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尼康正式发布了入门级全画幅微单Z 5,尼康 Z 5机身售价1399美元,约合人民币9782元,搭配套机镜头 24-50mm F4-6.3 1699美元,约合人民币11881元。还有 24-200 F4-6.3 VR套机镜头可供选择,价格2199美元,人民币15377元。

像素:2430万像素

感测器尺寸:全画幅

处理器:Expeed 6

防抖:机身内五轴防抖,

对焦系统:273对焦点,支持人眼和动物检测

视频拍摄:支持4K视频录制(约1.7倍裁切)

感光度:ISO 100-51200

存储:双SD卡槽

电池:使用新款电池,支持USB充电和供电。

机身材质:镁铝合金


谢邀。

我之前说过,今年佳能发布的 EOS R5 之于佳能的意义是类似 α7RII 之于索尼的意义。类似地,昨天尼康发布的 Z 5 之于 Z 系统的意义,类似于 EOS Rp 之于佳能,α7II 之于索尼的意义——它是一个系统最低的准入船票,一个旧基准(old baseline)

作为入门级全画幅,面向拍照用户优化,视频性能不需要强,连拍性能也不需要太强,重点是把价格干下来,让只需要记录性拍照的用户能够以亲民的价格买到。

念一念参数

不小心把它奶死了,最后用的是 IMX157 的一个新的改版,2430 万像素 FSI CMOS,带 IBIS。

4.5FPS,带 AE/AF 连拍,Z 6 同款 Expeed 6 处理器。

Z 6 同款机身但是去掉了肩屏,镁合金框架, 聚碳酸酯背板和底板,保留了耐候设计,摇杆什么的统统都在,重量都是一样的 675g。

369 万点 EVF,3.2 英寸触摸屏,双 UHS-II SD 卡槽。

CIPA LCD 续航 470 张,EVF 390 张。

4K30p 1.7x 裁切点对点视频,全画幅 1080p60p。

9800 单机身,搭配新发布的 24-50mm f/4-6.3 组成售价 11800 的套机。

聊聊竞品 - 对比 EOS Rp

如果对比一下隔壁同样定位是入门级全画幅的 EOS Rp,不难发现尼康真的是太宠粉了

这次用的 CMOS 疑似是尼康向索尼定制了一枚新版本的 IMX157,PDAF 按照尼康的需求做了,还加入了 DCG 技术,也就是说高感动态范围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提升,不过受制于 QE 最终性能大约介于 α7II 和使用了 IMX410 的机器之间。

1/8000s 机械快门没有缩水,EOS Rp 直接给刀成了 1/4000s。

给了 5 档的 IBIS,而且这个是在搭配没有防抖的镜头下测试的结果

人机工程没有缩水,摇杆保留

EVF 369 万点对比 236 万点,多了一半的像素。

连拍性能 4.5FPS 对比 2.6FPS(优先追焦模式)/4FPS(优先连拍模式),而且 Z 5 的缓存够它一直拍到卡满/没电,同时提供 800 万像素 30FPS/200 万像素 60FPS 的爆发连拍模式

慷慨地给了双卡槽,还都是 UHS-II 的规格

CIPA 续航比 Rp 也是高了要一倍(470 张 vs 250 张)。

Z 5 支持高达 300 张的景深合成模式

而多给了这么多,上市价格只比 EOS Rp 贵了 100 美元,比较遗憾的就是尼康没有给侧向翻转屏,所以要全画幅 vlog 预算又有限的用户还是得去买 EOS Rp。

刀法的艺术

你以为我要夸尼康吗?不,我其实对这台机器高兴不起来

问题出在哪里呢?时间,和价格

EOS Rp 是 2019 年年初发布,售价 1299USD,尼康 Z 5 这台机器一直等到 2020 年年中才到来,在长达一年半的时间里,如果你想要一台入门全画幅机器,你要么买被疯狂刀的 EOS Rp,要么买 2014 年的旧基准 α7II,后者虽然有五轴防抖,但是落后于时代的机身和体验确实让 EOS Rp 挖走了一大批用户。

