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19岁,两只眼视力一只600度左右,一只七百度左右,轻度闪光,打算做全飞秒手术,做过的小伙伴有什么建议吗??


弊端?

分两个方面说,一方面是本身手术方式的弊端,另一方面是可能的术后并发症。

术式的弊端:

  • 相对于其他主流激光术式,全飞秒对角膜薄的人群不友好,也就是全飞秒对角膜的厚度要求更高
  • 相对于其他主流激光术式,全飞秒对角膜的曲率要求更高,角膜过度陡峭(曲率&>48D)或者过度平坦(曲率&<38D)不合适。也就是全飞秒要求38D&。
  • 相对于其他术式,对手术医生的操作水平要求更高。主要涉及透镜取出,一旦发生透镜破坏或者取出不完整,可能会引起相关并发症,且修复相对麻烦。

术后并发症

  • 弥漫性层间角膜炎

对于SMILE手术后发生的弥漫性层间角膜炎,临床也表现为非感染性弥漫性角膜帽(cap)下炎性细胞浸润,发生时间为手术后24小时,表现为细小的白色颗粒样混浊。

  • 早期视觉不良现象

但在术后早期,「薄纱」或「薄雾状」视物不清与角膜反应、层级水肿有关,可逐渐消失。眩光与术后早期角膜轻度水肿和高阶像差增加相关,角膜修复以及主观适应与补偿会减轻或消退,个别与瞳孔直径较大或个体敏感性等相关。

  • 角膜基质层间haze

角膜基质层间的雾状混浊haze,一般较轻。

  • 感染

SMILE 感染几率小,但角膜基质囊袋内一旦感染, 处理难度增加

  • 屈光回退或欠矫过矫少

数屈光度数较高者、术前屈光度数不稳定者或特殊个体可发生术后屈光回退或欠矫、过矫。

  • 视力恢复延迟

由于病人 个体差异、手术操作或激光性能稳定性等原因诱发术后早期角膜水肿等愈合反应,可引起术后早期视力恢复延迟。

  • 小切口处上皮岛或上皮植入

可能由于切口边缘的 上皮细胞活化、增殖所致。

  • 角膜帽微皱褶

在前弹力层下 浅层基质出现的微皱褶,相干光断层成像(OCT)中可见前弹力层高反光带呈起伏波状。

  • 干眼

较少发生,多在术后早期,且恢复相对较快。由局部用药,睑板腺体功能异常或既往存在的干眼引起。处理:可采取睑板腺热敷、按摩及局部应用无防腐剂的人工泪液等。

......

如果你觉得有用请点赞收藏,谢谢!


你的字面描述可以做全飞秒,具体可以去专业医院仔细检查下。

其实不仅仅是激光近视手术,任何手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这是无法回避的。但关键在于这些手术风险能不能够可防可控可治。

目前来讲,近视手术当中的全飞秒是安全系数比较高的手术,切口只有2毫米的微创眼表手术,也是最先进的屈光技术。在全飞秒手术中医生如果严格把握每个流程,做好术前检查等等,风险都是可以控制避免的。

另外一方面手术有没有风险其实还跟我们内心的期望值有关。通过术前检查可以预测手术后的疗效,一般都能达到预期的正常视力。偶尔也可能出现实际术后与预计的效果有差别,这是可能存在的个体差异,是需要大家理解的。有经验的医生严重的并发症基本上都是可以规避掉的,所以不必过于担心。

当然这些意见仅供参考,最重要的还是要去正规医院咨询医生做详细检查。


全飞秒激光手术其实是近视朋友的一种福利,但是不是人人都适合手术,所以才有了术前检查一说,一般来说经过详细的术前检查,才能判断能否手术,适合哪种方式的近视手术。

我看过一份报告,近视手术的成功率只有95%,意思就是说还是有5%是有风险的。最直接的弊端,就是可能会出现干眼、炫光等症状。

但是我身边做近视手术的人比比皆是,有做了十多年的、几年的、几个月的,暂时没听说哪个出现了啥子后遗症之类的。

高于600度就是高度近视了,如果做全飞秒,切削的角膜会相对较多,建议了解下晶体植入ICL,这种手术不用切削角膜,而且可逆,就相当于植入一副隐形眼镜到眼内。


全飞秒

缺点:

1、对角膜厚度的要求较高

2、费用相对于飞秒、smart贵

优点:

切口小、手术速度快、恢复快、手术安全舒适度高、没有角膜瓣(不会发生角膜瓣移位的情况)


全飞秒优点:

1.小切口,无角膜瓣,避免了角膜瓣相关并发症,术后恢复快;2.最大程度保持了角膜完整性,可耐受对抗性运动,远期视力稳定;3.术中负压较低,舒适度高,手术安全;4.术后角膜干涩等不适症状轻;5.适合小眼睑患者,适应症更广。

全飞秒缺点:

1.费用较高;

2.超高度近视、散光不适合此手术方式;

3.度数较低患者,手术难度相对较大;

4.对患者术中配合度要求相对较高。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