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不是这样吗?

纵声长啸……长嚎


个人理解,金庸小说中的「啸」可泛指从口中发出的各种声音,具体又分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说白了就是「吹口哨」。

书中另一个常用词是「唿哨」。这种啸声音尖锐,常用于对同伴或宠物发出讯号,「啸聚山林」的「啸」就是这个意思,没练过内功的普通人也能发出这种啸声,只不过不如内功高手啸声传播的远。原文的例子有:

忽然第六层窗口有人探出头来,撮唇作啸,声音甚是奇特。四犬一听,立即掉头,向外奔去。——书,11回,关明梅啸声控犬

梅超风突击不中,忽地怪声长啸,声音尖细,但中气充沛,远远地传送出去。……余人正要上前夹击,忽听得远处传来一声长啸,声音就如梅超风刚才的啸声一般,隐隐传来,令人毛骨悚然,顷刻之间,第二下啸声又起,但声音已近了许多。七怪都是一惊:「这人脚步好快!」柯镇恶叫道:「铜尸来啦。」——射,4回,黑风双煞啸声唱和

忽听得松林中几下怪声呼啸,三个白衣男子奔出林来,手中都拿著一根两丈来长的木杆,嘴里呼喝,用木杆在蛇阵中拨动,就如牧童放牧牛羊一般。……三名白衣男子怪声呼啸,驱赶青蛇,只是下颏疼痛,发出来的啸声不免夹上了些「咿咿啊啊」,模糊不清。群蛇倒也似乎仍然听得明白,转头扭动前行——射,12回,白驼山蛇奴啸声控蛇

黄蓉暗暗叫苦:「这女子迟不迟,早不早,偏在这时突然发起疯来,看来咱们四人都难逃命。」当下撮唇作啸,要召双雕下来救命。——射,32回,黄蓉啸声控雕但听得号角急鸣,此起彼落,郭靖纵声低啸,汗血宝马跟著奔来,大队蒙古军马却也急冲追至。——神,22回,郭靖啸声控马小龙女将小指指甲伸入玉瓶,挑了一点蜂蜜向国师弹去,左手食指向他左边一点,右边一点,口中呼啸吆喝。几千只野蜂转身出洞,向他冲去。——神,22回,小龙女啸声控蜂

第二种比较高端,是用内功催生振动发出的声音。

此种啸声可产生类似于「虎啸」或「北风呼啸」的效果。

题主说的其实就是这种情况。其声音倒也不拘一格,比如洪七公的啸声可以变幻莫测。

这时发啸之人已近在身旁树林之中,啸声忽高忽低,时而如虎啸狮吼,时而如马嘶驴鸣,或若长风振林,或若微雨湿花,极尽千变万化之致。——射,18回

如果由普通人发出来,可能就是各种大吼;但内功高深者可用啸声产生破坏力,且破坏力强度和内功深度成正比。比如杨过「纵口长呼」发出的啸声能震倒狮子老虎。

杨过向郭襄打个手势,叫她用手指塞住双耳。郭襄不明其意,但依言按耳,只见他纵口长呼,龙吟般的啸声直上天际。郭襄虽已塞住了耳朵,仍震得她心旌摇荡,如痴如醉,脚步站立不稳。幸好她自幼便修习父亲的玄门正宗内功,因此武功虽然尚浅,内功的根基却扎得甚为坚实,远胜于一般武林中好手,听了杨过这么一啸,手指塞耳更紧,总算没摔倒。

啸声悠悠不绝,只听得人人变色,群兽纷纷摔倒,接著西山十鬼、史家兄弟先后跌倒,只十余头大象、史叔刚和郭襄两人勉强直立。——神,34回

金庸还从史书中给这种长啸找到了理论依据:

一人内功练到一定境界,往往会不知不觉地大发异声。后来明朝之时,大儒王阳明夜半在兵营练气,忍不住纵声长啸,一军皆惊,这是史有明文之事。——神,15回

第三种直接就是动物发出的啸声。

不多说了,著名的有「虎啸」、「白马啸西风」。


看到「纵声长啸」,我总是脑补哈士奇的啸声


你看功夫里那包租婆就知道了。。


这个对于习武之人来说很简单,很多人能「啸」出来。

首先要感应自己的下丹田,就是脐下三寸的关元穴,大约是身高的0.618的高度,用手按住这个地方,试著用这部分肌肉带动呼吸。

然后两腮缩紧,急速吸气,然后慢慢吐气。

最后,这玩意如果很响,就是长啸。

自己尝试一下,就是很急的风声。

这其实是一个运气的过程。

最近有个道士的打拳视频火了,拳头上有带响拳风,这个其实也是能通过练习学会的,很简单。

最后结尾强调一句,长啸也罢,拳风也罢,感觉在跟人打架方面没什么作用。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