然后一年半后的 Z 5,尽管拍摄方面几乎各种方面都优于 EOS Rp,但是现在它面对的不是那个 1299USD 的 EOS Rp 了。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内,EOS Rp 已经把入门级全画幅的价格干到了 999USD,如果说 1399USD 的 Z 5 可以把 1299USD 的 EOS Rp 按在地上来回摩擦,但面对 999USD 的 EOS Rp,这 400USD 的溢价就比较难说过去。

在 1000USD 这个价位,也就是高端 APS-C 和入门级全画幅的交界,绝大多数消费者都会好好纠结一下,换成人民币差不多就是单机八千套机一万块钱出头,但是对于一万块钱买机身,那就是另一个心理价位的坎了。

如果尼康 Z 5 的价格能在首发后来一个比较大的回落,回调到 7000-8000 的位置,那么这机器就很值得推荐的,但现在一万块钱,不好意思,告辞。

Z 5 是一台好机器,但是首发价格太贵了。

尼康有著市面上最好的 50mm f/1.8 高素质标头,如果 Z 5 降价到比较合适的价位,那么 Z 5 + Z 50mm f/1.8 S 很可能是市面上最好的全画幅摄影入门套装

尼康 Z 50mm f/1.8 S京东¥ 3799.00去购买?

敌在市场部

Z 5 发布会一直在强调:入门用户应该购买一台兼顾视频和拍照的产品。

用户:你说得很有道理,所以我不买 Z 5。敌在市场部。

用过 EOS Rp 就知道,真正能追上焦的连拍也就是那个 2.6FPS 模式,4FPS 和 5FPS 模式几乎一拍就飞,但是人家就是把性能标注成 5FPS 来宣传。类似地,当年 α7 也是 5FPS 下只能实现大概 2.5FPS 的追焦。

尼康这次祭出了灰烬版 IMX157,配合新一代的处理器,给了足够的缓存和 UHS-II 高速卡,4.5FPS 能拍到卡满,这种东西会有人在意吗?没有,只看宣传资料的普通消费者只会觉得这台机器和 EOS Rp 差不多。

索尼IMX128和索尼IMX410在规格上有什么不同??

www.zhihu.com图标

讲真,按 IMX157 那个速度完全可以给个追不上焦的 7FPS 然后大肆宣传一下,但是尼康太实在了。

这个定位的机器,真的有必要给双 UHS-II 卡槽吗?真的有必要给和旗舰机一样的耐候镁合金机身吗?没有,尼康给双卡槽就已经是良心中的良心,双 UHS-I 是宠粉到极致了。

我觉得其实完全可以把操控砍了,耐侯砍了,EVF 和屏幕缩水——哪怕是以这俩为豪的佳能也在 EOS Rp 上毫不犹豫地下刀了啊!然后一口气把首发价格干到 1199USD,那这个机器就是横扫入门全画幅市场。

但,尼康啊,敌在市场部(叹气


现在 Z 5 这个价位别买,喜欢 Z 系列机身统统加一千五上 Z 6。

使用了新世代 BSI 背照式 IMX410,低感高感全面提升,连拍 12FPS,超采 4K,N-log 外录,才贵了 1500 还送你一个 FTZ 转接环?现在(2020.07 这个价格绝对、绝对不要买 Z 5)

尼康 Z 6 + FTZ 转接环京东¥ 11299.00去购买?

