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


謝邀。

是,賈詡是嚴重的死道友不死貧道,賈詡是先保住自己小命,再去看看主人有沒有危險。

從幾件事來說,亂武破長安,官渡斷定要奇襲,離間計由曹操主問,建言立曹丕為太子乃是在經過了一段對比之後才慢悠悠說的。以上任何事件中賈詡一直處於行事必穩/有利可圖/自身無憂的情況下做的。

與其說是明哲保身,使自己和領導彼此利益最大化才更貼切。

騙叛匪就不多說了,那種時候有幾個不明哲保身的?

打長安怎麼了?哦對不起王司徒云云。。。他是王允的人啊?他為自己主公盡忠職守怎麼了?就好像曹操麾下多少猛將文臣只聽曹操不聽獻帝,你們也罵?各為其主,理所應當。

是,李傕殘暴,且不說這事後諸葛亮邏輯,賈詡多次從中周折保護諸位大臣,嚴格來說已經是叛主行為了,但他仍然沒有像呂布那樣說叛就叛,李傕主公你不願聽我,那我就走吧,我只能做到那麼多了。

到段煨、張綉那裡時,賈詡也一樣,既不坑主,也不叛主,每次辭職領導都是禮遇相待,前三國能做到這種程度的,估計也只有劉備。

真要明哲保身,他可以冷血地拋棄李傕回鄉甚至投靠王允出賣他們,可以像呂布那樣出賣李傕段煨張綉去換榮華富貴,可以像司馬懿那樣裝病,面對曹操一問三不知,反正曹操麾下謀士如雲也不會計較他的沉默。但他沒有,老闆讓他幹活他幹活,讓他低調他低調,不卑不亢。

這種知道老闆的意圖,而且還能準備順應老闆意圖幹活的人,我是老闆的話我絕對非常喜歡。


謝邀。

應該問曹操陣營里的智囊哪個不是?就郭嘉、荀彧吧!

講道理,如果曹操手裡的智囊哪怕只有袁紹那邊的盡用,都不用像諸葛亮、周瑜、魯肅那般忠誠了。司馬懿沒機會也沒可能竊國。

為什麼?

郭嘉還好!英年早逝。

荀彧死後,像程昱、荀攸這些跟了幾十年的都自危了。誰肯盡忠?都明哲保身,大家聰明人都看得出曹操能共患難不難同富貴的主。何況像徐庶、賈詡這些降臣呢?他們降本身就是被迫,不是真心,既然打不過,又反抗不了,找個閑差安度晚年好了。


寧可亂武西都,推漢王朝下萬丈火海,也要保全自身與西涼的勢力不倒,公以為如何呢?


賈詡如此低調也和他單位出身有關。荀彧,郭嘉等都是穎川名士,楊修更是如此,背後都有家族利益,家族利益和曹操的利益是會有衝突的。賈詡是純ds逆襲,雖然幾易其主,但是也看得出他不會受家族利益影響,加上個人修行確實到位,自然善終。

事實上大部分謀士皆如此,可以發現在三國前期曹老闆陣營挺亂的,什麼孔融彌橫這些所謂剛正不阿的名人都會冒出來,但他們並不是謀士,更多算一個名士。之後曹操該清理的清理該放逐的放逐,就沒什麼刺頭冒出來了,最多也就是一個老不死的荀彧,這點孫十萬做的好點,老不死的張昭就直接讓他安度晚年了。

說遠了,賈詡可以說三國里最明白的人,感覺就像開了上帝視角一樣,在主公手下既能獻策也能拍馬屁,說話又好聽,人又聰明,也不愛管閑事,就像楊修干預曹家家事直接被處死,而賈詡反而能博得曹操哈哈大笑。

而且人家也沒啥私心,一開始一心為國,後來能清楚的看清局勢,這點三國里太多人做不到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