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究竟能給我們帶來什麼?這些改變對普通人的生活有哪些實際的影響?


我去年被一個政府機構邀請去做一個智能工廠推廣方面的培訓,其中牽涉到關於大數據方面的分享,當時找了很多資料,發現都不夠給力,很多理論的東西也沒有太大的啟發性,而且也沒有多少人願意聽。

直到後來我找到一個視頻,我才發現原來這纔是真正講透大數據的內容分享。

今天分享給大家,雖然這個視頻存在誇張和搞笑的成分,但是對於大數據的應用卻分享得非常的充分和完整,是那種深入骨子裡的顛覆性認知分享。

在未來,你自己就是一組行走的數據,你的一言一行,你的一舉一動都是數據,都會被記錄和應用,你是你自己的數據的產生源,更是這些數據的承受體,所以請注意珍惜自我品牌的打造。

其實這次新冠疫情就是大數據應用的一個爆發點,也是互聯網深入落地居民生活的一個契機,我們的生活從來沒有如此和互聯網,大數據走得這麼近,這麼真實。

前幾天家父身體不適住院,去醫院的時候各種防控手續異常繁瑣,其中有一項就是查詢每個人的移動軌跡,其實這就是一個大數據的應用,你的行動軌跡數據就是你的一個重要的健康憑證。

我深信,大數據的應用將會以史無前例的速度滲透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未來已來,我們將見證時代。


治癒癌症。

癌症之所以可怕,是因為變數太多,每個人身體中的每個癌組織裏的每一個細胞,都可能有不同的突變,需要完全不同的治療策略和藥物。

而我們,對這一切,知道的太少,走的也太近。

但大數據已經在改變一切了。

宏觀上,TCGA計劃(The Cancer Genome Atlas )已經獲取了數萬癌症病人的樣本,未來還會創造出2.5PB的基因組數據,對癌症突變進行精確定位和分析。

微觀上,快速測序技術已經可以對來就診的癌症病人進行快速基因測序,查找突變位點,確定精確分型,指定治療計劃,選擇藥物組合。

在將來,一方面科研上,可以大量測序所有癌症病人,創造巨大的樣本量,通過機器學習篩選出所有能造成癌症的突變,並找到藥物。

在臨牀治療上,更高解析度的CT和MRI配合人工智慧,可以在癌症病竈極小的時候發現,單細胞測序技術可以確定每個細胞的突變,精確找到癌幹細胞,並精確手術或藥物打擊。

治癒癌症,已經可期。


alphago 和無人駕駛


大數據在抗疫中的應用可以很好地回答這個問題。

曾經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的密切接觸者追蹤,通過地理信息以及手機信令大數據變為了現實。

比如國內的健康碼以及其背後的大數據系統——這個線上二維碼不僅是人們出行的證明,也是用來追蹤出行軌跡和與人接觸情況的工具。一旦產生了確診病例,通過健康碼背後的大數據工具,就可以精確地定位病人近期的行動軌跡並找到密切接觸者進行隔離。在新冠肺炎這樣傳播力極強的傳染病防治中,這樣高效精確的手段極具意義。

類似的經驗也應用在了其他國家和地區,在全球抗疫行動中發揮著作用。

為有效應對疫情,部分國家和科技公司利用用戶地理位置數據,公佈確診患者行蹤,尋找密切接觸者,應對病毒擴散。

以色列衛生部推出「the Shield」應用程序,尋找新冠病毒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該應用程序通過用戶手機獲取位置數據,並將其與衛生部伺服器上的信息進行對比,查找確診病例在確診前14天內的歷史位置。如果某用戶確診了新冠病毒,該應用程序將及時通知用戶,並引導用戶通過填寫表格的方式向衛生部報告他們的接觸情況。以色列政府承諾應用程序上的信息安全,保護公民隱私。新加坡政府3月20日推出「Trace Together」應用程序,用於追蹤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安裝了該應用程序的手機在用戶靠近彼此時可以交換短距離藍牙信號。未來,該應用程序的開源代碼將向全社會公佈。該應用在上線後的24小時內下載用戶即超50萬人。韓國正積極開發智能手機應用程序,防止病毒傳播。典型的應用程序有Coronamap和Corona100M。這些應用程序的web開發人員可以通過行動電話位置信息、信用卡使用情況等數據,追蹤感染者行蹤,並創建詳細地圖,以便公眾避開這些區域;同時允許民眾查看確診患者的具體個人信息;如果使用這款應用的民眾距離確診患者逗留地點不足100米,則會收到通知警告。Apple和Google聯合開發應用程序,篩查新冠病毒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觸者。該應用程序將利用智能手機的藍牙功能,在用戶靠近彼此時交換藍牙信號。如果某用戶的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該程序會基於其過去14天的地理位置數據,搜索該確診患者的藍牙信號歷史交換數據,幫助識別密切接觸者。蘋果和谷歌公司共同表示會嚴格保護用戶數據隱私,確保數據安全。_來源《海外數字抗疫的六大方向》騰訊研究院

像這樣高效的防疫手段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比如幾年前的非典防疫,還是全靠人工排查密切接觸者。當然,大數據工具的應用永遠都面臨著倫理和管控的難題,比如如何保障公民隱私,管束公權力不會濫用這一利器。在這樣的危機關頭大數據工具幫助人們度過了難關,也讓很多人感到一絲危機感和不安。隨著大數據技術的發展,這個工具作為一個「雙刃劍」,將會人們的生活極其智能和透明。這種趨勢會走到最後走到極致嗎?

其實以當今的科技水平,甚至連利用大數據監控人們的生活都不是技術角度上的難事(手機信令、網路瀏覽、地理信息,除非你沒有手機)。所以某種程度上,單從技術角度,我認為未來科技發展到哪一步都不是不可想像的,真正值得我們思考的是,值不值得,或者我們有沒有能力阻止它們的發生。


大數據這個技術帶給我的是深刻的恐懼,

升斗小民,本來譬如一條渾水河裡的小魚,雖然不能一躍龍門,化龍飛升,

但是,在水中游來游去,餓的時候喫點蝦米,困的時候在水草裏休息一會,也算得上十分的快活,

雖然,你也知道那岸上有持魚叉的漁夫,但你也不是很在意,一則大魚多得是,二是渾水之中大有隱匿蹤跡之處,

但是,大數據來了,彷彿一夜之間河水忽然清澈無比,所有的水草都消失了,小河變成了一個大號的玻璃缸,一條小魚哪怕再小,所有形跡也是無所遁形,

雖然,河水清了你也有了便利,

雖然,你也知道自己不會幹壞事,

但是,這種一舉一動全部被人洞悉的感覺,實在是有些糟糕。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