Z 5 发布会一直在强调:入门用户应该购买一台兼顾视频和拍照的产品。

所以,买 Z 6 吧(笑


本回答大部分摘自专栏文章

Yichen 在西海岸:[R2] 云评尼康Z 5:心比天高,命比……??

zhuanlan.zhihu.com图标

欢迎关注。


位元组君已经念过参数了,在此不再重复。我只从用户期望和实际使用的角度来聊一聊:

Z 5 面对的市场环境

差不多两年前,尼康在Z卡口系统的发布会上信心满满地喊出要坐全画幅市场的头把交椅

19年年初当佳能端出EOS RP的时候,我就担忧尼康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Z卡口最急需的是走量、走量、还是走量,有量才能形成正反馈,让这个新生的系统枝繁叶茂。一年半过去了,Z卡口系统仍然只有最初发布的两台相机,一直望眼欲穿一直被咕咕咕的用户们终于等来了尼康的消息,但是,对不起是两个悲伤的消息——Z 70-200mm延期到秋季发布,14-24是伪平面前组,拧不上滤镜。Z 6有段时间连R的销量都比不过,如何撑起尼康全画幅MILC市场第一的野望?

EOS RP在以$1299上市之后,当年美国黑五就如我预言的直接降到了$999并且保持至今,促销价格偶尔会出现$899,在澳洲更是达成了黑五含税AUD$999的传说(折合700美元不到),是与A7 II定位一致的「机身不赚你钱我们就交个朋友」级产品。

而尼康在扭扭捏捏了一年之后,众人期待中发布的是……一台Z50,Z 5的传说也从那时候开始浮现。早期的传言当然非常之离谱(比如没有EVF之类),我在一月份的时候给了一个「目标为$999的Z 5应该长啥样」猜测,从尼康和大家都能接受的角度来想——

全画幅都有了,总不能没EVF吧。

屏幕可以砍翻转灵活性,尺寸可以砍小,但总不至于把触摸砍了吧……更可行、更节约成本的方案是类似X-A7,把物理按键减少到最低限度,大部分功能用触摸屏完成。摇杆基本是一定没了,看Z50的样子的话卡槽不可能有两个。尼康急需一个FE 28-70级别的便宜套头。像素估计会和Z6用同一块CMOS会有非常基础的4k视频介面数量大概很差品控,估计还是尼康这几年的平均水准

价格考虑各家在售相机现状,如果高于$1299上市基本就没得卖了

真正的Z 5:尼康似乎对交朋友这事,不那么热心

但是如位元组君所说,尼康市场部绝对是有卧底的。

除了EVF、触控、便宜套头和4k视频猜对了,其它spec方面我大大低估了尼康了「良心」。

他们保留了Z 6的机身肩屏和CMOS之外的所有细节,介面按键摇杆一个不差如数保留,机内防抖同样保留,更是无比良心地加上了Z 7都没有的双UHS-II 卡槽。

一开始传言套机$1399,大家感觉「真香」;尼康实际发布一看,好家伙,是单机身$1399/¥9800,于是毫不意外地都开始问候尼康市场部的家人。

一个不能用来干活的机器,在加了也还是干不了活的spec上浪费钱的任何行为都……很令人疑惑。

  • 瘸腿的连拍意味著实际写卡能力严重过剩,毕竟UHS-I已经能非常稳妥地满足200Mbps以下码率的4k拍摄。这就像我家只有一根小水管,配个大游泳池什么年头才能放满?
  • 尼康更过分的是给这一根水管配了两个游泳池
  • Z 6同款机身加防水防尘能力,可是套头……Nikon describes the lens as dust and drip-resistant, though not fully weather-sealed. (「在一定程度上防滴防尘」)
  • Z 6同款EVF,真有必要?

早点降到$1299甚至$1199,我们还是好朋友。如果能降到$999,那就shut up and take my money please。

当然,尼康还需要继续开发更便宜的镜头。目前尼康发布的「平价」定焦都是「狗王」规格,上缺乏宣传噱头,下不够便宜到人人能买,对Z 6用户虽然还算友善,在更入门的用户眼里就会很尴尬:如果尼康某相机卖7000,套机8500,我会再配一个4000的1.8定焦吗?我感觉这事……有点悬。

英国的小伙伴传来了更加滑稽的消息:Z6机身上月活动期间£1459,当前£1549,而Z5+FTZ的预定价格是……£1589?Are you OK?(雷军脸)

(云)结论

  • 握持、介面与操作友善度:很好
  • 屏幕体验:好
  • 套头规格:一般
  • 功能:瘸腿
  • 价格:过高

以目前如此坑爹的情况来看,只能说对不起我选择Z 6。加2k不到即可获得转接环一只+超采的4k+N-log 外录能力+连拍速度翻倍,左手打右手,意义是什么?催促Z 6早日涨价?

