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作家寫的文章很溫暖比如我喜歡的汪曾祺,有的作家寫的文章很陰暗,比如餘華,我想知道是不是餘華這樣的作家心裡陰暗,看不到人生和社會美好的一面才總是寫這種作品.。


難道苦難的人生不配被看見麼?

確實不可否認,閱讀餘華的作品時候會產生很多負面的情緒,這樣的情緒會讓我感到不適和想要迴避,如果說作家的心中是否有陰暗,那恐怕必然是有的,因為大概沒有人的心裡是沒有陰暗的,就算是汪曾祺恐怕也不能倖免。

但是沒有什麼道理,因為自己心裡的不適,就否認真實的存在,這看起來未免過於傲慢了。餘華的許多作品以一種藝術化的形式,把一種真實展現了出來。只不過有些真實是如此晦暗和絕望,超出了我們想像的邊界,在表現這種真實的時候也很難以一種明快的風格展現出來。

就像總理在記者發布會上說,中國有6億人平均月收入只有1000元左右,令人震驚,但也需要正視。有些人富裕了,但還有些人貧窮;有些人在幸福中暢遊,也有些人在苦難中掙扎。給描繪苦難的人扣上一頂「心理陰暗」的帽子,並不能將這些不幸消除掉。


人類的痛苦和幸福往往是雜糅的。譬如汪曾祺在小說《異秉》的結尾寫了一個「都不是他們解大手的時間」的玩笑,乍看上去趣味十足。然而,細細品味就能發現,這樣的玩笑背後顯出了庸庸小民無法改變自己的生存階級,只能將對生活的企盼建構在虛無縹緲的「異秉」中。

或者題主再思考一個問題,餘華《鮮血梅花》一文是悲劇還是喜劇?


確實,我只看過他的許三觀賣血記,這一本絕對是醜化中國人民的書,看了一本就不再看他的其他的書了,說他心裡陰暗是有道理的,作者的作品往往反映的就是作者某一方面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有一句話怎麼說呢,存在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於存在


你讀過他寫的東西以後覺得黑暗,所以是他寫的黑暗還是你讀得黑暗?


有的作家著眼於平淡中的美好,有的作家著眼於現實的苦難。

不能因為你沒有經歷過苦難,就否定苦難的存在,就認為苦難是心理陰暗者的虛構。

像餘華最廣為人知的作品《活著》,我覺得我看到的可能是福貴歷經苦難後仍然抱有對生活的希望和熱情。

而汪曾祺也不是隻書寫美好,同樣有寫很多底層人無可奈何的苦難。汪先生的小說《大淖記事》裏巧雲被強姦,《皮鳳三楦房子》中高大頭被莫須有的罪名折辱半生,等等可以說有很多。可能汪老先生的行文比較清淡,更多釋懷,所以你不覺得難受(但我自己看的時候還是覺得挺難受的T^T)而餘華的作品比較直露,讓你有直面苦難的感覺,所以才衝擊較大。

所以,所以,所以!不要再說這種話了。


不能說有心理的黑暗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我們不能憑藉著自己的看法與社會主流思想的影響而去堂而皇之的認為某個人心理是黑暗的,只能說他的世界缺少對一個國家一段歷史的溫情,或者缺少一個中國人的靈魂 。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