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多数没啥感觉,都是体检或医院常规检查无意中发现的,那些从来不体检,不去医院的人怎么办呢?会耽误病情吗?


因为家里有糖尿病遗传因素的原因,我在日常生活中挺注意这块的,差不多每隔半年就会在家拿血糖仪测下血糖,虽然时间上不怎么规律,但得出来的血糖数据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正常情况下,没有得糖尿病的人空腹血糖不超过6.1,饭后两小时血糖不超过7.8;而得了糖尿病的人空腹血糖会在7.0以上,饭后两小时血糖差不多会达到11.0左右。而当血糖数值介于这两者之间时,就有潜在的糖尿病风险了。

比如说我,并没有糖尿病,但是当我在某一次检测血糖时,发现我的空腹血糖达到6.6,高于正常人的空腹血糖时,我就知道我已经成为潜在糖尿病人群了,如果不加控制任其发展,不出几年我就很可能成为真正的糖尿病患者。

所以我及时控制饮食,改变生活方式,全力将血糖降下去,使其回归正常值。要知道,糖尿病一旦发病便不可逆转,并且没有特效药能够完全治愈。所以,平时注重身体健康,注重饮食的调整,定期检测血糖才是远离糖尿病的上上策哦~


会耽误吧。。看脱了多久,时间不长的话问题应该不会很大,还能控制回来。

靠体检或许有点看运气,理想的情况似乎是一年还是多久体检一次,但越是高质量的体检似乎越贵(我是普通老百姓,这事只是听说,没做过。活到现在24岁,体检就三次,一次高中学校组织的,一次大学入学,最近一次就是入职了),普通老百姓接触的应该不多,所以我觉得有句话是真的很有道理。生活中很多毛病归根到底是个穷字。

要是真能及时发现当然是最好,问题一般老百姓很可能不具备这个条件

有糖尿病而不自知,我了解到的最大的危害就是长期高血糖引起的酮症酸中毒,并发症早期可能还看不到(看时间来)

我是一型,所以可能剧烈一点。我记得是一个假期,和大人出去旅游完回来,刚开始因为爬山时汗出的特别多,会喝很多水,回来以后还是喝很多水,但是吃的还好,没注意到哪反常

过了一个月,胃口越来越大,吃的多却很饿,大半夜还经常起床解决生理需要,又过了一个月甚至暴瘦,从小时候的胖墩肉球,变成了一个看的到锁骨的瘦小伙。觉得不对劲了才去医院检查,发现的糖,然后对付酮症酸中毒住了一个月院才出来

至于二型或许缓和一点,感觉到异常情况就赶紧自检吧

常见的有,吃的多但是很饿,喝的多还是很渴,尿的多,爱喝含糖饮料,暴瘦,头晕且冒汗且足底冷且脚无力。有以上情况值得怀疑


长了一个囊肿,不断变大而且疼痛难忍,去医院检查,可能血糖高,然后做了血糖检查,17。然后就住院确诊。。


无论什么病,拖的时间越久,越难根治


怀孕的时候发现的,最初是在孕早期孕检发现空腹血糖5.2mmol/L刚刚符合孕早期血糖的标准值。

真正查出来是在孕25周的时候OOGT(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检查空腹正常,餐后一小时11.7mmol/L,餐后两小时9.8mmol/L。在此建议孕妈们做OOGT检查前三天保证正常饮食,既不能大吃大喝也不能刻意的不吃水果和碳水化物,那样的话监测出来的结果不能反应你的正常血糖情况。对宝宝和对孕妈来说都是非常不好的哦!

发现妊娠糖尿病后,想想出生时低体重儿4.8斤。姥姥糖尿病,母亲血糖高,妊娠糖尿病就理所当然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