个人意见:哪怕你真喜欢尼康到不行,在Z 5降到$1199/¥8500之前也不要出手。

尼康 Z 6 机身 + FTZ转接环 十二期免息中京东¥ 11299.00去购买?

24-70 f/4 S 套机 + FTZ 十二期免息中京东¥ 15899.00去购买?


非常优秀的一款入门级全画幅机器,如果价格降到合适位置可能是全画幅入门机器的最佳选择

参数方面

1.静态画质。Z 5使用了改进版IMX 157,在QE、读取速率等指标上不如Z 6的IMX410,但仍属于优秀范围(具体表现可以参考D750/D610)。具有5档 IBIS。

2.视频性能。4K 30p有1.7倍裁切,其他方面基本符合入门级机器定位,偶尔拍拍视频也是能满足需求的。

3.对焦连拍。和Z 6一样的对焦点数量和范围,Z 6同款Expeed 6处理器,4.5 FPS AE/AF连拍。考虑到IMX157读取速度不如IMX410,对焦性能可能不如Z 6(只是个人推测)。连拍速度方面,全功能4.5 FPS算不上快,但是在入门级机器里也属于不错范围。

4.其他方面。去掉了肩屏,缩了一点LCD,EVF和Z 6一致。具有耐候性机身、双UHS2卡槽,以及改进的电池(CIPA续航LCD 470张,Z 6 350张,RP 250张),支持PD快充。某种意义上讲,Z 5的其他配置是要高于Z 6的。个人感觉Z 5 的机身加个肩屏,基本就是Z 6s和Z 7s的样子了。

镜头

24-50这个饼干头很有意思,195g的重量轻便小巧,焦段和光圈配置非常适合日常记录,具备无极光圈,优化呼吸效应,功能十分丰富。画质方面,看尼康官网样片,画质也比较优秀。单独价格约3900元,考虑到套机11800(Z 5机身9800),实际拆机头可能低于2000元,绝对是Z口非常值得的一款镜头。

Z 5的问题

Z 5的主要问题不在于产品本身,而是发布时间尼康莫名奇妙的营销

发布时间上,首发价格机身9800,竞品EOS RP首发价格8999,考虑到Z 5全方面的优势,这个9800的首发价格其实没什么问题。然而,EOS RP是19年初发布的,经过一年半的价格调整,目前RP约7000就能买到,2800的差价对于选购入门级机器的用户来说可不是小数目。而等Z 5价格降到合适位置又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急著买产品的用户可能早跑到别家去了。如果24-50套机价格能控制在一万左右,机身在8500左右,那选择的价值就很高了。

尼康莫名其妙的营销部门。说实话,我觉得尼康营销部门十个人里十个内奸可能太多,但是十个人里九个内奸肯定有漏的。先是发布会前,全世界都知道Z 5发布了,只有尼康中国还在傻乎乎的发微博;发布会更是离谱,明明是一款拍照为主,视频为辅的机器,却请了影视飓风这种视频创作者来站台,这不是明摆著告诉Z 5不行吗?B站又不是没有用尼康拍照的优秀UP主,偏偏找个视频博主来打自己脸,作为吃瓜群众人都看傻了。

总结

总体而言,Z 5是一款非常优秀的入门级全画幅机器,其完成度个人觉得比Z 6更高。优秀的画质,够用的视频,以及摸到专业门坎的机身(耐候设计、双UHS2卡槽、改进的续航),如果机身价格能尽快降到8000左右(咱先不管尼康的反向宣传),配合Z卡口好用不贵的1.8S军团,对于想要入门全画幅机器的人绝对是非常值得购买的一款机器。


