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千億風電基地停擺:電網稱責在能源局但後者不認


基本上都說的差不多,我補充一點個人觀點:1、自然稟賦。長約900公里的河西走廊是西伯利亞空氣南下的通道,較好的瓜州等可達風速10m/s,一般滿足7m/s,是中國風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

2、經濟可行。該地區飛沙走石,屬於典型的乾旱戈壁地區,但是場地平坦、不存在拆遷等問題,在限電前一般預估利潤率12%。

3、戰略意義。巴黎協議計劃2020年清潔能源佔比20%,排除水電之外的要佔到9%,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風電和太陽能。目前可再生能源仍需翻翻才能滿足要求。4、地方推動電源建設。1)省層面支持。從陸昊省長開始,大力推動甘肅,特別是河西地區的風電建設,歷任領導都將其作為重點工作。規劃都過於超前。2)地方支持。各地的奇葩推進政策,讓電廠不勝其煩。地方的短視(GDP導向不顧全電網體系發展和市場消納現狀,不兼顧利益平衡,用死給你看要挾領導)和保護主義(指定買在本省生產的風電設備),不顧投資回報,亂規劃,對現在的限電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5、能源局原則上支持。張國寶是同意甘肅加快發展風電的,但是也是有條件的。由於地方太過熱情,甚至要求國家電網對於未核准提前上馬的風電項目禁止接入,不得享受可再生能源補貼。

6、電網建設於電源建設部匹配。電網建設和電源建設的審批是不一樣的,電網建設周期和電源建設的周期是不一樣的(4倍差距)。電源建設應與電網規劃相匹配,而央企和地方之間未有共識,反而互相要挾,互相告狀。原300千伏的網架過於薄弱,在甘肅地方蛋生雞還是雞生蛋的理論下,國家電網持續加大了投入,750千伏和正負800千伏網架正在建設。

7、受電端不夠積極。我國能源生產和能源消耗倒掛,西部向東部送電是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甘肅省張上馬湖南書記之後推動了甘肅風電入湘項目,但是蒙華鐵路開通後煤電更便宜了,風電電價比煤電貴,經濟上不可行還怎麼搞?地方追求GDP天經地義,關鍵是你怎麼平衡。能源局是沒法兒限制地方發展煤電的,因為地方電力企業是受雙重領導的,再就是級別問題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部位和地方的矛盾在毛澤東的論十大關係文章中早有闡述。關鍵是中央要有決心去定指標,去考核。8、煤電和風電的關係。即便甘肅內部消納,也要白天優先給光伏,然後才是風電。雲南的水電補煤電等看來不可理解的事情都發生了。一省之內尚且如此,為保住風電利用小時數,要求湖南,湖北等受電端煤電企業協助調峰,怎麼補償?9、技術問題。儘管這主要是個經濟問題。比如有探索風電供熱,基本都不可行。如東北電力富餘,煤電的熱能正好得以利用。10、總體規劃缺失。這是最核心的。電網建設和電源建設應該是全國一盤棋,缺乏頂層規劃,卻制定清潔能源規劃,各種支持風電發展的文件都變成一紙空文,是正常的。目前(2016)的舉措是定指標,各省必須保證清潔能源佔比。

11、展望。甘肅風電應該有前途。短期內國企扮演宏觀調控的角色,經濟利潤是擺在一邊的,比如華潤是非常兇猛的,前期工作算是很潦草了。化石能源在近幾年一定會有所限制。


核心問題:能源局和發改委的失職。作為國家層面的審批機構,應該立足於國家利益,統籌協調規劃審批全國的能源結構,什麼地方該建什麼,不該建什麼,不能任由地方自由發展,這也是其審批的必要性。無論哪個省,都非常希望建設電廠,一來拉動GDP增加稅收,二來增加就業,三來其自身電網可以增強其發電的可控性,不依賴於外部供應。我國的能源布局向來是西部富裕而東部短缺,甘肅風電基地的建設,是符合國家能源戰略布局的,理應通過技術手段將清潔電能源源不斷送往東部,支援東部的能源需求。送電是需要相應的通道的,目前能夠跨越幾千公里大容量送電的也就只有特高壓直流,但是能源局遲遲不批啊!這就相當於你忽悠業主把工廠建立起來了結果不給修路,貨送不出去,坑了誰?能源局自己的理由也很荒唐:西北電網能自行消納。西北電網的負荷跟東部地區根本就沒法比,沒那麼多負荷,拿什麼消納?雖然全國已經聯網,但是交流電網的潮流控制不是想怎麼控制就能怎麼控制的,不是想讓功率向東流多少就流多少的。也許他們監管機構對電網運行的理解也就僅限於高中物理的歐姆定律,這是典型的外行領導內行。

東部省份處於自身利益的角度,也在不停地申請新建火力發電,這時候國家能源局、發改委理應阻止審批程序,但他們並沒有,該建的還是建了。最後導致東部地區並不缺電,不需要購買西部省份的電,哪怕就是酒泉-湖南直流建好了,面臨的也是全國全面電力產能過剩,機組利用小時數屢創新低,誰都吃不飽,誰都不好過。

當然,這裡面也有國網的鍋,國網已經建成的特高壓直流,基本上都是定功率運行,理由是為了保證利用小時數。實際上,如果能充分調動特高壓直流靈活多變的調節特性,在大區域間相互支援調峰,其實新能源的接納能力還可以再高一些的。但國網顯然不願意這麼做,因為他們也希望建新的。為什麼這樣?是良心壞了嗎?當然不是,是考核指標的問題。監管部門不考核,他們有什麼動力這樣做呢?行政審批的優點,一丁點都沒發揮出來,缺點倒是發揮的淋漓盡致,這些低效的管理最終將所有的額外成本施加到全社會所有人的身上。所以中國製造在未來能有多大優勢?我看難有優勢,如此高的社會成本之下談何優勢!
這種由政府完全主導的事就不要提出來問了。沒必要,也沒有什麼改變的可能。要是政府能改,也不用咱們去提。那些項目究竟是什麼樣子,數據最全的還是政府。咱們能拿到的數據終歸只是一個虛數據


國家層面去調控,全國電網互聯互通(就算一個頭沒電了也可以其他地方送來),電力結構需要多樣化 不能單一,發電源頭也不能單一(需要多個源頭 舉例 如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各一處國家級電廠),只有國家層面這樣去調控才有效,現在全國大範圍霧霾的襲擊其實是一個契機


當地政府保護火電增加就業
說一下自己的見解吧 首先政府投資巨款建設風電基地有兩個原因:①攀比,中國作為世界大國,在風電新能源領域怎能沒有建樹呢?所以建了這個基地。②現實需要,傳統能源的弊端已經越來越明顯了,環保也成了國民重視的話題,所以風電基地建設是有必要的。那麼為什麼會停擺呢?國家相關法律不健全,電力公司不願分享利益,不願分享市場資源,這是壟斷企業的必然結果。這就是鄙人的見解,歡迎交流。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