情,部分国家和科技公司利用用户地理位置数据,公布确诊患者行踪,寻找密切接触者,应对病毒扩散。

以色列卫生部推出「the Shield」应用程序,寻找新冠病毒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该应用程序通过用户手机获取位置数据,并将其与卫生部伺服器上的信息进行对比,查找确诊病例在确诊前14天内的历史位置。如果某用户确诊了新冠病毒,该应用程序将及时通知用户,并引导用户通过填写表格的方式向卫生部报告他们的接触情况。以色列政府承诺应用程序上的信息安全,保护公民隐私。新加坡政府3月20日推出「Trace Together」应用程序,用于追踪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安装了该应用程序的手机在用户靠近彼此时可以交换短距离蓝牙信号。未来,该应用程序的开源代码将向全社会公布。该应用在上线后的24小时内下载用户即超50万人。韩国正积极开发智能手机应用程序,防止病毒传播。典型的应用程序有Coronamap和Corona100M。这些应用程序的web开发人员可以通过行动电话位置信息、信用卡使用情况等数据,追踪感染者行踪,并创建详细地图,以便公众避开这些区域;同时允许民众查看确诊患者的具体个人信息;如果使用这款应用的民众距离确诊患者逗留地点不足100米,则会收到通知警告。Apple和Google联合开发应用程序,筛查新冠病毒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者。该应用程序将利用智能手机的蓝牙功能,在用户靠近彼此时交换蓝牙信号。如果某用户的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该程序会基于其过去14天的地理位置数据,搜索该确诊患者的蓝牙信号历史交换数据,帮助识别密切接触者。苹果和谷歌公司共同表示会严格保护用户数据隐私,确保数据安全。_来源《海外数字抗疫的六大方向》腾讯研究院

像这样高效的防疫手段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比如几年前的非典防疫,还是全靠人工排查密切接触者。当然,大数据工具的应用永远都面临著伦理和管控的难题,比如如何保障公民隐私,管束公权力不会滥用这一利器。在这样的危机关头大数据工具帮助人们度过了难关,也让很多人感到一丝危机感和不安。随著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这个工具作为一个「双刃剑」,将会人们的生活极其智能和透明。这种趋势会走到最后走到极致吗?

其实以当今的科技水平,甚至连利用大数据监控人们的生活都不是技术角度上的难事(手机信令、网路浏览、地理信息,除非你没有手机)。所以某种程度上,单从技术角度,我认为未来科技发展到哪一步都不是不可想像的,真正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值不值得,或者我们有没有能力阻止它们的发生。


大数据这个技术带给我的是深刻的恐惧,

升斗小民,本来譬如一条浑水河里的小鱼,虽然不能一跃龙门,化龙飞升,

但是,在水中游来游去,饿的时候吃点虾米,困的时候在水草里休息一会,也算得上十分的快活,

虽然,你也知道那岸上有持鱼叉的渔夫,但你也不是很在意,一则大鱼多得是,二是浑水之中大有隐匿踪迹之处,

但是,大数据来了,仿佛一夜之间河水忽然清澈无比,所有的水草都消失了,小河变成了一个大号的玻璃缸,一条小鱼哪怕再小,所有形迹也是无所遁形,

虽然,河水清了你也有了便利,

虽然,你也知道自己不会干坏事,

但是,这种一举一动全部被人洞悉的感觉,实在是有些糟糕。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