Z 5是什么境界??若按七折康传统,Z5就是市面上为数不多的低价全画幅无反相机,是平民化135相机的推进者之一(虽然真正的推进者应该是RP才对,尼康就是个来对线的),对著这种定位的相机,我只想大声说出四个字:「もっと、もっと!「

回想当初刚毕业的时候想买相机,看著机身价格过万,套机价格过1.5W的全画幅相机,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对于我这种刚跨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带著点精神洁癖不想买二手相机的人,就只能含泪买下了D7200,现在回想起来,这种感觉,这种痛苦,这种无奈,恐怕是平均月入百万的知乎用户所不能理解的吧………………

像我这类小法师,平时就拍个妹,扫个街,拍个风光,玩个微距的,我要4K 8K作甚,我要超高速连拍作甚,我连大光圈镜头都不想要,就想要个全画幅,画质能比APSC好的相机。当年最希望的就是D7200里面的COMS能一天天长大,长大成全画幅那么大我就心满意足了T T,可惜那也是遥不可及的梦(直到我去年换了Z 6)

现在,时代变了,若是万元以下的全画幅的越来越多,APSC相机就能被逐步淘汰,那些梦寐以求全画幅相机的非后浪们就有了新的希望,相机市场才有可能在手机摄影的冲击下生存下来,而现在,正是万元以下全画幅推广的最佳时机了。


现在我们回头看看Z 5:

①配24-50 900g不到的重量,完美,适合肌无力宅男。

②双SD卡槽,完美,适合买不起CF卡和XQD卡的非后浪,还是双卡,偶尔接个小单都没啥问题

③1/8000的快门速度(比隔壁eos rp不知道快到哪里去了),还带防抖,好家伙,RP你自己看著办吧!(什么,RP价格更低,还更轻??好吧,当我啥都没说………………)

④还带对焦摇杆,这不是厚道是什么????(尼康你刀法行不行啊尼康)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说Z 5不行的人基本都是看不上这个价位的机器的,他们的需求是R5才能满足的;需要这种机子的,往往都是些预算有限,专业需求不强,对摄影刚刚入门,渴望全画幅相机的「新手们」,他们在网上是没有太多的话语权的,摄影器材的话语权往往掌握在专业性强的职业摄影师手里(也怪尼康打不来舆论战,市场部不给力)。因此,若是尼康能压得下价格,保持两个月打七折的传统,这台相机依旧是很香的。(既保持了打折传统,又保持了真香传统,这才是真·尼康)。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台机器国行应该是9499。双十一应该可以降到8500左右。应该不会像Z6那样降得那么凶,可以参考Z50。。。

相对于EOS RP,给了金属机身,防尘防水滴,摇杆,机身防抖,1/8000快门,双卡槽。

非常好,是非常适合入门爱好者的全画幅无反相机。

稍微有点迷的是。。。这么个真。入门级的全画幅无反似乎不是非常需要这些特性。。。阉割了再便宜一点可能是更好的选择。。。比如双卡槽,干活的机器才是真的需要,买这个级别机器的爱好者对这个一般没什么大需求。

从这个角度看这个机器的定位会有点问题。。。因为这台机器太厚道了,会向上挤压Z6的空间。这个问题会随著Z5的降价越来越严重。

Z5价格和Z6价格差不多的时候,多数人会加钱上Z6,但是当Z5比Z6能便宜出一颗24-70 f4的时候,就会有不少人选择买Z5而不是Z6了。尤其是考虑到Z6昂贵的卡和单卡槽,除非是真的对视频和连拍有很高的需求,不然不会选Z6的(然而要主拍视频的话,A7m3也许更好)。


国行9800。。。真实头铁。。。

我总感觉这货不会大幅跳水,要降到7000这个价位可能要很久。。。

现在想起来,Z5的问题挺大的,如果如果后期价格非常便宜会挤压Z6的销量。如果后期价格依然比较贵,那没有人会买Z5。。。所以刀法精准有时候还真不一定是坏事,起码不会这样进退两难。。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